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
目录
1 测试的意义 (2)
2 混凝土质量测试方法和原理 (3)
2.1 基本原理 (3)
2.2 构件测试 (4)
2.3 试件测试 (6)
2.4 测试波速修正 (6)
2.5 测试流程 (7)
3 模型及现场验证 (7)
3.1 弹性模量的验证 (7)
3.2 抗压强度的验证 (9)
3.3 与规范的对应 (12)
3.4 龄期及位置的影响(某梁场,2010.09) (13)
4 特点和适用范围 (14)
4.1 特点 (14)
4.2 适用范围 (14)
4.3 与超声波相比的优越性 (15)
4.4 与回弹仪相比的优越性 (16)
1测试的意义
在各种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预应力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然而,预应力梁体积庞大,形状也较为复杂。目前,通常利用混凝土试件(150×150×300的棱形试件)进行压载试验,以便测试混凝土的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
但是,试件与构件在浇筑、振捣、养护等方面均有不小的区别,因此仅仅根据试件的测试结果并不能保证梁构件的质量。同时,对于既有混凝土结构,采用钻孔取样的方法显然存在诸多局限。
长期以来,基于超声波的测试方法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然而,其局限性(如测试范围窄、功能单一等)也日益显著,在测试裂缝深度、混凝土模量等方面的精度也因理论方面的缺陷而一直得不到提高。为此,自90年代以来,基于冲击弹性波(超声波为其一特例)的测试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最广为人知的当为PIT(基桩完整性测试)方法。近年来,将冲击弹性波推广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物的材质(强度、模量)、缺陷(裂缝、剥离、内部空洞、蜂窝等)以及几何尺寸(厚度、埋深等)的无损检测和评价已成为国际热门的研究方向,而且逐步进入工程实际应用。例如,美国材料学会标准ASTM-C1383-98就规定了利用弹性波测试混凝土厚度和波速的测试方法。在日本土木学会也基于冲击弹性波波速,对混凝土结构和试样弹性模量以及强度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
我们开发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无损检测系统SPE-MATS中也包括了针对混凝土质量的测试技术。其中,能够准确、快速地测试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重要的特点。
混凝土多功能检测仪(SPC-MATS)S型
2 混凝土质量测试方法和原理
2.1 基本原理
在本系统中,采用冲击弹性波作为测试媒介,通过测试弹性波的波速,据此计算材料的动弹性模量和推算相应的静弹模,进而根据静弹模与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推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核心在于精确地测试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C E 。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C E 不仅影响到结构的变形,而且也是反映混凝土质量、耐久性的重要指标:
1) 可以反映材料的刚性特性,在结构的变形计算中是重要的参数。特别是对于高
强度混凝土,简单地采用抗压强度反推弹模的方法往往具有较大的误差; 2) 混凝土材料的老化往往先从弹模的降低开始,而新建结构的施工不良也会在弹
模方面有所显现。
为此,在高铁梁的施工中,不仅要求控制抗压强度(通常为C50),也要求控制弹模
C E 在34.5GPa 以上。
在本系统中,弹模的测试主要是通过对波速的测试。
对于1维均质弹性体,其弹性模量E 与弹性波P 波波速1P V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ρ
d
P E V =
1 (3-1)
其中,ρ为材料的密度,对于混凝土,ρ一般为2400kg/m 3左右。当测试对象为2维或3维时,P 波速度有一定的变化。
2维: )
1(22μρ-=
d
p E V (3-2)
3维: )21)(1()
1(3μμμρ-+-⋅
=
d
P E V (3-3)
而对于表面波(瑞利波),其关系可以表示为: 瑞利波: )1(21
112.187.0μρμ
μ
+⋅
++=
d
R E V (3-4)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动泊松比μ为0.2~0.25,其不同波速间的比较如下:
表 3-2-1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试项目一览表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得到的是材料在小应变条件下的动弹性模量(d E ),而非静弹性模量E 。对于钢材这样的均质弹性材料,d E 与E 非常接近,而对于混凝土这样的非线性材料而言,d E 与E 之间则有一定的差异。
英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BS8110(Part2)中,对于高性能混凝土(GPa ):
1925.1-=d c E E (3-5)
而根据Neville [11]的研究成果,有:
d c E E 83.0= (3-6)
在本系统中,采用了3-6式的计算方法。
由于测试对象和测试位置的不同,在系统中也集成了多种测试方法。主要有: 1) 基于反射特性的测试方法,如冲击回波法;
2) 基于透过特性的测试方法,如单面传播法和双面透过法。
表 3-1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试项目一览表
2.2 构件测试
1) 单面(重复)反射法
在被测混凝土结构的壁厚既知的前提下,利用弹性波的重复反射,可测出弹性波在被测混凝土试件的传播时间和弹性波波速,从而计算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而能够推算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该方法也称“冲击回波法”,具有测试效率高、测试结果客观性强的特点,可优先采用。
图3-2-1 单面反射(冲击回波)法
对于板、壁结构,波速1p V 可由板厚H 与纵向共振频率f 求出。
f H V p ⋅=21 (3-7)
2) 单面传播法
在混凝土壁厚未知时,可在同一表面测P 波并通常可得到2维弹性波波速2p V 。
图3-2-2A 单面传播法
该方法对测试对象的要求最小,但P 波信号一般较为微弱,因此需要采用移动传感器距离多次测试,即VMC (虚拟多频道)技术。
结合检层技术,还可以对层状结构(如混凝土表面有装饰层、风化层)进行测试。
图3-2-2B 单面传播法测试层状结构
此外,由于瑞利波信号能量比P
波强,对于面积较大、厚度较厚的板、壁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