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近几年国际电影节电视节和国内获大奖的纪录片为例,分析纪录片的发展走向及特点。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著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名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确实,纪录片仿佛一本本“国家相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成为镌刻在几代国人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独立纪录片在我国发展起来,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得我国纪录片呈现多态性,出现了我国纪录片百花齐放的势态。
本文试以《俄亚纳西人》和《舌尖上的中国》两部纪录片为例,浅析纪录片的发展走向及其特点。
纪录片的发展走向
1、多元化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王锋说过: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已进入了题材多样化的时期,纪录片人应当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无愧于时代的厚赠,面向实际,以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眼光,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和选择题材。
在内容开掘上,开拓历史的视野,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实生活,创作者都要有历史的视野以及正确的历史观,对待历史和反映历史。
在主题提炼和内容开掘上,创作者还应树立历史责任感。
一要自觉地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二要自觉追求历史的真实,三要自觉承担起记录历史的责任,让自己的创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就像2013年刚出现的《舌尖上的中国》,它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因其目不暇接的奇幻画面、质朴生动的美食故事和展现的独特东方智慧荣获第八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评审团大奖。
这是一次创新,展现了纪录片多元化的走向。
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中国美食更多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能够看到的电视节目也多以“比赛”形式出现。
商业化
“商业化”这个词在当今的社会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大背景下纪录片工作者想要自己来处理事情或者来进行拍摄、创作等,如果不遵循当今的规律,那必然会走弯路;如果纪录片的发展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必然会遭到淘汰。
所以在当今社会下纪录片走市场化娱乐化的道路是必然的。
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纪录片走商业化是对的,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我们应把纪录片当成产品来处理。
如今纪录片的故事化可以使纪录片具备很多种影视元素,它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提起观众的欲望,吸引观众,这种故事性的做法弥补了纪录片的缺陷,这让纪录片的表现力度大大增强。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中国美食更多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感知这里的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这种纪录片不仅能增加纪录片的收视率,吸引一大批爱美食的观众前来观看与品尝,也借此宣传了中国的美食文化。
趣味性较强
凡有人类和生命的地方就会有情感,情感在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它是创作的动力与核心,一旦抽取它,创作就会干涩、失去生命的弹性。
富有情感、趣味与故事的自然类纪录片更容易走向世界。
就如2013年,由农民导演周元强执导、农民演员担纲的情景喜剧《快乐乡村》就入围第九届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该影片讲述的是关于改革开放后的某乡村文化站组织当地农民自筹资金,拍摄电视剧的故事。
里面拍摄情节搞笑风趣,为纪录片增加了喜感,博得一定的收视率。
纪录片特点
1、纪实性强
真实记录是纪录片的生命,任何一部纪录片都具有纪实性的特征。
这种真实感给观众一种真实的美感,不像其他影片或电视剧那么浮夸,不真实。
纪录片是最富于社会认知价值、最易于国际交流的传播形式。
娱乐无极限的泛滥与膨胀,使广大观众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视觉疲劳,相对于虚假繁荣的娱乐泡沫,纪录片传承文明、纪录历史、关照现实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由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主办的2010年第五届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中,中国纪录片《俄亚纳西人》和《敬老院》分别获得中片金奖和长片家庭儿童类特别奖。
本片还获得了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金奖,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十大纪录片,并入选国际电视节。
《俄亚纳西人》是部典型的学院派人文纪录片,挺唯美的作品,看了不禁为它特别精致的画面语言叙述,陌生化的民俗风情展示所感染,确实是一部很感性的吸引人的好片,它突出表现的就是在四川木里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纳西族村落叫“俄亚”,这里的纳西“束”族始终固守着纳西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形式,从生到死。
包括婚礼、杀年猪、起名礼、烧天香、打跳、印经幡等在内的传统活动。
2自由的创作空间
3自主筹集资金:
4主动参与:
独立纪录片产生前片子大都是体制内的,专题的倾向比较大,在这里面的创作者受到很大的限制。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条件的完备,人们有了越来越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将自己的声音记录下来,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独立纪录片的创作。
在独立纪录片的创作中有很多的作者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
像《俄亚纳西人》这不纪录片,就是导演冷淞自主筹钱拍的,因为它想拍。
有很大的自主性。
导演伍国尧、冷凇
5:本身思想性强、文化底蕴丰厚、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
由冯国文和霍凤兰共同执导的《敬老院》则获得了长片的家庭儿童类奖。
该片记录了6位老人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在敬老院的生活。
人文性较强
纪录片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们国内的纪录片除了栏目化以外,更多是做一些宣教类的大片。
这毫无疑问是应当的,但是我觉得纪录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记录影像、存留素材。
但电视台保留的资料最多是无字幕版本,没有素材。
素材是不能播出的,可是不播出就没有价值了吗?
