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正确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程滔
提要:正确理解标准中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内在涵义,是准确检测和防止漏检误判的关键。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家用电器产品一项重要的安全检测项目,由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符合标准要求而发生安全事故的事例屡见不鲜。家电产品的形状各式各样,结构复杂,使用的材料既有金属,也有塑料等非金属。因此,正确理解标准中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内在涵义,是准确检测和防止漏检误判的关键。
对家用电器产品的安全性检测,目前执行的主要标准是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该标准等效采用IEC60335.1:2004(Ed4.1)。GB4706.1标准中29.1和29.2条款已明确电器产品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应分别不应小于表16、表17,表18的规定值。
对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一般人都会这样认为,导电部分之间当然存在着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考核问题。那么,导电部体与器具的外壳(或易触及部件)是否也要考核呢?GB/T16935.1—1997是这样定义的:电气间隙是指两导部分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是指两导电部分之间沿缘绝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GB4706.1—2005标准的解释则更加明确,电气间隙:“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的易触及表面之间的空间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的易触及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路径。”
下面就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几种主要形式的检测谈点浅见。
1、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在检测过程中,常会碰到有防止污物沉积保护,无防止污物沉积保护和漆包线绕组三种情况。对于裸露的带电元件的安装回路间的间隙应予考核,不可认为在同一回路中不存在考核问题,如电吹风交错的发热丝之间。
2、带电部件与其他基本绝缘的金属部件之间。如何判别是否有污物沉积保护?有适当的防尘外壳,且其中不会产生粉末的电器内部,可认为具有防止污物沉积保护,如台风扇底座内的琴键开关。而带碳刷的电动机内部可视为有污物沉积产生,应作为无防止污物沉积保护。对于带电部件为漆包线绕组这种情况,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就电动机定子绕组来说,其电气间隙路径,应
由漆色线越过槽绝缘到铁芯,而爬电距离则是由漆包线沿槽绝缘到铁芯。
3、带电部件与加强绝缘的其他金属部件之间。对Ⅱ类电器产品的带电部件通过加强绝缘与真正的金属外壳(或部件)隔离时,可直接采用GB4706.1表17。当Ⅱ类电器外壳或可触及部件为绝缘材料时,应如何理解呢?试以图一为例说明。
在图一中,B—A处是否要考核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回答应当是肯定的,不能认为壳体不是金属就不存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考核的问题。图一中A处是电器的边界面,对该绝缘体外壳应视为用金属箔包盖表面看待。壳体是人体可能及部分,而人体是导电体。若果由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符合标准要求而造成安全危害的话,其触电路径将是:带电体——外壳——人体——大地。因此,对于绝缘材料易触及表面,可视为是由
一层金属箔复盖着,且此金属简箔直复盖过任何开口,如电吹风的塑料手柄。
4、用附加绝缘隔离的金属部件之间。对易触及绝缘材料外表面,若用附加绝缘与金属部件隔离,测试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也应同样把这绝缘材料外表面看以的金属箔压在绝缘材料的易触及表面加以考虑。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检测方法按GB/T16935.1—1997标准执行。还要值得注意的是,同样一个零部件,由于考核的路径不同,可作为双重绝缘考虑,有时也可作为加强绝缘考虑。但是,应选其最薄弱的环节测试,并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