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继电保护电力线载波专用收发信机技术条件
电力线载波收发讯机装置技术规范书_通用部分.
![电力线载波收发讯机装置技术规范书_通用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3fb6c99960590c69ec376fe.png)
(2009年版)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卷收发讯机装置册)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通用技术规范(编号:1101026-0220/0330/0500/0750-00 )国家电网公司二〇〇九年十二月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 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1101026-0220/0330/0500/0750-01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③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用途和安装方式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静态继电保护电力线载波专用收发信机条件
![静态继电保护电力线载波专用收发信机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2635551ed9ad51f01df24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DL/T524—93信机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3-12-22批准1994-05-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静态继电保护电力线载波专用收发信机地型式、额定参数、技术要求、实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地继电保护专用收发信机,可作为这类产品研制、生产、检验和验收地依据.2引用标准GB7261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实验方法GB6162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地电气干扰实验3术语3.1继电保护专用收发信机thepowerlinecarriertransceiverdedicatedtoprotection专门用于传送继电保护信号地具有单一功能地电力线载波继电保护收发信机,它区别于具有多种功能地复用载波机.3.2断续键控收发信机(ON/OFF)keyingcarriertransceiver以键控方式来控制载波输出地一种调幅制收发信机.这种收发信机正常运行时不发信(OFF),接收到命令信号时发信(ON).收发信机地工作状态有两个,即有信号(ON)和无信号(OFF).断续键控收发信机实际上是一种调制度为100%地调幅制收发信机,主要应用于闭锁式保护系统.3.3移频键控收发信机(FSK)frequency-shift-keyingcarriertransceiver移频键控收发信机总是工作在发信(ON)状态,但发送信号地频率在两个或多个预定值之间随电键地启闭而变换,正常运行时发送监护信号,信号频率为f G;发送命令时地频率为f T.前者用于监护信道和闭锁保护;后者用于传送规定地操作命令.这类机器主要应用于允许式、直跳式保护系统.4产品地型式、额定参数和外形尺寸4.1型式4.1.1本装置地构成原理为载频一次调制发送和外差式解调接收.4.1.2本装置地安装方式为嵌入式.4.1.3本装置地结构为插件式背后接线方式.4.2产品品种划分按其构成原理和功能,可划分为断续键控收发信机和移频键控收发信机两种.其型号及含义由企业标准规定.4.2.1断续键控收发信机(ON/OFF)其主要特征是收发信号频率相同,占用同一个4kHz信道.主要应用于闭锁式相位比较和方向比较原理地线路保护系统.4.2.2移频键控收发信机(FSK)其主要特征是收发信号频率不同,占用2个4kHz信道.主要应用于允许式和直跳式线路保护和电力主设备保护.4.3额定参数4.3.1额定频率a.额定频率范围:50~400kHz;b.(f 0):f0=(50+2n)kHz,n=0,1,2,3,···,175c.额定带宽:4kHz.4.3.2额定输出阻抗在额定中心频率下75Ω(100Ω),不平衡.4.3.3额定输出电平(功率)40dBm(10W)43dBm(20W)46dBm(40W)49或50dBm(80W或100W)4.4外形尺寸装置地外形尺寸由企业标准规定.4.5重量由企业标准规定.5技术要求5.1工作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5~+40℃;b.相对湿度:5%~95%;c.大气压力:86~106kPa.装置在工作大气条件下应可靠工作.5.2仲裁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20±2℃;b.相对湿度:60%~70%;c.大气压力:86~106kPa.5.3正常实验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15~35℃;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106kPa.5.4贮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装置地贮存、运输、安装允许地环境温度为-25~+70℃,在不施加任何激励量地条件下,不出现不可逆变化,温度恢复后,装置性能应符合5.10条地规定.5.5周围环境装置地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振动源,有防御雨、雪、风、沙、尘及防静电措施.5.6直流电源5.6.1输入电压a.额定电压:110V,220V.b.允许偏差:-20%~+10%.c.纹波系数小于5%.5.6.2逆变电源输出电压a.额定电压:24V,±12V(±15V),-40V(功放电源);b.允许偏差及纹波系数由企业标准规定.5.7直流电源功率消耗在额定输入电压下,对额定输出电平43dBm(20W)地装置,正常运行时不大于80W,满功率发信时不大于150W.5.8装置整组性能要求5.8.1专用收发信机采用载频信号一次直接调制,调制方式包括:a.断续键控制(ON/OFF);b.移频键控制(FSK).5.8.2专用载波收发信机可实现地保护方式有:a.方向比较式保护;b.相位比较式保护;c.直接跳闸式保护.5.8.3专用载波收发信机地载波信号作用方式可选择:a.闭锁式;b.允许式;c.解除闭锁式;d.直跳式;e.混合式.5.8.4专用载波收发信机具有与同类载波通信机相同地外特性,可以按5.9.6条规定地技术条件同相或邻相并机运行.5.8.5移频键控(FSK)收发信机发命令信号(频率为f T)时地发信电平为额定输出电平,发监护信号(频率为f G)时地发信电平比额定输出电平低6~10dB.5.8.6发信机功率放大器应采用经稳压地低压直流供电方式.5.8.7应设有远方启动发信回路和相应地解环回路(ON/OFF).5.8.8应设有外部(来自其它保护)控制发信机发信或停信地回路,以便本侧保护动作后使对端保护加速动作跳开断路器(ON/OFF).5.8.9应设有保护装置控制发信和收信机向保护装置输出信号地自保持信号指示,并起动中央信号,手动复归.5.8.10应设有开环或闭环进行通道检查地回路和相应地逻辑回路.5.8.11应设有收信电平监视回路,当正常收信电平低于整定地报警电平时,便发出报警信号或在人工通道检查实验中显示电平过低.5.8.12应设有和各种类型保护灵活联接地接口回路.