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前面已经学过了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性、原子的不可分性,本节课立足于此继续发展对于原子的认识:除去“化学反应”这个前提的约束,原子也具有可分性。进而深入了解原子的构成,辩证认识其中各种粒子的一些基本特点和相互关系。探索原子结构的化学史料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因此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假说、模型、推证等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和质疑、反思、严谨等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电解、氢气燃烧等变化事实,并且以此为载体形成了对于分子、原子的一些基本认识。本节课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上述认识,但鉴于目前的实验条件还难以让学生直观看到微观真相,而学生本身又处于化学启蒙阶段,缺乏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因此适宜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及微观模拟动画或者示意图,变抽象为具体,辅助学生的想象、推理,促进学生的体验和理解。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课时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

课时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种类的关系;

3.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

【引入】阅读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内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相当于体育场中的小蚂蚁),它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将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大家猜一猜,我和我的同伴在原子里是怎样运动的呢?

【过渡】不同的原子有不同数量的电子,那么这些电子在原子中是怎样运动的呢?会不会发生碰撞?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板书】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播放视频】核外电子是如何运行的?

【展示图片】

【讲解】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区域内出现,这些区域叫做“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此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总结与交流】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为第二层、第三层…。

2.能量低的电子优先排在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中,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作最外层。

3.每个电子层所排布的电子数是不同的,第一层最多为2个,第二层最多为8个,最外层最多为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

【提问】如何直观、形象地表示电子的分层排布呢?

【讲解】为了简明、方便的表示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科学家们引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展示图片】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你能说出原子示意图各个部分各表示什么含义吗?

【总结与交流】

【讨论】(PPT展示1-18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这是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能从中总结出什么规律?

【总结与交流】

1.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

2.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3.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排满了8个电子(氦为2个)。

【讲解】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这样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 2 个电子也是稳定结构(如:He)。

【总结与交流】原子的化学性质与电子排布的关系

因此说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提问】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如果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相遇,会发生什么呢?

【播放视频】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形成

【总结与交流】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而带上一个正电荷,成为钠离子,氯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带上负电荷,成为氯离子。

【板书】二、离子

【讲解】

1.通过电子的得失,原子就带上了电荷。这种带电的原子就叫做离子。

2.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①定义:带电的原子叫离子。

②分类:阳离子、阴离子

【提问】离子如何表示呢?

【总结与交流】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电荷。【板书】③符号及意义

【练习】判断离子符号书写是否正确:Mg+2、Na1+、Al2+

【讲解】

1.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2.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

3.离子所带电荷不要标错。

【提问】离子符号表示什么呢?符号周围的数字有什么含义?

【总结与交流】

【提问】能分清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吗?

【板书】④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讨论与总结】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略

四、板书设计

课题2原子的结构课时2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离子

①定义:带电的原子叫离子。

②分类:阳离子、阴离子

③符号及意义

④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3 .2 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教案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3、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2、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3课时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生活中统计方法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计算巩固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的运用。 (3)通过查表认识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卓越的贡献,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复习]原子是如何构成的?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的质量很小,那如何表示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二、推进新课 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出示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1个碳原子:1.977×10-26kg 1个氢原子:1.67×10-27kg 1个氧原子:2.657×10-26kg 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化繁为简的方法来表示原子质量呢? [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诱思]会计记帐通常用“万元”作单元,例如5万元记作“5”,不用画那么多“0”了。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如商店以“件”为单位记录当天销售汽水的量…… [交流讨论] 学生1:我明白了,用一个比实际质量更小的质量作比较的标准,小的原子质量被它除,得数就变大了。 学生2:这样的数字最好在两位数以内,这样用起来方便一些……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高中化学还会遇到,比如学习“摩尔”、“量”等就是这样。今天你领悟了这种思想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帮助。 [课件展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提出问题]上面所说的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为1.993×10-26kg,其1/12是1.993×10-26kg×1/12≈1.66×10-27kg,

