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长白山森林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森林分布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属长白山植物区系,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区内植被主要以红松阔叶林、针叶林、岳桦林、草甸、高山苔原等组成,从保护区边缘至山顶,高程相差近2000米,而水平距离仅45公里。
在这么短的水平距离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变化悬殊,呈现的山地垂直分布带谱。
并从下到上依次形成红松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四个植被分布带,包罗了从温带到极地几千公里的景象,是欧亚大陆从中温带到寒带主要植被类型的缩影,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带分布在海拔1100米以下,是玄武岩构成的平缓山前台地。
地势平缓,山地棕色森林土为本带主要土壤类型,同时在排水不良的地区也发育着沼泽土。
该地带气候温和、湿润,植被类型为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林相层次明显,生物群落复杂,灌木种类也较丰富,藤本植物非常发达,林下草本植物更为繁多。
针阔叶混交林的代表植物中,针叶树以占优势的红松为代表。
此外,尚有长白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长白松等;阔叶树有春榆、蒙古栎、水曲柳、胡桃楸、白桦、山杨等。
由于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密、优越的自然环境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及丰富的饵料,所以这一带动物种类较多,且多为广布型种类。
如东北虎、梅花鹿、麝、紫貂、马鹿、青羊、野猪、猞猁、水獭以及中华秋沙鸭、鸳鸯、金雕、黑琴鸡、榛鸡等。
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多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等。
针叶林景观带分布在海拔1100-1800 米之间。
地形为倾斜玄武岩高原,气候冬寒夏凉,土壤主要为山地棕色泰加林土。
植被以针叶林为主,种类较针阔混交林贫乏,针叶树占绝对优势,以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
除针叶树之外,伴生有槭树、花楸等阔叶树,但林下灌木、草本种类较针阔混交林带明显减少。
树冠郁闭度很大,林下阴暗潮湿,苔鲜类发达,厚度可达10厘米以上。
本带动物种类大为减少,除部分鸟类、兽类和两栖类中的极北鲵外,鱼类很少出现,爬行类也只有极北蝰和腹蛇。
由于气候冷温,林深树密,适于古北界树栖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如紫貂、黑琴鸡等在本带仍较多。
岳桦林景观带分布在海拔1800-2000 米之间,地处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下部,坡度较陡,一般超过20以上。
气候处在针叶林气候型与山地苔原气候型之间,气温低,降水多,相对湿度较大。
土壤类型为山地生草森林土。
风力强,树木矮小弯曲,植被为岳桦林,同时山地苔原与针叶林成分彼此互相渗透,形成复杂的植被镶嵌类型。
乔木以岳桦为主,亦分布有云杉、冷杉、落叶松,伴有散生的长白落叶松、东北赤杨、花楸等。
灌木以耐寒种类为主。
主要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等。
动物种类较单调,数量亦少,这里仅在夏季成为偶蹄类动物如马鹿、梅花鹿等”避暑”、取食的场所。
高山苔原景观带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处长白山火山锥体中上部,地表覆盖着厚的火山灰、火山砾、浮石等。
气候为高山苔原型,湿度大不,风力特强,土层脊薄。
随着海拔的增高,植物逐渐稀疏,种类逐渐减少,生长期很短。
该带植物矮小为葡匐状,根系肥
大,花序大型,色彩鲜艳,无高大乔木,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衣、苔藓等。
植被为典型的高山苔原植被类型。
主要植物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松毛翠、大白花地榆、长白景天、圆叶柳等。
动物种类更加稀少,穴居的高山鼠兔是高山苔原带唯一的兽类。
此外,白腰雨燕、领岩鹨是高山苔原带常见的鸟类。
森林资源
根据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993年调查的资源数据,全区有林地面积为196465.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68918.5公顷,占总面积的86.0%;疏林地8406.0公顷,占4.3%;灌木林4897.4公顷,•占2.5%;未成林造林地349.0公顷,占0.2%;草地、拣集迹地、风倒迹地、沼泽地等无林地10955.5公顷,•占5.6%;•林业设施和林业其它用地2538.6公顷,占1.4%。