2009年(第五届)广东台山电视台制作的《俄亚纳西人》和独立制片人拍摄的《敬老院》、2010年(第六届)广东台山电视台制作的《盐井纳西人》、2012年(第八届)姚国发导演拍摄的《孤儿2011》。
发展走向:
1多元化:
第六届2010本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的14位国际评委,分别来自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古巴、墨西哥、阿根廷、伊朗、意大利、黎巴嫩、丹麦、约旦、印度等等。
这14位评委被分成长篇、中短篇2个组。
我国共有15部优秀纪录片最终入围。
其中,广东台山
电视台制作的中国纪录片《盐井纳西人》凭借完美的摄影技术和关注女性少数民族社会生存状态的主题,击败了众多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和中东和平为题材的优秀纪录片,一举夺得半岛国际电视节中篇纪录片评委会大奖。
2商业化:
因此我相信作为艺术之家中的“晚生”——独立纪录片也难免会趋于商业化,但值得一提的是“商业化”不代表就“低俗化”,更不代表“庸俗化”;商业化可以是“迎合”大众的审美取向,但这种“迎合”是褒义的“迎合”,是在保证艺术完美表达的前提下提出的,而不是以牺牲对艺术、对真理、对人性的追求为代价的曲意逢迎。
现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台播出的《探索发现》、《动物世界》、《自然奇观》等大都是买进的节目,而且价格不菲。
那么中国的纪录片是不是也应该大胆地走商业化道路呢?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的电视台在纪录片的运作上忽视了经济因素,那就意味着最终会被淘汰出局。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
纪录片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配合一定的娱乐性的特征。
在当今时代纪录片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应该与故事结构相结合。
故事化有它自身的特征与感觉它可以通过故事的情节给观众带来一种娱乐与享受。
但是相对于纪录片来讲故事化是他实现的一种手段,单纯的保持它的基本特质的时候,
3、趣味化:
3人文性较强:
冷凇的新作《俄亚纳西人》,冷凇说他花了三年时间断断续续记录,用高清DV拍摄,原创音乐,等意味深长的抒情技巧,凝重雅致的人文景象、细腻温馨的少数民族情怀做成这部片子,展现俄亚纳西人的文化方式,寻找精神上的文化家园,整个生活,整个空间,整个安排,实际上体现了人文的秩序感。
四川的凉山自治州是一个很有趣的地理区域,这里有代表现代科技最高水平的西昌航天城,也有到现在仍然保持母系氏族社会特点的纳西古寨,俄亚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出俄亚是一个与外部社会几近隔绝的村落,除了不断变换的镜头提示我们是在用现代的摄像机拍摄以外,整个50多分钟的影像里面看不到任何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社会标志的东西:崎岖的山路、昏暗的油灯、负重的骡马、粗麻纺织的衣服、象形文字等等。
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恐怕是俄亚人的一妻多夫制了,它也是纪录片着墨最多的地方。
纪录片里从一位村里的东巴(祭司)口里介绍说俄亚村里一妻多夫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他们都喜欢一妻多夫制,因为这样才是一个家庭,一人一个妻子那就要分家了。
纪录片描述了俄亚的两个一夫多妻家庭,其中一个是已经60多岁的老妇人,她是弟兄三个人的妻子;另一个是29岁的古米,她是兄弟两个的妻子、古米本来是哥哥杜基的妻子,在弟弟高土15岁的时候又成了他的妻子。
高土自己说他本来一直把冷秋当作姐姐的,但是后来成了他的妻子,他很高兴,只有这样才更像一家人。
实际上俄亚纳西人的其它习俗反映的也是当地生产力的不发达,或者是生产力的极度落后形成了俄亚人的特殊习俗。
纪录片描述了一个俄亚人的丧葬过程。
俄亚人认为人一辈子都是在不停的做事情,所以他们把去世称之为“大休息”。
他们还认为人赤裸裸的出生,去世的时候也要赤裸裸的走。
