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事故案例分析 (1)

一、空压机组增压机高压缸轴瓦温度高

1、问题描述

某系统增压机在原始安装结束第一次试车时,出现高压缸止推轴承TI4721/TI4722温度高,满负荷是最高102℃,但因在设计指标范围内,制造厂家认为属于正常现象,所以,没有进一步检查。

2010年2月份,轴承温度急剧恶化,在高压三段操作压力最高只有60bar是(设计69bar),轴瓦温度最高已达109℃,严重制约着空分高负荷生产。

1、可能原因分析

(1)油质、油量等存在问题。

(2)轴瓦本身存在制造质量问题。

(4)油温高、轴瓦间隙小

(5)赃物进入轴承磨坏轴瓦,造成轴瓦磨损

(6)轴瓦破损

原因总结:设计原因,空压机采用846号透平油(中新为ISO VG 46相当于30#透平油),油质,油量、轴瓦外观检查并无问题,可能是轴瓦本身或设计有问题。

1、处理措施和建议

2010年2月份,利用停车机会,对空压机组高压缸轴瓦进行了检查,发现轴瓦厚度不均,间隙小。对瓦块进行了刮瓦修复,并将油压由原来的0.98bar调整至1.5bar,检查结束后,3月份开

车,在90%生产负荷下,轴瓦温度最高76℃,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沈鼓制造的压缩机普通存在轴瓦温度有一个偏高,建议对机组油质,油压,轴瓦进行检查,若以上没有问题,联系厂家解决。

二、分子筛蒸汽加热器泄漏

1、问题描述

2009年1月31号上午,某系统操作人员发现在分子筛蒸汽加热器

E4201的底部水侧管子与壳体的间隙有水流出,为进一步确认,将

蒸汽加热器底部保温全部拆除,打开蒸汽加热器底部壳侧盲法兰

处有大量空气排出,而且还随着所加工空气的流量变化而变化,

由此判断,蒸汽加热器管侧有漏点。

2、可能原因分析

(1)分子筛蒸汽系统超压,超出材料承受范围。

(2)运行中,蒸汽加热器管壳侧温差过大,产生应力。

(3)蒸汽加热器后汽水分离器无液位,产生水击。

(4)冬季停车期间,防冻不彻底,冻坏设备。

最终原因:在装置运行期间,严格控制蒸汽加热器的操作压力和

温度,分离器液位控制在250mm以上,没有发生过水击现象。蒸

汽加热器在2008年11月份停车以后,管侧已经用仪表空气彻底

吹除,说明设备本体存在设计缺陷。

3、处理方法

(1)2009年2月21日,蒸汽加热器进行抽芯检查,发现漏点为

换热器列管水侧底部封头的焊缝漏,并且封头严重变形,其内还有部分积水。通过技术人员联合调查认定为防冻死角,结冰膨胀所致。即使用空气吹除也只能将上部水份吹除,而封头底部是防冻死角,水无法排出。将封头部分切下,从内部焊好裂缝之后再补焊封头(切割部分),消除漏点。

(2).生产中,蒸汽加热器禁止超温超压,压力控制在1.27MPa,

温度控制在180℃左右;严格控制再生气的温度;气液分离器要保留一定液位,防止出现水击现象发生;若设备存在类似缺陷,且无法更改,冬天停车防冻时要及时加空气将水份吹出,防冻死角可通过空气或蒸汽持续吹除,保持流通。

三、精馏塔上塔淹塔

1、问题描述

2008年10月12日,某系统空分装置处于冷态开车阶段,液氧泵未启动,膨胀机满负荷制冷。8时30分,发现精馏塔T4002的上塔阻力压力缓慢增长,从48Kpa上升至54Kpa,同时下塔阻力PDI4001缓慢下降,从28Kpa降至25.6Kpa,增压机中抽放空阀BV4703缓慢开大,压力氮纯度从20PPM 上升至50PPM,相当于上塔压力的PI4002指示25Kpa,低压污氮气PIC4307指示偏低,到分子筛再生污氮调节阀门PV4307逐渐开大,由原来的36%开至60%。下塔液位调节

阀LV4001较之以前开度减小,上塔主冷液位LI4010B指示3500mm,LI4010A指示2500mm,没有变化。氮纯度受到影响。

2、原因分析

因膨胀机满负荷制冷,主冷液位LI4010A/B一直偏高,在不启动氧泵、不排液的情况下,导致主冷冷量过剩,主冷液位上涨过快,导致上塔淹塔,导致液位LI4010A/B指示失真(导压管负压管侧进液),PI4002指示失真。上塔实际压力并不高,因主冷液位过高,导致主冷温差缩小,上塔蒸发量减小,所以上塔压力下降,同时因主冷温差缩小导致增压机组退气,下塔回流比较少,氮纯度下降。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操作人员将膨胀机负荷降至最低,检查确认氧泵和氮泵处于停泵状态,开主冷底部排液V4364A排液,同时注意上塔压力PI4002和氮纯度的变化。直至上塔压力慢慢恢复正常,LI4010A/B恢复正常。

