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µm固体微粒。 固体微粒。 固体微粒 悬浮于空气中直径<0.1µm固体微粒 。 烟(Mist): 悬浮于空气中直径 固体微粒 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 雾(Fog): 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 气溶胶(Aerosol): 悬浮于空气的粉尘、 烟和雾统 悬浮于空气的粉尘、 气溶胶 称为气溶胶。 称为气溶胶。
铅中毒
wenku.baidu.com
毒 理 学
毒作用机理(补充) 毒作用机理(补充) 影响红细胞中的核糖核蛋白体和可溶性的mRNA, ♣影响红细胞中的核糖核蛋白体和可溶性的 , 而干扰珠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 而干扰珠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 直接作用于红细胞,抑制红细胞膜Na ♣直接作用于红细胞,抑制红细胞膜 +/K+--ATP 酶活性,影响水钠调节;铅与红细胞膜结合, 酶活性,影响水钠调节;铅与红细胞膜结合,增加 膜上胆固醇,减少嵌入蛋白质, 膜上胆固醇,减少嵌入蛋白质,使蛋白构像发生改 影响红细胞膜稳定性,最后导致溶血。 变,影响红细胞膜稳定性,最后导致溶血。 铅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铅使ALA增多,ALA与 增多, ♣铅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铅使 增多 与 GABA化学结构相似,因而与 化学结构相似, 化学结构相似 因而与GABA产生竞争性抑制 产生竞争性抑制 作用,干扰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意识、行为改变等; 作用,干扰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意识、行为改变等; 影响脑内儿茶酚胺代谢, 影响脑内儿茶酚胺代谢,导致铅毒性脑病和周围神 经病。 经病。
铅中毒
接触 机 会
铅中毒
接 触 机 会
铅中毒
接 触 机 会
铅中毒
接 触 机 会
生活性接触 油漆家具、塑料制品、染发剂、皮蛋加工等。 ♣油漆家具、塑料制品、染发剂、皮蛋加工等。 用水、蔬菜、含铅高。 ♣食用水、蔬菜、含铅高。 锡壶”盛酒、烫酒。 ♣用“锡壶”盛酒、烫酒。 药源性接触 樟丹(Pb2O3)、黑锡丹 含铅丸剂 — 樟丹 、黑锡丹(PbS)治疗癫 ) 痫与支气管哮喘 中毒剂量 中毒 母源性接触 铅 母体 胎盘、乳汁 胎儿、婴儿 胎盘、 胎儿、 损害 胎儿正常发育 中毒
铅中毒
毒 理 学
引起急性中毒的量因铅化合物不同而有 差别。 差别。 醋酸铅一次口服中毒量为2~ , ♣醋酸铅一次口服中毒量为 ~3g,致死 量为50g; 量为 ; 口服铬酸铅1g可致死 可致死: ♣ 口服铬酸铅 可致死: 砷酸铅的经口最小致死量为1.4mg/kg。 ♣ 砷酸铅的经口最小致死量为 / 。
(磷酸铅 磷酸铅)(90%~95%) 磷酸铅 ~ 体内酸碱平衡失调
铅中毒 代谢
毒 理 学
♣人体内的铅最终大部分沉积在骨骼内,是一种稳定状态。 人体内的铅最终大部分沉积在骨骼内,是一种稳定状态。 人体内的铅最终大部分沉积在骨骼内 先进入骨小梁部,然后逐渐分布于骨皮质。 先进入骨小梁部,然后逐渐分布于骨皮质。 ♣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任何影响钙代谢的因素均可 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 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 影响铅的代谢。 影响铅的代谢。 铅 缺钙 骨骼中的磷酸铅 中 酸碱平衡破坏 毒 感染、饮酒、外伤) (感染、饮酒、外伤) 磷酸氢铅 发 作 溶解度增加100倍 骨疾病 (溶解度增加 倍) 骨质疏松、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 血液
概 述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 呼吸道:最常见 皮 肤:其次 消化道: 消化道:职业卫生中意义不大
铅 中 毒
(Lead Poisoning)
铅中毒
理化性质 接触机会 毒理学 临床表现 诊断及处理 治疗和预防
铅中毒
理 化 性 质
蓝灰色重金属,比重 蓝灰色重金属,比重11.3,熔点 ,熔点327.4 ℃ ,沸点 1525℃。 加热至400-500 0C时,形成铅烟。 铅烟。 加热至 时 形成铅烟 铅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其溶解度, 铅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其溶解度,一般情 况下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 况下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 不同价态的铅化合物,其毒性亦不相同, 不同价态的铅化合物,其毒性亦不相同,一般 的毒性较Pb Pb4+的毒性较 2+大。 铅的化合物易溶于弱酸, 铅的化合物易溶于弱酸,而人的呼吸道就是一 个弱酸的环境。 个弱酸的环境。
铅中毒
毒 理 学
