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4.2.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合集下载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21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含解析)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21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含解析)

考点21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考点热度 ★★☆☆☆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3(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特别提示〗 河流的侵蚀地貌对聚落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堆积地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聚落的分布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故并非所有的平原都是聚落密集区,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

考向一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及原因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影响很大,尤其是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较多,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山区道路的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答案】1.A 2.C【解析】1.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

故选A。

2.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

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

故选C。

考向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多呈带状。

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

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

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聚落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的聚落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

其主要类型对比分析如下。

4.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2打印版

4.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2打印版

4.2课题:山地的形成编写人:李建兵审核人:一、知识目标分析山区交通选线以距离换高程的“之”字形为主的原因。

二、情感目标:通过分析各种山地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指导1、以学案为路线图自学基础知识,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课前利用15—20分钟按要求完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在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高,大。

因此人们通常优先建设_______较低、较小的,其次才是。

2、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和。

3、在山地地区交通线路迂回前进。

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相应的和丘陵地区。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一、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避开________。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______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______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铁路穿过的谷地,按山地的形成类型属于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发育而成。

二、读下面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交通干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公路7%~9%铁路3%材料二交通线示意图(如右图)(1)与平原比较,山地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的选择、交通运输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为主,原因是。

(3)若该地选择了山地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山地和河流地貌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解答

山地和河流地貌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解答

2.如何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 (1) 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 ——技术要求、工程量、造 价等;(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 ——居 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读下表,回答 (1)~(2)题。
表 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①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 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图,在 EF 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 EHF ,而不是 EGF 。 ②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公路 (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 修建公路 (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 ③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 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行车安全。 ④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 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⑤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因为背斜岩层 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考法二地形及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地形
平原
山区和高原
城市等聚落发 表现 育的理想环境
气候寒冷区, 城市多分布在 山间谷地中
热带地区的城 市多分布于高 原上
地形
平原
山区和高原
原因
地势平坦,节 省建设投资; 土壤肥沃,便 于农耕;交通 便利
地势相对较低, 温度条件相对 优越;地形、 水源等条件好
B.乙山为断块山 D.地形主要为山地
(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 D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6·江苏盐城一模)读某区域背斜谷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 1~2题。

公路河谷地带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公路河谷地带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即学即练
【2】关于公路选线的具体原则,欠妥的是( D )
A.尽量少占农田,特别是高产田
B.尽量避开陡坡、河流、沼泽
C.在陡坡上要利用“之”字型弯曲减缓坡度
D.尽量避开居民点,以减少污染
即学即练
【3】下面为甲乙两地公路景观图,下列关于两图的 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二十七讲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原因: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
2.影响
(1)运输方式选择:以 公路 为主,其次是铁路。
(2)线路选址: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 河谷地带
(3)线路延伸方向:往往迂回前进。

即学即练
【1】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 虚线修建,呈“之”型主要是出于旅游欣赏的需要
B.甲图地区经济的发展一般需要首先修筑铁路 C.乙图公路大多出现在平原地区 D.乙图公路边经常出现大型零售商场
课堂小结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4.2山地的形成(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重点:山地交通线路分布的特点。

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山地交通线分布特点的成因。

我校学生的地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足,而归纳总结能力又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有效的结合教师所给材料分析出成因就称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人教版必修1教材、学案中提供的相关材料。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学案。

(三)主要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为主、小组合作探究法为辅。

教学设计思路做法:PPT出示北京市地形图,说出门头沟、顺义的主要地形类型。

目的:回顾与本节课相关旧知,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本节主题。

做法:结合具体案例,在教师引导下,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山地交通线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

活动1:与顺义区相比,说出门头沟区交通线的特点?活动2:选择相关资料,简要分析门头沟区(山区)交通线特点的形成原因。

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图像资料,自主归纳山地交通线分布的特点。

在学案中相关材料的帮助下完成对于山地交通线分分布特点的成因分析。

做法:板书小结。

目的:对本节内容进行整理。

做法:小小设计师活动,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文成具体区域交通线路的选择与线路的设计。

目的:学习知识后马上应用,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检测、查找、修补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和欠缺,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和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功能。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出示北京市地形图。

结合地形图,说出门头沟及顺义的主要地形类型。

不同地表形态对于我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本节课我们就以门头沟为例,来探讨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观察图片回顾与本节课相关旧知,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本节主题。

导入门头沟区交通线案例分析学以致用小结4.2山地的形成(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效果评价设计自 然 条 件山地 交通运输线路影 响密度 (稀疏)结构 (以公路为主) 布局 (多在河谷) 形态 (迂回曲折) 人 类 活 动 制 约改 造。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道路跨过河流
道路连接小居民点 通向大城市的最短路线
活动一下
如图为某公路走向示意图。
道路应避开沼泽地
根据此图分析如下问题。 道路通过小村庄
(2)山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个 地形单元中,与公路线的选择 是否有关?这些现象说明了公 路线的选择还受哪些因素的影
山响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公告路选线是要在尽可能多的 联系、接近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 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的因素,也是公路 选线时要考虑的因素。
活动一下
交通运输 干线类型
公路
铁路
最大限制坡度
7%——9% 3%
活动一下
如图为某公路走向示意图。根 据此图分析如下问题。
道路应避开沼泽地
(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哪些自 然因素?又是如何处理与这些 自然因素的关系的?
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 道路通过小村庄 泽等自然因素。 公路在山谷中穿行的时候,呈“之” 字形弯曲,可减少坡度的影响,同 时道路尽量避开坡面;公路跨河流 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道路跨过河流
道路连接小居民点 通向在滇藏公 路之上
问题探究:
修建公路时要考虑哪 些因素?
自然因素:要尽量避 开地形、地质、水文 条件复杂的地段。
社会因素:应级尽量 在交通量最大、线路 最短、占用耕地最少 之间寻求平衡。
隧道工程的背景知识
一.要考虑工程的安全 稳定性
二.要考虑施工的方便 性
三.要考虑地下水的流 动及储存情况
交通运输 干线类型
公路
铁路
最大限制坡度
7%——9% 3%
表4.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完整版)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学案