(2)在加减负荷时,下塔到上塔三个阀门(FV4002、FV4003、HV4004)开关幅度不要太大,工况变化时注意各个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判断仪表指示是否准确,一旦淹塔,要果断处理,降液位,避免事故扩大化。

四、冷箱精馏系统进珠光砂

1、问题描述

2008年3月7日,某系统冷箱重新回装珠光砂,空分装置恢复开车。3月10日8时生产出合格产品,但精馏塔下塔液位LIC4001逐渐上涨,全开液位调节阀LV4001、HV4004,液位仍然降不下来。联系仪表人员检查液位计,确认没问题,而且阀门阀位现场主控相符,初步判断为过冷器E4009堵塞。因精馏工况无法维持,空分装置被迫做停车处理。

2、原因分析

因本次开车冷箱吹除非常彻底,各个导淋取样分析露点均在-60℃以下,排除冰堵的可能;冷箱刚出现断管事故,怀疑从断管处进珠光砂。让操作人员在主冷底部导淋V4364B 接低温液体,发现低温液体内悬浮有珠光砂,又从富氧液空导淋V4361B、液氮导淋V4362B处接部分低温液体,也发现有珠光砂。判定冷箱在断管后有珠光砂进入精馏塔内。本次下塔液位上涨(居高不下)是因为珠光砂随着下塔液体进入了板式换热器E4009的流道,堵塞了板式换热器部分通道,影响了低温液体的流通。空分装置在3月13日开始退气停车处理。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间断开大下塔回流蝶阀V4020,靠下塔回流液体冲洗塔盘。将下塔塔盘上的珠光砂冲洗到塔底,从富氧液空导淋V4361B排放掉,排掉部分珠光砂。

(2)在空分装置退气后,通过从污氮气导淋V4338、液氧泵P4001A/B加温线等地方接仪表空气向上塔充压至93Kpa,然后将上、下塔连通阀LV4001突然开大,用高速气流反吹过冷器,将黏在过冷器富氧液空侧的珠光砂从导淋V4361B全部吹除掉。通过此方法,依次开大FV4002反吹液氮管线、FV4003反吹污液氮管线内的珠光砂。

(3)经与杭州制氧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人员协商,增加三条临时管线,分别是从污液氮导淋、贫液空导淋、富氧液空导淋接临时管线至液氩泵P4003A/B出口,通过液氩泵后去粗氩2塔调节阀控制下塔液体进入上塔参与精馏。

(4)冷箱若断管后,要保持稍高压力,减少珠光砂因静压进入冷箱的几率。

(5)冷箱内脚手架全部拆除,消除不安全因素。

(6)在开、停车过程中,维持好降温和升温速率,尽量减少管线应力。

该空分装置通过处理和改进后效果良好,能够正常生产液氧、液氮,产品纯度符合设计要求,但是由于精馏塔内还存有部分珠光砂,系统只能达到设计负荷的90%。三条临时管线投用,导致空分装置氩系统无法进行调氩操作。系统内

的珠光砂只能通过低负荷缓慢从冷箱带出,并且已经取得部分成效。大部分珠光砂通过污氮气带到水冷塔,而又从水冷塔到低温水泵入口过滤网中,堵塞过滤网是低温水泵频繁气化,需要经常性清理入口过滤网。另外,还有部分珠光砂随着液氧、液氮进入液氧、液氮泵入口滤网。若系统能够有长期运转,珠光砂将逐渐带出,冷箱工况会逐渐好转。

五.空压机组汽轮机缸体进水

1、问题描述

2007年12月23日,某系统空分压缩机组按计划停车,19点30分安排操作人员停冷凝水泵。随后中控人员发现汽轮机热井液位高报,并达到液位的满量程。操作人员误认为是冷凝水外送阀未关紧,管网内冷凝水倒灌所致,只对冷凝液外送阀紧固后,没有进一步跟踪确认。24日,出现轴封气压力高报,缸体疏水阀大量漏水,盘车泵压力达到100bar。班长立即向厂领导汇报,并停盘车泵,组织启冷凝水泵排液,但在启泵时发现

冷凝水泵无法启动,经电气抢修后,方才启泵将液位排至正常液位

2,、原因分析

(1)在操作人员停运冷凝水泵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关

闭热井补水阀,导致汽轮机热井液位满,浸泡汽轮机转子,转子受热不均匀变形。

(2)员工经验不足,对液位达到满量程的原因判断失误,对热井满液产生的危害认识不到位。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实行操作确认制,启停重要的设备及开停车,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并按步骤签名确认。

(2)加强员工业务培训,停车后对液位多观察

(3)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提高对事故认识的害性,避免因思想大意造成事故的发生

(4)检修汽轮机转子,重新做动平衡后投入使用。

(5)冷凝液泵后增加紧急排水导淋

六、空冷塔游离水排放管道视镜破裂

1、问题描述

2009年1月24日13:20,某系统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空冷塔游离水管线上窥视镜SG01101出现破裂,随后,裂缝在水的冲击下变大,造成空压机的出口压力下降,13:50空分系统停液氮泵,停送所有气体产品,14::00调度通知进行紧急停车处理。14:17空压机组完全停车,对空冷塔管线组织抢修。19:55重新启动压缩机组恢复生产。

