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道病毒 掌握:
人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生物学性状和变异、致病性和免性; 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呼吸道合胞病毒 自学: 腮腺炎病毒、SARS 冠状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
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 器官病变的病毒。
一、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直径 80-120nm,新分离株丝状多于球形 核衣壳螺旋对称,有包膜 单链分节段的 RNA 病毒。
流感病毒的结构 1、核衣壳 分节段的单链负股 RNA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分 8 个节段,丙型分 7 个节段 甲型、乙型 1~6 节段编码单个蛋白:
麻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免疫 包膜刺突
H 蛋白(血凝素) F 蛋白(溶血素)--溶血,使形成多核巨细胞 免疫力牢固,抗 H 抗体和抗 F 抗体可抵御再感染 恢复期主要为细胞免疫 母亲抗体可保护新生儿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人类为唯一自然宿主。急性患者为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在讲话、咳嗽、打嚏时,病毒可藉飞沫 小滴散布到周围空气中造成传播 (三)易感者 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受过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该病四季 都可发生,但冬春季发病率最高。
三、副粘病毒科---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包膜刺突为 F 蛋白 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肺炎(下呼吸道) 通过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传播 易在冬季流行 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是婴幼儿中引起致死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
因子 几乎所有的孩子 2 岁前都会受到 RSV 的感染 每年有 7.5-12.5 万儿童感染
轻症病例呼吸困难及神经症状不著,中、重症有较明显 的呼吸困难、喘憋、口唇青紫、鼻扇及三凹征
X 线检查:多数有小点片状阴影,大片状者极为罕见 感染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第三节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自学)
披膜病毒科,单正链 RNA,有包膜,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 风疹(又名德国麻疹) 呼吸道传播,局部淋巴节增殖后经病毒血症散播全身 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最严重的问题(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检测孕妇血清中特异性 IgM,阳性近期感染 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混合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MMR) 优生优育五项:风疹 V、巨细胞 V、单纯疱疹 V、B19 微小 V、弓形体
NA 亚型号) (A/HongKong/1/68(H3N2))
2.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因 HA 或 NA 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为基因重配,因 HA 或 NA 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 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神经氨酸酶 NA 5%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聚合成群。 促进病毒释放和扩散、抗原性。NA 有抗原性,但相应 抗体不能中和病毒的感染性,可抑制酶的水解作用。
(二)流感病毒的复制
病毒侵入 遗传物质的释放 病毒的复制与病毒蛋白的合成 病毒的装配 出芽
(三)分型、命名与变异 1.分型 据 NP 和 M 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根据 HA 和 NA 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H1~H15、 N1~N9,禽流感 H5、H7、H9 可感染人)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命名:型别/宿主/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 与
二、 致病性与免疫
常见症状
呼吸道症状伴全身症状
发热 (up to 39)
畏寒
咽痛
肌肉酸痛
头痛
出汗
厌食
咳嗽
乏力
鼻塞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尿囊腔、羊膜腔)
或培养细胞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ELISA) 抗原检测
第二节 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核衣壳螺旋对称 有包膜 完整的单负链 RNA 病毒 特点: 1、病毒体积大 2、(-)ssRNA 不分节段 3、包膜刺突蛋白不同(HN、H、 G、F 蛋白) 一、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 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光、皮疹 结膜炎、鼻炎、咳嗽是三个主要的前驱症状。 麻疹本身可自愈,但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流感病毒小结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核衣壳螺旋对称,有包膜,单链负股分节段的
RNA 病毒 RNA 节段、NP 和 RNA 聚合酶共同形成核糖核蛋白(RNP)
即核衣壳;包膜(M1,M2),刺突(HA、NA) NP 和 M 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HA、NA : 是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 微生物学检查:鸡胚(尿囊腔、羊膜腔) 血凝、血凝抑制试验;病毒核酸检测
刺突:
是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抗原性极易变异。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 NA)
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刺突(HA:NA 5:1) 血凝素 HA 25%
柱状,为三聚体,覆盖了病毒表面 HA1-与唾液酸受体结合 吸附细胞 HA2-促进包膜与内体膜融合——释放核衣壳 与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血凝) 有免疫原性,为保护性抗原,可诱导血凝抑制抗体(保护 性抗体)——可抑制血凝、中和病毒。
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主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披膜病毒
