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_简新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 工业化 的 资源环境人口 制约 与 新 型工业化道路 研究 ”的研究 成果, 基金项目: 本文为 2009 年 度国 家社科 基 金重大招标项目 项 目批准号: 09&ZD025 它表 明 了投资在 国 民 经 济 中 所占 的 比例。 ① 资本形成率 = ( 资本形成总额 / GDP) ·100% , 《新中国 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和 、 ② 除特别注 明 外,本文所使用 的中国的数据 ,主要 来自中国国 家统计 局 历年 的《中国 统计年鉴 》 《新中国 60 年 》 , 外 国的数据 主要 来 源 于中经 网统计 数据 库, 以下不一一注 明 。
国 民 收入 使用额与 国 民 收入 额不 相 等 。 ① 积累 率 = 积累 额 / 国 民 收入 使用额, 即每增加 1 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资本, 可以用来衡量资本使用的效率, 英文简称为 ICOR。本文在 ② 增量资本产出率 = 资本增量 / 产出增量, 计 算此值时 , 产出 用 国 内 生产 总 值代 表, 资本 增量 用 每 年 的 资本形成额 代 表。 资本 ) 投 入之 外 的 技术进步 和 能力 实 现 等 导致 的 产出增加 , 是 剔 除要 素 投 入贡献后 所 得到 ③ 全 要 素生产 率 ( TFP) 是 指各 要 素 ( 劳动 、 的 残 差, 最早 由索洛 ( Solow,1957 ) 提出 , 也 称 为 索洛 残 差 。 由 于 全 要 素生产 率是 剔 除 劳动 、 资本投 入 对 产出增加 的 贡献 , 所以它 能代 表 效 率 的 提高 对 产出 的 贡献 , 是 反映 生产技术 水 平的 一 个合理 指 标。 如 果 全 要 素生产 率不 断提高 , 则 表 明 生产技术 水 平 在不 断提高 , 生产 趋 向 于 集 约 型。 此 外, 如 果 全 要 素生产 率 对 产出 的 贡献 不 断增加 , 则 表 明 生产技术提高 在 产出增加 中的 贡献增 大, 生产 也 趋 向 于 集 约 型。
② 计划时期平均 为 34. 1% 。 而同 时期其它 国家的资本形 成率都明显低于中国, 如美国在 1960—1978 年
间的资本形成率平均 为 20. 4% ,英国同期资本形成率为 20. 3% ,德国 1970—1978 年的资本形成率为 均低于中国改革开放前 30% 左右 的资本形成率。 持续的高资本形成率说明,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 25. 5% ,
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采取 的是粗放型 、 内向型 的经济发展 方式, 以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大、 高投 入、 高消耗 、 高积累 、 低消费 、 内需推动 、 重工业 优先 、 重速度、 轻效 益为其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 来, 中国 形成趋向集约型为主 、 外向型 的经济发展方式, 仍然以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 大、 追求速度、 高投入、 高 高积累 、 低消费 为重要特 征, 并且具有产 业结构不断调整 、 外需拉动作用显著、 效率有所提高 的新 消耗、 特征; 经济发展 方式根本转变和优化的趋势 , 是要形成科 学发展方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优 化
[4] 增长的贡献率为 - 1. 17% 。
改革开放 以前, 中国采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在于, 中国是一穷二白的农业国 , 处 于 工业 化 初期, 技术和管理极 为落后, 劳动力素质也不高, 难以采用主要依靠 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 的集约型经济 发展方式, 只能依靠 劳动力和增加投入 来发展经济 ; 更重要的是因为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 赶超战 略。 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 要优先发展 重工业, 必须投入 更多资金。 要赶超, 必须快速发展。 在 技 术和 管 理落后、 不能对外掠夺 和引进外资的情况 下, 赶超只能主要是外延规模扩 大、 数量赶超 , 难以实现质量效 只能主要依靠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 大、 高 积累 、 高投入、 高消耗 来实现, 益赶超; 高速度和重工业发展, 难以通过 高技术和高 水平管理来达到。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 大、 高积累、 高投入、 高消耗正是粗放型经 济发展方式的 基本特 征。 ( 二) 内向型 经济 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 以前,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 和独立意识决定了中国在当时只能 主要采取内向 型发展方式 。在国际环境方面, 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还未建立 外交关系, 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 运甚至战争挑衅, 中国只能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进行经济交往, 到 20 世纪 中国以实现工 60 年代中苏关系也破裂 了, 这迫使中国只能主要采用内向型 经济发展方式 ; 在国内方面, 业 化 为首 要 目 标 , 要建立独立 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当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产业和市场需要贸易保护 , 收入水平低下 , 外 汇 缺 乏, 也无法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 求, 只有依靠本国生产来满足 , 因此 必须实行进 口替代战略、 依靠内需 促进经济 发展。另外, 中国人民刚刚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掠夺 , 不愿再受帝 国主义的影响和控制, 注重独立 自主、 自力 更生, 反对崇洋媚外、 对外依 赖, 这也是中国主要采用内向型 经济发展方式的 重要 原因。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高 度集中统一 的外贸和外汇管理 体制,是这种内向型 经济 发展方式的 重 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 会议共 要内容。1949 年 9 月 21 日, “实行对外贸易管制, 同纲领》 规定 : 新 中 国 并采用保护贸易 政策。”1949 年 12 月, 周恩来也明确指出:
-5-
ECONOMIST 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 高投入。
Fra Baidu bibliotek……
2011. 01
