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难治性淋巴瘤的诊疗策略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蛋白
< 4g/dl
2.血红蛋白
< g/dl
3.男性
4.年龄
≥ 45岁
5.分期
IV期
6.白细胞增高(白细胞计数≥ 15*109/L)
7.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8%和/或淋巴细胞计数<0.6*109/L)
具有以上因素的初治患者容易成为难治复发性 HL
2020/7/16
8
2.复发患者的风险评估
2020/7/16
国际指数,所有患者: ● 低危 0或1 ● 低/中危 2 ● 中/高危 3 ● 高危 4或5
治疗原则:
1、首先推荐进入临床试验研究 2、参考NCCN指南,结合患者情况选择二/三线治疗方案 3、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或异基因) 4、当不能从化疗获益,可考虑支持、对症及止痛等姑息治疗。
2020/7/16
3
三、复发和难治的可能原因
➢ 临床因素
不良预后因素:年龄≥50岁、B症状、≥3个淋巴结区域受累、巨大 肿块(直径>10cm)或纵膈大肿块(>第6胸椎下缘水平胸腔横径的 1/3)。
2020/7/16
10
PET-CT对淋巴瘤预后风险的评估
HL初治
例数
260例 IIB-IV期HL患者 ABVD化疗2周期
疗效
PET(+)
PET(-)
2年PFS 12.8%
95%
DLBCL化疗后 接受R-CHOP方案(47例) 5年OS 53% 接受R-ACVBP方案 (26例)
85%
HL患者ASCT前c 105例
RS细胞上表达bcl-2+ 肿瘤微环境淋巴细胞表达TiA1+ 肿瘤微环境肥大细胞表达c-kit+
独立良好预后因素
RS细胞上表达CD20+
这些指标的价值还要更多临床研究加以验证和评价
Danielle Canioni,,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New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in Refractory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A Study of 59 Cases .. July 2009 .4(7) e634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2007年第5期
2020/7/16
2
2010年《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社征求国内专家意见
提出修改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任一条即可诊断)
1、初次治疗对标准或常规一线方案2周期后病情进展或4周期后病 情稳定的患者
2、临床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1年内复发 3、治疗后病理类型发生转化的患者
国际预后指数(IPI)高 治疗方案不规范 未能严格完整执行治疗方案 药物质量未能保证 没有现成治疗方案而采用尝试性治疗
➢ 病理因素:
误诊; 诊断不准确; 特殊类型疾病; 新病种
2020/7/16
4
➢ 疾病本身因素
1)难以克服的耐药性
①多药耐药(MDR):基因与P-糖蛋白表达增高
②凋亡基因与耐药难治: Bcl-2编码的P26-Bcl-2高表达
GHSG: 德国淋巴瘤研究组 FF2F:无二次失败生存率
2020/7/16 9
方案2:
Brice报告的评价方法:
1)复发时间<12 个月 2)结外受侵
214例
OS
0分
93%
1分
59%
2分
43%(P值<0.001)
其他:
欧洲骨髓移植登记处回顾性研究了462例ASCT后复发HL患 者的预后因素,认为
IPS评分对5年 OS 有重要影响: 0分为55%,1-2分为32%,≥3为12% (p<0.001) 影响OS的五个风险因素: 早期复发(<6个月)、IV期、大肿块、B组症状和淋巴结外侵犯。
2020/7/16
6
NCCN指南 HL不利因素(I-II期)
1.纵膈肿块(X线胸片): 最大纵膈肿块/最大胸廓内径>1/3
2.大范围疾病:
➢ 任何肿块>10cm
3.红细胞沉降率>50 4.淋巴结病灶≥3个 5.B症状 6.出现任何1个结外病灶
2020/7/16
7
HL 国际预后评分(IPS) (每个因子1分)进展期疾病
2020/7/16
12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评估预后
国际预后指数(IPI) 所有患者:
● 年龄>60岁 ● 血清LDH>1×正常值 ● 一般状态评分2~4 ● III或IV期 ● 结外受累部位>1个
经年龄校正的国际预后指数 患者≤60岁:
● III或IV期 ● 血清LDH>1×正常值 ● 一般状态评分2~4
③蛋白激酶 :PKC活性增强 ④抑癌基因抑制 :野生型p53受抑制 ⑤细胞生活环境的变化
与pH值的关系_ 细胞内酸化可以加强细胞的化敏感性 ; 与温度的关系_ 加温能提高化疗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与氧浓度的影响_高氧浓度减轻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
2)淋巴瘤的类型、淋巴瘤类型发生变化、出现新 的淋巴瘤类型。
复发患者是否会变为难治,目前并无成熟风险 评估方法。
方案1:
1.复发时间<12 个月
2.分期为III/IV期 3.贫血 Hb:女性<105 g/L 男性<120 g/L
GHSG应用评价结果
422例
FF2F(Freedom from second failure)
0/1分
45%
2分
32%
3分
18%
难治性淋巴瘤的诊疗策略
2007年青海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 提出“难治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如下:
➢ 1、经标准方案规范化疗四周期肿瘤缩小不足50%或病情 进展;
➢ 2、经标准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但半年内复发; ➢ 3、CR后两次或两次以上复发者; ➢ 4、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者; ➢ 具有上述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难治性淋巴瘤。
3)免疫功能差
① 我院研究,淋巴瘤初治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NK细胞活 性的检测,对判断、预后容易为难治的患者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 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1*109/L是一个预后不良指标。
2020/7/16
5
四、风险评估和预后
(一)、HL风险评估和预后
目前还没有形成国际统一的预后评估系统
4年EFS 33%
77%
淋巴瘤新疗效评价标准最大的修改是引入了PET-CT扫描检查, 在适当时机进行此项检查对预后风险具有很价值。
2020/7/16
c.Moskowitz CH et al等
11
其他
经典型HL:
不良预后因素
RS细胞上表达MAL蛋白+ RS细胞缺乏HLAⅡ类分子-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增加+ 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