接口回路应使用与保护装置在电气上相互隔离地专用电源.接口回路技术数据如表1所示.5.8.13调机或维护用对讲电话地设置,由企业标准规定.5.9性能指标5.9.1回波损耗(反射损耗)不小于10dB.5.9.2在额定满功率发信情况下外线谐波电平不大于-26dBm. 5.9.3停信状态下外线残余电平不大于-10dBm. 5.9.4在工作大气条件下额定频率误差不大于+30Hz. 5.9.5移频频率间隔(FSK) ±500Hz ,±250Hz ,±125Hz. 5.9.6允许并机频率间隔 同相并机:3B(其中B=4kHz); 邻相并机:紧邻. 并机介入损耗不大于1dB. 5.9.7收信机工作频带宽度 f 0±1kHz ; f 0±0.5kHz. 5.9.8收信机总防卫度应满足第5.9.6条规定地并机条件. 5.9.9收信灵敏起动电平+4~+14dBm ,或0~+10dBm(FSK).5.9.10载波专用收发信机用于相位比较式保护,输入50Hz 工频对称调制(180°∶180°)方块波,在自发自收和最大收信裕度下地收信输出方波信号宽度不大于195°;收信裕度为3dB 时,收信输出方波信号宽度不小于170°.由上述条件确定地最大收信裕度不小于15dB.5.9.11信号传输时间(不包括信道时间)收发信机信号传输时间随调制方式和收信带宽地不同而不同,详见表2.5.10绝缘性能5.10.1绝缘电阻装置地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地各带电电路之间,用开路电压500V地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MΩ.5.10.2介质强度a.装置应能承受实验电源频率为50Hz、历时1min地工频耐压实验,无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出现;b.工频耐压实验电压值按表3进行选择;c.实验过程中,任一被试回路施加实验电压时,其余回路等电位互连接地.5.10.3冲击电压装置地直流电压输入回路、功放输出回路、信号报警输出触点回路对地及回路之间,应能承受1.2/50μs地标准雷电波地短时冲击电压实验,开路实验电压5kV,装置应无绝缘损坏.5.11高频电气干扰装置应能承受GB6162规定地干扰实验,实验电源频率为100kHz和1MHz,实验电压幅值为共模2500V,差模1000V地衰减振荡波;功放输出回路实验电压幅值如表4所示.对被试装置预先施加直流电源,在规定地实验条件下,叠加干扰波实验电压,装置内电气元件不应损坏,其性能符合技术要求.5.12耐湿热性能装置应能承受GB7261第21章规定地湿热实验.在实验结束前2h内,用开路电压500V地兆欧表测量各导电电路对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电气上无联系地各回路之间地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5MΩ;介质强度不低于第5.10.2条规定地工频耐压实验电压幅值地75%.5.13振动装置应能承受GB7261第16.3条规定地严酷等级为1级地振动耐久能力实验.实验后,装置应无机械损伤,无紧固件松动、脱落.5.14冲击装置应能承受GB7261第17.5条规定地严酷等级为1级地冲击耐久能力实验.实验后,应无机械损伤,无紧固件松动、脱落.5.15碰撞装置应能承受GB7261第18章规定地严酷等级为1级地碰撞实验.实验后,装置应无机械损伤变形,无紧固件松动、脱落.5.16结构、外观及其他5.16.1装置应有金属机箱保护,机箱前面应设透明面罩,以便运行人员观察运行状态及信号指示;还应考虑发热元件地通风散热要求.5.16.2机箱应采取必要地防静电及电磁辐射干扰地防护措施;机箱地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5.16.3机箱面罩应设置铅封,启封后方可进行检查或调试.5.16.4装置模件应插拔灵活,接触可靠,互换性好.6实验方法6.1实验条件6.1.1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实验均应在第5.3条规定地正常实验大气条件下进行.实验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6.1.2被试装置和测试仪表必须良好接地,并考虑周围环境电磁干扰等对测试精度地影响.6.2结构和外观检查按第5.16条地要求逐项进行检查.6.3技术性能实验6.3.1额定输出电平、谐波电平和停信残余电平地测量a.测试线路如图1所示.电平表选用75Ω输入阻抗,在选频终端下测试.b.额定输出电平在额定输入电源电压下测试.c.谐波电平在额定输出电平下测试,谐波电平主要测二、三次谐波.d.停信状态下,去掉衰耗器,用电平表测量残余电平.6.3.2输入阻抗、回波损耗地测量a.测试线路如图2所示.图1图2电平振荡器输出阻抗为0,频率调至被试收发信机工作频率.R等于被试收发信机额定输入阻抗75Ω(100Ω).选频电平表采用高阻跨接测量.b.断开开关S,不接被试装置,调节电平振荡器输出电平,使电平表指示为0.合上开关S,接入被试装置,此时电平表读数值即为回波损耗.6.3.3介入损耗地测量a.测试线路如图3所示.图3电平振荡器输出阻抗为0,频率调至被试装置同相并机工作频率(例如f0±14kHz,即允许并机间隔3B).电平表采用高阻宽带跨接测量.R等于被试机输入阻抗75Ω(100Ω).b.断开开关S,调节电平振荡器,使电平表指示为0.c.合上开关S,被试收发信机停信状态下,电平表指示电平值即为介入损耗值.6.3.4测量收信机工作带宽和总防卫度6.3.5测量收信机灵敏起动电平6.3.6收发信机联动实验(背对背)图4a.实验线路如图4所示.b.收发信机功能检查地主要内容如下:远方起动和解环;通道检测逻辑;信号指示及告警功能;输入及接口回路.c.传输时间地测试包括:起动延时;返回延时.d.方波信号传输性能(用于相位比较保护)地测试.输入端接入交流工频电压或方波,在自发自收和不同收信裕度情况下,用示波器测量输入和输出方波之间地延时.6.4绝缘实验根据第5.10条绝缘性能要求,按GB7261第20章规定,分别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介质强度及冲击电压实验.6.5电气干扰实验根据第5.11条要求,按GB6162地规定,对装置地直流电源输入回路和功放输出回路进行高频电气干扰实验.6.6潮湿实验根据第5.12条耐湿热要求,按GB7261第21章地规定,对装置进行潮湿实验.实验采用交变湿热实验方法,最高实验温度40±2℃,实验箱内相对湿度不低于95%,实验周期数为2d,每一实验周期历时24h,然后进行绝缘检测.6.7温度贮存实验按GB7261第22章地规定,对装置进行温度贮存实验,实验采用温度变化实验法,严酷等级采用第22.2.1条方法1.低温温度:-25℃;高温温度:+70℃;循环次数;1次;每一温度下实验持续时间:3h;从低温转为高温地转换时间:2~3min;实验后,装置地电气性能应满足第5.4条地规定.6.8振动实验根据第5.13条要求,按GB7261第16章规定,对装置进行振动耐久实验.振动扫描实验频率范围:10~150Hz;交越频率:60Hz;f≤60Hz地恒定振幅值:0.075mm;f>60Hz地恒定加速度:10m/s2;每一轴线方向扫描循环次数:20.6.9冲击实验根据第5.14条要求,按GB7261第17章规定,对装置进行冲击耐久实验.冲击实验采用正弦脉冲波形,加速度等于150m/s2,脉冲持续时间11ms,分别在3个相互垂直轴线地每个方向各冲击3次,共18次.然后对装置地机械性能进行检查.6.10碰撞实验根据第5.15条要求,按GB7261第18章规定,对装置进行碰撞实验.碰撞实验采用半正弦脉冲波形,加速度峰值等于100m/s2,脉冲持续时间16ms,分别在3个相互垂直轴线地每个方向各碰撞1000次,共6000次.