2、原因分析

(1)窥视镜SG01101的材质是有机玻璃,没有保温,暴露在室外,破裂主要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冻裂。

(2)视镜为有机玻璃材质因时间长而老化、损坏。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停车抢修窥视镜SG01101,用碳钢管代替窥视镜焊接在空冷塔游离水管线上;

(2)定期对游离水管线和视镜进行检查。

七、膨胀机膨胀端叶轮损坏

1、问题描述

2009年6月18日,某系统空分装置在检修后恢复开车,23:10左右开始启动膨胀机,随后将其调整到正常运行工况,此时膨胀机的转速是22100rpm。在6月20日02:29DCS突然报警,报警显示膨胀机跳车,记录显示膨胀机轴振动HH报。其中VIAS4409AA为31.379um,VIAS4409BA为28.281um(联锁跳车值为28um,我厂正常18um,高报27um,联锁32 um,)。为了判断是否因仪表信号干扰导致的振动信号大,于04:14再次启动膨胀机,启动后因振动大跳车。

检修人员拆开膨胀机增压端入口管,发现膨胀机盘车沉重,判断膨胀机是属于机械故障,决定解体检查转子。解体检修发现,增压端蜗壳下方有明显刮痕,叶轮也部分磨损;膨胀端叶轮也有一片发生断裂并脱落,断裂口厚度部分呈黑色,其它部分颜色明亮,此叶片裂纹可能在试车之前已经存在。

2、原因分析

转子的叶轮制造由于存在缺陷,在运行过程中转子叶轮突然断裂,叶轮裂口的颜色呈黑色,而其他部分呈明亮,判断此列文在试车之前已经存在。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更换膨胀机转子,对膨胀机组单体试车正常。

(2)要求厂家cryostar重新对膨胀机的共振区进行计算和确认(3)操作上,启动时将膨胀机的转速快速通过5000rpm并控制在11000rpm以上,更好的建立油膜。

(4)在提高转速时,缩短膨胀机在共振区的运行时间。

(5)日常操作维护上,控制膨胀机的机前温度不要过低,防止膨胀机出口带液。

八、空分水浴式汽化器超压

1、问题描述

2010年1月17日22:57,某系统因DCS断电造成全厂停车,而高压蒸汽高变低阀门全开,导致低压蒸汽管线严重超压。空分厂事故氮泵系统水浴式气化器蒸汽进口调节阀TV4861设计为气闭式,当DCS失电后该阀全开,使水浴式气化器严重超压,将汽化器内芯爆出,旁边另一汽化器吹翻,事故氮泵出口管线全部损坏。

2、原因分析

(1)因DCS失电,使热电厂高压蒸汽高变低阀门全开,造成

低压蒸汽管网严重超压。

(2)水浴式气化器低压蒸汽进口调节阀TV4861设计不合理,为气闭阀,DCS失电后,阀门全开,导致大量蒸汽进入汽化器,汽化器超压,内芯爆出。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将蒸汽调节阀后截止阀V4863进行限位至三分子一开度(可满足满负荷蒸汽用量)。

(2)修改事故氮泵逻辑,将事故氮泵在DCS断电后仍运行改为自动停运,从而保证DCS断电后水浴式汽化器的安全。

(3)对低压蒸汽管线进行整体改造,加装安全阀等措施,严防超压。

九,仪表空压机断水的跳车

1:问题描述

某系统空分仪表空压机的冷却水设置有两路水原,一路为循环水,一路为低压消防水,2010年1月21日18:18,现场值班人员听到仪表空压机运行声音异常,急忙出去检查仪表空压机,发现仪表空压机跳车,面板报警信息为“主机2进口”温度高跳车,面板显示为71度,之前调度曾通知空分循环水停水,经判断空压机冷却水断水因起出口温度高跳车。

2,原因分析

空分仪表空压机在跳车前使用冷却水为循环水,调度通知空分停循环时,空分操作人员未及时将仪表空压机用水由循环水到为低压消防水,导致仪表空压机断水超温而跳车。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加强工艺纪律管理,明确停车和运行期间仪表空压机冷却水水源。 2调度通知水源有变化时,空分对运行的仪表空压机一定要确认水源,需要到水时,提前做好到水。

3 加强巡检,确保仪表空压机运行稳定。

十,空分分子筛蒸汽加热器管程泄漏

1:问题描述

2009年6月份,某系统在空分装置开车期间分子筛纯化后空气CO2含量偏高,经过我们多方排查原因,分子筛的装填量,再生效果分析等查找。经分析分子筛再生气露点偏高,判定蒸汽加热器泄露,打开再生气蒸汽加热器检查发现有25根内管漏,多次堵漏效果不好,只有停车更换加热器。

2:原因分析

1:蒸汽加热器制作质量不合格,换热器的管子选材不合适。

2:可能空分初期开车使用的再生蒸汽为过热蒸汽,加热器承受温度高。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厂家重新制作蒸汽加热器,目前已经更换新蒸汽加热器,未发现

