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浅部真菌感染药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286da32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c.png)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1. 氟康唑的作用•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
它对多种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氟康唑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阻断其酶系统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过程,从而阻断真菌细胞中酶促反应,抑制真菌DNA、RNA和脂多糖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抗真菌的目的。
2. 氟康唑的主治适应症•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氟康唑可以用于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比如,口腔念珠菌病、食道念珠菌病等。
•皮肤真菌感染: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如手足癣、体癣、股癣等。
•阴道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是女性常见的念珠菌感染,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阴道念珠菌病。
•真菌性肺炎: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真菌性肺炎,如念珠菌性肺炎等。
•真菌性血流感染: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真菌性血流感染,如念珠菌血流感染等。
•浅部真菌感染: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如指甲癣、毛癣等。
3. 氟康唑的治疗效果•氟康唑可以迅速渗透到真菌细胞内,抑制真菌的生长,使真菌失去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杀灭真菌的效果。
•氟康唑对许多常见的致病菌具有较广泛的抗菌活性,对念珠菌、皮肤癣菌、毛癣菌等常见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氟康唑可以通过口服、外用、注射等途径给药,方便患者使用,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
4. 氟康唑的用法与用量•氟康唑的用法和剂量应根据具体疾病的不同而定,一般可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说明书的指导。
•氟康唑片剂一般口服,每次一片,每日1-2次,连续服用7-14天。
•外用氟康唑乳膏应将适量乳膏涂于患处,每日1-2次,疗程一般为2-4周。
•氟康唑洗剂适用于念珠菌性口腔炎等疾病,每次用药根据具体情况喷洒适量洗剂于患处,一日4-6次,每次用药后最好避免进食饮水30分钟。
5. 氟康唑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过敏禁用:对氟康唑或咪唑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孕妇慎用:孕妇慎用氟康唑,特别是孕初期。
如果怀孕或计划怀孕,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七类抗真菌药的作用适应证及用法
![七类抗真菌药的作用适应证及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eb71b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1.png)
七类抗真菌药的作用、适应证及用法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中浅部真菌病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主要由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角质层、毛发和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包括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
而系统性真菌病多由条件致病菌引发,如曲霉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易累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本文主要介绍常用的唑类、烯丙胺类、抗生素、棘白菌素类、吗啉类、吡啶酮类这七类抗真菌药的作用、适应证、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唑类唑类抗真菌药是皮肤癣菌病的主要治疗之一,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抗真菌药。
主要通过抑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阻止真菌细胞膜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合成,引起细胞渗透性紊乱而导致细胞死亡。
适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及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目前,唑类抗真菌药主要分为咪唑类和三唑类。
其中,咪唑类由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全身给药不良反应较多,主要用作外用药,包括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等,一般每日外用1-2次,疗程2-4周。
而三唑类具有较好的药物动力学特点,且半衰期较长、肝肾毒性更低,现在更为常用,主要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二、烯丙胺类烯丙胺类抗真菌药主要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导致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受阻,从而引起细胞死亡。
本类药物的特点在于其抗菌菌谱广泛、抗真菌能力强、不良反应小,主要用于治疗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癣菌病。
口服烯丙胺类抗真菌药有特比萘芬,外用药有特比萘芬、布替萘芬、萘替芬。
其中,特比萘芬较为常用,一般每日外用一次,疗程1-2周,如有严重、大面积感染需要考虑口服用药,成人一般每日1次口服250mg。