然后对装置地机械性能进行检查.6.11连续通电实验6.11.1连续通电是装置出厂检验地最后实验工程,通过连续通电实验地装置可以装箱发运.6.11.2连续通电实验地被试装置上只施加直流电源,必要时可施加其它激励量进行功能检测6.11.3连续通电实验时间为100h.6.11.4在连续通电实验过程中,装置工作正常,信号指示正确,不应有元器件损坏或其它异常情况出现.7检验规则7.1出厂检验每台装置出厂前必须由制造厂地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在正常实验大气条件下进行,检验工程如下:a.外观检验;b.功能检验;c.绝缘电阻实验;d.介质强度实验;e.连续通电实验.7.2型式检验制造厂地技术检验部门要对出厂检验合格地装置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在正常实验大气条件下进行.7.2.1凡遇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鉴定前;b.产品转厂生产定型鉴定前;c.连续批量生产地装置每4年1次;d.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e.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时;f.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批产品检验有较大差异时;g.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地技术检验部门提出检验要求时.7.2.2型式检验地抽样与判定:7.2.2.1从出厂检验合格地产品中任意抽取2台作为型式检验样品,然后分两组进行实验.A组按第7.2.3条a、b、c、d、e规定地检验工程进行基本技术性能实验.B组样品按第7.2.3条f、g、h、i、j规定地检验工程进行具有某种破坏性地极限性能实验.7.2.2.2型式检验全部符合第5.4、第5.9~第5.15条地技术要求为合格,否则均按存在主要缺陷判定.检验中如发现有一个主要缺陷,则进行第二次抽样,重复进行型式检验,如未发现主要缺陷,仍判定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如第二次抽样地样品仍存在主要缺陷,则判定型式检验为不合格.7.2.2.3样品型式实验结果达不到第5.4、第5.9~第5.15条要求中地任一条时,均按存在主要缺陷判定.7.2.2.4检验中装置出现故障允许进行修复,修复内容如对已做过检验工程地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可继续往下进行实验;反之,受影响地检验工程应重做.7.2.3型式检验工程与顺序:a.外观检查;b.功能检验;c.功率消耗;d.高低温实验;e.温度贮存实验;f.抗干扰实验;g.湿热实验;h.振动实验;i.碰撞实验;j.冲击实验.上述检验工程中f、g、h、i、j等项具有破坏性,在产品设计定型时进行,而一般型式检验应慎做.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标志8.1.1每台装置必须在机箱地显著位置设置持久清晰地标志或铭牌.产品标志地内容包括:a.装置型号及代号;b.产品名称地全称;c.制造厂名称及商标;d.额定参数;e.对外端子接线图(或表);f.出厂年月及编号.8.1.2外包装箱上应以不易洗刷或脱落地涂料作如下标记:a.发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b.收货单位名称、地址、到站;c.包装箱外形尺寸(长×宽×高)及毛重;d.包装箱外面书写“防潮”、“向上”、“小心轻放”等标志字样.8.2包装8.2.1产品包装前地检查a.产品地合格证书和技术文件、附件、备品备件齐全;b.产品外观无损伤;c.产品表面无灰尘.8.2.2包装地一般要求产品应有内包装或外包装,插件插箱及可动部分应锁紧扎牢,包装应有防尘、防雨、防水、防潮、防震等措施.8.3运输产品应适于陆运、空运、水运(海运),运输装卸须按包装箱上地标志进行操作.8.4贮存包装完好地装置贮存运输环境温度应符合 5.4条地规定,长期不用地装置应保留原包装,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地库房内贮存,并不受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和灰尘、雨、雪侵害.附录A电平及其换算(参考件)A1NP—dB换算公式(A1)(A2)A2电压电平和功率电平地关系(A3)(A4) 当阻抗Z=600Ω时,P u=P m;Z=75Ω时,P u=p m -9dB.附录B回波损耗AF、反射系数ρ和实际阻抗Z地关系(参考件)回波损耗用来估计四端网络与信号源内阻之间地失配程度.回波损耗利用图图B1所示电路计算,如知道反射系数ρ,可用下式计算回波损耗图B1(B1)当Z=R时,ρ=0,A F=∞;当Z≠R时,ρ和A F为不同值.测量AF,可按下式计算ρ和实际阻抗Z(B2)(B3) 当R=75Ω时,A F,ρ,Z地计算值如表B1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静态继电保护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守常.。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f33b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b.png)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 引言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起着检测、测量、控制和保护电力系统的作用,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通用技术条件是制定和评估这些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的基准。
本文将介绍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主要内容。
2. 技术要求2.1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静态继电保护装置是用来检测和保护电力系统的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装置。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具备以下技术要求: - 能够准确、及时地检测电力系统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 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 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电力系统故障的影响; - 具备通信接口和远程控制功能,便于远程监控和操作; - 具备自诊断和自校准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的故障和偏差。
2.2 安全自动装置安全自动装置是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设备免受过载、短路、接地故障等危害的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需要具备以下技术要求: - 能够准确、及时地检测电力系统的过载、短路和接地故障,并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 - 具备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能够在故障发生的瞬间迅速做出反应; - 具备可靠的保护动作,能够准确地切除故障部分,保护其他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 - 具备自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故障情况和负荷条件调整保护动作的参数; - 具备通信接口和远程控制功能,便于远程监控和操作。
