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轻大学生及其家庭、高校的经济负担,而且运作的高效 率,也会使这项医疗保险制度得以实现和延续。此外,大学 生医疗保险制度要体现公平的原则,对医疗保险管理实行 统一制度、分散管理的体制。对各保险医疗机构的收费标 准,应由国家统一规定,迫使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充分保障投保人 的利益。
意删略,使佛经译风从“文”又回到“质”,译文质量也有所 提高,他采用的翻译主要是比较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法。不 过,法护的直译是一种水平很高的比较成熟了的直译,并 不是对安世高时代直译法的简单重复。道安就曾经对法护 的译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法护的译文“详尽”。但是, 法护的译文也确实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语言过 于生硬,不是很地道。据《高僧传》记载,通晓梵汉两语、被 称作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曾重译法护译 过的《正法华经.受决品》,其中一句“天见人,人见天。”罗 什认为这句话虽然与西域语是同意了,但是汉语过于生硬 艰涩而不地道。因此,鸠摩罗什就主张改为比较地道的汉 语。僧睿倡议改为“天人交接,两得相见”,罗什欣然称赞。 由此可见,法护译文中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东晋 时代的法师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著名译论,其 中“五失本”概括总结了汉译梵语佛经中有损原文忠实性 的五种翻译方法。道安的直译主张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读者 对佛经翻译中内容真实性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从以上所 引例子可以看出,鸠摩罗什比较偏重于意译。他翻译时或 增或删,务求达旨。他“主张只要不违背原意,则不必拘泥 于原文形式,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以实出华’”,译文 又偏向“文”。僧肇说他的译文是“陶治精求,务求圣意,其 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又说他“以 秦人好简,裁而略之”。罗什的翻译主张并不是无缘无故冒 出来的,而是与当时文人中间追求文彩之风有着密切联 系。这种魏晋以来流行的轻言重意和言简意重的理论很明 显,也影响到佛经翻译者对文体的选择。有意义的是,这时 已出现了对“文”、“质”问题的辩证看法。东晋慧远(334- 416)在《大智论钞序》中指出,“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 质 应 文 ,则 悦 者 寡 ”,认 为 原 文 是“ 质 ”的 ,译 文 就 不 能 求 “文”;原文是“文”的,译文就不能求“质”,两者应该各有所 归,各有所用。南朝的僧佑(445-518)也表达了同样辩证 的看法“: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92. [2] 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3]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 赵侠.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J].
济研究导刊,2008,(2). [2] 张青枝.中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透视[J].中国青年研
究,2008,(1). [3] 杜鹃.谈创建三位一体化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J].保险
职业学院学报,2007,(3). [4] 杨玉玲,周立业.太原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与分
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4).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5]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84. [6] 王克非.文化翻译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上接第 126 页) 4.应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医疗保险的高效率运作,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
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高晨霞
(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 忻州 034000)
欢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译文的准确与通顺等一系列问 题。这个时期的翻译被粱启超称为“未熟的直译”。到了三 国时期的译经事业,在南北均有了一定的发展,佛教也渐 渐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随着对佛教了解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翻译大国。自东汉至唐宋历时千 年的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其间涌现出 了众多佛经翻译大家,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翻译经验,探 讨了诸多翻译方法,为我国的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本文旨在透过佛经翻译的历史来纵观中国翻译理 论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史;佛经翻译;翻译理论“;文”和“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8881(2010)02- 0133- 02
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院学报
2010.2
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可以说,这种理论上的争鸣对佛经翻 译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求译文更准确,以 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虽然这种争论,即便在面对用汉语 创作的文本时也可能无法避免,但是当文本来自翻译时人 们有充足的理由对翻译文本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译经 史上,译经师们曾经走过不少的弯路。因此,唐朝佛经翻译 的忠实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另一点,我们应该注意 的是,唐朝已涌现出了很多精通梵语的僧侣和文人,他们 对佛理研究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说明到了唐朝,整个 社会对佛教这种外来的文化的认识能力和接受水平,已经 远远超出了前代,人们对译文的鉴赏力有了很大提高。这 个时候,只有借助于较高水准的直译技巧才能满足时代的 要求。因而,新一轮的译经高峰就来临了。所以,玄奘法师 一行,历经千难万险,行程数万里,往返 17 年,终于取回了 “真经”,并且把生命后期的 19 年时间全部倾注于译经事 业上。玄奘法师译经工作中还提出了“五不翻”原则,代表 着该时代译经明显的直译取向。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 训,翻译技巧更加成熟,“文”和“质”不再是彼此分割、互相 排斥的对立体。他的译文,“比较起罗什那样修饰自由的文 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 觉得很文”(吕澂《慈恩宗》),对此,王克非有过精彩的概 括:“由佛经翻译的历程可以看出一个由幼稚的直译而至 幼稚的意译,又由较成熟的直译而至较成熟的意译,终至 二者兼得的发展模式”。