值得注意的是,特比萘芬可竞争性地抑制细胞色素(CY)P450同工酶。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均由CYP450 2D6代谢,如与特比萘芬联合使用可能受影响,建议调整联合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或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抗真菌药-----网上摘录
![抗真菌药-----网上摘录](https://img.taocdn.com/s3/m/f2b54f2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7.png)
抗真菌药-----网上摘录•抗真菌药上传视频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抗真菌药(antifungal drugs):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表浅感染是由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的,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小。
深部真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和隐球菌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造成的,发病率低,危害性大。
在所有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中,只有氟康唑和氟胞嘧啶能透过血脑屏障,治疗中枢真菌感染。
常用抗真菌药按照作用部位分为治疗浅表真菌感染药物有十一烯酸、醋酸、乳酸、水杨酸、灰黄霉素、克念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等。
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有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球红霉素、甲帕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按结构分为有机酸类、多烯类、氮唑类、烯丙胺类(如特比萘芬)等。
•中文名•抗真菌药•外文名•antifungal drugs•类别•药品•作用•治疗真菌感染一、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就其作用机制分类,大致可以分为3种:(1)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中甾醇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包括:酮康唑等咪唑类药物、多烯类抗生素、两性霉素等,以及烯丙胺类药物特比萘芬等;(2)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如: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其抑制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1,3-β-D-葡聚糖的合成,以及抑制几丁质合成的日光霉素和多氧霉素等;(3)作用于核酸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如:5-氟胞嘧啶等 [1]。
二、抗真菌药物按化学结构分类1、三唑类吡咯类抗真菌药,包括:咪唑类和三唑类。
咪唑类包括: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和舍他康唑等。
目前,多为浅表真菌感染或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的局部用药。
三唑类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处于研究阶段的沙康唑、帕索康唑、雷夫康唑、SCH39304(SM8668)和SDZ89-485,均可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吡咯类药物作用的主要靶酶是14-去甲基酶(14-DM),利用咪唑环和三唑环上的第3位或第4位氮原子镶嵌在该酶的细胞色素P450蛋白的铁原子上,抑制14-DM的催化活性,使羊毛甾醇不能转化成14-去甲基羊毛甾醇,进而阻止麦角甾醇合成,使真菌的细胞膜合成受阻,导致真菌细胞破裂死亡。
氟环唑 标准
![氟环唑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0ba88d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7.png)
氟环唑(Fluconazole)是一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浅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等。
氟环唑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导致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最终起到抗真菌作用。
氟环唑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标准:氟环唑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纯度、含量、结晶性、水分、杂质、溶解度等指标,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2. 药效标准:氟环唑的药效标准主要是指其对各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吸收速率、分布范围、半衰期、清除速率等。
3. 安全性标准:氟环唑的安全性标准包括其对人体的毒性、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以确保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4. 包装和存储标准:氟环唑的包装和存储标准主要是指其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存储条件等,以保证药物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5. 临床应用指南:氟环唑的临床应用指南包括其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注意事项等,以指导医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氟环唑。
以上是氟环唑的一些基本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地区和生产厂家有所不同。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南来使用氟环唑,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执业药师《药理学》:抗真菌药