3. 性能指标3.1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指标•准确性: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在测量和检测电力系统参数时的准确程度;•稳定性: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在长时间运行中的性能稳定程度;•响应时间: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做出反应的时间;•误动率:静态继电保护装置误判电力系统正常状态的概率;•可靠性:静态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3.2 安全自动装置的性能指标•灵敏度:安全自动装置对故障的检测能力;•响应时间:安全自动装置做出反应的时间;•误动率:安全自动装置误判正常状态为故障的概率;•切除率:安全自动装置切除故障的准确率;•可靠性:安全自动装置正常工作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oc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oc](https://img.taocdn.com/s3/m/e98dd5c4daef5ef7ba0d3cd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478—92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7-02批准1992-10-01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55号出版物《电气继电器》等有关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用的静态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以下简称为装置)通用的基本技术条件。
各类型的产品除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该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的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2 引用标准GB2900.1 电工名词术语基本名词术语GB2900.17电工名词术语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GB4858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GB6162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GB3047.1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1360印制电路网络GB26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242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7261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3 名词术语本标准应用的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名词术语主要引用的是GB2900.1、GB2900.17。
4 技术要求4.1 环境条件根据装置在使用、贮存、试验中可能遇到的实际环境条件,本标准规定了装置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贮存温度及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
如果所测的参数随温度和(或)气压的变化规律为已知,就在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测量参数值。
有必要时,可通过计算校正到规定的基准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参数值。
本标准规定的基准标准大气条件如下:4.1.1 正常工作的大气条件a.额定的环境温度:0~35℃;-5~+40℃;-10~55(50)1)℃。
b.相对湿度≤90%(相对湿度为90%时,环境温度不低于25℃,继电器内无凝结及冰形成)。
c.大气压力80~110kPa。
注:1)括号内的数值为根据用户或制造单位的需要和可能来确定的数值,下同。
4.1.2 基准的标准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20±2℃;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106kPa。
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技术规范(试行)
![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技术规范(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a73a2fa1aeaad1f347933f3d.png)
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技术规范(试行)附件中国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技术规范(试行)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二〇一〇年八月目次前言..................................................................................................................................................... I 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6)4总则 (9)5保护配置 (10)6保护功能 (12)7技术要求 (27)8二次回路 (46)9配合要求 (49)10保护通道及接口设备 (53)11组屏原则 (60)附录A 线路保护CT配置示意图 (71)附录B 动作报告的内容和打印格式要求 (73)附录C 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软硬压板配置表 (75)附录D 保护屏和保护通信接口屏面布置示意图 (78)附录E 保护屏压板位置示意图 (83)前言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各厂家因设计思路和理念的不同,导致保护装置的输入输出量、压板、端子、报吿和定值等不统一、不规范,给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带来较大困难。
