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与中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文化与中国人
中国人最重的是家,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家文化。
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的词语里有国家一词,家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和国是一体的了。
就连学术上的派别也都以家而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明家、阴阳家、纵横家诸如此类,可见,家以是深入中国人之心。
家文化给中国人带来的福兮祸兮,将由细细评说。
一,家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每个文化都有其产生的地理背景,我们研究文化,肯定要探索其产生的地理背景,我们以中西方文化产生的背景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有如此差异。
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希腊,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里,靠贸易维持荣繁荣。
他们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他们的活动要求他们在城镇聚居。
他们的社会组织不是根据家族的共同利益,而是更多是反应城镇的共同利益。
这是何以希腊人以城邦为中心来组成社会。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靠农业维持生存。
在一个农业国家里,无论在和平时期或战争时期,农业都同样重要。
农业的主要生产者是农民,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移动的,地主阶级出身的士也无法离开土地。
一个人没有特殊的才能,他无法离开祖辈生活的这片土地;他的子孙也只有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也就是说,同一个家族的后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来中国的家族制度,或许可以称之为家邦。
中国的社会制度便是家族制度,传统中国把社会关系归纳成五种,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这五种关系中,三种是家庭关系,另两种虽不是家庭,却也可以看作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君臣可视为父子,而朋友则被看作是兄弟。
而中国文化在形式上,体现的就是家族文化。
所以,才会体现出和合的文化精神。
二,家文化的表现。
1、家族至上的群体意识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家庭在维持生存和生计上的重要性太大,而个人的力量则微不足道,家庭的重要性超过个人,家庭成为维持个人生存的主要工具,成为个人各方面生活的活动范围。
以家族生活为本质的社区生活,家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同化力,增强了家族成员的认同心理。
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都是和家族联系在一起的,家族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每个人都必须依附家族的势力,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家族至上的意识成为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精神,
这种整体价值观使人们把平衡和和谐视为最理想的家庭关系状态,并以此为行动宗旨。
它要求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家族群体利益,强化了传统文化群体意识。
2、父家长制下的人际差序伦理
春秋时期,个体家庭从殷周时期的家族组织中脱离出来,成为能够自主地组织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社会单位和经济主体,这是小生产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家长制家庭中,家长拥有支配家庭财产、管理家庭成员的权力,正适应了小家庭耕作制度。
父家长权力的根本来源就在于此。
父家长的职责不仅是管理家产,而且更重要的是约束家庭成员,并对其进行思想专制。
父家长在家庭中拥有极大的权威,所以其他成员都隶属于家长权威的支配下。
《丧服•小记》说 :“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其中亲亲与尊尊成为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基本原则。
亲亲原则强调家人要相亲相爱,和睦融洽 ;而在封建家长制家庭中,尊尊原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尊尊强调别异、差序。
应当说人与人是不同的,具有生理与社会的差异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承担的角色不同,他们的责任与义务也各有差别。
每个人在相应的位置尽职尽责,有条不紊,安伦尽分,是最起码的要求。
差别、差序是秩序的前提,没有差别就不可能有秩序。
家庭成员行为的差异性、多样性是实现家庭系统有序的前提条件。
当然,家族的家长也有他的义务。
他需要协调好家族内部的利益关系。
还必须在威信的前提下给予成员爱和关怀“父慈子孝”是基本的伦理。
3、家国一体,移孝作忠
家国一体是中国社会的一大典型特征。
古典的希腊、罗马等国家是在彻底打破血缘氏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与此相反,中国国家并未打破血缘氏族,反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国在家中,家国同构。
因而封建社会的国家完全是家族政权,血亲关系是构成家国同构的基础。
家庭和家族之所以能够维持一种稳定关系,不是法律和行政的强制,完全凭血亲关系,血缘如同一根纽带,紧紧把家庭与家族联结在一起。
建立在家族主义基础上的国家如同父家长领导下的一系列家
庭成员组成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各种职能都有宗室成员来负责,皇上便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家庭中的血亲关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伦理亲亲原则,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必然导致中国传统国家颇为注重泛家族主义和道德教化等,表现出浓厚的伦理色彩。
中国传统政治也体现出伦理与政治相结合的特征。
“家的原理是伦理,国的原理是政治,家国一体必然是伦理政治。
由家及国的逻辑必然是由伦理到政治。
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 :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的等级统治的特点,又会影响并渗透到传统家庭中,作为伦理团体的中国传统家庭便具有了政治化倾向。
这样,家庭的伦理与国家的专制交互作用,共同维系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4价值判断,严格同一
中国传统社会把“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而“修身齐家”则是实现这一远大目标的必要前提。
