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文化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校园推广校园足球文化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
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故有世界第一大运动的美称!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足球游戏起源于公元前475~ 221年的战国时代。
古代的足球游戏称“蹴鞠”。
可见足球运动与足球游戏有着很深的渊源。
然而在中国,足球却成为国人的一种担忧,在我国体育正蒸蒸日上的时候,中国的足球却还是很落后,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足球后备力量严重不足,这充分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最有效的途径是“足球进校园”。
校园足球活动是在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降,足球运动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的情况下,由国家教育部联合体育总结共同开展的一项活动。
2009年初,由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两部委共同发文全面推广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活动旨在以足球运动为载体,鼓励青少年走出课堂、走进操场,积极参与到各项足球活动当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和体能。
基于此,特提出《如何在小学校园推广校园足球文化》这一课题。
研究以校园足球文化的推广为目标,研究出适合校园足球活动的课程方案,达到在推广校园足球文化活动中开展教学课程和有组织的足球训练及比赛的根本目的。
二、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校园足球运动项目,形成有特色的校园足球系列活动。
2.探究校园足球校本化实施策略,形成校园足球校本教材及校园足球队训练方案。
3.形成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让足球成为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以足球为主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研究的内容
1.以学生实际的足球运动水平出发,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校园足球活动项目。
对足球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深度、学习广度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2.研究编写校园足球的校本教材。
以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有关地区足球特色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我校实际出发,形成校园足球运动教材的大体框架,对教材进行筛选、增删、重组、调整,最后形成一套适合我校足球教学的校本教材。
3.研究以校园足球运动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活动。
以足球运动为主体、以足球游戏为手段、建构游戏体系,把欢乐的元素植入到足球运动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加快足球运动推广普及。
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4.研究校园足球运动队的训练。
主要研究足球队训练计划、目标、内容。
成立教练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教练组的学习、研究与反思活动、相互交流、积极完善改进训练方法,形成比较完善的训练体
系。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次课题的研究主要以城西小学的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通过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及有关有效教学理论,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
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将会拥有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主动地构建知识,形成技能。
四、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体育的发展密切关系到人才的健康成长。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在学生中间也有相当数量的爱好者和球迷,开展好足球运动不仅能充实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后备人才,还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这样的意义远远超过锻炼本身。
校园足球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在开展校园足球教育活动的同时,其最终目的就是形成一种“热情、参与、合作、拼搏”的足球特色文化,并把这种文化精髓融入到学校的管理、课堂、活动等各方面的工作中,用特色文化引领、激励、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学校的办学目的是“育人”,要为国家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的额人才,这里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开展足球普及教育活动,让足球课
程进入每一个班级的课堂,达到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简单初步的足球技能,掌握初步的足球知识,了解足球的发展历史,激发热爱足球运动的情感,在活动中形成勇于拼搏,敢于竞争,团结合作的品质,并把在足球活动中形成的精神力迁移至更广泛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学生具备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善于交往合作的学习和做人品质。
第二,学校足球队的训练活动,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讲求科学有效训练的活动,提高我校足球水平,以期达到振兴“城西足球”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不同方法。
实施过程中注意纵横比较,综合分析,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积极改进,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老师在用行动研究法时,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主动贯彻课题研究思想,在行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行动,注重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对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
加强实践后的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实现教研相长。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对开展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更好地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3. 文献资料研究法: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国家有关足球改革的文件和领带讲话,系统的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及有关专项书籍,搜集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形成适合本校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研究提供理
论指导。
4.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5.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
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件,撰写成描述性文字材料,然后以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评析反思或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6、经验总结法:根据研究的不同进程,及时把研究所得撰写成有价值的论文,固化研究成果。
另外还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等多种方法的研究,确保研究过程更规范、科学、合理。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17年9月—2018年7月﹚,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2017年10月—2017年11月)
课题研究初期,成立课题小组,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搜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同时通过学生对足球动的喜爱程度及对足球技能技巧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调查、了解学生现状,找出当前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
2、实施阶段。
(2017年12月—2018年4月)
a、开展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研究(问卷调查)。
b、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
c、探讨足球教学方法:
技术水品分层递进教学法
讲解示范教学法
游戏比赛教学法
d、开展校园足球队训练研究
e、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f、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对各研究内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并整理、记录(有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感悟、论文等),及时写课例分析, 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3、总结阶段。
﹙2018年5月—2018年7月﹚
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相关材料,撰写研究方案结题报告。
整理课题资料,申请并完成结题鉴定,努力推广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分析:
在学校领导的领导和督促下,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研究思路,精心策划研究过程,及时小结,反思研究过程。
在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成果:
(一)设计开发了系列校园足球游戏,如耍猴、曲线运球、定点射门绕圈运球接力、穿越障碍踢球接力,射门比赛等等,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效果超过预期。
(二)编写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三)组织了中高段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学生积极、热情、参与度高,且学生对足球的认识也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四)参加县中小学足球联赛,秋季取得女子第二名,男子第四名的好成绩,春季取得女子第三名,男子第三名的好成绩。
(五)撰写校园足球教学论文
(六)撰写了部分校园足球技战术训练方法和计划。
通过为期一年研究实践,形成学校特有的足球文化特色,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小学足球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的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足球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足球学习氛围浓厚。
八、课题研究结论及存在问题:
(一)、研究结论:
经过为期一年的研究、讨论、实施、总结,我校校园足球文化推广收到一定成效,学生对足球的认识和热爱程度增强了许多,学校组织的足球活动队与足球联赛,学生参与热情也很高,效果超过预期;参
研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均具有较大转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的方式手段比较单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够强。
2.课题研究活动还趋于形式,研究不够深入,为了课题而搞活动的现象明显,不能真正的深入到学生中去。
3.课题研究的进程比较缓慢,主要是研究时间不足,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研究的思路不够缜密。
4.课题研究的目标大程度不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笔提高。
5、缺乏专家引领,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和他人的成果,也可能遇到暂时的困难,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超前性、有效性,需要专家适时指导、引领,方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九、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2.大力营造研究的氛围,让每位成员理解,教学即研究,课题研究就在我们身边,不能为研究而研究,让研究成为我们工作的一种需要。
3.积极围绕研究目标设计和开展有关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加强研究过程中的反思,及时小结,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在研
究过程中及时把研究的成功经验,课后反思,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不要到某一阶段需要材料时才整理。
5.加强与其他课题组的交流与沟通,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