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地下室底板裂缝分析及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工程地下室底板裂缝分析及处理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首先介绍了该工程地下室底板裂缝情况,重点分析其裂缝原因,并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法,同时提出设计上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在类似工程时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裂缝;基础沉降;防水底板;加固处理0前言
地下室底板出现裂缝是对建筑物危害很大的质量病害之一。这种裂缝明显地影响其使用功能,损害了结构的整体性,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地下室地板裂缝的原因很多,大致归纳起来由以下三种情况造成: 1) 混凝土浇筑出现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地下室底板裂缝。2) 由于基础沉降引起的地下室底板裂缝。3) 由于地下水压力过大引起的地下室底板开裂。
对于第一种情况产生的裂缝, 往往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产生过高温度而引起的混凝土收缩裂缝, 这时地下室底板的强度一般都可达到强度要求,因此,只需要采用微膨胀水泥再添加一些防水剂进行封堵即可。对于第二、三种情况产生的裂缝,则地下室底板的强度未达到强度要求,裂缝比较严重,并且会不断发展,这时已不能采用封堵的方法,必须采用加固措施。以下介绍的是由于基础设计的缺陷导致了基础的实际做法、受力状态与设计想法不符,防水底板承受了比设计考虑更大的荷载,使得结构产生较多裂缝,再
加上过大的温差对超长地下室结构产生比较大的温度应力,从而使裂缝发展成贯通裂缝。随后对底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进行修补来加固的工程实例。
1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广东省,由14层的主楼及与之相连的多层裙房组成,含一层埋深5.5m的地下室,主要柱网为8.0m*8.0m。地下室平面为l字型,最大长度约150m。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该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砂岩层,下层为中风化砂岩,持力层以下无软弱夹层。强风化砂岩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基础形式为天然地基上柱下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采用柱基之间设梁支承的防水板)。抗浮设计水头高度为4.5米。
地下室底板厚度为400mm,基础梁截面为400*900。基础、底板及基础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标准跨底板配筋为:面筋为ф
16@150(二级钢)双向通长布置,支座处底筋为ф16@100(二级钢);标准跨基础梁面底筋均为10ф25(三级钢)通长布置。后浇带设置情况:纵横向各均匀设置3条后浇带,后浇带宽1m,间距约为36m。设计简图如下图1。
完成地下室部分施工时,地下室底板没有裂缝,在主体封顶约半年后出现极少数细小裂缝,在主体封顶一年后(2007~2008年百年一遇的寒冬之后)出现了很多裂缝。裂缝长度从几米到20米不
等,而且相当部分是贯通裂缝,出现明显的渗漏水现象。大部分分布在多层裙房部分地下室范围内,少数分布在主楼与裙房交接处附近地下室范围内。
该工程沉降观测正常,沉降均匀,各观察点的沉降量为10~20mm。
2裂缝原因分析
出现裂缝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如施工失误、混凝土配比不当、过大温差对超长结构的影响、结构设计考虑不周等。由于本工程中地下室底板裂缝是封顶后才开始产生的,基本上可以排除混凝土配比不当、混凝土自身收缩及施工养护方面的原因。
本工程基础部分是按天然地基上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实际施工做法是独立基础与防水底板支承在同样的土层之上,防水底板底下没有设置一定厚度的易压缩材料,也没对底板下部一定厚度的土层进行刨松处理,导致柱下独立基础沉降时,使得防水底板承受地基反力,从而成了筏板基础。设计假定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防水底板承受了比原设计水浮力大的地基反力,引起混凝土裂缝过大。原底板荷载设计值为q=-0.9*16+1.4*45=48.6kn/m2,底板配筋满足要求。实际上底板应按筏板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采用pkpm 系列基础计算软件jccad计算分析后得出底板反力分布图,如下图2。此时其底板等效均布荷载设计值约为
q=-0.9*16+1.4*74.1=89.4kn/m2,底板实配钢筋不能满足要求。
主体封顶半年后,该楼的沉降已经基本完成,此时防水底板已经承受地基反力,导致少数跨度较大的板块出现受力裂缝。而主体封顶一年后基本完成室内装修,随着室内装修荷载的加大,作用在防水底板上的地基反力进一步加大。这就导致原来的薄弱部位开裂,原来的裂缝进一步发展。此类裂缝为受弯构件在最大弯矩作用处产生的受力裂缝。此类裂缝只发生在混凝土受拉区,随着裂缝的发展,最后就发生混凝土受压区压坏,构件破坏,而不会发展成贯通裂缝。
2007~2008年冬天是百年一遇的寒冬,对结构产生了较大温差。该温差对结构就是一种温度荷载,会引起防水底板受拉开裂,而受拉裂缝主要发生在结构薄弱部分,包括原先已经开裂处,混凝土截面变小处,结构开洞处。此类裂缝为贯通裂缝。
综上所述,本工程裂缝是由于基础设计的缺陷导致了基础的实际做法、受力状态与设计想法不符,防水底板承受了比设计考虑更大的荷载,使得结构产生较多裂缝,再加上过大的温差对超长地下室结构产生比较大的温度应力,从而使裂缝发展成贯通裂缝。从裂缝出现的时间,开展情况及分布情况均验证了上述分析。
3加固处理
由于基础沉降及结构加载均已基本完成,底板裂缝已稳定。此类裂缝对结构的安全性不构成危害,但应对贯通裂缝及宽度过大裂缝进行封闭处理。考虑贯通裂缝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时张时闭,
应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进行修补,避免灌缝处重新开裂。
本工程中对贯通裂缝进行如下处理:在底板结构表面沿裂缝走向骑缝凿出30mm深,20mm宽的u型沟槽,然后用改性环氧树脂填充,并粘贴纤维复合材料以封闭其表面。对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以一定的压力将改性环氧树脂注入裂缝腔内,进行封闭。
待完成裂缝修补后,再进行防水层修补。
加固处理已完成有半年多。至今没有发现地下室底板有渗漏水现象,证明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4结束语
基础设计是整个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有较大不确定性的部分。基础设计的优劣对工程造价及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地基基础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
设计天然地基上基础及摩擦型桩基时,必须考虑基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充分考虑底板受力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计算模型符合实际情况。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应该按照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进行变形计算。应按地基协同分析方法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5.3.4的要求。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由于荷载差异很大,通常会出现不均匀沉降。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