【精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前面已经学过了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性、原子的不可分性,本节课立足于此继续发展对于原子的认识:除去“化学反应”这个前提的约束,原子也具有可分性。进而深入了解原子的构成,辩证认识其中各种粒子的一些基本特点和相互关系。探索原子结构的化学史料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因此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假说、模型、推证等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和质疑、反思、严谨等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电解、氢气燃烧等变化事实,并且以此为载体形成了对于分子、原子的一些基本认识。本节课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上述认识,但鉴于目前的实验条件还难以让学生直观看到微观真相,而学生本身又处于化学启蒙阶段,缺乏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因此适宜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及微观模拟动画或者示意图,变抽象为具体,辅助学生的想象、推理,促进学生的体验和理解。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课时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 课时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种类的关系; 3.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 【引入】阅读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内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相当于体育场中的小蚂蚁),它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将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大家猜一猜,我和我的同伴在原子里是怎样运动的呢? 【过渡】不同的原子有不同数量的电子,那么这些电子在原子中是怎样运动的呢?会不会发生碰撞?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板书】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播放视频】核外电子是如何运行的? 【展示图片】 【讲解】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区域内出现,这些区域叫做“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此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总结与交流】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为第二层、第三层…。 2.能量低的电子优先排在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中,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作最外层。 3.每个电子层所排布的电子数是不同的,第一层最多为2个,第二层最多为8个,最外层最多为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 【提问】如何直观、形象地表示电子的分层排布呢? 【讲解】为了简明、方便的表示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科学家们引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展示图片】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教案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海口实验中学杜晓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内部各微粒的特征;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原子结构的模型,初步建立微观世界的观念; 2、通过对不同原子的构成的比较,培养学生从文字和表格、图形中获取信息,提高对比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原子构成的发现史,形成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是无可穷尽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原子的构成及原子内部各微粒的特征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及其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2、难点:原子的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理解 三、教学方法 讨论、启发、视频模拟、对比归纳 四、教学过程 【引入】自然界蕴藏着无数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浩瀚的星空,群星闪烁,距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有4.21光年。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人们还在探索着。 在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里,同样奥秘无穷,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教师展示】老师这里有一瓶水,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可以再分;(停顿)构成这把铁尺的微粒是铁原子。 【教师】还有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课题——原子的构成。

【板书】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教师】人类为了揭开物质世界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征途。让我们跟随科学家走过的脚步,一起去感受认识原子的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1803年,道尔顿最先向全世界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恩格斯在评价道尔顿的原子论时说:“原子论的提出,是人类向未被征服的领域进攻的开始。”此后近一百年,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没有大的变化。 大约100年以后,汤姆生在原子内发现了一种更小的微粒,这种微粒叫什么呢?——叫电子,从此人们终于抛弃了原子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同学们可以看着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电子就像西瓜籽一样均匀镶嵌在整个原子中。 又过了十几年,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通过精密实验证明原子不是像他的老师说的那样是一个实心球体,而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我们把这个核叫做原子核,电子像行星一样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提问】听了老师刚才讲述的历史故事,同学们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吗?原子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教师】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之后,现代化学认为原子内部都是类似这样一个结构:【课件展示】原子模型 【教师】①你能从这个模型中找出原子核和电子来吗? ②原子核是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核呢?(点击“原子核”屏幕上出现了渐放大的原子核结构示意图) 【教师】(1)原子内部各粒子分别带多少电量?请大家阅读课本P70找到答案。 (2)原子核所带电荷是由什么粒子决定的?核电荷数与质子数是什么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说课讲稿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说课教师节:陈耀楷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下面我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预期效果等几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所以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的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关于原子质量,书上给出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绝对质量,并指出它们数值太小,不便于记忆、书写和计算,只能使用相对质量。考虑到此时学生尚无同位素的知识,不便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 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述原子、原子核的构成,并解释整个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2.能说出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简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原子进一步可分”的讨论,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