分子筛CO2超标现象。

2:蒸汽加热器需要专业的换热器厂家制作,在有关单位订货时一定注意材质问题。

3:在污氮出蒸汽加热器出口增加在线的露点分许,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至于影响到整套装置的运行。

十一、空分增压机帯油

1、问题描述

某系统空分增压机的润滑油自高压空气管道泄漏到高压板式换热器内,2003年6月份在现场巡检时,发现增压机二级冷却器的气路排污阀有油,经过排放,增压机末级分析油含量为0.00018mg/l。检查原因时沈鼓厂家服务人员关闭了增压机的密封气,导致增压机末级的油含量升高到2.52mg/l,停车紧急。

2、原因分析

(1)在停车时,由于锅炉原因数次紧急停车,压缩机的密封气不稳定,造成油在增压机二级冷却器内积聚,但是末级出口无油。经过咨询山西丰喜,他们单位二级冷却器也有油排出,但是停车检查后没有找到原因,分析也是压缩机的密封气在开停车时不稳定。

(2)压缩机、增压机轴承排油导淋排放不及时,使油位升高,油串进空气中。

(3)压缩机厂家服务人员在分析机组漏油原因时,关闭密封气,造成油泄漏增大。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压缩机、增压机轴承排油导淋用管道连接排入油箱,减少人为因素。

(2)严格控制密封气压力在指标范围内,特别是开停车密封气切换是要保持密封气量。

(3)加强学习,要详细了解压缩机的构造、作用和控制要点,空压机密封气压力不低于10kpa 增压机密封气压力50~100kpa范围内

十二空气出空冷塔空气温度高

1,问题描述

2008年在某系统空分开车时,由于空分的空冷塔设计两段均为循环水降温,上段循环水经过冷水机组降温,下端循环水为常温水降温。但是在开车过程中降温效果越来越差,冷水机组的进出口压差升高。空冷塔出口温度设计为10℃,但是经常为20℃左右,使得分子筛的负荷增加。

停车检修发现冷水机组的蒸发器管道上、水冷塔的填料层有大量的盐析出,影响水冷塔的降温效果,氨蒸发器的管路堵塞严重直到最后机组无法正常工作,停车清洗水冷塔、冷水机组蒸发器管道,一段时间后仍是如此,联系厂家加药后也没有效果,最终冷水机组启动不起来,空冷塔出口温度高到25℃,问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

2,原因分析

(1)循环水的水含盐量高,低温下溶解度降低,盐类析出。(2)冷水机组的蒸发器管道间隙小,堵塞严重影响换热,机组无法正常工作。

(3)水冷塔的填料层高,降温气体与水的接触时间,面积小,现在改为双层,水流进行二次分布。

(4)设计问题,设计厂家没有考虑到循环水的水质问题。3,处理措施及建议

(1)2008年9月份将空冷塔改造为上下两段,下端仍是循环水冷却,上段是冷冻脱盐水冷却,在中间增加收集器,脱盐水回收回到水冷塔循环使用。脱盐水中的含盐量低,避免盐类物质在低温下因溶解度降低析出,附着在蒸发器内以及水冷塔填料上。(2)增加水冷塔高度,原来为单层八米填料,现在也改为上下两层,填料分别为上下两层,每层4米。同时将冷冻循环水改为闭环式的循环脱盐水,大大降低了冷量的损失,空冷塔出口温度降到10℃以下。

(3)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各厂的循环水水质问题。空冷塔、水冷塔的设计一定要把好关。

(4)冷水机组为动设备,一旦出事故将严重影响空分的稳定运行,如果厂家有氨冰机视情况可以考虑改为氨冷器,冷水机组作为备用机组使用,氨冰机故障时开启,可以保障空分的正常运行。

十三空分装置出氧量不足

1,问题描述

某系统空分设计能力为16000Nm³/h,操作弹性70-105%、实际运行只能达到14000Nm³/h氧气,高、低压板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特别是高压板式污氮气的出口温度更低,冷两损失严重。2,原因分析

(1)原来冷水机组不能正常工作,空冷塔的出口温度高影响空分运行。

(2)高压板式换热面积小,影响进气,整体高压空气量小,制冷量不够,氧气产量出不来,高压板式的换热不均匀。

(3)精馏塔设计不合适。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2010年技改计划拟新增一套溴化锂制冷装置利用冷凝液的热量能源制取冷量供空分降温,同时节省了冷水机组的用电。(2)空分装置制氧能力没有达到设计能力等其他问题,由甲方、东京空分和设计制作单位共同对装置进行会诊,提出处理措施。

(3)建议一定在初期审核时审核仔细,设计问题在以后的运行中改动很难。建议单位设计力量强。

(4)多和兄弟单位沟通,了解有关操作信息,了解设备的运行参数。吸取先进的操作经验,提高水平。

十四氮压机气体温度报警

问题描述

某系统空分设计外送氮气4000N,m3/h送气化莫每单元使用。2010年4月份在运行期间出现温度高报警,65℃时报警,70℃跳车。报警值经常68℃运行,目前只有把循环水回水直接外排,不回系统。

