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日本药物相关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相关性肾损伤(DKI)虽然不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却可加速肾衰竭进展。因此,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DKI对预防慢性肾脏病(CKD)进展和肾衰竭具有重要作用。近期,日本发布了DKI临床实践指南,本文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证据水平
1级:系统综述/荟萃分析
2级:至少有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
3级:无RCT
4级: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或单臂研究(无对照)
5级: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病例系列)
6级:专家委员会或个别专家意见,并非基于患者数据。
证据等级
A (强): 科学基础强
B (中等): 有一定的科学基础
C (弱): 科学基础较弱
D (极弱): 无科学基础
推荐等级
1: 强推荐
2: 弱推荐
3:无推荐意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否是早期诊断DKI的标志物?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检测急性间质性肾炎(AIN)DKI,但因其假阴性率较高,不推荐作为诊断DKI的标志物。(2C)
◆若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排除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所致的AKI。(2C)
肾活检是否有益于诊断DKI?
◆肾活检是预测DKI结局,指导治疗的重要方法。(2C)
◆肾活检是药物相关性肾小管或间质损伤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2C)
◆肾活检可确定肾小球组织学特点,是否具有怀疑DKI的证据。(3C)
药物相关性AIN使用激素治疗改善肾功能是否优于非激素治疗?
停用致病性药物后肾功能仍未恢复者可考虑使用激素治疗。(2C)
使用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评估肾功能,调整药量是否优于eGFR?
◆肌肉质量降低者,如肌肉减少症和极瘦者,最好使用内生肌酐清除率。(2C)
◆根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评估GFR可用于肌肉质量降低者。(2C)
◆根据eGFR公式调整药物剂量的准确性有限。(2C)
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的肾毒性是否小于非选择性COX抑制剂?
◆ NSAIDs包括COX-2抑制剂可导致急性肾损伤。选择性COX-2抑制剂和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A)
◆长期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和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B)
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时,治疗药物监测(TDM)是否可降低肾损伤风险?
◆常规TDM可防止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时导致的肾损伤。(1A)
◆常规TDM可确保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的有效性。(1A)
◆肾功能不稳定或需长期治疗者需检测万古霉素谷浓度水平。(1B)
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环孢霉素时,根据常规TDM调整用药剂量是否可降低肾毒性?
◆常规TDM可预防环孢素急性肾毒性导致的近端肾小管损伤。(1A)
◆常规TDM可预防环孢素慢性肾毒性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和间质性病变。(2B)
◆长期使用环孢素者,必要时可行肾活检进行组织学评估其潜在肾毒性。(2B)
:2016 日本药物相关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