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
(理科基地班和工科基地班适用)
课程编号:14009 学时:64学分:4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理科基地本科生的必修课。它是建立在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和普通物理学、力学等基础之上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基础构造现象的观测、描述和分析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地学习构造分析、构造物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实验构造学、岩石圈流变学等课程和开展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课程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断裂、褶皱、面理、线理等构造形态及其组合的描述和分析;面理、线理产状测量、V字形法则、极射赤平投影等构造几何学方法;构造应力分析、应变分析、流变分析的力学基础、典型构造力学分析示范以及基本构造现象的野外观测。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学时)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意义概述
第一章原生沉积构造与线理、面理产状(4学时)
层理类型、岩层变新方向的确定、岩层接触关系及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原生沉积构造与软沉积变形;线理和面理产状要素、测量方法与图面表示
第二章赤平投影、地质读图、图切剖面与构造等值线(12学时)
赤平投影的原理方法与基本操作,赤平投影的应用与计算机实现;读地质图、V字型法则;图切剖面的基本要求与实践;构造等值线及其计算机实现
第三章断裂构造基础(6学时)
断层几何学、运动学、构造岩、断层面特征;节理及其组合
第四章断裂系统分析(6学时)
逆冲系统几何学、逆冲双重构造、反冲和冲起、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逆冲系统中的转换断层;伸展系统几何学、伸展双重构造、犁式扇、半地堑、滚动背斜、伸展系统中的转换
断层;走滑系统几何学、走滑断层尾端效应、拉分盆地、转换拉伸与转换压缩、花状构造、走滑双重构造
第五章褶皱构造(10学时)
褶皱几何要素、褶皱产状要素、褶皱面向、褶皱分类、等斜线及其编制方法、平行褶皱与相似褶皱、对称褶皱与不对称褶皱、褶皱倒向、寄生褶皱、轴隆区与轴陷区、协调褶皱与不协调褶皱、叠加褶皱、褶皱形成机制与褶皱系统、纵弯褶皱与横弯褶皱作用、弯滑与弯流
第六章面理、线理与组构(6学时)
面理与线理的基本术语;四类主要劈理:板劈理、破劈理、褶劈理与压溶劈理;透入性与非透入性;连续劈理与间隔劈理;缝合线构造;面理与褶皱的关系;线理主要类型:断面檫线与层面檫线、皱纹线理、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交面线理;杆状构造、窗棂构造与香肠构造;压力影构造;组构、自由组构、优选组构、均匀组构与非均匀组构;构造标本观察与描述
第七章应力分析基础(6学时)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主平面、主方向、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最小主应力、最大剪应力;应力状态、应力椭圆、应力椭球、应力莫尔圆;应力场与应力轨迹、典型构造应力分析(以雁列脉与旋卷构造为例)
第八章应变分析基础(4学时)
应变、线应变、剪应变、无穷小应变与有限应变;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应变椭球、主应变;简单剪切、纯剪切、递进变形、弗林图解;应变场
第九章韧性剪切带(2学时)
韧性剪切带的概念、韧性构造岩、韧性剪切带的应变场特征
第十章岩石流变性质(2学时)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弹性、粘性、塑性、韧性、粘弹性;蠕变与松弛;温度、围压、应变速率、孔隙流体压力等对岩石变形的影响;岩石变形微观机制简介
第十一章构造标本观测分析和构造模拟实验(4学时)
观测分析脆性、韧性和脆韧性变形的构造标本,进行描述和初步的成因分析;了解构造模拟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构造模拟方法和思路的学习。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能初步认识天然地质构造的基本表现形式,了解各种类型的褶皱、断层、节理和各种面理、线理构造的形态特征、组合方式及形成原因,初步了解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流变学、动力学的分析方法,了解计算机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初步应用,了解初步的构造野外观测技能和实验模拟技术。掌握基本的构造地质学专业英语词汇,基本上能阅读构造地质学专业文献,基本上能用英语讨论和交流构造地质学有关问题。
四、教学安排
本课程讲课、室内实习、野外现场教学和自学比例为22:9:6:1。其中,野外现场教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其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1.Introduction (lecture) 2 periods
2.Primary sedimentary structures (lecture) 2 periods
3.Attitude of planes and lines (lecture and practice) 2 periods
4.Interpretation of geolo gical map, Rule of V’s (practice) 2 periods
5.Structural contour (practice) 2 period
6.Construction of cross-section (lecture) 2 periods
7.Construction of cross-section (practice) 2 periods
8.Fault geometry and Fault rocks (lecture) 2 periods
9.Fault kinematics (lecture) 2 periods
10.Thrust system (lecture) 2 periods
11.Extensional fault system (lecture) 2 periods
12.Strike-slip fault system (lecture) 2 periods
13.Inversion and joints (lecture) 2 periods
14.Basic folds geometry and fold orientation (lecture) 2 periods
15.Classification of folds (lecture)3periods
16.Construction of dip isogons (practice) 1 period
17.Description of fold systems and folds in
three dimensions (lecture) 2 periods
18.Fold mechanics(lecture) 2 periods
19.Stereogram (1)(lecture) 2 periods
20.Stereogram(2)(practice) 2 peri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