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元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元素分析与设计教育体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王运波)
一、中国传统元素分析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把中国传统设计元素融入现代中将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是现代设计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
传统中国元素不管从符号上还是精神上都深刻反映和传承中国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中国聪慧、朴实、善良、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因为其民族性、独特性、地域性等鲜明特征,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精粹和博大的人文情怀。
二、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 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在“现代艺术设计”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许多院校由于受到包豪斯教育体系的强烈影响, 在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时, 往往习惯于让学生去尝试做各种各样点、线、
面、体的分割与组合, 并且在设计完成时也大多只是强调艺术设计的形式感和现代性, 而忽略甚至无视传统图形艺术的运用, 导致学生在处理图形时也只是狭隘地从简化的字母、图片以及现代抽象形的角度来着手。这样的设计作品虽然现代感、形式感会比较强, 却缺乏中国独特的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 从而有可能失去一件打动国人和推广中国文化的超级武器。
例如分析中国申办奥运会的形象设计和 2008 年奥运会的形象设计, 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力量。由陈绍华主创, 靳埭强、韩美林参与修改的, 倍受世界瞩目的北京 2008 申奥标志堪称现代标志设计中的经典之作。该标志整体结构取自传统吉祥图案“盘长”, 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 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 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 并以此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色彩采用奥运五环的颜色来设计, 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为中国成功申奥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 我们应该把握好传统图形的精神实质与内涵, 并让这种文化气韵在我们的设计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家喻户晓的 2008 年奥运会标志“舞动的北京”为了输出中国文化的强势——汉学, 运用中国金石肖形印手法, 引入象形文字概念, 把“京”字和舞动的人相结合“,共舞”传递我们与世界分享的概念, 象形文字传递了中华哲学的太极和龙文化, 又象征着天人合一、返朴归真; 色彩运用中国红, 红色是中国民俗的喜庆色, 而红色的印章则代表着中国人的正直诚信, 突出了 2008 年奥运会的宗旨: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笔者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有幸参与了2008 年奥运会的辅助色、辅助图形的设计。辅助色是从中国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等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棕红色系, 辅助图形是从甲骨文和传统木刻中汲取
营养并结合运动图形而成的。最近韩美林、吴冠英设计的 2008 年奥运会吉祥物, 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 借用五行学说, 用金木水火土的世界观展现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数目和代表颜色与奥运五环相吻合, 名字采用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叠音名字。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
有些设计师虽然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但在设计时使用“拿来主义”, 仅经过简单的修改就拼凑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毫不考虑民族语言的话语环境与文化情感, 结果生产出一些不伦不类甚至是有悖于中国文化的设计作品。2004 年立邦漆“龙篇”的推出, 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 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 左立柱色彩黯淡, 但龙紧紧地攀附在柱子上; 右立柱色彩光鲜, 龙却跌落在地。广告文案说明: 因为涂抹了立邦漆, 盘龙都滑了下来。这则广告发布几天后就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成为各主要 BBS 上的热门话题。中国人因为广告使用了传统文化语言而去关注它, 又因龙图腾情结而拒绝这个广告, 有网友甚至说“:用了立邦漆, 中国就像那条龙一样滑落了! 所以, 我肯定不会用立邦漆! ”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的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 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在设计本土化中做出了表率, 他的广告作品率先大量运用中国画的水墨语言, 既能引起消费者共鸣, 起到很好的市场效果, 又能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使他在国际设计展上多次获得大奖, 他是中国设计界的骄傲。其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及整体形象设计, 简洁流畅, 极富时代感, 暗合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 标志中又包含了中国方孔铜钱的传统元素, 巧妙地将“中”字融入其中, 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有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责任, 作为设计师更应该将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承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设计家如果不能创造性地运用本民族的文化进行设计表达并发展传统文化, 那他就丧失了艺术设计感动国人的基本手段, 也就丧失了和国际同行差异化的机会, 也就不可避免地认同和屈从于西方文化的压抑性的话语实践。因此, 只有不断地更新和创造民族文化语言, 才能使我们的艺术设计在国际设计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才能为国际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我们本土的智慧和想像力。
为了引发中国大众的共鸣, 有很多设计师(包括外国设计师)在面对中国市场时, 大量照搬我国的民族语言, 这种照搬在实际作品中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我们这里所说的作用是指传统的东西在设计作品中应起到的设计表达作用, 这种作用绝不仅仅是告诉人家除传统之外你一无所有。而这种照搬式的设计展示的传统仅仅是一个个传统又传统的形象,仅仅是为设计作品加上了一件传统唐装罢了,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没有被触及。靳埭强先生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中去。靳先生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的相加, 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 在平面设计中多以敞开的红漆铜钉大门与门外高耸的摩天大厦来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 以至于大凡与中国现状有关的主题都采用这种模式。申奥时红漆大门外的天空挂着五环, 召开国际商会时天空又换了新的会标, 这样的设计现在看来很可笑, 何况在国际惯例中广告于知识产权范畴, 这种简单抄袭创意的做法是很难走向国际市场的。另外, 照搬或借用的方法使得原始的传统形象与所设计的广告招贴在形态上、语意上、观念上毫无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