能力。2.在学习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等问题时,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见教学过程),带着问题看录像,阅读课文、思考讨论,自然的得出结论。3.在分析原子结构时,鼓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原子可分,原子核也可分”的讨论,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1、知道原子的构成2、通过阅读和做练习,在头脑中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学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二、说学情 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是,刚刚学习化学一个月,对化学有了一点非常有限的认识,虽然刚学过了第三单元的《分子和原子》,对微观化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肤浅的印象,但关于原子内部的微观结构非常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学起来会感到非常吃力,特别是内部的相关规律理解起来更是吃力。所以,立足学情,应该尽量用形象的语音引领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 三、说教学方法 1、探究讨论法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究讨论促进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师生不断问答,学生积极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2、情景教学法 心理实验表明,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最活跃,接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原子中的电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2.能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会画出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知道离子符号的书写。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总结。 【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资源与设备】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二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分子和原子都很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中的原子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而原子不发生变化。那么,原子是否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对此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想法:有的认为既然分子可分,那么原子也一定可分;也有的认为,既然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原子应该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了。对于这两种想法,不要急于给出结论,可以通过原子结构发现的历史,使学生逐步认识原子的构成,培养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敢于质疑权威的科学态度。本节的起点应为原子结构认识发展史,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物质的方法,引领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原子的构成,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目前的实验手段还难于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在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缺乏分析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准备。因此,我选择了多媒体手段,用电脑模拟动画来讲解,这样就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学生已经建立了原子可分的观念,他们势必会想原子中更小的粒子(如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这里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至于质子、中子、电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不想做过多的讲解,只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科普进行了解,形成“人们对微观粒子的探索是在不断深入的”观念。 对于电子能量不同则运动区域不同这一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所以教学时,我想用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启发。如我准备了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耳机当做道具来演示。以此类比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原子结构示意图,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教学时只需要让学生了解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说出相应原子的构成即可。部分善于思考的学生也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既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会得失电子,那么为什么还说原子在化学反应的前后不发生变化呢?在这里,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元素的知识,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是正常的。教学时,可指出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而决定原子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而不是电子数,所以电子数改变了,原子的种类却没有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为什么会发生电子的得失,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阅读“多识一点”,在学生明确了原子都有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后,对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离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离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技能;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规律:分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4、离子的形成 离子的表示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教学背景和地位: 第三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 二、教学课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子的构成又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本课题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离子的形成及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 三、教学设计思路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离子的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础,特别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在前面我们学习的有分子、原子,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引出离子,从而引出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离子。我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课件、白板、视频动画等。教学程序上采取老师提问--小组讨论--表达交流--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最后通过测试反馈来完成教学。处在网络时代的学生大多数很喜欢上网,于是我就投其所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思维能力的发展。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的形成的过程。知道里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2、体验“发现问题(矛盾)——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过程,初步应用有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 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 新过程。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 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标准。 六、教学方法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第2节:原子的结构-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本节课内容包括核外电子排布和离子形成两部分的内容。学生在课题1的学习中,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本节课介绍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离子。该知识是上节课原子的结构的延伸,也为其后第十单元及第十一单元的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可见本节课内容的重要性。 教材第一部分先从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引出电子层的概念并介绍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通过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初步展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随后引入“相对稳定结构”概念,从而归纳非金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其得失最外层电子的趋势。第二部分以钠与氯气反应的实例加以拟人的卡通图说明离子是如何形成并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的,同时介绍离子符号的书写。最后以一个总结性的图表概括描述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可见,教材通过宏观、微观、符号三种表征方式介绍、分析离子的形成。 由此可知,离子的形成应该是本节课中教材强调的重点,前面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是为离子形成的讲解做铺垫的。 二、学情分析 对于微观理论,虽然学生在物理课中了解了一些,但微观世界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学生形成不了表象认识,抽象的化学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只有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解释学生已有的现象,把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完成学生微观理论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形象的比喻,知道核外电子运动特点是分层排布的; (2)通过离子形成过程的学习,知道离子符号的含义,学会书写离子符号; (3)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4)通过本节课小结部分,能描述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授课人:林悦珠海市第十一中学 一.教学课时:1 二.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在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中就已经接触到分子原子这些名词,也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由于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到也摸不着,只能引导学生去想象,但这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动画或图片,既可以诱发学生想象,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把抽象化为形象,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3)能说出离子的形成过程,能根据示意图来判断阳离子和阴离子。 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 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原子结构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1. 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2. 掌握离子形成的过程。 六.课前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课件、粤教云。 2. 视频:原子结构和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讲解视频;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视频。七.教学实施过程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内容也是原子结构的一部分,它使原子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本课时是从量的角度,继续构建微观与宏观的联系,继续形成微粒观。同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深刻理解也是后续的定量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通过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体会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用特定的标准,简化用宏观的单位进行计量带来的复杂,进而感悟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水分子的引领下进入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已经建立了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并且知道原子质量很小,这是本课时的知识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原子质量到底有多小”、“怎么表示这么小的质量”、“用常见的方法行不行”等潜在疑问,这是本课时的生发点。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微观粒子的计量,而相对原子质量又比较抽象,对一般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设计思想