毒作用机理(补充) 毒作用机理(补充) 铅毒性周围神经病: ♣铅毒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细胞膜的改变和脱髓 可见轴索周围改变,髓鞘崩解呈颗粒状或块状, 鞘。可见轴索周围改变,髓鞘崩解呈颗粒状或块状, 有时完全溶解, 有时完全溶解,这些变化是由于铅损害了神经细胞 线粒体和微粒体造成的。 线粒体和微粒体造成的。 铅对肾脏的作用:影响ATP酶而干扰主动转运 ♣铅对肾脏的作用:影响 酶而干扰主动转运 机制,损害近曲小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机制,损害近曲小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使肾小管重 吸收功能降低;使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 吸收功能降低;使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影响肾小 球旁器功能,肾素合成释放增加, 球旁器功能,肾素合成释放增加,导致血管痉挛和 高血压。 高血压。 其他:染色体畸变等( 升高)。 ♣其他:染色体畸变等(SCE升高)。 升高
概 述
----概念 概念 生产性/职业性毒物 生产性 职业性毒物 (Industrial/occupational Toxicant):生产 : 环境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的可能对人体产 生有害影响的各种化学物质。 生有害影响的各种化学物质。 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 职业中毒 : 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 发生的中毒。 发生的中毒。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Occupational Toxicants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牛玉杰 公共卫生学院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主 要 内 容
概 述 常见金属中毒 有机溶剂中毒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刺激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中毒 农药中毒
概 述
----概念 概念 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 : 一定条件下 以较小剂量 毒物 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 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 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 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中毒(Poisoning):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引起 : 中毒 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Pb
血红素
珠蛋白
Pb
血红蛋白
铅中毒 毒作用机理
毒 理 学
♣影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导致一系列 影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 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障碍。 ♣直接损伤神经鞘细胞,引起神经纤维节段性脱 直接损伤神经鞘细胞, 髓鞘,最终导致垂腕。 髓鞘,最终导致垂腕。 ♣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抑制多种细胞酶的活性, 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抑制多种细胞酶的活性, 抑制氧化磷酸化和干扰正常代谢; 抑制氧化磷酸化和干扰正常代谢;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损害及血管痉挛,出现腹绞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损害及血管痉挛, 暂时性高血压、肾小球滤过滤降低等。 痛、暂时性高血压、肾小球滤过滤降低等。
铅中毒
毒 理 学
吸收: 吸收: ♣污染形式:粉尘、烟或蒸气 污染形式: 污染形式 粉尘、 ♣吸收途径:常见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呼吸道吸入是主要 吸收途径: 吸收途径 常见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呼吸道吸入是主要 途径。经呼吸道吸收较为迅速和完全( 途径。经呼吸道吸收较为迅速和完全(肺泡的弥散作用和吞噬 细胞的吞噬), ),约 进入血循环, 细胞的吞噬),约40%进入血循环,消化道吸收相对较少,约 进入血循环 消化道吸收相对较少, 占摄入的5%~10%(婴幼儿经消化道吸收可达 占摄入的 (婴幼儿经消化道吸收可达50%;饮食因素 ; 可以促进铅的吸收如缺铁、缺钙、高脂饮食等)。 )。铅的无机化 可以促进铅的吸收如缺铁、缺钙、高脂饮食等)。铅的无机化 合物不能通过完整皮肤,有机化合物(四乙基铅) 合物不能通过完整皮肤,有机化合物(四乙基铅)可通过皮肤 和粘膜吸收。 和粘膜吸收。 ♣铅的吸收和毒性取决于: 铅的吸收和毒性取决于: 铅的吸收和毒性取决于 分散度—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分散度 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组织中的溶解度