了解中国翻译史的人都知道,在佛经翻译时期,一直 存在着“文”、“质”之争。正如任继愈在《中国佛教史》中所 指出的那样,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 丽”两派。佛经翻译初期是以“质”为主的,因为当时西来的 胡僧不通汉语,而汉地僧人对胡语和佛理的了解水平都不 够高,翻译工作进展十分艰难。“从翻译方法上来说,由于 当时是佛经翻译的草创时期,译经僧侣对佛教经典抱有虔 敬态度,惴惴然唯恐违背经旨;另一方面是经验不足,语言 学知识贫乏,不懂得忠于原文的条件,是要合乎译文语言 的全民规范,因此一般都采用直译法。”“贵本不饰”、“时有 不达”指的就是安世高时期译经的情况。早期译经数量不 多,人们对佛教了解甚少,所以,所有的佛经译本都受到了
山西煤炭管理 134
干部学院学报
2010.2
纵观我国佛经翻译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翻译理论从 最初的“案本”,“重质朴,轻文采”到玄奘的“求真”和“喻 俗”,以及后来的“文”“质”交融,呈波浪式发展和螺旋形的 上升趋势,一步步发展,一步步成熟,构成了我国早期的翻 译理论。这些理论与后来的“善译”,和严复著名的“信、达、
雅”,“直译、意译”,“信、达、切”以及鲁迅等人的“忠实、通 顺、美”和揉合其它多种因素,从而形成的一种最高的翻译 境界的“神韵”、 “神似”、“化境”,发展到当前,“忠实、通顺” 成为我国译界普遍认为比较恰切的标准。还有金堤等翻译 理论家,通过合理吸收国外翻译理论家的经验,而逐渐形 成的“等效”、“等值”等理论,在精神实质上都是一脉相成 的。从这一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翻译理论大致是 沿着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翻译理论的发展完全是一个不 断深化、逐步完善、逐渐提高的过程。从最初一丝不苟、简 单模仿原文句法的“质”(直译),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允许在 句法上有一定自由灵活的“信”(意译),最后又在“信”的基 础上,演变成充满创造精神的“化”。
我国佛教全盛时期应该算是唐朝。佛教的难能可贵之 处是,它属于少有的注重理论探讨的一种宗教。而对佛理 见解的差异则导致不断出现不同的宗派。不同佛教宗派之 间展开“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就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比
收稿日期:2009-12-12
133 山西煤炭管理
作者简介:高晨霞(1980-),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教师。
结语: 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我国在 实现全民医保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无疑有利于提高
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更有利于我国医疗保险体制的完 善。虽然现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特别是大学生医疗保险制 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 下,我们“全民医保”制度最终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郑会绍“. 全民医保”形式下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浅析[J].经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翻译大国,经历了漫长的探 索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佛教是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的,从 那时起,译经事业也就绵延不绝展开了。一开始是西域僧 人来到汉地,与汉地僧人共同合作搞翻译。如后汉时安息 国人安世高,支娄迦谶,他的学生支亮,支亮的弟子支谦, 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望的人;还有世居敦煌的月支侨 民竺法护也对佛经的广泛流传作出了贡献。后来,汉地僧 人不辞艰难险阻,依然前往印度取经,回来后组织译场开 始了大规模翻译工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唐朝的玄奘,他 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去印度求经,十七年后回国,带回佛经 657 部,译出 75 部 1335 卷;并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 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着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玄奘 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所贡献,他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 俗”的翻译标准,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其他国家相 比,中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十分发达,给许多汉文佛经 得以保存下来提供了必要条件,最终汇集成的《大藏经》, 总共有两千多部。这为世界文化增添了十分辉煌的一页, 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自东汉至唐宋,历时千年的 佛经翻译史是一部译者与读者之间互动影响,翻译技巧交 替变化,整个翻译态势螺旋上升的发展史。对翻译方法的 探讨,贯穿整个佛经翻译史。中国近代认真研究佛经翻译 史的第一人应该是梁启超了。梁启超一语破的,指出“翻译 文体之问题,则直译意译之得失,实为焦点”。
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对佛经译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译文,不但要求准确,而且要求具有可读性,早期那些笨 拙的直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 要。而这些不断提高的要求和需求,为佛经翻译史上意译 派产生创造了契机。意译派的代表人物支谦,主张不死扣 原文,改“胡音”为“汉意”,注重译作的词藻文雅,在文字质 量上确实提高了,但却产生另一个偏向,就是删削较多,文 简而不能尽表原意。”于是竺法护依自已的优势(曾游历西 域诸国且会 36 种语言) 出来纠正这种过于自由的意译倾 向。竺法护“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提倡存真偏质,反对随