3、原因分析

﹙1﹚,氮压机设计为脱盐水降温,我单位没有水源,改为循环水冷却。

﹙2﹚、进氮压机循环水量小,降温效果不好。

﹙3﹚、循环水水质不好,换热器结垢

﹙4﹚、氮压机机体内排出阀有泄漏

4、处理措施及建议

﹙1﹚改善循环水水质,优化指标,加强监督。

﹙2﹚改为脱盐水,并切回水扔回到系统,避免浪费。﹙3﹚、把排出阀修好。

十五富氧液空管道漏液

1、问题描述

2010年2月24日,某系统操作人员1:00发现冷箱压力出

现明显上升,正常指标为0.00Kpa或0.01KPA,发现时为

0.04KPA,当时总控人员立即通知现场人员到现场检查充气

阀是否开得过大,现场是否有误喷砂情况,没有发现异常,

认为是仪表只是有问题,通知仪表人员查看了冷箱压力变

送器。冷箱基础温度未发生任何变化。

2:00现场操作人员发现冷箱北侧约20米高度污氮管道连接处有珠光砂喷出。立即通知化验室人员对冷箱下

部外冒气体用测氧仪监测,东侧、南侧不报警,西侧报警,手动分析结果冷箱西氧含量36﹪,冷箱南侧31﹪.检查过

程中2:30听见钢板破裂的声音,返回检查发现在冷箱南

侧约18米高度,距离上塔安全阀40cm距离处出现裂缝,

并有液体流出。空分立即停止冷箱进气,上下塔排液,打

开一个冷箱珠光砂卸料口和中部珠光砂口以及顶部的排气

口,冷箱上下部压力回复正常数值。从先现象判断冷箱漏

液,无法直接判断原因,必须扒砂处理。

2、原因分析

﹙1﹚根据化验室分析结果,冷箱西氧含量为36﹪、冷箱南氧含量为31﹪,从而判断漏液不是液氧,成份与液空含量

近似,可能是液空管道泄漏。

﹙2﹚管道支撑不合适,原来检查冷箱内管道时,此管道的支撑抱箍断,厂家施工人员对管道支撑进行处理后,原来

的废旧支撑应该去掉,但是没有去除,管道和旧支撑磨

损造成管道漏液。漏液之后,由于富氧液空在冷箱内部

气化,造成冷箱的密封气压力高,高到一定程度时,由

于冷箱无法承受住压力高,造成冷箱破裂。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扒砂后去掉废旧支撑,更换此段管道。对冷箱破裂处进行焊接。

﹙2﹚、冷箱内每次扒砂都应该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是否合适,管道是否变形,焊缝是否开焊,并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

﹙3﹚、如果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总控人员应该注意冷箱的密封气压力是不是有较大的变化,如果有变化看情况处理。

十六增压机的止推瓦温度高

1,问题描述

某系统增压机在运行时,轴瓦温度一般情况在70-80℃,但是我单位增压机的止推瓦温度TI4721在压缩机95%负荷就达到了120℃,我们制定监控措施,降低油温,止推瓦稍微降低,但是还是达到了跳车值。设计105℃低报,115℃高报,双点同时高报时跳车,打开检查数次发现轴瓦上有黑黄色的油污,清理瓦块后发现合金没有磨损,瓦块的厚度也无影响,回装后仍是温度高,只有监控运行。

2,原因分析

(1)润滑油质量存在问题;润滑油的油量小,在轴瓦上浓度高,油积碳造成黑黄色,影响降温。

(2)轴瓦本身存在问题,在制作时有缺陷,安装、检修时没有发现。

(3)设计原因。空压机采用46号透平油,我们选用的是国产

长城油,分析结果所以指标均在上线处,如果有时间停车更换润滑油,清洗整个油管路。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2009年6月份,利用停车机会,对机组高压缸轴瓦进行了检查,发现轴瓦黑黄色物质较多。对瓦块更换为备用的新瓦块,并将油压由原来的0.13MPa调至0.15MPa,检修结束后,再次开车,起初效果基本可以,降到108℃,运行3个多月后缓慢上升118℃。

(2)联系厂家处理时,沈鼓服务人员说这是他们单位压缩机的通病。厂家制造的压缩机普遍存在轴瓦温度指示有一个偏高,建议对机组油质油压轴瓦进行检查。

十七、空压机跳车(放空阀气源管断裂)

1,问题描述

2008年12月31日4点07分,某系统空压机放空阀突然全开,反馈显示为100%开度,空压机出口流量FI4624很快降为0,增压机三段和五段出口流量也很快下降。工艺人员立即通知仪表值班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当空压机放空阀在“半自动”状态,工艺人员迅速给手动关闭信号,空压机放空阀反馈信号依然显示为100%开度。4点13分,增压机三段循环阀全开,增压机入口压力低报警,增压机入口压差低报警,随后,BAC1逆流保护动作,BAC卸载运行,空压机组停车。停车后,经仪表人员现场检查,发现空压机放空阀BV4622/4621气源管ψ1/2变ψ1/4接头