风疹病毒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腺病毒
腺病毒
小 RNA 病毒 鼻病毒
第一节 正黏病毒 具有包膜,分节段 RNA,对人或部分动物红细胞表面的黏
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 快速诊断:检测核酸 分型鉴定
核酸杂交、RT-PCR、序列分析 四、流感的防治 药物治疗
盐酸金刚烷氨 M2、干扰素滴鼻、板兰根、大青叶 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减毒活疫苗
注:达菲(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能够竞争性地与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NA)的活动位点结合,因而是一种强效的高选 择性的流感病毒 NA 抑制剂(NAIs) 它主要通过干扰病毒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 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传播。
现柯氏斑(koplik 斑),随后出现红色米糠样斑丘疹, 从耳部开始,2-3 天后遍及全身 恢复期-4 天后消退,脱屑 麻疹本身可自愈,但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麻疹的并发症 呼吸道最为常见,如肺炎(占麻疹死亡率的 60%)、肺结
核 消化道 腹泻、阑尾炎或盲肠炎 营养失调 神经中枢系统: 脑炎(最严重并发症) 亚 急 性 硬 化 性 全 脑 炎 (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
RSV 的致病机制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融合(多核巨细胞、嗜
酸性包涵体),继而扩散到下呼吸道 病毒不入血 支气管坏死物与粘液、纤维蛋白粘连在一起,易导致气道
阻塞 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造成死亡 【临床表现和预防】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其中半数以上为 1 岁以内婴儿,男 多于女
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形式 抗原漂移:HA、NA 变异率〈1% 抗原转换:HA 变异率为 20%--50%
所有哺乳动物的流感病毒均来源于禽类 猪对人、哺乳动物和禽类流感病毒均敏感 各种亚型流感病毒在猪体内进行基因重配,回传给人类
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 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 CPE(细胞病变效应) 抵抗力 喜湿冷, 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
麻疹的预防 鸡胚细胞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我国接种年龄为 8 个月,发达国家一般为 15 个月 7 岁时再次免疫 孕妇不宜接种疫苗 紧急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控制处理原则
(一)隔离传染源
(二) 切断传播途径
(三) 保护易感人群
对 5 年内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45 岁以下无麻疹患病史者均应尽快应急接种, 3 天内接种率应达到 95%以上
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
麻疹(measles)临床特点为 发热 流涕 鼻炎 眼结膜炎
咳嗽 粘膜疹 皮疹
麻疹的临床表现 烧三天、出(疹)三天、退三天 潜伏期-约 10-12 天 前驱期-体温略高、咳嗽、流涕、好打喷嚏及泪眼,症状
持续 3-5 天 出疹期-体温突然升高(达到 40-40.5℃),口颊粘膜出
我国计划疫苗接种程序表
第四节 腺病毒(adenovirus)(自学)
腺病毒科 线型双链 DNA,不分节段 病毒无包膜,二十面立体对称,直径约 70~90nm 粪-口途径、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手-眼途径、性接触
多种临床疾病和表现:咽炎、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滤泡性结膜炎,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咽结膜热、尿路感染(子宫颈炎、尿道炎、
PB2、PB1、PA、HA、NP 和 NA; 第 7 和第 8 个节段都编码 2 个蛋白,分别为 M1、M2 和 NS1、NS2。 RNA 节段、 NP(核蛋白) RNA 聚合酶(由 3 个亚基组成 PB2、PB1、PA) 共同形成核糖核蛋白(RNP),即核衣壳。
2、包膜: 两层结构:
内层为病毒基因编码的基质蛋白 M1,与病毒包装、出芽和形态有关。 外层为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M2 为嵌于包膜中的膜蛋白。
禽流感病毒(avian flu)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历史上高致病性禽流感有 H5、H7、H9 型引起(如 H5N1)源自文库 H5N1、H7N1、H7N2、H7N3、H7N7、H9N2 和 H7N9 亚型 禽流感在家禽如鸡和火鸡及某些野禽中易感性最高,带毒
候鸟-禽流感病毒世界性传播,人与病禽接触传染而致病。 粪便、迁徙
仅在人与海豹中发现,常引起流感局部暴发,不会引起成 世界流感大流行; 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又称 C 型流感病毒, 仅在人与猪中发现,以散在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行。
感染鸟类、猪等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的抗原性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 但是由于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类只是针对人流感病毒的,因此通常不 将禽流感病毒等非人类宿主的流感病毒称作甲型流感病毒。
蛋白有亲和性 正副黏病毒的差别: 核酸是否分阶段 正粘病毒只有 流行性感冒病毒一个种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 简称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又称 A 型流感病毒,
在动物中广为分布,能造成世界流感大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又称 B 型流感病毒,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2)血清中查到麻疹 lgM 抗
(3)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 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 4 倍 或 4 倍以上升高 (4)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 麻疹病毒
麻疹的治疗 控制高热 保持室内湿度 及时补液
注意饮食营养 儿童应补充维生素 A 注意并发症
二、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的 病原体 有包膜,单链 RNA 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其唯一宿主 病毒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为腮腺肿大 合并症:睾丸炎、卵巢炎及病毒性脑炎 可获牢固的免疫力,婴儿可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6 个月
内的婴儿很少感染 预防可接种 MMR 三联疫苗(腮腺炎,麻疹,风疹)麻腮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