全区森林覆盖率88.5%。
区内活立木总蓄积4373.5 万立方米,(包括天然林4367.83万立方米,人工林5.70万立方米。
)其中有林地蓄积4323.9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9.9 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9.7万立方米。
有林地每公顷平均蓄积256.0立方米。
有林地中,成熟林比重最大,其面积、蓄积分别为94295.0公顷、2708.9万立方米,比重分别为55.8%和62.7%。
其次是近熟林,面积为27782.0公顷,蓄积为608.3万立方米,其比重分别为16.5%和14.1%。
其它龄组的面积、•蓄积比重分别为幼龄林2.3%和0.5%;中龄林14.5%和9.4%;过熟林10.9%和13.3%。
有林地绝大部分是天然林,面积为167081.0公顷,蓄积为4320.5万立方米。
分别占98.9%和99.9%,其余为人工林。
天然林中,主要的
优势树种(组)是混交林、针叶林、云杉冷林、阔叶林和落叶松林,人工林则只有落叶松林。
全区活立木蓄积按树种分类,针叶树蓄积2553.6万立方米,占59.1%.主要树种为红松、云冷杉、落叶松;阔叶树种蓄积1770.2万立方米,占40.9%。
主要树种为水曲柳、胡桃楸、黄波萝、椴树、柞树等。
(如此大的生物量基础,如以每年1%的净生长率计算,每年的净生长量亦超过40万立方米木材)实验区的森林经营开发实验区处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外围和保护区内公路两侧500-1000米范围。
目前在实验区的主要研究试验煤杨桦次生林改造实验。
保护区边缘有桦杨次生林7000公顷,林龄达40多年,多为近成熟林或成熟林。
表1. 白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森林蓄积量
红松母树林
被誉为”红松之乡”的抚松县露水河林区,是国家列入的最重要的”红松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红松母树林保护地,专门设立了红松母树林管理处。
这里的红松不仅树干笔直挺拔,而且材质优良,是最上等的栋梁之材。
当年建立”毛主席纪念堂”时,所用的木材就是从这片红松林中挑选的。
”露水河红松母树林是国家1964年划定的我国最大的红松母树林,面积为11,764公顷,是一座天然优良的基因库。
长白山西南坡
全区耕地仅占总幅员的10%,而林地占72%;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
山地气候随海拔的增高而变化,植被垂直分布规律也较明显。
海拔500米以下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阔叶林多演变为低质木林,灌丛或耕地。
林下、林缘、山坡、荒地、村边、路旁等处,经济植物种类繁多。
海拔500-1,100米间为针阔混交林带。
这一带范围广,面积大,是野生经济植物的主要产区。
海拔1,100-1,800米间为针叶林带,1,800-2,100米间为岳桦林带,2,100米以上为高山冻原带。
生长着长白山区特有的珍稀植物种类。
本区除外,在集安一带还分布有华北植物区系种类,如天女木兰、漆树、盐肤木、太子参、农吉利、葛藤、省沽油、八角枫、白檀山矾、锦带花等。
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育成了植物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的“天然绿色宝库”。
这里有丰富的木材、药用、食用、油料、酿酒、编织、蜜源、绿化、工业原料及观赏等经济植物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山区人民致富的源泉。
1986年8月下旬,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西坡和西南坡受到罕见的龙卷风袭击,吹倒从海拔750-2000米,即从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至岳桦林的一个风倒带。
风灾面积达9800公顷,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0;风倒立木总蓄积量为200多万立方米,其中核心区立木蓄积量达199万立方米。
风倒面积最大的阔叶红松林是长白山乃至整个东北红松林分布区生长最好、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最高的红松林,每公顷蓄积量在600立方米以上,最高可达800立方米。
风灾发生后,关于风倒木如何处理的问题,曾有较长时间的研究,最后确定清理风倒木,以加速迹地的幼树更新,同时利用风倒木的木材。
因此,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开始清理风倒木,1989年大范围作业,至1993年,大部分倒木已清理完毕。
为止,自然保护区在6年时间内,清理风倒木40多万立方米,获得巨大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