![执业药师《药理学》:抗真菌药](https://img.taocdn.com/s3/m/a5f6196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6.png)
执业药师《药理学》:抗真菌药2017年执业药师《药理学》:抗真菌药导语:抗真菌药中的抗浅表真菌感染药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内容呗。
要考执业药师的你都复习好了吗?一、特比萘芬【抗菌作用】机制:抑制真菌合成麦角固醇的关键酶——角鲨烯环氧酶,破坏了真菌细胞膜的屏障功能。
对浅部真菌有杀菌作用。
【临床应用】癣——甲癣、体癣、手癣、足癣。
二、咪康唑对浅部和深部真菌均有作用。
局部——皮肤、黏膜真菌感染;口服(吸收差)——轻度食管真菌感染;静脉注射——深部真菌感染;鞘内给药——真菌性脑膜炎。
三、酮康唑广谱,对浅部和深部真菌均有作用。
仅作局部用药,全身用药毒性大。
四、克霉唑对浅表及某些深部真菌均有作用。
仅局部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和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
抗深部真菌感染药一、两性霉素B【抗菌作用】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重麦角固醇相结合,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真菌的生命力下降甚至死亡。
【临床应用】1.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首选药。
真菌性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尿路感染及败血症。
2.口服——仅用于肠道感染。
3.局部——眼科、皮肤科和妇产科的真菌病;指(趾)甲、皮肤黏膜等浅部真菌感染。
二、氟胞嘧啶【抗菌作用】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和球拟酵母菌。
【临床应用】念珠菌、隐球菌所引起的感染。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与两性霉素B合用——协同作用。
三、氟康唑抗菌活性比酮康唑强5~20倍。
用于:A.全身性或局部念珠菌、隐球菌感染;B.预防易感人群(如接受化疗、放疗患者或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
四、伊曲康唑(斯皮仁诺)在唑类药物中抗真菌作用最强。
广泛用于浅部和深部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小结TANG1.浅表特比萘芬、咪康唑、酮康唑、克霉唑特别的儿童,克发霉的米2.深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两位佛,一起来【实战演习】A.氟康唑B.酮康唑C.利巴韦林D.拉米夫定E.克拉霉素1.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是2.用于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是3.用于乙型肝炎的药物是[答疑编号700844110101]【正确答案】1.A 2.E 3.D多项选择题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有A.两性霉素BB.特比萘芬C.氟康唑D.咪康唑E.伊曲康唑[答疑编号700844110102]【正确答案】ACE,D——可以用于深部,但主要用于浅部。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https://img.taocdn.com/s3/m/444ac04a767f5acfa1c7cd64.png)
丙烯胺类 特比萘芬
角鲨烯环氧化酶
角鲨烯
羊毛固醇 抑制 唑类 咪康唑、酮康唑、 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 真菌细胞P450 真菌细胞P450 14α 14α-去甲基酶
14α 14α-去甲基 羊毛固醇 麦角固醇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真菌细胞膜
四、嘧啶类抗真菌药
氟胞嘧啶 (flucytosine)
制霉菌素(nystatin) 制霉菌素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多烯类,作用及机制同两性霉素B 对各类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阴道滴虫有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毒性较两性霉素B更大,不能注射。 临床用途】 【临床用途】:口服或局部给药 口服用于胃肠真菌病 局部用于皮肤、口腔、阴道真菌病及阴道霉菌病
常用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静滴时可致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 静滴前需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静滴液 中宜加少量糖皮质激素。 2.肾毒性(呈剂量依赖性):不宜与氨基甙类、 环孢素合用。 用药期间定期查血、尿常规,血钾,肝、肾功, 心电图。
常用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氟康唑 三唑类 伊曲康唑 丙烯 胺类 特比 萘芬
轻度消化道 反应、头痛、 反应、头痛、 偶有肝损害
氟胞 嘧啶
念珠菌和隐菌, 念珠菌和隐菌, 多与两性B 多与两性B合用
二、唑类抗真菌药
包括咪唑类和三唑类 包括咪唑类和三唑类 咪唑类
咪唑类(imdazole) 克霉唑 (clotrimazole) 咪康唑 (miconazole) 酮康唑 (ketoconazole) 三唑类(triazole) 氟康唑 (fluconazole) (深部 真菌)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6b1bb47802768e9951e73827.png)
谢谢!
两性霉素B的抗菌作用与临床应用
• 为多烯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几乎对所 有真菌有效。
• 对本药敏感的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新型 隐球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 子菌属、孢子丝菌属等。
·静脉滴注:真菌性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 及尿路感染。
·口服:仅用于胃肠道真菌性感染。
·局部:外用治疗眼科、皮肤科和妇科的真菌 感染。
光幻觉),此前其他唑类未见这方面报道。视觉障碍包括间歇性色弱 ,视觉阻断,出现光点及波形,恐光症。
泊沙康唑
• 泊沙康唑抗菌谱广,对于念珠菌属、荚膜组织胞浆菌、塞多孢子菌、 双极菌接合菌、镰刀菌、酵母菌。包括耐氟康唑的非白色念珠菌株、 新型隐球菌和曲霉菌都有强大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对比较罕见、但威 胁生命的真菌疾病(接合菌病、镰刀菌病和球孢子菌病等)也有效。
特比萘芬 Terbinafine 临床应用