因此俄亚纳西人葬礼上的死者是赤裸着身体的,并且采取的是火葬,没有随葬品,这与其他民族的厚葬习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俄亚当地闭塞的环境、多山的地理环境以及非常原始的生产方式导致他们始终处于温饱线以下,所有的忙碌目的就是填饱肚子,即使是老弱病残也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因此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认识也就停留在“做事情”上,去世也就意味着不再做事情了。
极尽简化的葬礼则可以为活着的人留下更多
的生活资料,而不是与死者一起腐烂掉或者化为灰烬。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再没有比纪录片更有价值的影像资料了。
我们的电影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42000本胶片,大约42万分钟、7000多小时的资料。
要提升它的传播价值、放大其社会功能,离不开纪录片生存环境的改良。
《俄亚纳西人》·故事简介:
本片力图从人类学角度,故事化地展示纳西人的生存状态:奇特的婚姻习俗、离奇的葬礼和浓厚的明代古风,宛如一块巨大的社会活化石。
/s/blog_7fc4a8110100x75l.html
/html/2012/1230/3303324.shtm
/s/blog_5337f0af01013j97.html
2012年設立的“金紅棉獎”旨在打造紀錄片界的奧斯卡小金人,而當年度獲獎紀錄片《五臺破相機》入選成為第8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最終候選影片之一;當年“評審團大獎”《舌尖上的中國》取得空前成功,由此可見金紅棉獎的權威性。
论纪录片的基本本体特征——以《英与白》为例
纪录片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的,它的发展对当今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它的真实性问题却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
本文试从纪录片的基本定义出发,具体阐述它的基本本体特征。
《英与白》刚出现时,也引起学界人士对其是否是纪录片的质疑,本文也会对其做具体探讨。
无假定性的真实
真实事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
所谓无假定性的真实,是相对于艺术的真实而言,与故事片、电视剧中假定性的艺术真实不同,纪录片所面对的客体对象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的事物和和人物,不容许虚构事件。
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摄影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这里的“四真”是纪录片的生命。
而且这种真实能使人从屏幕上感受到,同时也是摄影师有可能拍到的真实事件。
在《英和白》中,导演张以庆以中意混血的驯兽员白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展现了她与朝夕相处14年的大熊猫英的生活细节,表现了曾经渴望群居的人类在独处中“异化”的现实。
片中处处表现出纪录片的这种真实感:武汉杂技团狭窄的小院,一座大门里是英和白的家。
英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只被驯化可上台表演的熊猫,也是唯一和人居住在一起的熊猫。
白是一位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养师,她和英组成的这个家已经14 年了。
本片还有一个重要角色那便是一台不断提供着外部世界信息的电视机,电视机中随机播放着节目或者电视剧;
还有那一直坐在门前等着爸妈回家的小女孩,这些生活场景都被摄像机一一客观的“记录”下来,毫无虚构可言。
形声一体化的表现结构
在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存在与运动都以形声一体化的完整形态进行,摄像机以一种特殊的记录形态,再现了客观事物直观的形声结构和运动过程。
它强调记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强调记录形态一体化的行为活动,使得纪录片中人和事物的活动具有了一种符合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的逼真感。
正是这种纪录片的真实本性——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才使得纪录片有着其他节目形态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和永恒的魅力。