意删略,使佛经译风从“文”又回到“质”,译文质量也有所 提高,他采用的翻译主要是比较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法。不 过,法护的直译是一种水平很高的比较成熟了的直译,并 不是对安世高时代直译法的简单重复。道安就曾经对法护 的译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法护的译文“详尽”。但是, 法护的译文也确实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语言过 于生硬,不是很地道。据《高僧传》记载,通晓梵汉两语、被 称作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曾重译法护译 过的《正法华经.受决品》,其中一句“天见人,人见天。”罗 什认为这句话虽然与西域语是同意了,但是汉语过于生硬 艰涩而不地道。因此,鸠摩罗什就主张改为比较地道的汉 语。僧睿倡议改为“天人交接,两得相见”,罗什欣然称赞。 由此可见,法护译文中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东晋 时代的法师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著名译论,其 中“五失本”概括总结了汉译梵语佛经中有损原文忠实性 的五种翻译方法。道安的直译主张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读者 对佛经翻译中内容真实性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从以上所 引例子可以看出,鸠摩罗什比较偏重于意译。他翻译时或 增或删,务求达旨。他“主张只要不违背原意,则不必拘泥 于原文形式,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以实出华’”,译文 又偏向“文”。僧肇说他的译文是“陶治精求,务求圣意,其 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又说他“以 秦人好简,裁而略之”。罗什的翻译主张并不是无缘无故冒 出来的,而是与当时文人中间追求文彩之风有着密切联 系。这种魏晋以来流行的轻言重意和言简意重的理论很明 显,也影响到佛经翻译者对文体的选择。有意义的是,这时 已出现了对“文”、“质”问题的辩证看法。东晋慧远(334- 416)在《大智论钞序》中指出,“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 质 应 文 ,则 悦 者 寡 ”,认 为 原 文 是“ 质 ”的 ,译 文 就 不 能 求 “文”;原文是“文”的,译文就不能求“质”,两者应该各有所 归,各有所用。南朝的僧佑(445-518)也表达了同样辩证 的看法“: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92. [2] 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3]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 赵侠.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J].
济研究导刊,2008,(2). [2] 张青枝.中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透视[J].中国青年研
究,2008,(1). [3] 杜鹃.谈创建三位一体化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J].保险
职业学院学报,2007,(3). [4] 杨玉玲,周立业.太原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与分
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4).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5]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84. [6] 王克非.文化翻译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上接第 126 页) 4.应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医疗保险的高效率运作,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
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高晨霞
(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 忻州 034000)
欢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译文的准确与通顺等一系列问 题。这个时期的翻译被粱启超称为“未熟的直译”。到了三 国时期的译经事业,在南北均有了一定的发展,佛教也渐 渐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随着对佛教了解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翻译大国。自东汉至唐宋历时千 年的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其间涌现出 了众多佛经翻译大家,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翻译经验,探 讨了诸多翻译方法,为我国的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本文旨在透过佛经翻译的历史来纵观中国翻译理 论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史;佛经翻译;翻译理论“;文”和“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8881(2010)02- 0133- 02
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院学报
2010.2
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可以说,这种理论上的争鸣对佛经翻 译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求译文更准确,以 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虽然这种争论,即便在面对用汉语 创作的文本时也可能无法避免,但是当文本来自翻译时人 们有充足的理由对翻译文本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译经 史上,译经师们曾经走过不少的弯路。因此,唐朝佛经翻译 的忠实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另一点,我们应该注意 的是,唐朝已涌现出了很多精通梵语的僧侣和文人,他们 对佛理研究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说明到了唐朝,整个 社会对佛教这种外来的文化的认识能力和接受水平,已经 远远超出了前代,人们对译文的鉴赏力有了很大提高。这 个时候,只有借助于较高水准的直译技巧才能满足时代的 要求。因而,新一轮的译经高峰就来临了。所以,玄奘法师 一行,历经千难万险,行程数万里,往返 17 年,终于取回了 “真经”,并且把生命后期的 19 年时间全部倾注于译经事 业上。玄奘法师译经工作中还提出了“五不翻”原则,代表 着该时代译经明显的直译取向。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 训,翻译技巧更加成熟,“文”和“质”不再是彼此分割、互相 排斥的对立体。他的译文,“比较起罗什那样修饰自由的文 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 觉得很文”(吕澂《慈恩宗》),对此,王克非有过精彩的概 括:“由佛经翻译的历程可以看出一个由幼稚的直译而至 幼稚的意译,又由较成熟的直译而至较成熟的意译,终至 二者兼得的发展模式”。