空分主冷事故

空分膨胀机工作原理?空分的一些事故分析及操作注意 2009年12月06日 :先容10000m3/h空分设备按计划进行检修,在打开底部两个人孔排珠光砂时发生了喷砂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阐发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办法。 : 1事故经过及 征象四川威远钢铁有限公司动力厂制氧车间按照川威集团中修计划,在2007年1月24日15∶15召开了10000m3/h空分设备冷箱扒珠光砂的筹办会。随落伍行了扒砂前的筹办事情:拆掉喷射蒸发器到排液总管之间的管道(便于扒砂);顶部人孔全数大开;15m平台的 人孔紧固好并关闭珠 1、事故经过 1996年7月18日,哈尔滨气化厂空 分分厂当班人员听见一声闷响,接着主冷凝器(以下略称"主冷")液位全无、下塔液位上涨,氧、氮不及格,现场有少量珠光砂从冷箱里泄了出来。断定为主冷爆炸。后经主冷出产厂家切开主冷发明上塔塔板全数变型,主冷四个单位中有1个单位局部烧熔,爆炸切口有煤黑,另外1个单位发生轻细爆炸,下塔有一块塔板变型。 二、有关情况 该套空分设备1993年投入出产,产量和纯度都达到要求。该套设备是接纳全低压板式换热器净化流程,没液空、液氧吸附器。爆炸前工艺指标未发明异常,主冷液位控制在2500~2900mm,主冷处于全浸操作,当时气相色谱阐发仪带病运行,每周阐发1次。造气、净化、甲醇三个分厂距离空分较近,化验阐发碳氢化物超过标准3倍多,有电石气出现。 3、事故阐发 1.空气污染 空气分厂与造气、甲醇、净化分厂较近,这三个分厂不没事了排放对空分出产造成为了威吓。主冷液氧中碳氢化物超过标准时有发生。在爆炸前几天风向和气压都对空分出产不利,造成原料空气碳氢化物含量上涨。 2.碳氢化物在主冷中积累 碳氢化物经过液空吸附器和液氧吸附器吸附后,部门被排除,另外一部门在液氧中积聚,使其在液氧中液体浓度升高。电石气在液氧中局部浓缩而析出危险的固体电石气,吸附器倒换周期长,液氧泵时开时停,导致碳氢化物不能被实时排出,又未采纳大量排液手眼,导致

空分事故案例学习

空分事故案例学习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空分事故案例汇总 案例分析: 例1 循环水加药造成空分板式换热器冻堵 一、事故时间:2001年10月2日 二、事故地点:石家庄新宇三阳公司空分车间 三、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2日上午8∶30,1000m3/h空分设备切换系统切换声音突然变得非常沉闷,并伴有管道轻微振动,进塔气量明显减少,进气压力升高,上下塔压力逐渐下降,中控室环流温差大幅增加。根据运行参数,判断为第一组板翅式换热器发生堵塞,打开系统吹-5阀,吹出不少水,于是确定为板翅式换热器带水冻堵。为了不影响生产,把切换时间调整为30秒,想通过自清除能力,将水分带出。因进塔空气量继续下降,氧气产量和纯度随之降低。至10∶10,后工段氧化岗位被迫停车。空分系统继续加强切换,由于带入水量较大,效果不明显,最后决定对板翅式换热器进行局部加温,16∶00,停止向下塔输送空气。 四、防范措施 (1)水处理岗位在加杀菌剂前与空分岗位联系,先倒换用一次水冷却,隔一些时间待系统无泡沫后再使用循环水冷却。(2)对空分系统各进气吹除阀至少每小时吹除一次,防止水分进入板翅式换热器。(3)要求各岗位加强巡检,及早发现设备隐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1 分子筛进水事故 一、事故时间:2004年10月6日 二、事故经过 2004年10月6日15:02,正在吸附的2#分子筛出口CO2含量突然急剧增加,很快满量程100ppm;膨胀机转速由28000r/min降到21100 r/min;主换热器热端温差急剧扩大,由℃扩大到10℃。此时,空冷塔液位达到2000mm,回水阀LCV1101开度只有5%。由此判断分子筛进水并已经蔓延至主换热器。于是,立刻进行以下操作:1、停冷却水泵、冷冻水泵;2、关空气进冷箱总阀HV101,同时停空压机;3、暂停分子筛程序;4、停膨胀机。打开V1104、V1223、V1225阀排水。16:00,打开2#分子筛纯化器上下人孔盖,发现上部有水浸过痕迹,下部浸泡在水中。打开1#分子筛纯化器上下人孔盖,发现分子筛干燥,无水浸痕迹。由此可见,正在使用的2#分子筛纯化器进水,1#分子筛纯化器没有受到影响。一直到晚上19:30才把水排尽。 三、处理措施 更换空冷塔液位差压变送器。安装完毕后,开启各台水泵,确认空冷塔液位计工作正常,LCV1101阀工作正常。同时,我们将报警值改为1000mm,联锁值改为1700mm,并加上液位与进冷箱总阀HV101联锁,将事故对设备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并进行联锁实验,确认联锁动作正常。 例2 6000m3/h空分设备分子筛受冲击的分析及处理 一、事故时间:1997年12月21日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一、背景介绍 空分车间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用于将原料气体进行分离、净化和提纯,以获取所需产品。然而,由于车间内存在各种危险因素,事故发生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因此,对空分车间事故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 二、事故分析 1. 事故概述 在空分车间发生的事故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爆炸、火灾、泄漏等。这些事故往往由于以下原因引发: - 设备故障:包括管道堵塞、设备老化、电气故障等。 - 人为操作失误:操作员操作不当、未按规程操作、疲劳等。 - 环境因素:温度过高、气候条件恶劣等。 2. 事故案例分析 以一起爆炸事故为例,该事故发生在空分车间的制冷装置上。经过调查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设备故障:制冷装置的压力传感器失灵,未能及时检测到压力升高的情况。 - 人为操作失误:操作员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及时关闭相关设备。 - 环境因素:车间温度过高,导致制冷装置负荷过大。 3. 事故后果分析