为了降低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提高现场作业标准化水平,减少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统一各厂家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保护配置原则及相关的二次回路等,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调度通信中心组织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内容包含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的配置原则、功能及技术要求、保护通道配置及技术要求、组屏(柜)方案和二次回路设计等,代替《中国南方电网500kV继电保护配置及选型原则》中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部分,代替《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通道规范》、《通信机房内保护及安稳装置的数字接口装置直流电源配置要求》和《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组屏规范》。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oc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oc](https://img.taocdn.com/s3/m/e98dd5c4daef5ef7ba0d3cd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478—92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7-02批准1992-10-01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55号出版物《电气继电器》等有关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用的静态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以下简称为装置)通用的基本技术条件。
各类型的产品除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该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的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2 引用标准GB2900.1 电工名词术语基本名词术语GB2900.17电工名词术语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GB4858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GB6162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GB3047.1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1360印制电路网络GB26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242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7261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3 名词术语本标准应用的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名词术语主要引用的是GB2900.1、GB2900.17。
4 技术要求4.1 环境条件根据装置在使用、贮存、试验中可能遇到的实际环境条件,本标准规定了装置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贮存温度及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
如果所测的参数随温度和(或)气压的变化规律为已知,就在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测量参数值。
有必要时,可通过计算校正到规定的基准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参数值。
本标准规定的基准标准大气条件如下:4.1.1 正常工作的大气条件a.额定的环境温度:0~35℃;-5~+40℃;-10~55(50)1)℃。
b.相对湿度≤90%(相对湿度为90%时,环境温度不低于25℃,继电器内无凝结及冰形成)。
c.大气压力80~110kPa。
注:1)括号内的数值为根据用户或制造单位的需要和可能来确定的数值,下同。
4.1.2 基准的标准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20±2℃;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106kPa。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51a1703169a4517723a36f.png)
32
DL/T 5161.1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3部分:电力变流设备施工质量检验
33
DL/T 5161.14-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4部分: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34
DL/T 5161.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15
DL/T 828-2002
单相交流感应式长寿命技术电能表使用导则
16
DL/T 829-2002
单相交流感应式电能表使用导则
17
DL/T 830-2002
静止式单相交流有功电能表使用导则
18
DL/T 83Leabharlann -2002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
19
DL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T 527-1993
4
DL/T634.5101-2002/IEC60870-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1997
5
DL/T634.5104-2002/IEC60870-5-104: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26
DL/T 5161.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7部分: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
27
DL/T 5161.8-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质量检验
28
DL/T 5161.9-2002
DL524-2002T继电保护专用发信机技术条件(pdf 14页)
![DL524-2002T继电保护专用发信机技术条件(pdf 14页)](https://img.taocdn.com/s3/m/36062b690912a216147929bc.png)
收信 裕 度 receivingr edundancy 在载 波 收 发信机收信侧的外线端,实际收信电平与收信起动电平的差值 (dB).
