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班级:土管12-1 学号:20126961 姓名:陈杨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阶段,人地矛盾尖锐。
如何缓解这种矛盾,如何利用好土地,尤其是城市土地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为集约利用方式,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挖掘城市用地潜力,走内涵式城市发展道路。
本文主要是就近年来的阐述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迫切性;简单总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土地研究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stage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and land is sharp. How to alleviate this contradiction, how to use the good land, especially the urban land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china's land use situation demands that we must change the land extensive utilization of intensive use,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urban land use, improve the land use efficiency, fully tap the urban land potential, take the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notation type city.thepaper analysesthe urgency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of ourcountry;simple summary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of the impact factor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index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bout our country’s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 city;land for construction;intensive use;evaluation
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城市土地的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
探讨城市土地的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控制城市用地蔓延,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热门问题。
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前期,受郊区廉价土地的诱惑,城市盲目向外蔓延,这种日益扩大的城市蔓延现象,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和林地资源,使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许多在这片占老大陆生存了几万年的物种也在这场过度郊区化中大批灭绝,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用地规模的不合理扩张和城市土地资源的粗放化经营,引发了通勤成本高、出行时间长、中心区衰败、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为0.9hm2,仅为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的33.9%,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仅为0.1hm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日益增多,城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
从1981年~1998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净增约139万km2,总量增长1.87倍。
这种增长趋势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将进一步持续下去。
同时来自国土资源部专项调查表明,我国土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从1996年到2004年不到l0年时间内,全国耕地减少了l 亿多亩;与此同时,大量土地被租放利用,甚至浪费。
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4.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的日益匮乏是中国现阶段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用地扩张迅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2],土地集约利用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3]。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4],同时城市存量土地资源又存在粗放利用现象[5],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对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尤为重要[6]。
2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集约利用的概念最初来自农业用地研究,来自于李嘉图(David Ricardo)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
他认为农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
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其基本涵义是指增加土地投入.获得土地最高报酬。
一般把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技术和劳动投入量看作是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表示土地与资本、技术和劳动的结合程度。
所投入资本、技术和劳动越多,则集约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随着城市土地的研究,借鉴了农业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由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性、复杂性,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没有形成共识。
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下,高效的管理方法,产出高的经济效益。
[7];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单位面积的投入及其使用状况[8]。
但是最终达成了三点,其如下:
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和较高强度开发利用相联系
2.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要以一定的经济、技术、自然、社会条件为基础
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在明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外,我们需要知道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剖析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可将其分为直接影响因素:人口因素、土地价格因素、土地投入因素;间接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土地市场因素、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土地投机因素、土地政策因素、税收因素、心理因素[9]。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3.1为什么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
针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背景,国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
节约集约用地,必须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开展,但是,以往开展的土地调查工作仅大体摸清建设用地的数量及其变化,建设用地的质量、利用程度及可供挖掘的潜力状况等却是未知数,因此,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开展评价迫在眉睫。
3.2土地评价体系的形成
当前主要集中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及潜力评价。
现状评价主要是根据当前土地利用情况及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计量方法,对耳前状况的一个评定;而潜力评价是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以及一些土地利用优化措施,评价城市土地利用中潜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但是总的来说,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有较多[10-14],但如其他所有评价体系的研究一样尚未有公认的标准。
3.3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
1.北京大学的赵鹏军,采用目标法从高效化与集约化两个方向,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经济效益的高效化、社会效益的高效化、环境效益的高效化与土地利用的充分化、土地利用的紧凑化、土地利用的综合化七个子目标方向构建了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评价体系21个指标。
2.西南师范大学的刘力与邱道持,从土地投入、土地产出、经济效益、土地生产率四个方面确定了9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并且运用熵权法对北京、上海等13个特大城市进行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是经济效益评价。
3.同济大学的何芳教授,从总量经济效益、水平结构集约、垂直空间集约、动态潜力四个准则层,内部规模经济效益、城市投入产出效率、社会生态效益、用低比例、土地级差潜力、土地利用强度、时间尺度七个要素层构建了36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因子。
3.4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对象
包括宏观城市总体评价、中观城市功能区评价、微观具体地块三个层次的评
价。
并且建立了各自对应的不同的指标体系。
3.5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
1.同济大学的何芳教授,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这也是目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最常用的方法。
2.东北师范大学的陈鸥,采用极限条件判别法,首先将标准值分为若干组,并选取一组作为极限指标,将所需评价地块相应指标与该极限指标对比评价,从而确定城市土地地块利用状况。
该方法对于地块评价结果偏低,需要进一步的判别。
3.西南师范大学的刘力、邱道持采用熵值法确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权重,并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15]。
4.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理论方面并未形成体系,在评价指标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方面没有统一规范的评价方法。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在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评价指标合理值选取、评价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6]。
具体如下: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驱动力研究,当前的学者对于建设用地的理论研究颇多,但是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研究较少,同时也缺少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关系研究。
2.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值确定研究。
土地利用建设评价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判读。
有必要结合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经济学等学科,从多角度出发,探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值取值的方法和合理值的标准。
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不完善。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4.GIS等技术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在初期。
技术发展在初期,没有具体的时间模型需要未来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顾湘, 姜海, 曲福田.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一以江苏省为例.资源科学. 2006,28(6): 112-119.
[2] 杨东朗, 安晓丽. 西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经济地理, 2007,27(3): 470-475.
[3] 邵晓梅, 刘庆, 张衍毓.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宄进展及展望.地理科学进展. 2006,25(2):85-95.
[4] 高志强, 刘纪远. 基于遥感和GlS的中国土地潜力资源的研究.遥感学报.2000, 4(2): 136-140.
[5] 郭爱请, 葛京风. 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探讨.资源科学. 2006, 28(4): 65-70.
[6]李晓文,方精云,朴世龙. 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模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 412-422.
[7]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 2000(5): 1-5.
[8]丘金峰主编.房地产法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
[9]贾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冈素分析及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2005.
[10]韦东, 陈常优, 屠高平. 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研究——以我国30个特大城市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02).
[11]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 2006(08).
[12]许坚, 邵捷传. 科学发展观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综述[J]. 中国土地科学,2005(06).
[13]龚义, 吴小平, 欧阳安.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浙江国土资源,2002(01).
[14]杨红梅, 邱道持, 张传华, 等. 基于因素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02).
[15]夏春云等,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中国土地科学,2006,20(2): 19-23
[16]王业乔. 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620(3)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