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轻大学生及其家庭、高校的经济负担,而且运作的高效 率,也会使这项医疗保险制度得以实现和延续。此外,大学 生医疗保险制度要体现公平的原则,对医疗保险管理实行 统一制度、分散管理的体制。对各保险医疗机构的收费标 准,应由国家统一规定,迫使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充分保障投保人 的利益。
意删略,使佛经译风从“文”又回到“质”,译文质量也有所 提高,他采用的翻译主要是比较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法。不 过,法护的直译是一种水平很高的比较成熟了的直译,并 不是对安世高时代直译法的简单重复。道安就曾经对法护 的译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法护的译文“详尽”。但是, 法护的译文也确实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语言过 于生硬,不是很地道。据《高僧传》记载,通晓梵汉两语、被 称作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曾重译法护译 过的《正法华经.受决品》,其中一句“天见人,人见天。”罗 什认为这句话虽然与西域语是同意了,但是汉语过于生硬 艰涩而不地道。因此,鸠摩罗什就主张改为比较地道的汉 语。僧睿倡议改为“天人交接,两得相见”,罗什欣然称赞。 由此可见,法护译文中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东晋 时代的法师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著名译论,其 中“五失本”概括总结了汉译梵语佛经中有损原文忠实性 的五种翻译方法。道安的直译主张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读者 对佛经翻译中内容真实性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从以上所 引例子可以看出,鸠摩罗什比较偏重于意译。他翻译时或 增或删,务求达旨。他“主张只要不违背原意,则不必拘泥 于原文形式,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以实出华’”,译文 又偏向“文”。僧肇说他的译文是“陶治精求,务求圣意,其 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又说他“以 秦人好简,裁而略之”。罗什的翻译主张并不是无缘无故冒 出来的,而是与当时文人中间追求文彩之风有着密切联 系。这种魏晋以来流行的轻言重意和言简意重的理论很明 显,也影响到佛经翻译者对文体的选择。有意义的是,这时 已出现了对“文”、“质”问题的辩证看法。东晋慧远(334- 416)在《大智论钞序》中指出,“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 质 应 文 ,则 悦 者 寡 ”,认 为 原 文 是“ 质 ”的 ,译 文 就 不 能 求 “文”;原文是“文”的,译文就不能求“质”,两者应该各有所 归,各有所用。南朝的僧佑(445-518)也表达了同样辩证 的看法“: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92. [2] 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3]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 赵侠.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J].
济研究导刊,2008,(2). [2] 张青枝.中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透视[J].中国青年研
究,2008,(1). [3] 杜鹃.谈创建三位一体化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J].保险
职业学院学报,2007,(3). [4] 杨玉玲,周立业.太原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与分
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4).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5]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84. [6] 王克非.文化翻译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上接第 126 页) 4.应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医疗保险的高效率运作,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
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高晨霞
(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 忻州 034000)
欢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译文的准确与通顺等一系列问 题。这个时期的翻译被粱启超称为“未熟的直译”。到了三 国时期的译经事业,在南北均有了一定的发展,佛教也渐 渐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随着对佛教了解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翻译大国。自东汉至唐宋历时千 年的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其间涌现出 了众多佛经翻译大家,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翻译经验,探 讨了诸多翻译方法,为我国的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本文旨在透过佛经翻译的历史来纵观中国翻译理 论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史;佛经翻译;翻译理论“;文”和“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8881(2010)02- 0133- 02
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院学报
2010.2
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可以说,这种理论上的争鸣对佛经翻 译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求译文更准确,以 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虽然这种争论,即便在面对用汉语 创作的文本时也可能无法避免,但是当文本来自翻译时人 们有充足的理由对翻译文本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译经 史上,译经师们曾经走过不少的弯路。因此,唐朝佛经翻译 的忠实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另一点,我们应该注意 的是,唐朝已涌现出了很多精通梵语的僧侣和文人,他们 对佛理研究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说明到了唐朝,整个 社会对佛教这种外来的文化的认识能力和接受水平,已经 远远超出了前代,人们对译文的鉴赏力有了很大提高。这 个时候,只有借助于较高水准的直译技巧才能满足时代的 要求。因而,新一轮的译经高峰就来临了。所以,玄奘法师 一行,历经千难万险,行程数万里,往返 17 年,终于取回了 “真经”,并且把生命后期的 19 年时间全部倾注于译经事 业上。玄奘法师译经工作中还提出了“五不翻”原则,代表 着该时代译经明显的直译取向。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 训,翻译技巧更加成熟,“文”和“质”不再是彼此分割、互相 排斥的对立体。他的译文,“比较起罗什那样修饰自由的文 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 觉得很文”(吕澂《慈恩宗》),对此,王克非有过精彩的概 括:“由佛经翻译的历程可以看出一个由幼稚的直译而至 幼稚的意译,又由较成熟的直译而至较成熟的意译,终至 二者兼得的发展模式”。