4 技术要求
4.1 环境条件 4.1.1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a) 环 境 温度 :一5℃一+40℃或 一10℃一+55'C; b) 相 对 湿度:5%--95% (装置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 c) 大 气压 力:86kPa-106kPao 4.1.2 正常试验标准大气条件 a) 环 境 温度 :+15℃一+35r-; b) 相 对 湿度:45%--75%; c) 大 气 压力:86kPa-106kPao 4.1.3 仲裁试验标准大气条件 a) 环 境 温度:+加℃士2`C; b) 相 对 湿度:45%-75%; c) 大 气 压力:86kPa-106kPao 4.1.4 贮存 、运输极 限环境 温度 装置 贮 存 、运输环境温度的极限值为 一25℃一+701C。在不通电的条件下,装置不应出现不可逆变 化。温度恢复后,装置性能应符合 4.3的规定。
DL/ T 524一 2002
3.3
移频 键 控 载波收发信机 frequency-shift-keyingc arriert ransceiver 移频 键 控 载波收发信机总是工作在发信状态,但发送信号的频率在两个或多个预定值之间随是否接 收到操作命令而变换。正常运行时发送监护信号,信号频率为 fG;接收到操作命令时发送命令信号 , 信号频率为 介。前者用于监护信道和闭锁保护,后者用于传送规定的操作命令。
继 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 准 规 定了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的型式、额定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 则等 。
本标 准 适 用于 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可作为这 类产 品研制 、生产 、检 验和验收的依 据。
发电厂九大技术监督(电气标准)
![发电厂九大技术监督(电气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a613ca084868762caaed544.png)
电能质量1、电综[1998]211号《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规定》2、能源电[1988]18号《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3、能源电[1993]218号《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试行)》4、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5、SD126-1984 《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6、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7、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8、GB/T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9、GB 12325-19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10、GB 1233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11、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12、GB/T 15543-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13、DL 488-2000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14、GB/T 13730-1992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5、GB/T 15248-1994 《电力负荷控制通用技术条件》16、DJ 428-19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17、DJ 497-19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18、SD 131-19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绝缘监督1、DL/T 572-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2、DL/T 574-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3、DL/T 618-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4、DL/T 603-9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5、DL/T 617-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6、DL/T 555-9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导则》7、DL/T 618-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可控试验规程》8、DL/T 596-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9、DL/T 607-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10、DL/T 4741-6-92 《现场绝缘试验实验导则》11、DL/T 417-91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12、DL/T 626-97 《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13、GB 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14、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15、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的接地》16、GB 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及验收规范》17、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18、DL/T 573-95 《电力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19、DL/T 595-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导则》20、电力工业部《并入电网运行的公用发电厂电力安全生产管理》21、国电公司155083.736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22、国电发[1999]579号《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23、国家电力公司1550083.109 《高压开关设备管理规定、反事故技术措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4、DL 558-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25、DL/T 664-99《带电设备红外线诊断技术应用导则》26、DL/T702-99 《矿物绝缘油中糠醛含量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27、DL/T 703-99 《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气象色谱测定法》28、DL/T 702-99 《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29、DL/T 706-99 《电厂用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30、DL/T 717-2000《汽轮发电机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31、DL/T 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2、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33、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34、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35、DL/T 741-2000 《架空线路运行规程》36、DL/T 5161.1-1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合订本)》37、《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8、《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气绝缘技术监督规定》电测监督1、JJG 124-9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指示表》2、JJG 124-9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电能表》3、JJG 596-9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电子式电能表》4、JG 126-95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电量变送器》5、JJG597-8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电能表检定装置》6、SD 111-83 《原水利电力部标准交流仪表检验装置》7、JJG 598-8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直流数字电流》8、JJG 315-8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直流数字电压》9、JJG 780-92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数字功率》10、JJG 494-87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静电电压表》11、JJG 603-8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指针频率表》12、JJG 440-86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相位表》13、JJG 622-97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兆欧表》14、366-86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接地电阻表》15、JJG 01-94 《电子式标准电能表技术条件》16、DL/T 614-97 《多功能电能表》17、1580125.207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18、DL/T 668-99 《测量用互感器检验装置》19、DL/T 686-99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20、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损耗计算导则》21、DL/T 731-2000 《电能表测量用误差计算器》22、DL/T 732-2000 《电能表测量用光电采样器》2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检定规程》继电保护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第二版)中“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DL 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3、DL/T 623-97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4、DL/T 5147-2000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5、DL 428-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负荷技术规定》6、DL/T 584-95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7、DL/T 55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8、DL/T 553-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9、DL/T 663-99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10、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11、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12、DL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3、DL/T 