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术后康复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术后康复指导(2013版)
一、概念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甲状腺癌中以乳头状癌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二、术后指导
1体位:病人回病室后取平卧位,其血压平稳或全身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颈部给予沙袋压迫,预防切口出血。
2呼吸道管理:注意保持颈部水平位置,避免后仰或前屈过度,影响正常愈合。
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血氧监测及低流量吸氧,协助病人翻身、叩背咳痰。
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病人一般因咽喉疼痛、发干,不敢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应给予雾化吸入,鼓励病人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3饮食:病情平稳或全身麻醉清醒后,护士及时协助病人进食少量温凉或流质饮食,观察有无不适,禁忌过热流质,以免诱发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
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的,由护士协助其进食。
4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保持有效负压吸引,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翻身时扭曲、受压或脱出,2 h挤压引流管1次,防止小血块堵塞。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术后1 h内,引流液为10 mL~20 mL。
全天液量少于10 mL,可以拔除引流管[3]。
如发现引流液呈乳白色,提示可能有乳糜漏,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5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5.1术后出血护理:观察切口处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如有潮湿,应及时通知医生换药。
严密观察引流量,术后切口引流量不应超过100ml。
观察颈部是否迅速肿胀增大,如引流出血液多而快,病人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应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立即行床边拆除切口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块。
5.2呼吸困难和窒息: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h内。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颈部肿胀,切口渗出大量鲜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在床边进行抢救,敞开切口,除去血肿,如呼吸仍无改善,应行气管切开术。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呼吸困难、窒息等情况。
5.3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损伤:术后护士鼓励病人发音、进食,注意有无声音嘶哑以及进食有无误咽和呛咳,以便及早发现喉返神经和喉
上神经损伤的征象,及时对症护理。
加强对出现上述症状的病人在饮食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应关心、安慰病人,告诉病人这些现象多为暂时性,可以通过理疗等处理后自行恢复。
如发生误咽和呛咳,协助病人坐起进食,并鼓励其进半流食或固体类食物。
5.4甲状腺危象:多在术后12 h~36 h出现高热(40 ℃以上),脉快且弱,脉搏>120/min,烦躁、大汗、谵妄甚至昏迷。
出现此种情况应立即行物理降温,给予氧气吸入,补充碘剂、激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若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还应补充甲状腺素,并长期服用。
5.5手足抽搐:多为甲状旁腺受损[4],在术后1 d~3 d出现。
严密观察病人面部、口唇周围和手、足有无针刺和麻木感。
饮食适当控制,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
给予病人高钙低磷食物,如绿叶蔬菜、豆制品等,症状轻者,口服钙片,每周测血钙或尿钙1次,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抽搐发作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以解除痉挛。
2周~3周后轻者可恢复,严重者可出现面肌、手足持续痉挛,甚至发生喉、膈肌痉挛,引起窒息而死亡。
三、出院指导
1.心理调适:甲状腺癌病人术后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指导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功能锻炼:为促进颈部功能恢复,术后病人在切口愈合后可逐渐进行颈部活动,直至出院后3个月。
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因斜方肌不同程度受损,功能锻炼尤为重要;故在切口愈合后即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并随时保持患侧上肢高于健侧的体位,以防肩下垂。
3.治疗:甲状腺全切除者应遵医嘱坚持服用甲状腺素制剂,以预防肿瘤复发;术后需行放射治疗者应遵医嘱按时治疗。
辅助治疗可以服用人参皂苷rh2抗癌产品今幸胶囊(rh2护命素),能直接抑制癌细胞的生成,补益元气,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食欲,增加血小板,白细胞,促进恢复。
4.随访:教会病人颈部自行体检的方法;病人出院后须定期随访,复诊颈部、肺部和甲状腺功能等。
若发现结节、肿块或异常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