(完整版)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学案

4.2山地的形成第2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2.了解研究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教学重点】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部分,填写以下内容(1)与相比较,山地具有大,的地形特点,它们对的选择、分布和方向影响比较大。

(2)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上以运输为主,而后是运输。

想一想为什么?(3)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密度大,而其他地区密度比较低想一想为什么?(4)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

比如在陡坡上,道路呈“之”字形弯曲,人们也称其为盘山路。

想一想为什么?2.读图,学习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合作探究】1.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教材76页的活动题)2.说明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3.说明隧道工程选址在背斜。

(结合教材74页活动内容)4.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

下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地基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原因是。

5.说明断层处可以找到泉水,但大坝等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带【课堂练习】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③处的地形属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_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判断依据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共15张PPT)

高考地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共15张PPT)

总长度大
避开陡坡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2、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 谷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3、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弯曲程度大, 线路总长度大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 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 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 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 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D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
5.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6.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 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11.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有利: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地热,肥 沃的土壤,旅游资源……) 。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公路成本较低,工程难度较小) 2、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地势相对和缓,人口相对集中
3、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弯曲程度大,线路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知识讲解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 A .KLOP 线 B .KMOP 线 C .KMNQ 线 D .KPQ 线(2)拟在K 点与T 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A .KRQPT 线B .KMNQPT 线C .KLOPT 线D .KST 线解析 第(1)题,因为KMOP 线经过地区等高线向低处突出,说明该处为山脊,由此判断B 项正确;A 项中KLO 线经过地区等高线向高处突出,说明该处为山谷,与分水线为山脊矛盾,因此A 项与题意不符;C 项中NQ 处等高线向高处突出,说明该处为山谷,与分水线为山脊矛盾,因此C 项与题意不符;D 项中KPQ 处等高线没有发生明显弯曲,说明该地既不是山脊也不是山谷,与分水线为山脊矛盾,因此D 项与题意不符。

第(2)题,因为KST 线经过地区等高线比较稀疏,说明坡度较缓,且沿线没有跨越河流,工程量小,技术难度低,由此判断D项正确;A项中KRQPT线经过甲河流,工程量大,与公路选线应选择坡度较缓、工程量小、技术难度低的原则矛盾,因此A项与题意不符;B项KMNQPT线KM处为山脊不适宜修路,PT处经过甲河流工程量大,因此B项与题意不符;C项KLOPT线经过甲河流工程量大,因此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1)B(2)D2.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1)~(3)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 000 m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

山地形成(第2课时)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地形成(第2课时)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 地伸展;③襄
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 营安全性。(如果选取 最直、最短的线路,就
渝铁路沿汉水 谷地伸展;④
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 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 成昆铁路沿地
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 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 形大势曲折伸
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 设施
桥梁或隧道)

山区交通建设的 影响
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山区交通线的选取原则及其原因分析
山区交通建设 影响
的一般原则
原因
①山地修建交通运
首选公路运 输干线的成本高、
方式 输,其次是 难度大;②建造公
铁路运输 路的成本、技术难
度较铁路小
实例
西藏先有新 藏、青藏、 滇藏等公路, 后有青藏铁 路
影 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
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来确定路线的走向。 ①同蒲铁路沿
线 路 走 向
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 “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 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 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 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
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
汾河谷地伸展; ②陇海铁路的
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西段沿渭河谷
②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等)―板块挤压―大洋 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链、海岸山 脉等。
【例2】下图为 “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 位于10°W-60°E。
D (1).⑥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能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地发展交通的限制条件:
相对高度 ,地形 。

2.山地交通运输方式:
优先发展 ,而后才是 。

(原因: 建造成本低,工程难度较小。

) 3.山地交通线路选址:地势相对和缓的 和 。

4.山地交通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
前进(山地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 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探究点一 课本P76活动第1题。

探究点二 课本P76活动第2题。

探究点三 在右面等高线地形图中,在A 、B 之间设计
一条合理的公路线。

1.褶皱的基本形态是
( )
A .高山和谷地
B .断层和裂谷
C .背斜和向斜
D .块状山地和陷落盆地 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
A .搬运作用
B .侵蚀作用
C .堆积作用
D .内力作用
右图是“油气田地质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 ) A .向斜 B .背斜
C .断层
D .地堑
4.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 )
A .气、水、油
B .气、油、水
C .水、气、油
D .油、水、气 5.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
( )
知识梳理 学习目标
秦安一中2012—2013学年
高一地理学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巩固训练
课堂探究
A.①B.②C.③D.④
6.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7.读“公路选线示意图”分析公路的以下两处弯曲是否正确,并说明理
由。

a处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