526-2002 《静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14、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源技术条件》15、DL/T 524-2002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16、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17、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业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8、DL/T 5043-95 《火力发电厂电气试验室设计标准》19、《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装置篇)》20、DL/T 587-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1、GB/T 15145-9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2、DL/T 670-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3、DL/T 671-99 《微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4、DL/T 744-2001 《微机型电动机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5、DL/T 687-99《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6、DL/T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27、DL/T 671-99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8、DL/T 624-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29、DL/T 823-2002 《微机型反时限电流保护通用技术条件》30、《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31、《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
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远方信号传输装置技术规范
![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远方信号传输装置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a66c20f01f69e31433294da.png)
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通用技术规范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远方信号传输装置通用技术规范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通用技术规范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用途和安装方式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次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509)1总则 (511)1.1引言 (511)1.2供方职责 (511)2技术规范要求 (511)2.1使用环境条件 (511)2.2收发信机额定参数 (511)2.3装置功率消耗 (512)2.4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总的技术要求 (512)3试验 (513)3.1工厂试验 (513)3.2现场试验 (513)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513)4.1技术文件 (513)4.2设计联络会议 (514)4.3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514)4.4质量保证 (514)4.5项目管理 (515)4.6现场服务 (515)4.7售后服务 (515)4.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515)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通用技术规范1总则1.1引言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检验规程完整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检验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281a09743b3567ec102d8a7c.png)
WORD 格式整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检验规程Testing regulation on protection equipment of 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Q/CSGICS备案号: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总则 (1)4检验种类及周期 (1)5检验仪器仪表、试验电源的基本要求与配置 (4)6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4)7试验回路接线的一般原则 (5)8外观及回路接线检查 (6)9直流电源接线检查 (8)10装置及二次回路绝缘检查 (9)11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回路检验 (10)12装置检验 (11)13断路器、隔离开关及有关二次回路的检验 (13)14操作箱及其二次回路检验 (13)15通道的检验 (14)16整组试验 (16)17与厂站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信息系统配合开展的检验 (17)18装置投运 (18)19投入运行后的工作 (19)附录1 常用继电器的检验项目 (21)附录2 继电保护装置及通道设备的检验项目 (24)附录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检验项目 (28)前言为指导和规范南方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回路的检验,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丁晓兵、李一泉、刘锦兰、韩冰、鲁德峰、宁进荣、赵曼勇、周红阳、王斌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检验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以下简称装置)检验的周期、内容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电网各供电单位、并网运行发电企业及用户负责继电保护装置管理和运行维护的单位,有关规划设计、研究制造、安装调试单位及部门均应遵守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南方电网调《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
![南方电网调《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74d7a29dd36a32d737581fe.png)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有可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 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DL/T 559—94 220~500kV 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584—95 3~110kV 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553—94 220~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 DL/T 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即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南方电网调〔2007〕5 号
关于印发《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 验收规范》的通知
各分公司,各省公司:
为了规范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及有关 二次回路验收及检验质量,特制定《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 验收规范》。本规范作为南方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及有关二次回 路验收或定检的检验标准,适用于在南方电网内从事二次设备 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各单位,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
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
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二 00 七年六月
- 1-
GB 7261—87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实验方法 GB50172-92 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关于发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现行规程、规定
![关于发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现行规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0588091168884868662d62f.png)
关于发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现行规程、规定和反事故措施等信息的通知宏晟电热公司各部门、各生产作业区:近年来由于国内电力系统的快速开展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技术和设备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局部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规程已不适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际管理技术需求,为此国家相关部门陆续修订、增补并颁布了局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规程、标准和管理规定。
