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的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互动的现状分析
结合专家的讲座和平时的外出或本校的听课情况,并结合自身近几年来与省市各级教研专家的学习交流过程,我体会到,在我们的课改今天,在我们的实施课互动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提出来同大家一同研讨。
(一)追求互动形式的教学
我们又把这种互动教学称之为“程式化的师生互动”。
即教师经过精心的设计、严密的安排,这种知识信息传递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学生的反应。
互动的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例如,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问“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想的?”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假思索,都能从口中说出相应的答案。
还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增加互动的频度,加大学生间交流机会的目的,教师有意识的增多课堂提问的频率。
不管学生是否有疑问而不厌其烦地去“启发”、“诱导”、“鼓励”,且极有耐心。
在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小手如林,“老师,我,老师,我……”的喊声不绝于耳。
当老师指定学生回答时,下边还是喊声不断。
对于学生下边的表现,老师全然不顾,只是陶醉于自己创造出的“活跃”的课堂气氛里。
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
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
频繁的提问和回答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也满足了一部分学生表现自己才华的需要,这样课堂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一呼,学生百应,且整个互动过程都在教师的控制过程中进行,自然也非常顺利。
但是,这样的互动无法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冲击,更碰撞不出新思维的火花。
互动作用失衡,多“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多边型互动。
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
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
北师大肖川博士曾经说过: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
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就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
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动”就会是“乱”,就会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
“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师生互动中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的产生
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互动,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他调动的却是少数同学的能动性,而使绝大多数同学处于压抑状态。
我们知道,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的储备、个性特征、心理特征、心理素质、家庭情况等诸方面都存在差异。
也正式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对象产生了垄断。
互动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体现在互动的机会上,教师因为有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主观愿望,所以往往会根据不同学生而给予不同的交流机会。
一般来说,教师愿意同学习成绩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自信心强,胆子比较大的学生进行互动交往。
因此,一节课中有的学生回答很多次,有的学生备受冷落,无人问津。
(三)活动形式的轻松异化为放任自流
学生是互动教学的主体,所以有些教师就把互动教学等同于放羊式的师生对话。
把互动理解为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讨论,做做游戏就可以了。
同时,学生对这样轻松的“学习”兴趣也很浓,积极性很高,所以课堂气愤相当活跃,热热闹闹,组间交流都很好,但学生对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许多学生课后,对相关的知识、问题的结实,结论知道并不多,更没有主动去思考,课堂设计的目标没能实现。
这样不仅没有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连传统课堂中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目标都达不成,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四)互动形式单一,多师生互动,少生生互动
形式单调,多师生间的机械互动,少生生间互动。
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少见。
师生间的互动应包括师生间的双向活动与生生间的双向互动,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现在课堂教学互动大多是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扮演着“法官”和“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的单一性。
生生间的互动的严重缺失使学生所具有的经验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五)多认识互动少情感态度价值观互动.
教学内容偏颇,多认知互动,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互动和行为互动,因而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
(六)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张口讲话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
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
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
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
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
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在接受学习中学生是否容易被动学习,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更能够主动学习。
我们说,设计得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相反,如果在发现学习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或活动的组织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
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的成分。
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切不可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就一味地迁怒于“讲”,好像不与之“划清界限”就“不革命”似的,教学理念就不先进似的。
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
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
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比如杠杆五个名名词的概念,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就行了。
也就是说,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师生互动——教师不知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
现在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了。
但听课中也发现,学生活动时,教师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看看教案、或摆弄摆弄教具、或四处张望,就是不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
好像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彻底“解放”了。
实际上,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
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也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者。
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
教师的任务是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学生小组讨论的时侯,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
教师应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
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
(八)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
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
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