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昨日首次发布

■背景

1993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原则是正确的。但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北京面临新机遇期,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空间。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部分目标提前实现,规划空间容量趋于饱和,难以容纳新的城市功能。大城市问题日益显现,原有规划思想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补充。《发展战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下一步进行总体规划的修编,这项工作将在年底完成。

“发展战略”引导安居置业

谁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

有限的土地资源及绿色空间对人口及建设规模的制约

分析北京现有的土地资源的使用状况,根据未来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根据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要求,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合理规模。从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原则出发,分析北京现有的绿色空间构成,根据人与绿色空间维持生态平衡所需求的合理比例,推算城市的合理规模。

人口密度

适宜人口密度的制约

分析世界相近规模的大都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北京与其他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从适宜的人口密度要求出发,判断北京适宜的总人口规模。规划应进一步降低四环以内的人口密度,人口向五环以外适当疏散。

水资源

水资源条件的制约

水资源条件是确定北京城市规模的重要前提,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北京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提出:北京城市的合理规模、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必须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城市。

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制约

北京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受到诸多现状生态及各类设施的限制。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城市空间发展应以生态条件为前提。北京的山区中坡度大于25度的不宜建设区、地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山地保护区,以及山前生态缓冲带都应该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北京平原区的城镇布局应尽量避开主要地下水防护区、滞蓄洪区、机场噪音控制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从绿色空间布局来看,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的楔形绿地应尽量向外延伸,形成西北挡、东南敞,生态廊道与城市建设轴互补的格局。

■专家支招

根据对以上制约条件的分析,分别采用了综合增长率、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增长率及经济增长判断人口增长。通过比较不同预测方法的结论,专家提出了北京未来适宜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

北京定位在哪里

■北京的四个定位

通过对国内外首都城市的发展趋势,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基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专家提出北京未来发展的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四个方面,即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世界城市———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地区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

■北京的三步走

根据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出分阶段目标,即第一步:2003年至2008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步:2009年至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第三步:2021年至2050年左右。北京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北京城向何处发展

结合北京城市的轴线布局特点和自然地理特征,在继承发展城市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十字轴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文化与首都经济发展的职能;在其外围构建“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两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应结合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的延伸,全面实现保护与发展,从空间布局上体现首都政治、文化、经济职能的发挥。“东部发展带”北起怀柔、密云,重点发展顺义、通州、亦庄,东南指向廊坊、天津,与区域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应主要承接新时期的人口产业需求。“西部生态带”与北京的西部山区相联系,既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了延庆、昌平、沙河、门城、良乡、黄村等,应实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各级城镇主要发展高新技术、高教园区等环保型产业,为北京建成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如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的设定。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

■“两轴”、“两带”、“多中心”

北京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可以归结为:

完善“两轴”、发展“两带”、建设“多中心”,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完善“两轴”,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强化“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整合“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

空间发展从哪儿着手

旧城区

措施一: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北京旧城区,提高文化品质。全面落实文物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保护措施,完善法规,依法有序地对旧城进行积极的保护和更新。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增进城市文化品质。有计划地疏解旧城区的人口,制定旧城区交通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严格控制旧城区内的建设总量。

“市区建成区”

措施二:整治、完善“市区建成区”。对“市区建成区”重点进行环境整治、交通梳理、基础设施改善。以南中轴整治为契机,全面整治南城环境,带动南城发展。全面整治居住环境。逐步实现市区绿地系统。加强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调整和完善。

中心大团

措施三:疏解中心大团,重构城市空间新格局,鼓励和引导中心区的产业、人口和其他城市职能向新城、新的产业带转移。今后新的重大项目选址应按照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优先考虑布置在新城和产业带上。

村镇

措施四:村镇适当合并,功能分级提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变郊区村镇布局过于分散的状况,提高郊区城镇化水平。实现农村城镇化,产业规模化,农业现代化,大地园林化。

交通体系

措施五: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在城市重要发展方向上,超前规划综合交通走廊,以支撑产业和人口的发展,以吸引城市中心区产业和人口的转移,使城市建设与城市交通建设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在城市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功能区建设快捷、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在城市中心区严格控制吸引和产生交通流量较大的建设项目,引导城市建设向新城和新的产业带转移。

国家公园

措施六: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

北京的城市发展策略必须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区域生态恢复和城市生态建设并重的策略,实现人和自然的统筹发展。以生态优先的原则划定限建区。

严格控制浅山区的开发建设。从宏观、战略的角度为城市的生态建设预留备用地。

结合山水格局,实施国家公园战略,在城市的周边分别建设西北郊历史公园、东郊游憩公园、北郊森林公园、南苑三海子及团河行宫公园等国家公园。

基本结论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结论可以归纳为:旧城有机疏散;市域战略转移;村镇重新整合;区域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