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重点项目课题申请指南
教育部科技司
二○○八年一月
前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精神,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重点项目,主要研究大区域空间高精度雷电探测关键技术,针对重大工程雷电防护的雷电时空分析及仿真,雷电灾害性天气近中程预报,以及建立雷电监测的应用示范,收集并整理我国在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方面的数据资料,建立面向公共服务的雷电信息管理系统,为我国雷电灾害预警、防护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为充分调动各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的积极性,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围绕我国雷电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的国家需求,针对气象预报、航空航天及国防等行业及重大工程的应用,开展雷电探测与预警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雷电探测成套系统,攻克大区域空间高精度雷电探测、雷电仿真、雷电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雷电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和相关技术规范,并实现对跨省区雷电气象预报及国防科研重大工程的应用示范,带动我国雷电灾害监测与预警能力的提高,使我国雷电探测及预报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促进我国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进步,以及对雷电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二、申请内容
该项目设以下5个课题,现发布其中4个课题申请指南(其中课题2全能型雷电探测设备研制及应用采取定向委托方式已经确定了课题承担单位):
课题1. 大区域空间高精度雷电探测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
课题3. 面向重大工程防护的雷电仿真系统研究开发
课题4. 雷电监测及临近预报技术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
课题5. 雷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相关规范的研究
三、项目实施期限及经费来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07年11月-2010年11月)。
项目经费总计40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拟年排3000万元,承担单位自筹配套1000万元。
本批次申请指南安排经费24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拟安排1800万元,承担单位自筹配套600万元。
四、申请资格
(一)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2、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
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申报单位必须提供课题实施的管理模式,并出具保证课题实施完成的承诺函,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或所属部门科技(科教)司审定后,进行申报。
3、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
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4、申报单位应具备多年从事雷电监测预警的相关研究基础和条件。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
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4个法人单位。
(二) 申请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
1、课题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年龄应不超过60周岁(1947年9月1日后出生),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从事有关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5年以上,用于所申请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2、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
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同期已主持一项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条件平台专项)课题的人员,不得进行本项目的申报。
3、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
事
业单位(含研究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低于工作时间60%的均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
五、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文件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超出课题申报指南范围的课题申报将不予受理。
2、文件构成包括申请函、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课题申报书、相关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申请单位资格申明函、申请单位资信证明、配套经费承诺函、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等)、课题预算申报书。
3、《关于2006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预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财函[2006]12号)的要求,填写课题预算申报书,同时实行网上申报,各有关单位统一通过科技部门户网站的预算管理系统进行相关内容的申报,网址:,书面报送的材料应当由申报系统软件打印,书面申报材料与网上申报材料不一致的课题不予受理。
课题预算书须单独装订,与相关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4、申报书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5、申请文件一式15份,正本1份,副本14份,光盘二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
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
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
《申请指南》从科技部网站()和教育部科技司网站()上直接下载。
7、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8年2月1日15:00时整。
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
邮寄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
项目组织单位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寄送地点: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邮编:100816)。
联系人和电话:教育部科技司明媚明炬
(010)66096301
六、课题评审
经形式审查,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
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我们将组织专家对申请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七、课题管理
1、国家教育部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
2、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
3、课题执行期间,项目组织部门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的课题,项目组织部门有权终止合同。