了解中国翻译史的人都知道,在佛经翻译时期,一直 存在着“文”、“质”之争。正如任继愈在《中国佛教史》中所 指出的那样,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 丽”两派。佛经翻译初期是以“质”为主的,因为当时西来的 胡僧不通汉语,而汉地僧人对胡语和佛理的了解水平都不 够高,翻译工作进展十分艰难。“从翻译方法上来说,由于 当时是佛经翻译的草创时期,译经僧侣对佛教经典抱有虔 敬态度,惴惴然唯恐违背经旨;另一方面是经验不足,语言 学知识贫乏,不懂得忠于原文的条件,是要合乎译文语言 的全民规范,因此一般都采用直译法。”“贵本不饰”、“时有 不达”指的就是安世高时期译经的情况。早期译经数量不 多,人们对佛教了解甚少,所以,所有的佛经译本都受到了
山西煤炭管理 134
干部学院学报
2010.2
纵观我国佛经翻译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翻译理论从 最初的“案本”,“重质朴,轻文采”到玄奘的“求真”和“喻 俗”,以及后来的“文”“质”交融,呈波浪式发展和螺旋形的 上升趋势,一步步发展,一步步成熟,构成了我国早期的翻 译理论。这些理论与后来的“善译”,和严复著名的“信、达、
雅”,“直译、意译”,“信、达、切”以及鲁迅等人的“忠实、通 顺、美”和揉合其它多种因素,从而形成的一种最高的翻译 境界的“神韵”、 “神似”、“化境”,发展到当前,“忠实、通顺” 成为我国译界普遍认为比较恰切的标准。还有金堤等翻译 理论家,通过合理吸收国外翻译理论家的经验,而逐渐形 成的“等效”、“等值”等理论,在精神实质上都是一脉相成 的。从这一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翻译理论大致是 沿着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翻译理论的发展完全是一个不 断深化、逐步完善、逐渐提高的过程。从最初一丝不苟、简 单模仿原文句法的“质”(直译),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允许在 句法上有一定自由灵活的“信”(意译),最后又在“信”的基 础上,演变成充满创造精神的“化”。
我国佛教全盛时期应该算是唐朝。佛教的难能可贵之 处是,它属于少有的注重理论探讨的一种宗教。而对佛理 见解的差异则导致不断出现不同的宗派。不同佛教宗派之 间展开“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就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比
收稿日期:2009-12-12
133 山西煤炭管理
作者简介:高晨霞(1980-),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教师。
结语: 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我国在 实现全民医保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无疑有利于提高
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更有利于我国医疗保险体制的完 善。虽然现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特别是大学生医疗保险制 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 下,我们“全民医保”制度最终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郑会绍“. 全民医保”形式下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浅析[J].经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翻译大国,经历了漫长的探 索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佛教是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的,从 那时起,译经事业也就绵延不绝展开了。一开始是西域僧 人来到汉地,与汉地僧人共同合作搞翻译。如后汉时安息 国人安世高,支娄迦谶,他的学生支亮,支亮的弟子支谦, 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望的人;还有世居敦煌的月支侨 民竺法护也对佛经的广泛流传作出了贡献。后来,汉地僧 人不辞艰难险阻,依然前往印度取经,回来后组织译场开 始了大规模翻译工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唐朝的玄奘,他 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去印度求经,十七年后回国,带回佛经 657 部,译出 75 部 1335 卷;并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 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着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玄奘 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所贡献,他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 俗”的翻译标准,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其他国家相 比,中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十分发达,给许多汉文佛经 得以保存下来提供了必要条件,最终汇集成的《大藏经》, 总共有两千多部。这为世界文化增添了十分辉煌的一页, 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自东汉至唐宋,历时千年的 佛经翻译史是一部译者与读者之间互动影响,翻译技巧交 替变化,整个翻译态势螺旋上升的发展史。对翻译方法的 探讨,贯穿整个佛经翻译史。中国近代认真研究佛经翻译 史的第一人应该是梁启超了。梁启超一语破的,指出“翻译 文体之问题,则直译意译之得失,实为焦点”。
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对佛经译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译文,不但要求准确,而且要求具有可读性,早期那些笨 拙的直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 要。而这些不断提高的要求和需求,为佛经翻译史上意译 派产生创造了契机。意译派的代表人物支谦,主张不死扣 原文,改“胡音”为“汉意”,注重译作的词藻文雅,在文字质 量上确实提高了,但却产生另一个偏向,就是删削较多,文 简而不能尽表原意。”于是竺法护依自已的优势(曾游历西 域诸国且会 36 种语言) 出来纠正这种过于自由的意译倾 向。竺法护“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提倡存真偏质,反对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