因而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价值目标以“齐家”为本,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修身、诚意、格物、致知,即按照孝悌的伦理规范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长幼关系,遵循一定的家规、礼节,按照此修身养性,以达“齐家”之目标。
以家庭为本,为了实现家庭的稳定和延续必须在家庭内以一致的规范标准来约束家庭成员的思想意识。
中国传统的家训与家范如《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朱子家范》等,虽然在论及教子、婚娶、治家、勉学之道方面细节各不同,但其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大致相同,教训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忠于家庭、家族或国家。
三,家文化的不利影响。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节奏缓慢,变迁迟钝,具有相对的恒定性。
这种恒定性是导致人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意识形态几千年来缺乏较大变化的重要原因。
在家庭中表现为以父家长的言论为行动的标尺。
父家长以六亲和睦、光宗耀祖、显亲扬名、齐家治国为宗旨,严厉鞭策着每个家庭成员,协调着家庭伦理关系。
取得户主家长的男子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权力,包括对家庭成员的处分、惩治权,对卑幼的婚姻决定权,对女性的专制控制权。
用父子比君臣,子对父的家庭道德孝引伸为社会道德、政治道德,上升为臣对君的忠。
使政治生活中君君臣臣的等级制度和家庭生活中的父父子子的长幼关系相混同,君主的独裁与家长的专制一脉相承。
汉代董仲舒对孝及其封建伦理纲常作了神秘化论证,使子对父的孝之义务片面化、绝对化。
孝在宋代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甚至走向极端,出现愚忠愚孝,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从而使孝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基础。
移孝作忠便达到了统治者稳固统治的目的,但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确是严重的祸根。
重家庭轻个人,强调家庭整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中国人一出生就降落在家庭关系的层层包围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 ;个人缺乏独立人格观念,他只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界定自己。
他只能是“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臣之君,君之臣 ;是子之父,是父之子 ;是妻之夫,是夫之妻。
除了这些关系角色外,别无所谓“自我”。
个人受着层层义务的约束,立身行事,以至言谈举止,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行为准则,他要谨小慎微,随时随地地克制自己,把家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在一个家族为中心的社会里,个人的意见是不被重视的,个人的荣辱也是不被重视的,必要时可以为了家族牺牲个人。
家族需要荣耀,你就得为他贡献才智 ;家族要维持门风,无论如何恶劣的婚姻关系,仍不能拆离 ;家族为了维护表面和平的家风,每个组成份子必须敛抑自己的个性,培养无限的容忍。
个体消融于关系之中,关系确定着个体的价值。
个人的发展以他人的发展为优先,为家庭做出贡献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这种利他主义、集体至上的伦理价值现有效地保证了家庭的稳定有序,团结一致。
传统家族至上的群体意识体现了对人的社会本质的深刻认识,增
强了家庭、社会与文化的向心力。
然而这样的家庭伦理观念过分强调群体价值,未充分认识到家庭是具体个体的结合,忽视个体利益,压抑个体的创造性、激情,使个人异化为家庭这一集体的、消极的、被动的附属品。
家庭生活中的僵化、虚幻倾向,使家庭成为反人性的活生生的人的地狱。
家族的观念强了。
自然就淡化了社会意识。
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就落了,因为对非本家族的(基本是指异姓)排斥。
所以就有了“外戚专权”这个名词,自然,女性族人就没有财产继承权,自是不想财产流入外人手里。
更深层的表现就是“看客”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家自扫门前学,休管他人瓦上霜”是中国人的口头禅。
柏杨先生批之为“丑陋的中国人”很大一部分来自家文化的影像。
对于家的依恋也使中国人安土重迁,制约了中国的商业的发展。
中国的商业很难发展,除了统治者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外,更深沉的原因在于中国人恋与热土,不愿意离开故土,离乡背井的游子也要落叶归根,客死它乡更要亲人护送灵揪回乡。
否则就是孤魂野鬼了。
“鬼者,归也”回乡才是回到祖先的怀抱。
有这重思想的中国人怎么可能离乡背井去做生意呢?自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就缓慢了。
四,家文化的现状。
五四运动席卷了中华大地,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家文化自然也是主要攻击对象。
反对传统家族家长权威,反对压榨人性的家规,反对包办婚姻成了青年的一种时尚。
几千年的家规族讯在暴风雨的冲击下开始崩溃,压制了几千年的个性,自由开始释放出来。
可是,也带来了伦理道德的缺失,亲情的淡化。
在以后的风雨动荡的年代里,更是父子反目,亲人相谄,家,几乎已不是一个温暖的名词。
而和整个文明一样,几乎成为发疯的代名词。
虽然,现在一切都转入了正轨,可是,给中华文明造成的文化裂痕却长久难以愈合。
经济发展了,文明却并没有发展,不孝子女虐待老人,空巢老人,家庭暴力,及婚外恋等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不知道何为家。
老舍笔下“四世同堂”的温馨也再难以出现,家文化将何去何从,中国人一片迷漫。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老人不要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盼个平平安安”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而《我爱我家》《欢乐家庭》的热播正反映了中国人对家,对家文化的向往。
五,家文化在今天的意义。
家文化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一方面是其本身有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历代为统治的需要,不断的对民族文化的扭曲。
她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一样,在21世纪会大放异彩。
孔子的和合思想是两千多年前的意识形态 ,同 2 1世纪的和合精神自然不尽相同 ,但是 ,由于孔子和合思想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人的心灵、人与不同文化的关系的规律性概括 ,又经过长期的发展与丰富 ,它同今天的和合精神有必然的联系 , 2 1世纪的和合精神是孔子以来整体和合思想的发展 ,所以 ,孔子的整体和合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 ,国家关系中的协和万邦、和