高投入必然伴随高积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 , 增 2. 高积累。在不能对外掠夺 和引进外资 的情况 下, “一五” 加生产要素投入 , 必须增加投资, 只能依靠 大量的积累。 计划时期中国的积累率① 在 23% —25% “二五” “三五” “四五” 之间, 计划时期平均 为 30. 8% , 计划时期平均为 26. 3% , 计划时期平均 为 33% ; 而 1965 年, 发展中 国家 的平均积累率只 有 19% 1976 年为 31. 3% , 1977 年为 32. 3% , 1978 年为 36. 5% 。 —24% [ 1 ] , 由此可见 , 高积累是改革开放 以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特点。 3. 低消费 。高积累必然伴随低消费 。除了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把农业的剩余转变 为工业的积累 “盈余财政 ” 之外, 国家还采取提倡勤俭节约 、 相对压低工 人工资和实 施 等措施以实现资本快 速积累。改 大部分企业是国有企业, 工资由国家统一规定, 把职 工工资 水平 革开放前, 中国实行传统计划经济 体制, 压得 比较 低 。 1952 — 1978 年 ,中 国 全 民所有制各部门职 工平均工资 从 446 元 增长 到 644 元 , 仅 增长 如果剔除职 工生活费用和物价 上涨等因素, 这一时期 中国全民所有制各部门职 工平均工资 实际 44. 4% , 增长仅为 15. 2% , 大大低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幅度 ( 名义 增长幅度为 218. 5% , 实际增长 幅 度为 180. 5% ) 。 与此同时, 中国的城乡居民储蓄从 1952 年的 8. 6 亿元增长到 1978 年的 210. 6 亿元, 增 大大高于同期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倍数 ( 4. 4 倍) , 储蓄率也从 1. 27% 提高到 5. 77% 。 长了 23 倍, 储蓄增加主要不是收入增加的结果, 消费品供不应求、 严重短缺、 凭票供应、 排队购买也 是重要 原因, 许 多东西没有相关票证 , 有钱也买 不到。此外, 政府也减少 开支, 实现财政盈余 , 以利增加积累。在 1952— 中国的财政盈余 年份就 有 16 年, 财政赤字 年份仅有 11 年, 而在这 11 年中有三年是 1978 年的 27 年里, “盈余财政 ” 自然灾害 时期, 三年是 文化大革 命时期。 反映了中国政府依靠自己力 量实现资本积累的意 愿。 中国的能源消耗增长 了 9. 6 4. 高消耗。高投入的必然结果是高消耗 。以能源为例, 1953—1978 年, 倍, 而国内生产总值仅 增长 3. 4 倍。 能源消耗强度的数据能够反映 高能源消耗的状况。 中国在改革开放 前能 源消耗强度 总体 呈现不 断上 升趋势 。1953 年中国 单位 GDP 的 能耗 强度为 6. 57 万吨标准煤 / 亿元 人 民 币, 而 1978 年上 升为 15. 68 万吨标准煤 / 亿元人民币, 增长了 1. 39 倍。而且, 高消耗必然 带来高排 放, 高消耗和高 排放则会引起资源供应 紧张和环境污染 。 高消耗伴随的是低效率。中国的要素生产率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与 发 5. 低效率 。高投入、 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这表现为各要素生产率 的低下。 以衡量资本使用效率的指标—— — 全社会增量 资本产出率 ( ICOR) ② 来看, 中国这一指标 有 3 年为负值, 即出现资本增加而产出减少的 1953—1978 年, 现象。 即使在其余增量资 本产出率为正的年份, 中国的资本使用效率增量 仍然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 数据, 这一时期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平均 为 22. 3, 最高达到 55. 31( 1976 年) , 而美 国在 1961—1978 年 的增量资 本产出率平均 为 2. 84, 最高仅为 5. 98( 1960 年) , 这说明中国的资本使用效率在改革开放前 非 从衡量各种要素 整体效率的指标为全要素生产率③ 来看,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 生产技术 常低下。另外,
[2]
张军 、 施
少华 2003 年也对中国 1953—1998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得到的结论是,1953—1978 年中国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 - 0. 24%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 - 3. 9% ; [3 ]王艳丽、刘传哲 2006 年对中国 1952— 其对产 出 2002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的结论是, 1953—1978 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 - 0. 45% ,
DOI:10.16158/j.cnki.51-1312/f.2011.01.002
经 济 学家
……
2011. 01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 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
□简新华 1 叶 林2
( 1 . 武汉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中 心 湖 北 武汉 430072; 2. 武汉大学 人口·资源 ·环境研究中 心 湖北 武汉 430072 )
-6-
经 济 学家
……
2011. 01
水平提高也比较缓慢 。国内部分学者曾经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全 要素生产率 进行过测算 ,由于他们 数据来源 和方法略有不同, 最后估算出 的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所 不同, 但从总体上来看, 运用的样本数量、 他们估算出 的全要素 生产率在改革开放前都是负增长。如王小鲁 2000 年曾估算 过中国 1953—1999 年 间全要素 生产率, 得到的结论是, 1953—1978 年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为 - 0. 17% ;
中 图分类号: F120. 3 文 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3 —5656 ( 2011 ) 01 —0005 —10
中国的“十二五 ” 计划将以加快转变 经济 发展方式为主线, 为了更好地促进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 变, 本文特比较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的转变、 特 征、 异同和优化的趋势 。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 发展的实际情况表 明, 在整体 上, 改革开放 以前的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 实际 上是一种粗 放 型、 内向型, 以数量规模扩 张、 外延扩 大、 高投入、 高消耗、 高积累、 低消费、 内需推动 、 重工业优先、 重速 度、 轻效益 为特征的方式。 ( 一) 粗放型经济 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 以前, 中国采取的是典型 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五” 这一时期 中国的资本形成率① 一直高于其它国家, 计划时期 中国 1. 高投入。统计资料显示 , “二五” “三五” “四五” 的资本形成率平均为 24. 3% , 计划时期平均 为 30. 2% , 计划时期平均 为 28.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