• 适应证与疗效:对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癣、体癣、手癣、足 癣疗效较好,比灰黄霉素和伊曲康唑疗效好。对酵母菌和 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癣病无效。
• 口服或外用可治愈大部分癣病患者。治疗手足癣2~6周, 体癣股癣2~4周,皮肤念珠菌病2~4周。
特比萘芬的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约5%~10%,且较轻微,主要 有胃肠反应,其次于皮肤瘙痒、皮疹等,很少引起肝 损伤。
抗真菌药
制作人 白文姣
• 抗真菌药是指具有抑制或杀死 真菌的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 染性疾病。
• 真菌感染一般分为表浅部感染 和深部感染(又称系统感染) 。
真菌感染与抗菌药
• 浅部致病真菌以各种癣菌为常见,多侵犯皮 肤、毛发、指(趾)甲和黏膜等部位,发病率 高。
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 唑、特比萘芬等。
抗真菌药课件
![抗真菌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a88820580216fc700afd41.png)
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 【药理作用及机制】
抗真菌谱广,几乎对所有真菌有效 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使细胞
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
导致真菌生长停止或死亡
【体内过程】
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
【临床应用】
静脉滴注:真菌性肺炎、心内膜炎、尿路感 染
胞嘧啶渗透酶
真菌细胞内
胞嘧啶脱氨酶
5-氟尿嘧啶 干扰DNA和RNA合成
参与核酸代谢
氟胞嘧啶(Flucytosin)
【临床应用】
用于深部真菌感染
临床上不宜单用,常与两性霉素B合用
唑类抗真菌药
咪唑类:克霉唑、咪康唑(局部用药) 酮康唑(局部、全身用药)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全身用药)
唑类抗真菌药
【共同特点】
1.抗菌谱广,对浅部和深部真菌均有效
2.抗菌机制相同:抑制甾醇14-α去甲基 酶使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受阻 3.耐药产生少
4.不良反应:胃肠不适、肝功异常等
唑类抗真菌药
【不同点】
1.克霉唑、咪康唑等全身用药毒性大, 仅作局部用药 2.三唑类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选择 性较高,毒性较小,体内代谢慢
卡泊芬净
【抗菌作用】
对真菌曲霉菌属和念珠菌属有良好的抗 真菌活性
机制为非竞争性抑制1,3-β-D-葡聚糖 合成酶活性而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导 致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被破坏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
对各种浅部皮肤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深部真菌和细菌无效
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抑制鸟嘌呤代谢,干 扰敏感菌DNA合成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https://img.taocdn.com/s3/m/81e0c3c189eb172ded63b7d5.png)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
第11章 章 抗真菌药
药物分类
浅部真菌感染: 表浅部真菌感染: – 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咪康唑、 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咪康唑、 克霉唑。 克霉唑。 深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 – 两性霉素B、唑类。 B、唑类 两性霉素B、唑类。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hotericin B)
抗真菌作用: 抗真菌作用:
应用: 应用:
–癣病。 癣病。 癣病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消化道神经系统反应, 消化道神经系统反应,疗程长不易耐受
过敏
制霉菌素 特点: 特点:
抗真菌作用:似两性霉素B 抗真菌作用:似两性霉素B。 PO不吸收 毒性大,不用于全身感染, 不吸收, PO不吸收,毒性大,不用于全身感染, 局部使用:消化道、口腔、阴道、皮肤 局部使用:消化道、口腔、阴道、 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 阴道滴虫。 阴道滴虫。
唑 类:
咪唑类,三唑类。 咪唑类,三唑类。 广谱抗真菌药, 广谱抗真菌药, 杀菌剂。 杀菌剂。 抑制G 部分厌氧菌。 抑制G+菌、部分厌氧菌。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较多且毒性大
1.静滴过程或数小时:寒战,高烧。 1.静滴过程或数小时:寒战,高烧。 静滴过程或数小时 2.肾毒性 主要。 肾毒性: 2.肾毒性:主要。 3.其他 其他: 3.其他:
–低血钾、镁。贫血 低血钾、 低血钾 心血管反应:心室颤动、心脏骤停。 心血管反应:心室颤动、心脏骤停。 神经系统毒性:眩晕、抽搐。 神经系统毒性:眩晕、抽搐。
真菌病分类 PPT课件
![真菌病分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cc22a583d049649b6658fb.png)
白结合,而防止癣菌的继续侵入,但不能控制已感染的
病灶,需连续用药直到感染角质层完全脱落为止,才能 使感染完全停止,需服用数月。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2.神经症状:头痛、嗜睡、失眠
3.偶有过敏和骨髓抑制;致畸。
二、抗深部真菌药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
【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分布到皮肤、脂肪、毛发
含量高;可沉积皮肤的角质层、毛发、指(趾)甲新生
的角质,抵抗真菌。 【抗菌作用】 主要对癣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对细菌 和深部真菌无效。 干扰真菌DNA合成,抑制生长。
【临床应用】
用于头癣、体癣、叠瓦癣,也用于手癣、足癣、指甲
癣、以头癣疗效最好。
由于吸收后,能选择性地进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
【抗菌作用】
是广谱抗真菌药,对多种深部真菌有强大的抑制