合互补问题、社会关系中的“杀身成仁”、“见利思义”、“舍身取义”、“修己安人”问题 ,人际关系中的“以和为贵”、和睦相处、“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问题 ,对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与“和而不同”问题等等 ,这些思想 ,对新世纪培养和合精神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要经过“扬弃”,完全可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就看要如何批判的接受和传程。
传统的文化精神凝结成为传统文化的灵魂,恰恰使传统成为联系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文化精神的传承实际上构筑起了民族文化的脊梁。
西方舆论大肆宣扬中国在21世纪将成长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
从文化的独创性、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贡献上看,中国的家族文化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
中国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家”,而“忠”、“孝”、“仁”、“义”是搭起中国“家”文化结构的四根支柱:“孝”为根本,维系家庭与家族的基本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忠”,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横向扩展为“义”,“四海之内皆兄弟”,代表人际关系的谐和;而“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忠”、“孝”、“仁”、“义”上下纵横互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衍生出了中国文化中大部分价值、伦理与道德的体系。
为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作出贡献。
社会和谐、稳定是历代统治者的追求和老百姓的渴望。
而社会的和谐就从家开始,家和万事兴。
如果如同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了,钱有了。
却有了房子却没有家的温暖,那么社会并不能和谐,而人民也不是真正的幸福。
而家的温馨,家的幸福,也就只有在中国的家文化中去找。
西方国家在疯狂的快餐文化后,向外中国充满人情味的家文化,开始到中国来寻找答案。
韩国、日本经济腾飞,现代化程度很高。
而家文化却依旧深厚,作为家文化的源头的中国,又怎么能抛弃它呢。
我们现在道要好好学学韩国、日本。
如何驱除家文化的不利因素。
发扬其有利的一面,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参考资料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 汪怀军传统家庭伦理的特征分析
3张国均家族主义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
4金吉洛儒学与21世纪家庭伦理
5陈正夫孔子的和合思想与 2 1世纪的和合精神
别把“家”文化当做企业文化
中国民营企业在厚重的“家文化”支配下,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模式被自然地移植到企业之中,并且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手足情深、家族事业等类似文化观念在家族企业形成过程中作为非正式约束对其正式制度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这种环境下自然形成了家长权威、关系为主的企业文化特征。
■话题
有什么样的企业就有怎样的文化
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文化都会以不同的形态在各个方面显现出来。
这种显现,说白了就是该企业以怎样的面貌立足于市场、以怎样的理念开展经营、以怎样的姿态对待员工,综合起来,就是企业的文化理念即企业文化的外在反映。
而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有什么样的企业,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分析
家长制盛行的企业文化不健康
《中华工商时报》载文认为,当企业关注文化建设的时候,标志着这样的企业已经有一种文化自觉。
而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学习过程。
企业的文化建设应该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成长。
如果满足于现成的东西,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将传统文化当做企业文化的底色,或者不费力气,只是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格言警句当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可能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企业家长制盛行;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象。
第一种现象即企业家长制盛行。
有民营企业家不仅在创业时以家长自居,就是企业上市后,仍然以家长的姿态出现在企业中。
但这种个人的满足和企业的危险是成正比的。
家长制越充分,企业的决策越可能出错。
任何一位民营企业家都不是先知先觉,也不可能无事不晓。
约束这样的家长,不仅要依靠制度,当然也得依靠文化。
就最终的效果看,文化的作用可能会更持久,因为制度能否和权力抗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唯有从文化中成长出来的制度才能作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种现象即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象。
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流于表象,因为挂几句标语实在太容易了。
无论这样的标语来自先秦还是来自海外。
就是垄断企业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挂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这也是企业文化,那只能是一种最赤裸裸的欺人文化。
因为垄断,一不小心就可以大把大把赚钱,分明把人所不欲强加于人,却还能假借传统文化摆出一种莫须有的高雅。
传统文化对科学的轻视、对权力的屈从以及“作民主”的意识都是非常明显和顽强的。
就是在今天,这些痼疾也是国人因袭的包袱,以这样的文化去建设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很难说是健康的。
■观点
“家文化”需要融合先进理念
企业战略和营销专家何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制度强化,所产生的社会心理积淀使整个国家的上中下各层对传统文化达到很高的共识度,对人的心理、行为及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活动都
产生着重大影响。
“家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是中国家族企业的核心。
大量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人“家”观念之重,“家文化”积淀之厚,“家文化”规则对中国人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活动影响支配之大,同时也对家族企业文化的形成造成了重大影响。