空分车间事故的后果严重,包括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在上述爆 炸事故中,造成了3名工人死亡,10人受伤,车间设备严重损坏,导致生产线停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预防和控制空分车间事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完善设备维护与检修: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维护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培训操作人员,确保操作人员 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3. 强化安全意识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员工正 确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 4. 建立紧急预案:针对各类事故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5. 加强环境监测: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定期检测车间内的温度、气体浓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结论 通过对空分车间事故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空分车间事故的发生主要由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 引发。 2. 事故后果严重,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3. 预防和控制空分车间事故的关键在于完善设备维护、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安 全意识培训、建立紧急预案和加强环境监测等措施。

空分事故案例分析 (1)

一、空压机组增压机高压缸轴瓦温度高 1、问题描述 某系统增压机在原始安装结束第一次试车时,出现高压缸止推轴承TI4721/TI4722温度高,满负荷是最高102℃,但因在设计指标范围内,制造厂家认为属于正常现象,所以,没有进一步检查。 2010年2月份,轴承温度急剧恶化,在高压三段操作压力最高只有60bar是(设计69bar),轴瓦温度最高已达109℃,严重制约着空分高负荷生产。 1、可能原因分析 (1)油质、油量等存在问题。 (2)轴瓦本身存在制造质量问题。 (4)油温高、轴瓦间隙小 (5)赃物进入轴承磨坏轴瓦,造成轴瓦磨损 (6)轴瓦破损 原因总结:设计原因,空压机采用846号透平油(中新为ISO VG 46相当于30#透平油),油质,油量、轴瓦外观检查并无问题,可能是轴瓦本身或设计有问题。 1、处理措施和建议 2010年2月份,利用停车机会,对空压机组高压缸轴瓦进行了检查,发现轴瓦厚度不均,间隙小。对瓦块进行了刮瓦修复,并将油压由原来的0.98bar调整至1.5bar,检查结束后,3月份开

车,在90%生产负荷下,轴瓦温度最高76℃,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沈鼓制造的压缩机普通存在轴瓦温度有一个偏高,建议对机组油质,油压,轴瓦进行检查,若以上没有问题,联系厂家解决。 二、分子筛蒸汽加热器泄漏 1、问题描述 2009年1月31号上午,某系统操作人员发现在分子筛蒸汽加热器 E4201的底部水侧管子与壳体的间隙有水流出,为进一步确认,将 蒸汽加热器底部保温全部拆除,打开蒸汽加热器底部壳侧盲法兰 处有大量空气排出,而且还随着所加工空气的流量变化而变化, 由此判断,蒸汽加热器管侧有漏点。 2、可能原因分析 (1)分子筛蒸汽系统超压,超出材料承受范围。 (2)运行中,蒸汽加热器管壳侧温差过大,产生应力。 (3)蒸汽加热器后汽水分离器无液位,产生水击。 (4)冬季停车期间,防冻不彻底,冻坏设备。 最终原因:在装置运行期间,严格控制蒸汽加热器的操作压力和 温度,分离器液位控制在250mm以上,没有发生过水击现象。蒸 汽加热器在2008年11月份停车以后,管侧已经用仪表空气彻底 吹除,说明设备本体存在设计缺陷。 3、处理方法 (1)2009年2月21日,蒸汽加热器进行抽芯检查,发现漏点为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一、背景介绍 空分车间是化工厂中的重要部门,主要负责将原料气体进行分离和纯化。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空分车间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将对一起空分车间事故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从事故中吸收教训,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事故概述 某化工厂的空分车间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导致多人伤亡和设备损毁。事故发 生时,空分车间正常运行,但蓦地发生了一次气体泄漏。由于泄漏气体的易燃性,很快引起了爆炸,造成严重后果。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前,空分车间的某个关键设备浮现了故障,导致气体无 法正常分离和纯化。这种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引起的磨损和老化所致。 2. 操作失误:在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维护,但由于疏忽大意, 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气体泄漏现象。操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设备状态的监控和检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应急措施不力:事故发生后,应急预案执行不力,导致事态失控。应急预案 中应包括紧急疏散、火灾扑救、泄漏物处理等内容,但在该事故中,相关人员未能迅速有效地执行预案,导致后续的爆炸和伤亡。 四、事故教训总结 1. 定期检修设备:空分车间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更换老化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应建立设备检修记录,以便追踪设备状况和维护情况。