4、课题完成后,由项目组织部门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
第二章申请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课题一、大区域空间高精度雷电探测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
一、研究目标
以现代大地测量理论与空间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空间测量、卫星定位、时间系统、微波技术、GIS等技术方法,研发出适合于全国构网、可实现全能型雷电(包括地闪和云闪)定位的模型和优化数据处理技术,以及适于各种雷电应用专题的集成系统软件平台。
使用自主研发的雷电探测设备,建立跨省区、且满足气象预报及重大工程雷电防护需求的雷电探测示范网,为本项目其他课题研究提供试验平台和基础信息,并为气象预报及重大工程防护提供综合雷电信息服务。
二、研究内容
1、研发基于椭球空间的大区域、多参数、高精度、可用于全国联网的定位模型及解算技术。
2、研究精度非线性分布、复杂环境因素分析与试验、大冗余度观测数据筛选和粗差剔除、多精度观测值赋权等技术方法,提出综合的优化数据处理技术、历史数据融合处理技术。
3、研究基于雷电空间信息栅格及雷电GIS技术的多源异质、类型各异的海量雷电空间信息的数字化采集、组织、存储、管理、分析、应用和服务等技术;研发各种雷电数据之间、各雷电专题应用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技术。
4、示范应用技术:分析环境因素、探测精度及效率、数据通信等对探测站点选址的影响,研究探测网精度估计、设计与建设等技术。
三、主要考核指标
1、研发全能型雷电定位系统。
应适合于全国构网,综合定位精度500米以内,综合探测效率不低于90%;可靠性指标MTBF 不低于8000小时,可维修性指标MTBF不大于0.5小时。
2、雷电空间信息栅格。
基于GIS平台,支持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栅格数据、矢量数据的一体化无缝连接,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图数互查。
3、示范工程网。
应使用本项目自主研发的全能型雷电探测设备,跨省区、且满足气象预报及重大工程雷电防护需求,提供本项目的试验平台及基础信息,并提供综合雷电信息服务。
四、承担单位条件
承担单位应具有雷电空间定位模型及解算技术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对国内外雷电探测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具有与气象部门及重大工程防护部门合作的基础,保证本项目应用示范网的实施。
五、课题经费
国拨经费拟安排55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180万元。
课题三、面向重大工程防护的雷电仿真系统研究开发
一、研究目标
以雷电监测和气象观测数据为出发点,建立雷电计算与仿真模型,开发集新型雷电网络化观测体系、雷电监测数据共享平台、雷电放电全过程仿真平台、雷电预警预报、雷电灾害评估于一体的监测、采集、计算、分析的综合服务支撑系统,为雷电灾害评估和预警提供定量数据,并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的雷电灾害评估和预警。
二、研究内容
1、雷电地闪、云闪模型及算法研究,考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环境物体的雷电电磁场模型及算法研究,雷电地磁场与闪击物相互作用模型及算法研究等。
2、多级雷电灾害评估模型、标准与体系研究;多级雷电灾害预警模型、标准与体系研究,雷电灾害等级预警的实时发布,灾害等级评估服务的研究。
3、雷电仿真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实现雷电时空分析结果可视化。
4、雷电监测数据接口技术与模块开发,雷电预警预报服务模块开发,雷电计算仿真模块开发,雷电灾害评估模块开发,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的集成开发。
5、系统构建与软件平台开发。
开发一套智能化的、集雷电网络化观测体系、雷电监测数据共享平台、雷电放电全过程仿真平台、雷达预警预报、雷电灾害评估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支撑系统。
三、主要考核指标
开发雷电仿真与工程防护综合服务支撑系统软件。
主要指标:
1、雷电模型与放电过程仿真:雷电模型预测的闪击过程与实测、试验结果吻合,雷电电磁波的时空分布符合雷电电磁场的基本特征,雷电与物体作用模型能合理地预测实测结果;
2、雷电灾害分级评估标准与预警体系:评估体系涵盖并高于IEC等国际标准;
3、雷电仿真可视化技术:系统平台能对雷电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与地物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行适时、动态、直观的三维演示。
四、承担单位条件
申报单位与合作单位应有长期从事大气环境、雷电生成机理、雷电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基础和条件,具有重大工程雷电监测和气象观测数据积累,以及雷电防护的研究基础。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五、课题经费
国拨经费拟安排30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100万元。
课题四、雷电监测及临近预报技术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
一、研究目标
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段的雷电观测数据和其它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雷电活动特征与天气过程的相关性;建立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雷电预警预报模型;开发和建立雷电观测数据时空分析处理平台和雷电预警预报软件系统,给出针对不同
用户的一系列雷电预警预报产品,建立雷电临近预警预报试验示范网。
二、研究内容
1、利用不同算法研究雷电活动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认识其地理分布信息特征的规律性。
根据上述结果评估不同算法下所得到的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分析雷电活动与大气温度、湿度、气压以及地面降雨等气象参数的统计关系,研究雷电发生的气象背景条件,建立雷电活动的准确诊断和预警预报新指标。
3、分析研究雷电活动特征与地形地貌、天气形势等因素的依赖关系,研究强对流性极端天气事件中雷电活动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雷电潜势预报技术和方法,建立雷电潜势预报模型。
4、基于地基雷电监测定位网的数据库资料,分析研究不同地区雷暴电荷结构及其雷电活动特征,开展强对流风暴的动力、微物理、降水和电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研究,利用雷电监测资料,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以及其它气象观测资料,发展雷电临近预警模型。
5、开发雷电监测信息应用系统及雷电潜势预报和临近预警系统,开展雷电预警预报以及雷电资料应用于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的外场运行试验,利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实现雷电监测信息以及雷电预警预报气象服务。
三、主要考核指标
开发雷电时空分析与多尺度预报系统。
主要指标:
1、海量雷电数据时空分析技术和方法:雷电时空分布结果应与雷电探测系统的观测结果相吻;
2、雷电观测数据时空分析处理和预警预报:雷电出现概率和出现强度概率预报应与现有的累积观测数据相吻合;
3、雷电潜势预报和雷电临近预警技术:0-12小时雷电潜势预报、0-2小时雷电发生概率、危险度等级、移动趋势等雷电预警预报服务产品。
四、承担单位条件
承担单位应具有雷电探测、预警预报及雷电数据资料积累、应用研究的基础和工作业绩,有较强的专业科技开发团队和较完善的实验、开发条件。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优先选择具有示范应用条件的单位。
五、课题经费
国拨经费拟安排45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150万元。
课题五、雷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相关规范的研究
一、研究目标
建立我国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信息系统,实现海量信息的良好动态管理和快速检索与查询。
开发能够满足多行业应用需求的雷电信息共享应用软件,提供丰富的分析产品。
对我国雷电监测网的建设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建立雷电监测技术规范,为我国雷
电监测网的建设提供依据。
二、研究内容
1、基于对我国雷电监测资料和雷电灾害资料的全面收集、分析、整理,建立我国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资料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不同需求的统计和查询。