但随着中国企业管理向世界接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家族文化正受到来自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挑战。
在商业竞争中如何化解文化差异冲突,融合先进理念,保持家族企业文化活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观点
家长权威阻碍了企业创新
何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家庭和家族运作模式引入到企业管理模式中。
另一方面中国人际交易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人情关系基础之上的。
其实家族式管理就是建立在集权、等级基础之上的,在家族式管理中,只有服从,而没有个体的权利。
何训指出,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表现方式。
中国家族企业正是在厚重的“家文化”支配下,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模式也就自然地被移植到了企业之中,并且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手足情深、家族事业等类似文化观念在家族企业形成过程中作为非正式约束对其正式制度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家族企业中,弥漫着家文化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自然形成了家长权威、关系为主的企业文化特征。
而现代企业管理所强调的两权分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和“任人唯贤”的核心思想,就与家族企业管理权和经营权不分,家长权威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和制度变革、“裙带关系”严重的矛盾冲突,这将使得家族企业文化在封闭中成为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羁绊”。
唯才是举与“家”文化相冲突
美籍日本学者弗兰西斯·福山将文化区分为低信任度文化和高信任度文化。
低信任度文化是指信任只存在血亲关系中,高信任度文化是指信任超越血亲关系。
家族企业中体现的依靠关系、子辈相传的特性,正是“低信任度文化”的真实体现。
家族成员彼此之间自然产生出一种信赖,而对其他异族人形成了一种先天的隔阂。
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源自家族的血缘关系,这构成了家族企业的用人圈:核心圈是家族企业的领导者,由创业者或其继承人组成,核心圈以外事业由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所组成的小圈子,小圈子外是远亲和朋友们所称的中圈,再之外便是一般雇员。
家族企业的这种用人制度文化成为了企业的“潜规则”,它必然使得家族企业把优秀的人才排斥在外。
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正是建立在高度信任为基础上的。
在产权明晰,制度分明的企业环境中,聘用者和家族企业之间建立的“契约下信任”,企业也将根据个人绩效表现,唯才是举。
而这些正好与家族企业所表现的文化特质相冲突。
传统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弊大于利
《中华工商时报》载文认为,当一个企业只把赢利当做企业的全部,那么可以肯定,这样的企业难以持久,甚至会在红极一时之际轰然倒塌。
这几年,人们看到轰然倒塌的企业不算少,这种企业的倒塌
原因或许各不相同,但说到底和其经营理念即企业文化有关。
所以聪明的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在意并身体力行的。
但在这样的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企业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当做了企业文化的底色,这确有一定的必然,毕竟生于斯,长于斯,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没离开传统的人际关系。
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底色,对企业发展而言恐怕是弊大于利。
■建议
适当吸收外部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和营销专家何训认为,实际上,家族企业所体现的“家文化”、“家族主义”、“子承父业”、“低信任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家族企业的必然选择。
家族企业本质上由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决定,而其继续维持家族式管理却是由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共同决定的。
“家”文化和以权威为中心的文化,是企业长期自发形成的价值理念,与现代企业文化具有一定冲突。
多数家族企业文化具有背离性、封闭性、关系性的特征,也使得企业缺乏具有凝聚力的文化氛围和强有力的文化底蕴的支撑。
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文化积淀,在相当程度上,在相当长时间里影响中国现实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的演变,也必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适当吸收外部企业文化为方向的。
学习引进先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和营销专家何训认为,当前推进家族制管理文化向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关键在于以构建基于传统文化为主的企业本位为基础的管理文化。
家族企业必须对文化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要树立现代“双赢”理念,重构企业经营理念,提倡人本管理,注重长期培育、强化氛围。
提出清晰的企业文化并且不断的向员工进行宣传,要把管理方式由现象管理深入到本质管理,着眼于建构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和深层架构,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价值观,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
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走出去、引进来。
在科技这个层面,这些问题解决起来还比较容易。
文化层面的走出去、引进来,则相对困难得多。
而已经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应该在走出去、引进来的同时,学习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建设好自己的企业文化。
家族企业持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可获缺,“福特”、“杜邦”这样的百年老店,正是具有强大的企业文化而屹立不倒,让我们也一同期待中国家族企业所展现的以中国现代传统文明为主的文化内涵,能够让他们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使得家族企业基业常青。
(编辑:黄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