铅中毒 分布
毒 理 学
铅 血液 与红细胞结合 (90%) 血浆 (血浆蛋白铅或磷酸氢铅 ) 血浆蛋白铅或磷酸氢铅
含量是表示Pb吸收 血Pb含量是表示 吸收 含量是表示 最常用指标。因血Pb易 早期分布于肝、 最常用指标。因血 易 早期分布于肝、肾、 脾、脑等器官 被清除, 被清除,所以只能作为最 近吸收的指标, 近吸收的指标,不能反映 数周后转移至骨骼、 数周后转移至骨骼、毛 发等蓄积 体内铅的总负荷。 体内铅的总负荷。
铅中毒
琥珀酰CoA 琥珀酰 ALA
线 粒 体
ALAS
+ 甘氨酸
Pb Pb
胞 质 内
ALA(血尿 血尿) 血尿
ALAD
卟胆原
尿卟啉原合成酶
尿卟啉原Ⅲ 尿卟啉原Ⅲ
原卟啉原脱羧酶
粪卟啉(血尿 粪卟啉 血尿) 血尿
粪卟啉原Ⅲ 粪卟啉原Ⅲ
粪卟啉原氧化酶
FEP, ZPP(RBC)
低色素正细胞 型贫血
原卟啉
血红素合成酶
铅中毒
接 触 机 会
铅接触的特点 用途广泛、使用量大、接触面广。 ♣用途广泛、使用量大、接触面广。
♣为环境和工业主要毒物之一 ,可经
不同的接触方式引起不同类型中毒 。
铅中毒
接 触 机 会
职业性接触 生产环境的铅蒸气、铅烟、 生产环境的铅蒸气、铅烟、铅尘 呼吸道 进入 铅中毒 全国铅中毒调查,铅中毒平均患病率为1.69%, 全国铅中毒调查,铅中毒平均患病率为 , 按行业分布以冶炼为最高达7.6%,蓄电池厂为 按行业分布以冶炼为最高达 , 3.66%, , 污染性接触 污染来源: 污染来源: 铅生产和加工工业 发达国家儿童 城市交通 铅中毒的主要原因 含铅颜料和油漆等的使用
铅中毒 排泄
毒 理 学
缓慢,生物半减期约为5~10年。 ♣缓慢,生物半减期约为 年 ♣主要由肾经尿液排泄。 主要由肾经尿液排泄。 尿铅可代表人体铅吸收情况。 尿铅可代表人体铅吸收情况。 正常人每日由尿中可排泄约20~80µg。 。 正常人每日由尿中可排泄约 ♣小部分经粪便、唾液、汗液排泄。 小部分经粪便、唾液、汗液排泄。 ♣血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影响子代。 血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影响子代。 ♣乳汁中的铅可影响婴儿。 乳汁中的铅可影响婴儿。
概 述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原 料
辅 料
中 间 产 品
成 品
副 产 品
夹 杂 物
废 弃 物
反 应 产 物
概 述
----生产性毒物的存在状态 生产性毒物的存在状态
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 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
粉尘(Dust):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直径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直径0.1粉尘
铅中毒
Child Eating Old Pb Paint
铅中毒
职业性接触
目前,工业上铅的用量很大,其中 是金属铅, 目前,工业上铅的用量很大,其中40%是金属铅, 是金属铅 35%为铅的化合物,25%为合金。主要的接触机会有: 为铅的化合物, 为合金。 为铅的化合物 为合金 主要的接触机会有: 铅矿的开采及冶炼: 铅矿的开采及冶炼:自然界中铅矿主要为方铅矿 硫化铅)、白铅矿(碳酸铅)及硫酸铅矿。 )、白铅矿 (硫化铅)、白铅矿(碳酸铅)及硫酸铅矿。 熔铅作业:制造铅丝、铅管、电缆等; 熔铅作业:制造铅丝、铅管、电缆等;旧印刷业的 铸版、铸字;废铅回收等。 铸版、铸字;废铅回收等。 铅化合物的利用:铅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 铅化合物的利用:铅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 玻璃、搪瓷、景泰蓝、油漆、颜料等; 玻璃、搪瓷、景泰蓝、油漆、颜料等;醋酸铅用于制 塑料稳定剂(碱式硫酸铅、碱式亚磷酸铅、 药;塑料稳定剂(碱式硫酸铅、碱式亚磷酸铅、硬脂 酸铅);砷酸铅用作杀虫剂;汽油防爆剂。 );砷酸铅用作杀虫剂 酸铅);砷酸铅用作杀虫剂;汽油防爆剂。 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 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 拆旧船熔割
铅中毒
毒 理 学
毒作用机理 干扰卟啉代谢, ♣干扰卟啉代谢,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a、抑制 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δ-ALAD)活性 、抑制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活性 b、血红素合成酶 、血红素合成酶(HS) c、抑制 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 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δ-ALAS)活性。 活性。 、抑制δ-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 活性 δ-ALA , 原卟啉 与Fe++结合受阻而与锌结合 锌 原卟啉IX与 原卟啉(ZnPP) 游离原卟啉(FEP)和锌原卟啉 ,尿 原卟啉 游离原卟啉 和锌原卟啉 粪卟啉( 低色素性正常细胞性贫血。 粪卟啉(CP-U) , Hb 低色素性正常细胞性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