作用,高浓度可杀菌。 【临床应用】 静滴治疗各种深部真菌病的败血症、 肠道、肺部和尿路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抗菌机制] 能与真菌C膜中的固醇类结合而使膜
受损害,形成孔道使胞质外溢而抗菌。
[不良反应]
脏停搏;
静滴可发生寒战、高热、胃肠反应、
用于亚洲甲-Ⅱ型流感病毒的防治;可用于治疗震颤
性麻痹症。
不良反应:中枢N兴奋和胃肠道反应。
孕妇、儿童、癫痫病人禁用。
碘苷(疱疹净)
抗DNA病毒药,对RNA病毒无效;全体毒性
大;
主要用于治疗疱疹性角膜炎。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抗疱疹病毒作用强,为疱疹病毒的首选药。 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如角膜炎、皮肤粘膜感染、 生殖器疱疹和带状疱疹等;也可用于乙肝。
第三十六章
真菌病分类: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https://img.taocdn.com/s3/m/2d23e22683c4bb4cf7ecd1a6.png)
氟胞嘧啶
Flucytosine
又称5-氟胞嘧啶,与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相似。
H N O
N F NH2
氟胞嘧啶的抗菌作用 --抗菌谱
较amphotericin B窄。 对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和球拟酵母 菌具有较高抗菌活性; 对着色真菌、少数曲霉菌属有一定 抗菌活性; 对其他真菌的抗菌作用均较差。
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
较多较重。 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
初次注射:寒战、呕吐、体温升高、静 脉炎; 静脉注射:过快可致惊厥、心律失常; 鞘内注射:惊厥、化学性蛛网膜炎。
•缓慢出现的不良反应
1.肾脏损伤:氮质血症,可伴有肾小管酸中 毒、钾离子和镁离子排除增多。氮质血症 的发生与肾脏灌注减少和肾小管损伤有关 。肾小管损伤常发生在用药时间长,累计 剂量超过4 g情况下。 2. 贫血,可能与肾小管损伤,红细胞生成素 减少及红细胞膜损伤有关。 3. 肝功异常较少见。
两性霉素B的临床应用
静脉滴注:真菌性肺炎、心内膜炎、 尿路感染 鞘内注射:真菌性脑膜炎,本药是目 前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 口服:肠道真菌感染 局部:指甲、皮肤、黏膜等浅部真菌 感染
由于静脉用药毒性较大,在临 床上也常用作导入疗法(induction therapy),即开始用本药治疗,然 后用其他抗真菌药如唑类继续治 疗慢性真菌感染或防止复发。
氟康唑 Fluconazol 作用与应用
氟康唑抗菌谱与酮康唑相似。抗菌活 性强,比酮康唑强5~20倍。 临床主要用于 1.全身性或局部念珠菌、隐球菌等 真菌感染。 2.预防易感人群(如接受化疗或放 疗患者或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
氟康唑 Fluconazole 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伏立康唑作用特点介绍
![伏立康唑作用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b56da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4.png)
伏立康唑作用特点介绍伏立康唑(Fluconazole)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由感染引起的真菌病。
它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酵母菌细胞壁的酶类来发挥作用。
伏立康唑主要针对以下几类真菌感染:1.念珠菌感染:伏立康唑可用于治疗阴道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及其他黏膜念珠菌感染。
2.皮肤及黏膜白喉菌感染:伏立康唑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治疗表浅性和深浅性皮肤白喉菌感染。
3.组织念珠菌感染:伏立康唑可用于治疗内脏念珠菌感染,如甲状腺炎、肝脓肿等。
4.深浅性念珠菌感染:伏立康唑可用于治疗肺部、食管、胃肠道、腹腔及泌尿生殖系统的深浅性念珠菌感染。
5.真菌血症:伏立康唑可用于治疗真菌引起的败血症。
伏立康唑的药效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广谱抗真菌活性:伏立康唑对多种真菌具有抗菌活性,包括普通念珠菌属、皮肤黏膜念珠菌以及多种真菌引起的深部与浅部感染,使它成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
2.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口服伏立康唑后,约90%左右的药物会通过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
这意味着伏立康唑可以通过口服途径有效地治疗多种真菌感染,为患者提供了方便的治疗选择。
3.长效药物作用:伏立康唑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持续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在一次给药后,伏立康唑可以在体内保持一段时间的有效浓度,从而减少了药物的频繁给药次数。
4.良好的组织渗透性:伏立康唑可以迅速进入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液、肾脏、皮肤、骨骼、角膜、唾液和胎盘等部位。
因此,伏立康唑可以有效治疗多种深部和浅表部位的真菌感染。
5.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咪唑类抗真菌药物相比,伏立康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
它的药物代谢过程主要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系统,但对CYP3A4酶的抑制作用较弱,从而减少了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尽管伏立康唑具有许多优点,在治疗真菌感染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例如,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
《抗真菌药》word版
![《抗真菌药》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d2209e915f804d2b16c1c2.png)
第十一章抗真菌药第一节抗深部真菌感染药一、两性霉素B【抗菌作用】——在真菌细胞膜上打孔。
两性霉索B能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相结合,在膜上形成微孔,从而增加膜的通透性,引起菌体细胞内容物外漏,导致真菌死亡。
【临床应用】1.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首选药。
