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刘映端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7期

【摘要】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最基本尺度。然而,近年来,我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诚信危机,就连高校学生都较为普遍地出现不重承诺、不守信用、诚信缺失的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解决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表现

首先,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为能更好推销自己,获得工作机会,部分大学生在工作简历上弄虚作假,胡乱捏造事实,随意删改学习成绩,伪造证书。有调查显示重庆某大学校内招聘会上同届学生竟然出现几个学生会主席,同班学生中工作简历政治面貌一栏上约80 %的大学生填写党员。

其次,由于大学生诚信意识与合同意识淡薄,导致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频繁出现工作企业的攀比心理,胡乱跟多家企业公司签订合同,但又肆意破坏合同,随便毁约。

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回答面试考官问题时,故意弄虚作假、夸大其词,甚至不懂装懂,引起面试官反感。最终导致企业招聘单位对该学生所在校园的信誉有所怀疑,影响大学生就业。

最后,部分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违反就业合同,贷款到期既不主动还款,又不主动办理贷款延期业务,更刻意隐瞒个人联系信息,逃避贷款归还。据统计,四川某大学约48 %的大学生出现贷款拖欠的情况,导致银行不得不增加大学生贷款的难度,让学校与银行的关系不再和谐。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环境影响。在西方拜金主义、物欲主义的强烈冲击下,物质利益成为人们所有行为思想的重要出发点。社会歪风弥漫,自然会影响作为社会缩影的高校环境,大学生无疑也会被影响。

(二)企业招聘理念不正确。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工作单位与大学生数量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企业单位为提升企业业务、增加企业经济收入,只招聘学习成绩优异、获奖无数以及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等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而忽略大学生的诚信品德方面的考察。

(三)学校监管不力。就业率已成为衡量一间大学好坏的重要尺度,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校面临的就业率高低压力也越大。部分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教育,忽略诚信教育。还有高校只追求就业率,对学生简历造假不惩处,助长了大学生不诚信制作简历的歪风。以下是在珠海某高校调查的数据:

由表1可知,43.2%大学生表明高校只在考试期间进行诚信教育,显然这是高校的形势教育且效果不佳;16.8%高校虽然一直开展诚信教育,但可能因为开展时间、开展形式不恰当导致效果不理想;另外有19.6%的高校一直缺乏诚信教育,这就需要引起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四)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低。大学生诚信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低下。虽然我国一直提倡诚信处事做人,但实际上我国社会的诚信体制并不完善,加上学校与家庭教育中对诚信的教育、惩罚力度都不够,导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忽略诚信,认为诚信是无用之物,更不用说要求他们认识到诚信缺失的严重后果,必然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出现。下表2为深圳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查情况:

从表中数据可知,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诚信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品质,应当保持诚信,这就表示大学生内心还是对诚信有一个正面认识,但也不难发现,部分大学生心中认为诚信重要,但是实际上就未能坚持诚信行为,即行为与想法存在矛盾。

三、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思考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大学生诚信就业观念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努力,其中社会风气是影响家庭、学校风气的关键。因此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全力构建一个诚信社会,保障社会和谐。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颁布,详细列明每一位公民的权利义务,加强对公民不诚信行为的监督力度,严打不诚信行为。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打击失信之风,杜绝失信行为,促进大学生诚信就业。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意识的培养。要想杜绝大学生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需要家庭与高校的共同努力。首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应当严于律己,注意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避免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失信教育行为。

(三)高校要完善就业监督体系。高校完善就业监督体系就能给大学生就业作出有效的指导与管理,从而避免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出现。高校应当严格把关大学生就业简历、推荐材料的审查,教育指导大学生必须要如实填写就业简历、推荐材料,经过高校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查证以后,方能确认盖章。

参考文献

[1] 陈梓国.探究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解决方法[J].当下中国,2011(06).

[2] 何毅刚.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分析[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3).

[3] 李敖华.浅析大学生就业诚信的重要性[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