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安全教育日疏散演练实施方案(印刷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庄小学安全疏散演练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提高学校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师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的生命安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于2015年3月26日在我校全体师生中开展应急避险教育与演练活动。
一、演练目的
通过安全疏散综合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险的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要求和线路,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确保在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学校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危险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和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
(1)由于建筑质量造成教学楼出现坍塌时;
(2)教学楼内发生火灾时;
(3)地震、空袭、爆炸等灾害发生时;
(4)其他不可预知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等。
三、疏散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以维护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为本,尽快安全有序地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
2、快速反应,减少损失的原则。
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时,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自救,尽可能减轻伤亡和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同时应及时向公安、消防以及上级主管领导同志上报有关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生产自救。
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秦建华
副组长:石红军徐卫东徐伟
成员:中层干部、班主任、体育组、其他在职老师和教工
2、总指挥:徐卫东
五、演练要求
教师要求:
1、班主任老师对本班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活动的动员,讲清活动的意义和要求,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此项活动,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班主任老师要抽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各岗位上的教师听到紧急铃声后,要迅速到位,各尽其责,师生共同疏散。
4、教师穿运动鞋或软底鞋。
学生要求:
1、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动作要快,遇到障碍,最前面的同学要设法快速排除障碍,保证后面同学顺利撤离。
2、如有学生跌倒,后面的一、两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后插到队伍中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压。
3、撤离过程中,如有擦伤、碰伤等情况出现,应先撤到安全地带后再找医疗救助组进行包扎、治疗。
4、学生统一穿校服,着运动鞋或软底鞋。
演练前通知学生疏散线路、方向等各项要求,并准备好毛巾。
教育学生,撤离时一只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只手抱头,弯腰从教室撤离;在走廊上不要拥挤,避免踩踏事件发生;高年级学生要照顾低年级学生,男生要照顾女生。
疏散要求:
1、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每班靠近前、后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在教室走廊排成两路纵队,班主任带队,班长和配备的任课教师殿后,由靠楼梯口的第一个班级先行疏散,其他班级依序紧随其后。
2、从一层开始疏散,二层和二层以上等下一层疏散过后再走;二层和二层以上靠楼梯口的第一个班级注意:不在教室走廊停留,直接由教室下至下一层楼梯口,暂停,待下一层的走该楼梯的所有班级学生全部疏散完毕,再紧随其后疏散,后面班级随行。
3学生不准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4、如这时遇火灾时教学生必须手捂住鼻孔,学生用毛巾、衣物等沾水后遮住鼻嘴。
5、本班教师在本班学生的最后,待本班学生撤完后,应立即在该层楼梯口把守、指挥,直至该班所有的学生有秩序的疏散完为止。
6、按预案要求,服从指挥,快速,有序,安全第一。
四、演练安排
1、内容:紧急安全疏散演练(地震时发生火灾,教室至操场疏散);
2、演练时间:2015年3月26日(周四)疏散演练。
1、疏散顺序、线路
楼上班级:2号楼、3号楼每层西面的三间教室从西楼梯下,东面的两间教室从东楼梯下;
1号楼每层西边的四个教室从西楼梯下,东面的三间教室从东楼梯下。
疏散线路:1号楼所有班级疏散至学校大门花坛处。
2号楼所有班级从操场南侧入口进操场中部以南;
3号楼所有班级从操场北侧入口进操场中部以北;
2、疏散流程如下
(1)总指挥宣告活动准备开始。
(2)响紧急疏散信号(连续响铃五次)。
(3)教师立即在教室内组织好学生就近排队按秩序快速地走出教室。
(4)各班按学校规定的顺序和指定的路线迅速有序撤离教学楼。
(5)各班撤出教学楼后到指定地点迅速集合站队,班长清点人数并向班主任汇报,最后汇总到总指挥处。
(6)灭火组继续扑救火灾直至将大火扑灭。
(7)活动总结。
疏散演练完成,灭火组开启教室电源和清理地震、火情现场,并统计灾情。
(8)班主任带领学生在体育组的统一指挥下有序返回,上楼梯时遵照先高后低的原则。
六、管理工作
(一)人员分工
(1)信号员:孙卫华
职责:确保全校室内外广播畅通,负责疏散演练信号的播放。
疏散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记时员:徐卫东
职责:负责疏散演练记时,记录从警报启动到第一个班级到达指定位置的时间,以及警报启动到最后一个班级到达指定位置的时间。
有学生撤离后方可自行撤离。
(4)灭火组:朱仁连(组长)、刘德华、唐小燕等食堂人员、保安处。
(5)后勤保障、医疗救助组
组长:凌燕组员:孙修成赵文斌唐小燕
职责:负责维持操场内学生秩序,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
(6)考评组
组长:石红军组员:徐伟徐卫东;
职责:按照演练方案和学校大型活动的要求,对班级进行考评,考评成绩计入班级工作目标考核。
(7)宣传、摄影摄像组
组长:薛桂刚
职责:负责整个演练的宣传工作、拍摄照片备用。
(二)疏散人员职责
1、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学校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铃、警铃、哨音或其他方式发出警报,全体教职工应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到指定位置组织学生进行疏散,灭火组准备燃火物品并燃火,并在学生疏散时开始用灭火器灭火。
任课教师作为安全疏散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停止授课并组织学生进行撤离,当学生全部离开教室后任课教师与学生同步撤离,并及时观察、处理突发事件。
2、总务处及时开启安全通道,保证通道畅通;并及时关闭电源等设备,组织人员进行抢险自救准备。
3、教导处协助医务室紧急成立救助站,设立明显标志,做好救护准备;并协助体育科做好人员的疏散指挥与集结调动等工作。
4、办公室、工会马上开展联络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学校情况;并配合学校做好受伤人员的家属接待与善后处理工作。
5、疏散组到各出口处指挥、控制、分流人员,确保学生不因拥挤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
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
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卫生间、厕所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
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
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
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
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
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
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
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5.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
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附三:避震小常识(地震后第一时间,如一时逃不出去,应就地避险)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
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
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在厕所、洗手间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石庄小学 201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