用于各种真菌性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尿路感染及败血症等。
2.口服仅用于肠道感染。
3.局部可用于眼科、皮肤科和妇产科的真菌病。
还可用于指(趾)甲、皮肤黏膜等浅部真菌感染。
二、氟胞嘧啶【抗菌作用】——阻断真菌的核酸合成。
药物通过真菌细胞的渗透系统进入细胞,转化为氟尿嘧啶,替代尿嘧啶进入真菌的RNA中,或代谢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抑制胸腺嘧啶合成酶,从而阻断核酸合成。
【临床应用】口服易吸收,可透过血脑屏障。
临床上用于念珠菌和隐球菌感染,单用效果不如两性霉素B,且易产生耐药性。
与两性霉素B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三、酮康唑——第一个可口服的抗真菌药。
【抗菌作用】——不让真菌细胞膜好好长。
唑类(包括下面的氟康唑、伊曲康唑)抗真菌药的抗菌作用机制相似:选择性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的14-α脱甲基酶,使14-α甲基固醇蓄积,细胞麦角固醇不能合成,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内重要物质丢失,导致真菌死亡。
【临床应用】口服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和浅表癣菌有强大的抗菌力,对多种浅表真菌病的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和咪康唑。
临床主要口服治疗多种浅部真菌病,也用于全身性真菌病。
四、氟康唑抗菌谱与酮康唑相似,但体外抗真菌作用不及酮康唑,体内抗真菌作用则比酮康唑强10~20倍。
临床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和尿路真菌感染较为理想的药物。
五、伊曲康唑治疗暗色孢子科真菌、孢子丝菌、不危及生命的芽生菌和组织胞浆菌属的首选药物。
抗菌谱相似于酮康唑,但作用较强。
主要用于浅表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头癣、甲癣,其疗效优于灰黄霉素,也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
第二节抗浅表真菌感染药一、特比萘芬【抗菌作用】选择性抑制真菌膜的角鲨烯环氧化物酶,抑制麦角固醇合成,使真菌死亡。
真菌感染治疗
![真菌感染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ea87f057cd184254b3535cf.png)
真菌感染的治疗淮河医院骨科武豪杰真菌 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微生物。
不含叶绿素,大都能形成硬的多糖细胞壁。
属于真核生物,包括真菌门和黏菌门等。
真菌感染的分类⏹1.浅部真菌感染:浅部真菌(癣菌)仅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2.深部真菌感染:深部真菌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
真菌感染的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治疗:⏹1.抗真菌霜剂治疗(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2.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3.如果并发细菌感染则涂敷抗生素霜剂或口服抗生素常见深部真菌病:念珠菌病, 隐球菌病、曲霉病、毛霉病、孢子丝菌病、马内菲青霉病、组织胞浆菌病、副球孢子菌病和皮炎芽生菌病等。
⏹1.人口老龄化⏹2.广谱强效抗生素的大量应用⏹3. 恶性肿瘤的放、化疗⏹4. 导管插管⏹5.器官移植⏹6.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1.医院真菌感染率从1993 年至1996 年的13.9%上升至1998 年至1999 年的17.1%, 1999 年至2000 年的24.4%。
⏹2.白色念珠菌是引起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念珠菌,院内念珠菌感染最多仍为白色念珠菌, 其余依次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1.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该发热突出表现为对所有的抗生素均无效。
⏹2.辅助检查。
⏹3.不同器官及组织感染相应的体征。
两性霉素B制剂常用剂量是0.5—0.7mg/kg/d,最大1mg/kg/d。
不良反应:肾毒性,近50%的病人在用药后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唑类药物(吡咯类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
⏹这类药物对于多数念珠菌属菌株具有抗真菌活性,对于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活性稍差。
⏹氟康唑:给予负荷剂量(800mg,或12mg/kg),随后给予维持剂量(400mg/d,或者6mg/kg/d)。
⏹氟康唑穿透进入脑脊液、玻璃体的能力作强⏹伊曲康唑:常被用来治疗粘膜念珠菌病,尤其氟康唑治疗失败者⏹口服制剂的成人给药方法为:200mg,3次/d,3天,随后,200mg,1—2次/d。
盐酸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效果研究
![盐酸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3f5d1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7.png)
104《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7期•药物与临床*时间、治疗后其焦虑症状消失的时间分别为(18.26±2.34)d、(20.21±3.16)d o2组患者治疗的时间短于1组患者,P<0.05。
治疗后,2组患者焦虑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1组患者,P<0.05。
详见表2。
表1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睡冃眠质量评分的对比(分,X土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焦虑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1组4568.39±3.4718.64±2.1958.67±4.9214.29±4.812组4568.24±3.1918.92±2.6455.25±4.7611.27±4.25r值0.2130.548 3.351 3.156P值0.4160.2930.0010.001表2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后焦虑症状消失时间的对比(d,X土s)组别例数治疗的时间焦虑症状消失的时间1组4519.68±2.1721.69±3.282组4518.26±2.3420.21±3.16r值 2.985 2.180P值0.0020.0163讨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在生活中的某些时刻感到紧张、不安、焦虑,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与上述情况不同,焦虑症患者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其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的影响[6]。
