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022微写作训练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写作训练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摘要:语文学习是根基,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法宝,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教师应该加强微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写作训练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可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仿写训练、续写训练、改写训练、日常写作训练、活动感想写作训练、读后感写作训练、观后感写作训练、出行感悟写作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能力;微写作训练;提高;策略
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
部分。

但对于写作,很多学生存在畏难、退缩心理,甚至存在厌烦情绪,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下手写。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畏难心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需重点研究的课题。

本文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微写作训练很有必要。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写作环境,引导学生进
行微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通过长期的写作训练来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里的微写作,指的是教师结合写作教学目标,给学生出示一些基础资料,或者给学生一些提示和方向,让学生在十至十
五分钟内完成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时,教师应采取如下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技巧,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仿写训练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对于孩子来说,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

写作学习也是如此,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写作的时候,只要对照着文章的词句进行模仿性写作,就会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能写些什么,应该怎样下笔写,应该怎样运用修辞手法。

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时候,可以仿照“妹妹的脸好圆,就像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这个比喻句进行仿写。

通过仿写这句简单的比喻句,学生就会知道什么是比喻修辞手法,再经过一些巩固性的写作训练,就能熟练
掌握比喻修辞这一手法。

二、续写训练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做延伸。

在续写前,学生需要做到熟读原文,对故事情节烂熟于心,对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对全文旨意透彻理解,续写时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篇文章《我有一个善良的妈妈》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认真阅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后半部分的续写。

在学生写作前,教师应提示学生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善良”,续写时既要密切联系上文,又要凸显出妈妈“善良”的品质。

这样,学生就能抓住续写重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很好地完成续写任务。

三、改写训练
对课文进行改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方法。

常用的改写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变换人称、变换角色、变换事件、变换场景、变换文章体裁等。

比如,《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富有童趣,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实轻快,深受学生喜爱。

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改写,把文章原有的第三人称改成第
一人称,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改写。

这样,学生就能变换思维,展开联想,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情感,写出更多对“槐乡”的爱。

四、日常写作训练
语文来源于生活,课本上的语文知识虽然看起来十分深奥,理论性很强,但实际上语文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体现和应用于生活中的。

学生只有学会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才能很好地把生活融入写作过程,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写些什么,应该怎样更好地观察生活,应该怎样写才更好,怎样将生活素材更好地应用到写作中。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点滴观察、体会和情感记录下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活动感想写作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参加活动后写出
自己的感想。

比如,某同学身患重病后,学校组织全校师生为其举行了捐款活动。

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参加此次捐款活动的心情
和感受,以及想对患病同学说的话都写下来。

这样的习作,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内心的想法和真实的情感,学生们会呈现出很多篇生动感人的文章。

又如,参加完清明节祭奠烈士扫墓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说说自己从扫墓活动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悟,对革命烈士先辈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学生通过参加祭扫活动,会产生切实的体会,会有很多可写、想写的内容和想抒发的情感,因此也能把文章写得充满真情实感。

六、读后感写作训练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后,将自己的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学生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读后感,不仅能加深自身对所读著作的认知和感受,还能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读完后写一篇读后感。

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老人与海》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故事主人公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看法、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等。

圣地亚哥老人的形象饱满,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供学生挖掘,所以学生可写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

有学生写道:老渔夫是一个“硬汉子”,他拼尽全力,冒着生命危险与鲨鱼搏斗,想要保住他的大鱼———自己的劳动果实。

虽然最后他失败了,但他仍不愧是个英雄,他的坚毅与顽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样的写作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观后感写作训练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学生们都喜欢看动画片,每当看完一部片子后,要么很开心、愉悦,要么很失落、难过,总之会产生一些情绪、情感和感想。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一写观后感,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比如,学生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写观后感,说说为什么灰太狼总是难以战胜喜羊羊,说
说自己最喜欢谁,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对自己有什么启发,等等。

学生因为认真观看了自己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就会有很多真实的感受,写起观后感来也就有话可说。

八、出行感悟写作训练
在节假日期间,学生们通常会在家长的带领下出行,要么去旅行,
要么去郊游,或者去博物馆、展览馆参观,或者去逛公园、游乐园和超市等。

因此,教师不妨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出行感悟。

比如,有的学生去参观了故宫,那么就可以写写自己的参观路线,介绍一下故宫展出的文物,谈谈自己的参观感受等。

又如,有的学生去郊游了,那么就可以描写郊外自然风光的优美,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绘大自然的美。

因为有了切身亲历和体验,所以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就不会把它当成一件困难的事,而是随心所欲地、自
然而然地描写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明.小学生微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
究,2019(05).
[2]王文婷.“微写作”融入课堂,提高学生表达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9(07).
[3]王春燕.强化写作训练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J].贵州教
育,2019(05).
[4]曹珊.小学高年级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大
学,2018.
[5]吴庆芳.微写作大世界———小学语文微写作训练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8(03).
[6]林艳.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