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岩应力及其分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断面相同的相邻两孔的应力分布
由单孔周围的切向应力分布衰减情况可 知,它有一个剧烈影响的范围,一般以超过 原岩应力的5%处为界。令此影响半径为Ri, 现以双向等压应力场中的圆形孔为例,若相 邻两孔的间距>2Ri,则此两孔就不会产生 相互影响,巷道周边的应力分布也将和单孔 的情况基本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存在 多条巷道,它们之间相互也不产生影响。反 之,如果两孔间距<2Ri,则相互之间就会 有影响。
所谓等应力轴比就是使巷道周边应力均匀
分布时的椭圆长短轴之比。该轴比可通过

d d
0 而得到
m
1
式中 m=b/a。
在等应力轴比情况下,周边切向应力无极 值,或者说周边应力是均匀相等的。显然, 等应力轴比对地下工程的稳是最有利的。故 又可称之为最优(佳)轴比。
等应力轴比与原岩应力的绝对值无关,只和 λ值有关。由值即可决定最佳轴比。例如:
图2-13 λ=0,1/7,1/2,1时,圆孔周围 应力分布
图2-13所示为λ=0;1/7;1/2;1在θ=00; 900;1800;2700时的应力分布。因此, 圆孔两侧的切向应力集中系数处于2~3之 间。
当λ=1/3时,则可得切向应力 为t
t
2 3
1
(1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r12 r2
)
1
3
(1
3
r14 r4
)
图2-18 等径相邻两孔当B=D时的 切向应力分布图
图2-18所示为相邻两圆孔间距小于2Ri时产
生相互影响的关系图。图中令,所处的原
岩应力场为λ=0,则两孔之间周边上产生的切
向应力集中系数为3.26,而在单孔时为3,
如图中虚线所示。在r/r0=2处,即间距的中 点处,σt=1.7σ1,比原采的应力1.22σ1增长 了41.7%。但在孔的顶底部,拉应力由-σ1 降至-0.7σ1。
第二节 岩体中的弹性变形能
岩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弹性变形时,在岩体内 部所储存的能量,称为弹性应变能。在弹性范围 内外力缓慢地作用时,若不考虑能量损耗,根据 能量守恒原理,外力作的功将全部以应变能的形 式储存在弹性体内。因此,处于强烈原岩应力作 用下的岩体,可能贮存有巨大的弹性能。
岩体在恢复变形的过程中,将释放出全部的变 形能而对外作功,伴生出一系列的矿山压力现象。
二、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内的圆形孔 (一) 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内的圆形孔应力解
根据弹性理论,双向应力无限板内圆形孔 (图2-11)的应力解为:
r
H
2
1 1
r12 r2
H
2
1
1
4
r12 r2
3 r14 r4
cos2
t
H
2
1 1
r12 r2
H
2
1
1
3
r14 r4
cos2
图 2-11 双向不等压应力场中的圆形孔
在自重应力场中,单位岩体体积改变能为
UV
1 21 2 6E1 2
2H 2
单位岩体形变能为
Ud
1 1 22 3E1 2
2H 2
由以上两式可知,岩体中积聚的弹性能与应力 状态有关,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与开采深度的 平方成正比关系增长。
应当指出,采矿活动破坏原岩应力状态,在岩 硐周围岩体内形成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k=3~5, 高应力导致岩体内积聚的弹性能增长数倍。这种大 量能量的突然释放,将产生矿山动压现象。
图2-3 由地质特征推断构造应力方向的平面图p43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推断层;d—岩脉;e— 褶皱
三.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
通过理论研究、地质调查和大量的地应力测量资 料,原岩应力的分布的主要规律归纳如下: (1)实测垂直应力基本上等于上覆岩层重量。 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 (2)平均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 减小。 (4)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一般比值相 差较大。
图 2-17 矩形孔周围应力分布图 a—正应力; b—切向应力; c—周围切向应力