部分此病患者会因长期处于紧张的情绪状态而发生躁狂症。
在此病患者发病后,临床上应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丁螺环酮属于氮杂螺环葵烷二酮类化合物。
此药的药理机制复杂,具有激动5-HT1A受体等作用。
此药最大的优点是无依赖性、无戒断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合长期使用[7]。
帕罗西汀属于中枢神经系统5-HT再次摄取抑制剂。
此药可选择性地抑制5-HT转运体,阻断 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延长和增强5-HT的作用,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https://img.taocdn.com/s3/m/1d9a9d12fc4ffe473368abfb.png)
广谱抗真菌药,选择性抑制真菌膜的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麦角
固醇合成。
可外用也可口服。皮肤、甲板和毛发聚积。 对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癣、体癣、手癣、足癣疗效较好,比灰黄霉
素和伊曲康唑疗效好。对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癣病无效。
作用于真菌细胞膜
角鲨烯
丙烯胺类
角鲨烯环氧化酶 羊毛固醇 真菌细胞P450 14-去甲基酶 14-去甲基 羊毛固醇
道病毒感染 ② 气雾剂喷雾:呼吸道病毒引起的鼻炎、咽炎等; ③ 感染早期静脉滴注:流感、副流感病毒肺炎、小 儿腺病毒肺炎、拉萨热和病毒性出血热等; ④ 滴鼻:甲、乙型流感; ⑤ 乳膏剂:带状疱疹和生殖器疱疹;
⑥ 滴眼剂:流行性结膜炎、单疱病毒角膜炎等。
第五节 抗RNA病毒药
一、抗艾滋病病毒药
二、抗流感病毒药
病毒的分类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 朊病毒) 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 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 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 HIV等) 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IV)、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第一个口服有效的广谱抗真菌,治疗多种浅、深
部真菌病。 在酸性环境中有利于本药吸收,因此不能与抗酸
药、胆碱受体阻断药及H2受体阻断药同服。吸收后分布 广泛,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脑脊液药物浓度低。主要
在肝代谢,大部分由胆汁排泄。
对人细胞色素P450影响较大,因此不良反应和药物 相互作用较多。
临床用途:
酮康唑
采乐洗剂是治疗头 屑过多的抗真菌外 用水剂,是西安杨 森公司的又一产品, 1994年已进入中国 市场,销售逐年稳 步上升.
浅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浅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c3837e4f8c75fbfc77db22a.png)
皮) 、甲板 、毛发 和黏 膜 的真 菌感染 ,其 主要 病 原 菌为皮 肤癣菌 、糠 秕孢 子菌 、念珠 茵等 此类 疾病 是皮肤 科最常 见 的感染 性疾病 .据统计 其发病 率可 占全 部皮 肤病 的 1 / 4左 右 .其 中 以手足癣 和 股癣 发病率最 高且一 直居高不下 :近年来 甲癣 ( 甲真 菌
研 究. 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2 0 中 0 5,1 ( ) 7 ~7 5 3 :2 7 2 9
[ ]樊 华 , 秦 建 民 ,贺 强 , 等 . 位 肝 移 植 术 后 真 菌 感 染 的诊 治 . 3 原
中 华 器 官 移植 杂 志 ,2 0 0 6,2 ( ) 8 ~ 8 7 5 :2 0 2 2
维普资讯
合 理 用 药
Cl ial diat n J r a ic n Me c i ou n l o
状应予经 验性抗 真菌治疗 .常选 用伊 曲康 唑 、伏 立 康 唑 、两性霉 素 B 。因真菌感 染诊 断 困难 、发展迅
速 、愈后 差 .应 予 重 视 。
・
维普资讯
合 理 用 药
Cl iafMe c to o n i c dia in J ura n
抗真 菌药时 .主要 看重 以下几个 方面 :药物 的抗菌 谱 、药 物 动 力学 、感 染 的 临床 类 型 以及 药 物安 全 性 、病 人依从性 和所需 费用 。继 灰黄霉 素之后 陆续 开发 出 了具有 广谱抗 真菌作用 的唑类 药物 .该 类药 物作 用机制 是直接对 真菌细胞 膜麦 角甾醇作 用或 直 接 作用 于真菌细胞 膜 .使麦 角 甾醇 的前体发 生去 甲 基化反 应 .从 而阻碍真菌合成 麦角 甾醇 .在真菌 发 育的后期 抑制其 生长 第 一个 开发上 市 的 口服唑 类 药物是酮康唑 .疗 效肯定但 能导致肝脏损 害 :2 0世
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对比
![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bd3b13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a.png)
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对比
贺智;李翔
【期刊名称】《广州医药》
【年(卷),期】2002(033)005
【摘要】目的:比较伊曲康唑、特比奈芬、氟康唑三种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手足癣、体股癣)的疗效.方法:选择1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手足癣、体股癣)患者,分3组,用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作疗效对比.结果:三种药物对皮肤浅部真菌均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和药后效应,总有效率:特比奈芬优于伊曲康唑,伊曲康唑优于氟康唑,P>0.05,差别无显著意义.对体股癣的治疗,特比奈芬和伊曲康唑治愈率都达到了100%.结论:三种药物对于顽固性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贺智;李翔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天津市长征医院,30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中药联合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咽喉真菌感染10例分析 [J], 刘冰莲;彭治龙
