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植物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物措施的主要作用
(1)固土护坡、保持水土
河道堤岸采用植物措施防护,植物群落根系密集,纵横交错地穿插在土体中,能够增加河岸土体的坚固和稳定性,防止岸坡上重力侵蚀的发生。植物根系还能够降低土壤空隙的压力,吸收土壤水分,增强土壤颗粒之间的黏聚力,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抵御船行波、洪水及风力对河道堤岸边坡造成的波浪冲刷,稳定河道岸坡。
(2)缓冲过滤、水质净化
河道植被在缓冲过滤和水质净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河道植被通过过滤、渗透、吸收、滞留、沉淀等作用使陆地生态系统流向河流的污染物毒性减弱及污染程度降低。
(3)生态修复、改善环境
河道植被有助于生态修复、改善环境,为生物多样性恢复奠定基础。河岸植物带能够降低直射到水面的太阳辐射,从而使水体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水中的溶解氧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创建一个有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植物措施护岸,河道岸坡植物生长茂盛,郁郁葱葱,昆虫、鸟类、鱼类等明显增多。
(4)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河道植被在调节小气候、美化河道景观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一棵树就像一把遮阳伞,一片绿地就像一个空调,植被调节小气候的作用非常明显。在河道两岸构建植物群落,形成类型多样的植被类型,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河流景观,改变了过去钢筋水泥、浆砌块石硬化河岸的单调景象。河岸缓冲带平坦的地形和周围优美的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户外休闲、健身、旅游不可缺少的场所,丰富多彩的植物,沿河而行就能实现“步移景异”的效果,使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视觉享受。
二、植物措施的应用
利用选择的植物种类,根据植物对水分的依赖,将植物种植在不同坡位,建设护堤林带、滩地乔木带、河岸灌木带或草带、岸坡生物防护带保持水土,在人工湿地内种植芦苇、香蒲、水葱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利用植物措施进行水生态修复。
三、植物选择的原则
(1)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种外来植物
乡土植物具有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养护成本低体现当地植物区系特色等优点,因此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中,以乡土植物为主,可以适当引入外来的或者新的植物品种,丰富当地的植物景观。本项目中选择的植物多为安徽省的乡土植物如垂柳、旱柳、苦楝、江南恺木等,部分引种植物也是已经证实引种栽培后生长较好,在江淮丘陵区大范围使用的植物如湿地松、池杉、落羽杉等。
(2)以基地条件为依据,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
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的生态条件统一,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选择符合的目的树种。本项目选择的植物很多都具有耐水湿的生态习性,可栽植在湖畔、河川两岸,是优良的水边绿化树种。
(3)以落叶植物为主,合理搭配常绿植物。
落叶植物夏季能够遮阴降温,在冬季可以透光增温,因此在植物选择中以落叶植物为主。适当的搭配常绿植物可以创造多彩的园林景观尤其可以营造优美的冬季景观。
(4)以速生树种为主,慢生、长寿树种相结合。
速生树种短期可以形成景观但是寿命短衰减快,慢生树种寿命长但生长缓慢,短期内不能形成绿化效果,两者要相结合。
四、植物选择意向
项目区位于江淮丘陵区,江淮丘陵区在植被划分中,属于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区域内土壤属于黄棕壤,局部地区为石灰岩土壤。选择的乔木大部分为乡土植物,可用于四旁绿化、湿润地带造林及防风护堤。
选择植物表—乔木
选择的灌木,也多为乡土植物,为安徽省城乡绿化常见植物,选择的植物常绿与落叶相搭配,可用于道路、河岸绿化,部分植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可点缀河岸、增强景观效果。
选择植物表-灌木
选择的地被植物大部分为安徽省乡土植物,可用于河岸、坡地、道路绿化,水土保持效果较好。
选择植物表-地被植物
选择的水生植物多为挺水植物,因挺水植物净化水质的能力较强,选择了部分浮水植物如:睡莲、芡实、莼菜、菱、浮萍等,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苦草、黑澡、马来眼子菜、菹草等,选择的浮水植物与沉水植物不仅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有些还成为水体中鱼类及底栖动物的食物,为构建水体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
选择植物表-水生植物
五、营造与恢复滨水生物多样性
种植植物的同时,可向水中投放一些微生物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底栖动物如蜻蜓、水丝蚓等;鱼如青、草、鲢等;虾如细足米虾、锯齿米虾等;蟹贝类如田螺、泥螺、蚬等,组成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藻类”的生物链。
投放的微生物,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种类多、数量大、体积微小,具有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同时还是一些底栖动物的食物,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投放的鱼、虾、蟹、贝类等都是安徽省常见的水生生物,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植被的恢复与动物的增加,会有效改善滨水生态环境,环境改善后,鸟类、水禽也会逐渐增多,岸边与水体内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