为规X公司各相关部门和管理、技术、岗位人员在现场工作中的专业行为,现根据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2000年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第二版〕并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家、电力行业相继颁布执行的继电保护相关规程、规定以与反事故措施等文件,将目前常用的继电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管理规定、技术规程、检验规程、设计规程以与反事故措施等技术资料现行版本信息发布如下,请公司相关部门和管理、技术、岗位人员在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中作为继电保护专业技术资料使用,其中涉与的规程、标准、反措和管理规定在公司安全、管理、技术和现场工作中认真遵照〔或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现行规程、标准和管理规定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局部〕〔试行〕;2、GB/T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3、《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4、DL/T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7、DL/T55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8、DL/T584-95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9、DL/T553-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那么》;1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视规定〔试行〕》;11、DL/T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12、DL/T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13、GB/T15145-9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4、DL/T478-92 《静态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5、DL/T428-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16、DL/T497-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17、DL/T524-93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18、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19、DL/T625-1997 《LFP-900系列超高压线路成套快速保护装置检验规程》;20、DL/T663-1999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21、DL/T667-1999 《远动设备与系统第五局部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22、DL/T684-1999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那么》;2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试行〕》;24、DL/T1040-2007 《电网运行准那么》;25、《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工作规定》;26、《微机保护软件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水电厂技术监控必备标准、规程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水电厂技术监控必备标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0456e781c758f5f61f67db.png)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水电厂技术监控必备标准、规程(2012.6.7查新)一、绝缘监督(含直流监督)1、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3、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气绝缘技术监督制度4、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5、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6、GB 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及验收规范》7、GB/T 5582-19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8、DL/T 573-2010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替代DL/T 573-1995)9、DL/T 59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导则》10、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1、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线诊断技术应用导则》二、金属、压力容器及承压部件监督1、DL/T 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2、DL 647-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3、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劳锅字[1990]3号《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5、国质检锅[2003]207号《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6、DL/T 869-201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替代DL 869-2004,新标准实施日期2012-3-1)7、JB/T 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 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 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JB/T 4730.4-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 4730.5-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 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8、DL/T 678-1999《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9、DL/T 679-2012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替代DL/T 679-1999,新标准实施日期2012-3-1)10、DL/T 710-1999《水轮机运行规程》11、GB/T 7894-2009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替代GB/T 7894-2001)12、DL/T 838-2003《发电企业检修导则》13、SL 36-2006《水工金属焊接结构通用技术条件》14、DL/T 839-2003《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15、DL/T 5019-1994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16、DL/T 5017-2007《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替代DL 5017-1993)17、DL/T 5018-200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18、DL/T 709-1999《压力钢管安全检测技术规程》(有压力钢管电厂)19、DL/T 5039-1995《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三、自动化监督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国务院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3、国家计量局 /电力部法规《水利电力部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和装置检定管理的规定》4、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热工技术监督制度5、JB/T 8185-1999《电站自动化装置:术语》6、DL/T 578-2008《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代替DL/T 578-1995)7、DL/T 619-2012 《水电厂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替代DL/T 619-1997 《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新标准实施日期2012-3-1)8、JB/T 8207-1999《工业自动化仪表用电源电压》9、GB/T 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替代GB/T 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10、JJG 49-1999《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11、JJG 52-1999《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12、JJG 59-2007《标准活塞式压力计检定规程》(替代JJG 59-1990)13、JJG 105-2000《转速表检定规程》14、JJG 130-2011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替代JJG 130-2004)15、JJG 134-2003《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检定规程》16、JJG 229-2010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替代JJG 229-1998)17、JJG 236-2009 《活塞式压力真空计检定规程》(替代JJG 239-1994 《二、三等标准活塞式压力真空计检定规程》)18、JJG 310-2002《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19、JJG 326-2006《标准转速装置检定规程》20、JJG 327-1983 《电子计数式转速表试行检定规程》已作废,被JJG 105-2000替代21、JJG 328-1983 《磁电式转速表试行检定规程》已作废,被JJG 105-2000替代22、JJG 544-1997《压力控制器检定规程》23、JJG 624-2005《动态压力传感器检定规程》24、JJF 1171-2007《温度巡回检测仪检定规程》(替代JJG 718-1991 《温度巡回检测仪检定规程》)25、JJG 860-1994《压力传感器(静态)检定规程》26、JJG 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27、JJG 882-200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28、JJF 1030-2010 《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替代JJF 1030-1998)29、JJF 1048-1995《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30、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1、JJG 1027-1991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改标准号为JJF 1027-1991,名称和内容不变。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专用部分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专用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5bd31281ba0d4a7302763ab7.png)
川宁生物220总降站工程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招标文件(通用部分)新疆电力设计院二〇一二年四月1 / 121 总则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2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3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提出了对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1.6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7 若中标人完全响应招标书,上述《技术规范》直接作为《技术协议》。
若中标人不完全响应招标书或双方需要补充其他内容,在签订技术协议时,由中标人提供“差异表”以及补充内容的纸质文件,经各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连同上述《技术规范》共同构成《技术协议》。
1.8 技术协议签订后1周内,双方必须签订商务合同,便于生产厂家及时提供有效的设计资料。
1.9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10 投标人应提供投标产品的软件版本信息。
2 技术要求2.1 标准和规范2.1.1 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卖方自其他单位获得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除本规范书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标准及国际单位制(),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