2、基于地理信息和雷电资料,开发雷电信息专题应用软件,为相关行业和专业用户提供服务,便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雷电信息共享。
3、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雷电探测设备的架设环境进行设计,并结合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建议雷电监测技术、数据存储和传输技术规范,为全国雷电监测网的建设提供依据。
三、主要考核指标
1、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资料数据库建立:实现对现有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资料的集成、整合,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资料数据库可存储和处理TB级数据,可集成主流数据库ORACLE,MS SQLSERVER,DB2中数据,实现多层分布式数据存储,具备数据库自动备份功能,支持SDE技术,与GIS进行数据交换,
2、多功能雷电信息管理系统:遵循J2EE框架标准,多层体系架构,B/S运行模式,可在多种应用服务器软件平台中运行,支持SDE技术,与GIS平台集成,全中文操作界面,支持AJAX 实现页面智能操作提示,支持MD5、DES、RSA等加密算法,支
持硬件加密卡登录系统,实现多条件组合检索和统计功能;
3、雷电监测和灾害以及预警预报产品应用共享系统:提供不同的雷电信息分析行业产品,支持远程软件功能升级,支持雷电监测信息下载更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雷电信息共享;
4、雷电监测技术规范建议:提交建立雷电监测规范送审稿,在站址选择、组网观测等方面为全国雷电监测网的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四、承担单位条件
承担单位须具有雷电探测、雷电灾害评估和防护及雷电数据资料积累,雷电信息应用研究相关领域的基础条件和工作业绩;有较强的专业科技开发团队和较完善的实验、开发条件。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优先选择有示范应用单位参与的课题。
五、课题经费
国拨经费拟安排500万元,自筹配套经费170万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项目组织单位:
课题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年月至年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年月
编写说明
1.本申报书由课题申报单位组织编写,经单位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科技司(局),地方科技厅(委、局)]审核同意后上报项目组织单位。
2.编写要求:
(1)课题目标符合项目的课题申报指南的要求,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可考核;
(2)课题任务明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
(3)课题管理与实施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4)课题所需国拨经费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和使用,并另编制《国家科研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书》;
3.课题申报书A4打印,正本1份副本14份。
一、申请函
根据课题申请指南,我单位(全称及地址)授权(姓名)(职务、职称)作为全权代表,提报下述内容:
1.我方愿意按照《申请指南》中规定的条款和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下列文件15份,其中正本1份,副本14份。
(1)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2)课题申请书
(3)相关附件
2.我方愿意向申请主持部门提供任何与该项申请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3.有关本申请的所有正式通讯应致:
地址:邮编:
电话:手机:传真:
申请人名称:(公章)
法人(或授权代表)姓名:签字:
年月日
二、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
(一)申请单位概况
名称:电话:
地址:邮政编码:
开户银行及账号:
单位负责人姓名:职务:技术职称:(二)申请单位简况
(联合申请单位在此处须分别对所有规定内容进行详述)1.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历史沿革、批准成立部门等);
2.课题负责人的姓名、职称、技术简历、学术水平;
3.参加课题工作的科技人员数量、素质及专业构成;
4.近期从事同类研究或开发项目的名称及成果;
5.承担该课题的主要物质条件和经济状况(包括上年度财务经营状况)。
课题信息表
课题申报书提纲
一、课题概述
二、课题的目标与任务
1.项目确定的课题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2.课题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
2.课题申请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与研究开发队伍现状等)
四、任务分解与考核指标
1.课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2.主要技术指标(如形成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的竞争分析,满足项目所依托的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研制的需求情况等)
3.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如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课题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效益,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4.课题实施中可能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
5.人才队伍建设
6.其它应考核的指标
五、经费预算
1.课题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需求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
六、课题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1.课题进度安排
25
2.课题各年度目标及考核指标
七、实施机制
1.课题的组织管理措施
2.课题参与单位的任务分工及国拨专项经费分配3.产学研结合模式
4.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
八、课题负责人及参加课题主要人员情况
1.课题负责人简介
2.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
九、课题风险分析及对策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一、有关附件
1.相关科研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2.课题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科技查新报告,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分析报告;
3.课题配套资金来源(如贷款、地方部门匹配资金等)的证明材料;
4.中试或产业化所需相关产品生产的许可证明文件;
5.与课题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十二、申报单位签章
课题申报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课题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课题参与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
课题参与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
课题参与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
十三、课题申报单位主管部门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科技司(局),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或其它主管部门]
(盖章)
年月日
十四、专家组或中介机构评审(评估)意见
论证专家组负责人(签字)
或科技中介机构(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