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是否该有“神秘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是否该有“神秘感”?

登山游览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转过一个山峰之前,永远不清楚前面有着怎样令人陶醉的风景,而正是前面无法预知的风景,才鼓舞着游人兴味盎然地不断向上攀登。这就是一种吸引,这就是一种神秘感,这就是古人所谓的“雾里看花”“月下观美人”。试想,如果无须登上顶峰,而在登山伊始就能将山里的风光尽收眼底,那谁还会有向上攀登的激情和动力?

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如此。语文教学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就要始终给学生一种吸引力,要给语文教学营造一种适当的、“转过这个山峰之前,不知道前面是什么风景”的神秘感。为此,语文教学要学会适当的“藏”,而不是完全的“露”,它有时需要我们故意“藏一藏”,有时也需要我们刻意“绕一绕”。

但是,时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来消除语文教学的神秘感,并且美其名曰“拉近学生和语文学习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陌生感和畏惧感”。下面的现象也许我们都已司空见惯:

一、目标展示“暴露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三维立体式教学目标。事实上,语文教学的每一篇课文都要有完整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的教学也要有具体而清晰的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是关键中的关键。关于这一点,也早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同。

但是,语文目标教学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最遭人非议的就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假大空”,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春江花月夜》时设计的教学目标:(1)理解意象、意境、情感、艺术风格等内涵,熟悉诗歌鉴赏常用术语;(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提高鉴赏、表达能力;(3)诵读训练,强调情感、想象在诵读中的重要性;(4)锻炼积累、梳理、迁移、比较、探究能力。相信我们对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会陌生,这也是语文目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除此之外,我觉得语文目标教学中还有一种现象尚未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那就是教学目标的展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导入后即展示”成了语文教学的“开场锣鼓”和固有套路:首先是煽情的导入,紧随其后就是教学目标的展示。对于这种做法,支持者有之,认为展示目标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伊始就能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但是,我并不赞同。

我始终觉得,“导入后即展示”会使我们的教学丧失“神秘感”。如果教学目标是那种“假大空”式的,那么,目标的展示无异于浪费时间;如果教学目标是具体明确的,那么,目标的展示则会提前“暴露目标”。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通过肖像描写尤其是三次对祥林嫂的眼睛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形象”,几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会设置的教学目标,而设置这一教学目标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把握人物形象,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祥林嫂的眼睛”,通过

分析鉴赏,从而使学生明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这一教学目标所涵盖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而绝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了之。

不是所有的教学目标都适合展示,也不是所有的教学目标都适宜在教学尚未开始就进行展示。事实上,“导入后即展示”的做法等于是在教学之初就告知学生“你要学什么”“你要怎样学”或是“你要达到怎样的结果”,这样,语文教学就如一杯白开水,寡淡无味,“神秘感”和吸引力也就荡然无存。

二、学案教学“裸露真相”

学案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新生事物,遵循的是“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学案教学的最大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得到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

但是,目前在学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案编制的“简单化”和“裸露化”。很多教师是将自己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换为“学习目标”,将教案中的讲解过程和讲解内容转换成若干学习问题,去除讲解内容,一份所谓的学案就这样粉墨登场了。

且不说这种学案过于简单,单就学案的内容而言,也并不符合“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和学案的“导学”要求。试想,将几乎囊括了一篇文章的所有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都直接呈现在了学案上,学生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已一目了然了,那么,他们还有多大的学习兴趣呢?再者,如果学生借助于一些参考资料甚至教师用的教参(这在当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能够自己解决学案上的问题(这也正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还有教的必要吗?那“先学后教”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话?这样一来,学案教学势必就会出现“课前发学案,上课对答案”的奇特现象。而事实上,这种现象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为数不少,笔者就曾在一次公开课教学活动中亲身感受过。

学案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因此,学案教学要学会“藏”,突出“导”。它绝不可以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应该是文本知识和文本内容的完全“裸露”,更

不能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恰恰相反,学案教学要求在学与教之间还应该保持一段距离。正是这段距离,才赋予了学案教学的“神秘感”,也才使学生的学习有了“跳一跳,够得着”的内驱力。

三、教学过程“直奔主题”

“势”是语文教学“神秘感”的一种体现。语文教学要善于“蓄势”和“造势”,要善于采取迂回战术,层层铺垫,步步推进,最后水到渠成地亮出关键环节,带给学习者强烈的认识冲突和情感冲击,有如山洪暴发,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但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抓纲举目,直奔主题”,习惯于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直接切入,并以此作为取舍教学内容的标准。这种做法看似高效,其实没有长效,因为这样的教学缺少了语文教学应有的一种韵味。

很多课文往往都有精华之所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一般不宜采取直奔主题的做法,而应该学会将精华部分暂时保留起来,或如垒土一般将其置于泰山之顶,或像筑堤一样将水蓄到高处,或像剥笋一般一层一层地打开,将学生的胃口吊到最高处,最后“卒章显志”,这样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过程,其实质就是“蓄势”和“造势”的过程,也是营造“神秘感”的过程,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教学的过程。

因此,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点“神秘感”,有时需要我们故意“藏一藏”,有时也需要我们刻意“绕一绕”。当然,万事都有“度”。语文教学也并不是越神秘效果越好,正如前面所说,语文教学神秘感的营造要适当,要讲求这个“度”,如果教学中无节制地去营造“神秘感”,带给学生的只能是对语文学习的陌生感乃至畏惧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