1.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从学生已有的原子结构的知识入手,引领学生根据原子结构分析、猜测原子质量的大小,再根据原子的实际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最后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通过几次有针对性的比较,让学生建立起原子、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联系,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重视科学观念的形成。通过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把原子与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体会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用特定的标准,从而简化用宏观的单位进行计量带来的复杂,进而感悟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应用概念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3、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用相对值代表实际值的方法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子的构成(2)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相对原子质量,并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 2.自主构建原子构成的知识体系,并强化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归纳、类比等方法认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通过利用知识框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情感与态度: 知道化学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同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重点:认识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大屏幕展示; 3.过渡:我们知道原子核体积虽小,但几乎集中了整个原子的质量,那么一个原子的质量有大呢? 二、探究相对原子质量 (一)师生互动: 1.学生比较大屏幕上展示的四种原子的质量大小,并谈感受; 2.给出另外四种数据(它们是以氢原子质量为标准算出的比值),让学生再次比较大小并谈感受; 3.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的发展历史,逐渐明晰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4.讲一个有关《克拉的故事》,并与相对原子质量类比。 5.通过练习和归纳表格的数据,让学生体会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和规律。

(二)设计意图: 通过体验、归纳、类比等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史料,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三、复习原子的构成 (一)师生互动: 1.结合下列知识结构图,发挥自己的联想,发掘出知识结构图中隐含的知识 2.分析大屏幕中的典型例题,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回答出依据。 (二)设计意图: 通过知识框架图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让学生体会知识框架图的应用方法,也是一种学法指导;典型例题分析,要让学生回答有据,重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四、课堂检测 五、推荐作业:根据元素周期表,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原子序数);画好后,找找里面有什么规律可循? 质子(+)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结构 离子 核外电子 (-) ↓ ↑ 原子 不显电性 相对原子质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属于“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个一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二的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教材的体系中,学生于课题1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的一些特点,对分子、原子以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也有了初步了解,这为学习原子的结构做好知识准备。 原子的结构属于微观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者采用了大量的原子结构探究之旅的资料引入课题,并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内容较为抽象,如原子结构模型、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等。这些抽象概念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适当的知识生长点,难以被学生同化。为了使学生顺应新的认知情境,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学习情境,从一个认知平衡走向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认知平衡,教者首先采用了大量的原子结构探究之旅的资料引入课题,同时引领学生思考,并在其头脑中初步建立原子的结构模型。继而通过设计学生易于接受,并有强烈兴趣的短语作为活动标题,如“揭开原子结构神秘的面纱”,组织学生阅读、汇报与交流,从而走进原子的王国,并了解原子的国情。 对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同样采用诸如“扫描电子神秘的行踪”为活动标题,再用一个个的子活动,如“探求电子的运动特点”、“发现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识别原子的‘身份证’”、“认识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等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将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抽象知识,用日常生活中学生酷爱的“游戏”、喜闻乐见的“词语”逐一化解,把抽象概念演绎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之中,使抽象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研讨、练习巩固等活动,达成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书写1~18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目标。 2.知道构造原理,能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9~36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与轨道表示式。 3.能运用能量最低原理解释一些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电电子排布不遵循构造原理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36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讲述】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可以写出1~18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 二、讲授新课 1. 构造原理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如图所示,它表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按照箭头的方向依次排布在各原子轨道上:1s、2s、2p、3s、3p、4s、3d、4p、5s、4d、5p、6s……这一规律称为构造原理。 【讲解】值得指出的是,上图只是给出了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在原子轨道上排布的规律,即只有原子最外层电子在原子轨道上填充时才出现先填ns轨道再填(n-1)d轨道。 构造原理的运用:

【课堂练习】依照构造原理,写出3、5、10、13、18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课堂练习】依照构造原理,写出19、20、21、24、29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思考讨论】 【提问】(1)为什么K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4s1而非1s22s22p63s23p63d1 【讲解】按照构造原理,电子是按照3p→4s→3d的的顺序填充的,先填4d而非3d。 能级交错:相邻能层的部分能级的能量顺序发生了颠倒,即E ns < E(n-1)d < E np 【提问】(2)利用构造原理证明原子最外层不超过8电子 【讲解】当最外层是8电子时,此时已是ns2np6的排布。此时再增加一个电子,若电子排入(n-1)d能级,最外层电子数不变;若无(n-1)d能级,则电子填入(n+1)s能级,此时最外层变为1个电子,原先的最外层变为次外层。 综上,原子的最外层不超过8电子。 【提问】(3)为什么Cr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而非1s22s22p63s23p63d44s2?为什么Cu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而非1s22s22p63s23p63d94s2? 【讲解】这样的排布源于光谱学事实,并不符合构造原理。这也说明构造原理是被理想化的模型。在更长周期的过渡元素中,仍有若干不满足构造原理的例子。 构造原理虽有特例,但运用构造原理仍能得到大量的符合光谱学事实的电子排布,对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仍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3)

原子的结构 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 1、知道物质可分的哲学思想,了解科学家认识原子结构的不同阶段及重要贡献。 2、知道原子结构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知道物质可分的哲学思想,了解科学家认识原子结构的 不同阶段及重要贡献。 2、知道原子结构 过程 与 方法 学习模型法和实验法在原子结构发现过程中的应用,体会科 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探索原子结构奥秘中的作用。 情感 态度 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 度、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

价值观教学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卢瑟福原子行星结构模型的提出依据及内容 2、构成原子微粒的两个关系式 难点每种原子结构模型提出的依据,不足及其发展 媒体 教具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阅读教材P53图3-8 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原子和一个乒乓球放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感想? 【讲解】那就相当于乒乓球和地球体积之比。(对照投影) 【提问】原子那么小,还能不能再分?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可见,原子内部还有更小的粒子。那么,原子的结构究竟怎样呢?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认识原子的各部分结构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一起总结归纳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原子的概念、原子与分子的比较、原子的可分性。 2.了解原子的构成。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2.疑点:(1)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解决方法:以讲解为主,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利用实验,幻灯及比较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然地得出结论。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既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以下先看一个实验: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看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讲解]:氧化汞分子由更小的微粒构成,受热时这些微粒彼此分开,成为汞的微粒和氧的微粒,这种微粒叫原子。 [板书]: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氧化汞受热后发生的是什么类型反应?生成了哪些新物质? [提问]: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讲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成新的分子,而原子仍然是原来的原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在其他变化中(如原子核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 是由原子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如氧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教师活动]:对比分子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出原子的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并找出原子的特征。 [板书]:2.特征: (1)原子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