2.保留假体清创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抗真菌药物治疗TKA术后假体周围真菌感染 [J], 丁喆如;吴宇黎;钱齐荣;符培亮;陈宜;李梁
3.皮肤浅部真菌患者KOH镜检结果及细胞免疫相关指标对真菌感染和定植的鉴别价值分析 [J], 林宁宁;杨正生;林瑞静;张路方;杨会君
4.荧光染色镜检法与KOH湿片镜检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J], 赵野;姜日花;朱明姬;盖保东;王珂
5.23种中药对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J], 周汛;李桂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浅部真菌感染药
1.特比萘芬乳膏
【适应症】用于治疗手癣、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等。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禁忌症】对特比萘芬或乳剂中任何型剂过敏者禁用。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2次,涂患处,并轻揉片刻。
疗程1~2周。
【贮藏方法】在阴凉处,密封保存。
【注意事项】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 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3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 本品涂敷后不必包扎。
5 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
2.咪康唑乳膏
【适应症】用于体癣、股癣、手癣、足癣、花斑癣以及真菌性甲沟炎和念珠性外阴阴道炎,对外耳炎、细菌性皮肤感染也有效。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于洗净的患处,一日早晚各1次;花斑癣,一日1次,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7天,以防复发。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水疱、烧灼感、充血、瘙痒或其他皮肤刺激症状。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避免接触眼睛;3.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酮康唑乳膏
【适应症】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取本品适量涂于患处。
一日2~3次。
为减少复发,体癣、股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应连续使用2~4周,手足癣应连续使用4~6周。
【不良反应】1.常见红斑、灼热、瘙痒、刺痛或其他刺激症状,毛囊炎,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等。
【禁忌症】对本品中任何活性成份或赋形剂及其他咪唑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
4.不宜大面积使用。
5.股癣患者,勿穿紧贴内裤或化纤内裤,在外用乳膏剂时可散布撒布剂(如痱子粉)。
4.克霉唑乳膏
【适应症】用于体癣、股癣、手癣、足癣、花斑癣、头癣、以及念珠菌性甲沟炎和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用法用量】1.皮肤感染:涂于洗净患处,一日2~3次 2.
外阴阴道炎:涂于洗净患处,每晚1次,连续7日。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
【禁忌症】对本品组成成分和其他吡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1.动物实验未发现本品中克霉唑有致癌和致精子染色体畸变的作用 2.避免接触眼睛 3.本品偶可引起局部皮肤过敏,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 4.应用本品治疗皮肤念珠菌病时,避免将敷料紧压在药品上或封包,以免酵母菌生长。
5.伊曲康唑胶囊
【适应症】1.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2.皮肤科/眼科: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
3.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
4.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他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
【用法用量】为达到最佳吸收,伊曲康唑胶囊应餐后立即给药,胶囊必须整个吞服。
1 念珠菌性阴道炎:每次200mg,每天二次,疗程为1天或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3天;
2 花斑癣: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7天;
3 皮肤真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5天;高度角化区(如足底部癣、手掌部癣)需:延长治疗15日,每次100mg,每天一次,程序为15天;
【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
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可逆性氨基转移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如瘙痒、红斑、风团和血管性水肿)。
有个例报告出现了Stevens-Johnson综合症(重症多形型红斑)。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孕妇禁用。
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育龄妇女使用本品时应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
【注意事项】1 对持续用药超过1个月的患者,以及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疲劳、腹痛或尿色加深的患者,建议检查肝功能。
如果出现异常,应停止用药。
2 伊曲康唑绝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因而肝功能异常患者慎用(除非治疗的必要性超过肝损伤的危险性)。
现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