了解中国翻译史的人都知道,在佛经翻译时期,一直 存在着“文”、“质”之争。正如任继愈在《中国佛教史》中所 指出的那样,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 丽”两派。佛经翻译初期是以“质”为主的,因为当时西来的 胡僧不通汉语,而汉地僧人对胡语和佛理的了解水平都不 够高,翻译工作进展十分艰难。“从翻译方法上来说,由于 当时是佛经翻译的草创时期,译经僧侣对佛教经典抱有虔 敬态度,惴惴然唯恐违背经旨;另一方面是经验不足,语言 学知识贫乏,不懂得忠于原文的条件,是要合乎译文语言 的全民规范,因此一般都采用直译法。”“贵本不饰”、“时有 不达”指的就是安世高时期译经的情况。早期译经数量不 多,人们对佛教了解甚少,所以,所有的佛经译本都受到了
山西煤炭管理 134
干部学院学报
2010.2
纵观我国佛经翻译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翻译理论从 最初的“案本”,“重质朴,轻文采”到玄奘的“求真”和“喻 俗”,以及后来的“文”“质”交融,呈波浪式发展和螺旋形的 上升趋势,一步步发展,一步步成熟,构成了我国早期的翻 译理论。这些理论与后来的“善译”,和严复著名的“信、达、
雅”,“直译、意译”,“信、达、切”以及鲁迅等人的“忠实、通 顺、美”和揉合其它多种因素,从而形成的一种最高的翻译 境界的“神韵”、 “神似”、“化境”,发展到当前,“忠实、通顺” 成为我国译界普遍认为比较恰切的标准。还有金堤等翻译 理论家,通过合理吸收国外翻译理论家的经验,而逐渐形 成的“等效”、“等值”等理论,在精神实质上都是一脉相成 的。从这一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翻译理论大致是 沿着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翻译理论的发展完全是一个不 断深化、逐步完善、逐渐提高的过程。从最初一丝不苟、简 单模仿原文句法的“质”(直译),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允许在 句法上有一定自由灵活的“信”(意译),最后又在“信”的基 础上,演变成充满创造精神的“化”。
我国佛教全盛时期应该算是唐朝。佛教的难能可贵之 处是,它属于少有的注重理论探讨的一种宗教。而对佛理 见解的差异则导致不断出现不同的宗派。不同佛教宗派之 间展开“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就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比
收稿日期:2009-12-12
133 山西煤炭管理
作者简介:高晨霞(1980-),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教师。
结语: 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我国在 实现全民医保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无疑有利于提高
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更有利于我国医疗保险体制的完 善。虽然现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特别是大学生医疗保险制 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 下,我们“全民医保”制度最终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郑会绍“. 全民医保”形式下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浅析[J].经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翻译大国,经历了漫长的探 索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佛教是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的,从 那时起,译经事业也就绵延不绝展开了。一开始是西域僧 人来到汉地,与汉地僧人共同合作搞翻译。如后汉时安息 国人安世高,支娄迦谶,他的学生支亮,支亮的弟子支谦, 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望的人;还有世居敦煌的月支侨 民竺法护也对佛经的广泛流传作出了贡献。后来,汉地僧 人不辞艰难险阻,依然前往印度取经,回来后组织译场开 始了大规模翻译工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唐朝的玄奘,他 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去印度求经,十七年后回国,带回佛经 657 部,译出 75 部 1335 卷;并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 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着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玄奘 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所贡献,他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 俗”的翻译标准,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其他国家相 比,中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十分发达,给许多汉文佛经 得以保存下来提供了必要条件,最终汇集成的《大藏经》, 总共有两千多部。这为世界文化增添了十分辉煌的一页, 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自东汉至唐宋,历时千年的 佛经翻译史是一部译者与读者之间互动影响,翻译技巧交 替变化,整个翻译态势螺旋上升的发展史。对翻译方法的 探讨,贯穿整个佛经翻译史。中国近代认真研究佛经翻译 史的第一人应该是梁启超了。梁启超一语破的,指出“翻译 文体之问题,则直译意译之得失,实为焦点”。
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对佛经译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译文,不但要求准确,而且要求具有可读性,早期那些笨 拙的直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 要。而这些不断提高的要求和需求,为佛经翻译史上意译 派产生创造了契机。意译派的代表人物支谦,主张不死扣 原文,改“胡音”为“汉意”,注重译作的词藻文雅,在文字质 量上确实提高了,但却产生另一个偏向,就是删削较多,文 简而不能尽表原意。”于是竺法护依自已的优势(曾游历西 域诸国且会 36 种语言) 出来纠正这种过于自由的意译倾 向。竺法护“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提倡存真偏质,反对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