图2-17a表示矩形孔周围的正应力分布,图 2-17b表示最大切应力分布。图2-17c所示为 长边为2a,短边为2b,且,λ=0、λ=1/3 、 λ=1时,矩形孔周边切向应力的分布图。矩 形拐角处的圆弧半径为r0/2a=1/6。
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应力场称为自重应力场,地 壳中任一点的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的上覆岩层的 重量。
由于地质构造运动而引起的应力场称为构造应 力场。
一.自重应力
岩体单元体所在 位置及其应力状态
单元体上所受的 垂直应力σz等于 单元体上覆岩层 的重量
z H
在均匀岩体内x,岩z体y的H自重应z 力状态为 侧 设压:系数取决于岩块所x y处的0力学状 态,有以下2种假
时,
k 2a
b
,当 0
时,
k
2ab b
显然,
孔越扁,则应力集中系数越大。例如
a b
=2:1 ,则k 4 ~ 5 ,同理,分析 θ=π/2、
θ=3π/2时的情况。可知在 0时, t 即1
形成拉应力。当
时1 ,
t
2a b
1
四、矩形孔和其它形状巷道周边的应力分布
地下工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非圆形巷道,如矩形、 梯形、拱形等。非圆形孔周围的应力计算甚为复杂, 可用弹性力学的复变函数方法解决。在弹性应力条 件下巷道断面围岩中的最大应力是周边的切向应力, 且周边应力大小和E、μ弹性参数无关。同样,它和 原岩应力场分布(大小)、巷道的形状(竖向和横 向轴比)很有关系。断面在有拐角的地方有较大的 应力集中;在直长边则容易出现拉应力。
1 时,a b,m 1 ,最佳断面为圆形
(圆是椭圆的特例);
1 时,m 2 ,2a b ,最佳断面为竖的
2
椭圆。
2 时, m
(卧)椭圆。
1, 2
a
2b,最佳断面为横的
(2)零应力(无拉应力)轴比
当不能满足最佳轴比时,可以退而求次。 岩体抗拉强度最弱,找出满足不出现拉应力 的轴比,即零应力(无拉应力)轴比。周边 各点对应的零应力轴比各不相同,通常首先 满足顶点和两帮中点这两要害处实现零应力 轴比。
图 2-9 双向等压圆孔周围单元体应力分布
(二) 基本方程 平衡方程
(: r
d r )(r
dr)d
rrd
2 tdr sin
d
2
0
式中 σt、σr—分别为切向应力和径向应力; r、θ—微单元的半径和坐标角。
几何方程:
d t
dr
dr dr
1
r
(
r
t )
(三) 计算结果
假设σ1由自重应力引起,σ1=γH,由此求 解得半径为r的任一点σr和σt。
三、椭圆形孔周边的应力分布
在一般原岩应力状态(图2-14)下,深埋 椭圆巷道周边切向应力计算公式为
p0
m2
sin 2 2m sin 2 cos2 cos2 m2 sin 2
p0
cos2
2m cos2 m2 cos2 m2 sin 2
sin 2
图-14 深埋椭圆巷道
(1) 等应力轴比
面均为主平面。 ④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孔周边的切向应力为最大应力,其最大应
力集中系数K=2,且与孔径的大小无关。当σt=2γH超过孔周 边围岩的弹性限时,围岩将进入塑性状态。
⑤其它各点的应力大小则与孔径有关。若定义以σt高于 1.05σ1或σr低于0.95σ1为巷道影响圈的边界,则σt的影 响半径r1,工程上有时以10%作为影响半径,则σ1的影响半 径Ri≈3r1。有限元计算常取5r1的范围作为计算域。 ⑥由公式(2-32)和(2-33)可知,在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圆 孔周围任意点的切向应力σt与径向应力σr之和为常数,且 等于2σ1。
r
H (1
) r12
r2
(2-32)
t
H (1
) r12
r2
(2-33)
式中 r1—孔的半径
图2-10 圆孔在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周围应力分布
(四)讨论 由上述关系式可得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①在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圆孔周边全处于压缩应力状态。 ②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E、μ无关。 ③ σt、σr的分布和角度无关,皆为主应力,即切向和径向平
(2)大小不等的相邻两孔的应力分布
大小不等的相邻两孔,影响间距为其各 自的影响半径之和。图2-19所示为不等径 相邻两孔的切向应力分布图。从图中可以 看出,小孔周边的切向应力集中系数高达 4.26,而大孔周边的应力集中系数仅为 2.75。这说明大孔对小孔的应力分布影响 较大,而小孔对大孔的影响则甚微。这个 特点对于研究回采工作面与邻近巷道的相 互影响很有参考价值。
五、存在多个孔时,孔周围的应力分布