《英与白》中,无论是英英在栅栏里发出碰撞声,还是它不高兴时所发出的“嗷嗷”声,摄影机都把这种原生态的声音原封不动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当白为英英跟换便盘后,如发现有疏漏,英英则会通过不停的用他的爪子敲击便盘,通过发出声音来提醒人跟换。
如此可爱又淘气的形象不禁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会心一笑。
画面中对白的拍摄也是如此,每当白呼唤英吃饭或锻炼时,声音总像一位慈母在温柔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似的;白听着电视上放着的外国音乐会,想到自己的父母,画面简单的把他父母亲的照片展示给我们看,音乐会结束了,照片也看完了,也意味着白也回忆完了,这时又恰巧特写到白的眼睛湿润了。
随后就是白也站在窗户外,仰望着外面,若有所思:我也想念这着我的亲朋好友,不知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内容,看后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英与白》,不到一小时的纪录片,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世纪末世界的纷乱与人内心的孤独,可以解读出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失误的思考,可以解读出心灵间交流与沟通的困境,可以解读出人与动物因为环境而产生的异化,还可以解读出对人性与人格的观照。
而这一切,都是导演通过镜头的选取与剪接来传递的。
隔着栅栏的颠倒的影像,英从窗口探出脑袋张望对街灯红酒绿的画面,白的碟机里放出的意大利歌剧的音乐,电视机里新闻传递的院子外面世界的信息,小院里独坐发呆的小女孩与英在笼子里呆坐的镜头的对比剪辑,等等这些视听元素的选取与组合,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栅栏后的那双眼睛,有话要说。
在这部纪录片里,导演是有着强烈的主观意图的,导演将自己的主观意图隐藏在这样或那样的“栅栏”背后。
这些隐藏起来的深沉的感性,贯穿着这部内敛、沉静的纪录片。
情境化的叙事方式
情境化的叙事,就是要使纪录片的图像符号所表现的抽象内容具有一种“可经历”的情景意义。
纪录片的创作者既不能像故事片的创作者一样用虚构的方法来安排情节,也不能将生活完完全全地记录下来,而只能以真实自然的生活流程为素材,通过择取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和片段来“再现”生活的原貌。
这种“再现”是建立在情境完整性的基础之上的。
比如说作者在记录的片段上,不停的截取熊猫和驯兽师很有“孤独感”的画面,拼凑在一起,为了强调这种孤独,作者加了一个叫“娟”的女孩,寂寞的坐在家门前的台阶上等其父母回家,这个片子中自始至终都不断出现的细节镜头,同白对英的训练,生活和交流的热闹场景镜头对比,构成意境,让审美接受主体受到强烈的感染,似乎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严重隔膜的,还不如人与动物间的默契。
就像《英与白》在获得第六届“金熊猫”纪录片最佳创意奖的评语中,
评委说道:“影片以独特的角度切入英和白的生活。
又从他们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带着普遍人性的美。
”
有人说《英与白》没有故事,没有事件,时间的纬度也不清晰,不能算作纪录片,但我们说,电视艺术创作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它走出的每一步都深深地打下了时代的烙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也不例外。
如果说纪录片最初的定义是“用影像记录真实的世界”,那么《英与白》则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
片中导演张以庆曾说:“纪实只是手法,而不应成为一种标准,特别是不能以这种标准来评判运用别种手法的作品是不是纪录片。
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感受决定了表现上的差异,我们不能让千差万别的感受用一种形式表达”
张以庆:不能将作品的现实等同于生活的现实。
观看本身是一种心理过程,真实感和真实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