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沥青路面设计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11
压实最小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
2020/5/11
2.基层
主要承重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 沥青混合料、粒料类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 可为单层或双层(基层、底基层)。 基层可选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或沥青处治粒料、粒料、贫混凝土等材料, 底基层应充分利用沿线地方材料,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或粒料类等。 基层、底基层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大小、材料力学性能和扩散应力的效果, 充分发挥压实机具的功能,以及有利于施工等因素选择各结构层的厚度。
R
E0E0
r R
E0E0
12.2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及应力分析
严格地说,沥青路面在力学性质上属于非线性的弹一粘一塑性体。但 … 12.2.1 基本假设
假设: 1)各结构层是完全弹性的线变形体。
2)各结构层内部连续。 3)材料均质,各向同性 4)路基路面体系的位移微小。 5)结构物在受车轮荷载作用以前,初应力为零。 6)在结构物表面作用有限尺寸的荷载,荷载作用范围以外无其他荷载作用。 2020/5/11 7)接触条件。
2020/5/1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
面层:单层、双层或三层沥青面层 基层:柔性、半刚性、刚性或组合式 垫层:排水、防冻、防水、防污等粒料或稳定土 土基:密实、坚固、不透水 层间结合:牢固
2020/5/11
12.3.1 路面结构层设计
1.面层
一般为双层,也可为单层或三层。
表面层也是磨耗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抗老化、抗低温开裂的功能; 中、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 下面层应具有抗疲劳开裂的力学性能。
从理论法向经验法、再从经验法向理论法转变的曲折过程
1901年,美国麻省出现了第一个路面设计方法的公式 1929年,开创加州承载比(CBR)的相对强度试验法, 1942年,通过十余年的路面调查,把土的CBR与路面的经验厚度建立了关系, 得出图解,提出了CBR方法
1956年,美国AASHO试验路
70年代,美国的AI法和Shell设计法
图12.1 收缩裂缝
(2)纵向裂缝
图12.2 基层引起的反射裂缝
(3)网裂及龟裂
2020/5/11
2. 设计的控制标准
(1)控制路基路面沉陷指标。
E0E0
(2)控制疲劳开裂指标
r R
(3)控制车辙指标
lre lre
(4)控制低温缩裂指标
rt tR
(5)控制面层的剪切推移指标
2020/5/11
2020/5/11
12.1 概 述
12.1.1 沥青路面设计内容 结构、材料、荷载、环境、经济
沥青路面设计包括交通量实测、分析与预测,材料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设计参数的测试与确定,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厚度计算,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和其他路面工程设计等。并进行路面结构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提出 推荐方案。
12.1.2 沥青路面设计原则
综合设计 、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的原则, 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
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慎重地推广新技术、新结构、 新材料、新工艺,并认真铺筑试验路段,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逐步推广。
2020/5/11
12.1.3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的一层压实厚度宜为180~200mm, 并不得设计小于150mm的薄层,对半刚性材料的上基层厚度不宜小于180mm。
2020/5/11
2020/5/11
12.3.2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1)基层与沥青面层的模量比宜在1.5~3之间;基层一与底基层的模量比 不宜大于3.0;底基层与土基模量比宜在2.5~12.5之间。 (2)为防止雨水、雪水渗入路面结构层、土基,沥青面层应选用密级配沥青 混合料。当采用排水基层时,其下应设防水层,并设置结构内部的排水系统, 将水排出路基。 (3)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应采取措施加强沥青层与刚性基层间的结合, 并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设计时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加强路面各结构层之间的结合,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避免产生层间 滑移。
第十二章 沥青路面设计
本章提示:本章为书中重点章节。要求掌握沥青路面结构
组合设计及常用结构组合,常用各结构层的适宜厚度。我国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的理论方法、设计指标和控制指标、各参 数的选取以及常用参数指标值、沥青路面设计步骤等均为重 点内容,需要结合示例充分理解掌握。
12.1 概 述 12.2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及应力分析 12.3 路面结构层与组合设计 12.4 我国新建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面层类型应与公路等级、使用要求、交通等级相适应。
热拌沥青混凝土可用于各级公路的面层; 贯入式沥青碎石和上拌下贯式沥青碎石可用于三、四级公路的面层; 沥青表面处治和稀浆封层可用于三、四级公路的面层; 冷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交通量小的三、四级公路面层。
沥青层的厚度应根据级配类型、结构组合及施工条件等确定 。
12.2.2 解题方法
r
z
2
2 r 2
2 z
1 r
r
z
z
2
2
2 z 2
zr
rz
r
1
2
2
z
2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5/11
u 1 2
E rz
1
E
21
2
2
z2
12.3 路面结构层与组合设计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即根据公路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气候特点、公路等级、 使用要求,交通量及其交通组成等因素,结合当地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 路面结构组合形式(面层、基层类型、层数、材料等,层间联结和封层), 拟定沥青层厚度。
沥青路面结构层的选择和层次的合理安排,是整个路面设计的关键
原则: (1)保证路面表面使用品质长期稳定。 (2)路面各结构层的强度、抗变形能力与各层次的力学响应相匹配。 (3)直接经受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变化的结构层次应提高其抵御能力。
(4)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节约外运材料,做好优化选择,降低 建设与养护费用
1987年,美国启动了历时5年、投资1.5亿美元的SHRP计划,重要的成果之一 即为SUPERPAVETM (Superior Performing Asphalt Pavement) ——高性能沥青路面设计和分析系统。
2020/5/11
经验法
力学—经验法
12.1.4沥青路面损坏形式及控制指标
1.路面结构的损坏形式 (1)横向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