在采矿工程中还常遇到多条巷道之间或 回采空间对巷道的影响等问题。这些情况均 可看作多孔的相互影响问题。一般来说,相 邻两孔的影响程度及多孔周围的应力分布受 到下列一些因素的影响:孔断面的形状及其 尺寸大小;相邻两孔间的距离;在同一水平 内相邻孔的数目;原岩应力场的性质和有关 参数。
(二)讨论 若取极限情况λ=0,则有
r
H
2
(1
) r12
H
r2
2
(1
4
r12 r2
3
r14 r4
)
c
os2
t
H
2
(1
) r12
r2
H
2
(1
3
r14 r4
)
c
os2
由此得θ=00;900;1800及2700轴线上的 径向应力与切向应力的分布图,如图2-12 所示。
图2-12 在 0 时,圆孔周围的应力分布
矩形巷道周边切向应力部分计算结果见表 2-4。
表2-4 矩形巷道周边切向应力部分计算结果表
a:b=5
a:b=3.2
a:b=1.8
a:b=1(正方形)
附图
λp0
P0
λp0
P0
λp0
P0
λp0
P0
00 1.192 -0.940 1.342 -0.98 1.200 -0.801 1.472 -0.808
cos2
取θ=900、θ=2700,则周边出现 =t0,
即此时圆孔顶与底部不会出现拉应力。
由上述讨论可见:
λ>1/3,周边不出现拉应力; λ<1/3时,将出现拉应力; λ=1/3,圆孔顶部与低部不出现拉应力。 λ=0时,θ=90处,拉应力最大。 所以,λ=0为最不利情况;λ=1为均匀受 压的最有利于稳定情况。
1、金尼克假说:岩块处于弹性状态 1
岩石的泊松比为0.2~0.3, =0.25~0.43。 2、静水应力状态假说:在埋藏较深1条件下,垂直压 应力相当=大11,.0岩石呈现z 明显的x塑性 y H
二.构造应力
构造应力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 起的应力,岩体构造应力可以分为现代构造应 力和地质构造残余应力。前者是指正在经受地 质构造运动的作用,在地质构造发生过程中, 岩体内产生的应力。后者是指已经结束的地质 构造运动残留于岩体内部的应力。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第二章 矿山岩体的原岩应力 及其重新分布
第一节 岩体中的原岩应力
地壳中没有受到人类工程活动(如矿井中开掘 巷道等)影响的岩体称为原岩体,简称原岩。存在 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 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地应力。天然存 在于原岩内而与人为因素无关的应力场称为原岩应 力场。
构造应力以水平力为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方 向性。有以下基本特点: ①一般情况下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构造应 力主要是水平应力;而且地壳总的运动趋势是相 互挤压,所以水平应力以压应力占绝对优势。 ②构造应力分布不均匀,在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剧 烈的地区,最大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往往有很大 变化。
③ 岩体中的构造应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最大 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值一般相差较大。 ④ 构造应力在坚硬岩层中出现一般比较普遍, 在软岩中贮存构造应力很少。
第三节 “孔”周围的应力分布
由于地下巷道和回采空间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 以及巷道和回采空间周围岩体也是属于非均质、非 连续、非线性以及加载条件和边界条件复杂的一种 特殊介质。到目前为止,对于岩石及岩体的力学性 质,以及原岩应力场的特征,尚未完全掌握,所以 还无法用数学力学的方法精确地求解出巷道周围岩 体内各处的应力分布状态。
图 2-15 原岩应力场中的椭圆形孔
令椭圆形孔的长轴为2a,短轴为2b,按平面
问题处理,原岩应力场垂直方向为σ1,水平 方向为σ2,如图2-15所示。
取 1 ,则有
t
2a b
1
取 0 ,则有
t
2ab b1
由此可知,孔两侧的最大切向应力将随孔的
几何尺寸发生变化,其切向应力集中系数:
当 1
450
3.352 0.821 3.000 3.000
500 1.158 -0.644 2.392 -0.193 2.763 2.747 0.980 3.860
650 2.692 7.030
6.201 -0.599 5.260
900 -0.678 2.420 -0.770 2.152 -0.334 2.030 -0.808 1.4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