2. 加强操作培训:为操作人员提供全面的培训,包括设备操作、安全意识和应 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定期组织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确保预案的 有效性。预案中应包括紧急疏散、火灾扑救、泄漏物处理等内容,并明确责任人和应急联系方式。 4. 加强监控系统:安装可靠的监控系统,及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温和体泄漏情况。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即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结论 通过对该空分车间事故的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和应急措 施不力等因素对事故的影响。为了确保空分车间的安全运行,我们应加强设备维护、操作培训、应急预案制定和监控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惟独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干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引言概述: 空分车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设备,它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以及其他原因,空分车间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空分车间事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正文内容: 1. 设备故障 1.1 设备老化 1.2 设备维护不当 1.3 设备设计缺陷 1.4 设备操作错误 1.5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设备状况,进行维护保养,加强员工培训,确保正确操作设备。 2. 化学品泄漏 2.1 化学品存储不当 2.2 化学品泄漏检测不及时 2.3 化学品泄漏处理不当 2.4 缺乏应急预案

2.5 预防措施:合理储存化学品,定期检查泄漏检测设备,加强应急预案培训,确保及时有效处理泄漏情况。 3. 电气故障 3.1 电气设备老化 3.2 电气路线短路 3.3 电气设备过载 3.4 电气设备维护不当 3.5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状况,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合理负荷运行,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养。 4. 人为操作错误 4.1 操作员缺乏培训 4.2 操作规程不规范 4.3 操作员疏忽大意 4.4 操作员违反安全规定 4.5 预防措施:加强操作员培训,制定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5. 环境因素 5.1 温度过高 5.2 湿度过高 5.3 空气污染

5.4 噪音污染 5.5 预防措施:控制车间温度和湿度,加强空气和噪音污染的监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结: 空分车间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设备故障、化学品泄漏、电气故障、人为操作错误和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应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合理储存化学品、加强电气设备维护、加强操作员培训和规范操作规程、控制工作环境等。惟独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才干确保空分车间的安全生产。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一、引言 空分车间是化工厂中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但由于其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 易爆等危(wei)险因素,事故风险也较高。本文对某化工厂空分车间发生的一起 事故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总结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二、事故概述 某化工厂空分车间发生的事故发生在2022年5月15日上午10点摆布。事故 现场是空分车间的氧气压缩机区域,事故导致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氧气压缩机故障引起的火灾。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设备故障: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氧气压缩机发生故障,导致火花击穿机械密封,引起火灾。经初步调查,发现该氧气压缩机存在长期使用和维护不到位的问题,导致设备老化和故障风险增加。 2. 安全管理不规范:在该化工厂的空分车间,存在一些安全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例如,未进行定期设备维护和检修,未建立完善的设备故障预警机制,未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 3. 人员操作失误: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氧气压缩机异常,并采 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这可能与操作人员对设备故障的警觉性不高、对应急处理流程不熟悉等因素有关。 四、改进措施

1. 设备管理:加强氧气压缩机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建立设备故障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定期开展设备安全性能评估,及时更新老化设备。 2. 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并遵守。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加强员工对应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3. 监控系统:安装火灾监控系统温和体泄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分车间的火 灾温和体泄漏情况。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4. 审查制度:建立事故回顾和审查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五、结论 本次空分车间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氧气压缩机故障引起的火灾,与设备故障、安全管理不规范和人员操作失误等因素有关。为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化工厂应加强设备管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并加强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审查制度的执行。 六、参考文献 1. 《化工安全管理规定》 2. 《化工厂设备维护与检修规范》 3. 《化工厂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4. 《化工厂火灾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5. 《化工厂安全巡检与隐患排查办法》

空分制氧典型事故案例资料全

空分制氧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第一部分:行业事故案例 1、液氧槽车事故 事故经过:2011 年4 月24 日下午2 点35 分左右,扬溧高速上,一辆槽罐车正从XX开往XX,眼看就要到瓜州收费站,谁知就在还有一公里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了。"砰!"一声巨响,槽罐车撞上了前面一辆小型吊车,在惯性作用下,槽罐车侧翻,尾部重重地撞上了高速右侧的护栏,护栏严重变形。由于惯性巨大,槽罐车并没有因此停下来,横着向前滑行了好长一段距离。滑行过程中,车里燃油发生泄漏,引燃了车后轮胎,并烧到了驾驶室。 事故发生后,槽罐车的驾驶员李师傅很快就从驾驶室里跑了出来,当他惊恐地拍打自己腿上的火时,突然想到押运员还被困在里面,李师傅又冲回现场,用尽全力将同伴从副驾驶位置上拉了出来,并帮他把身上的火扑灭。之后两人被紧急送往XX市苏北人民医院救治。押运员烧伤面积达60%,幸好驾驶员无大碍。不过,由于受到撞击,罐体上出现两个漏洞,液氧大量泄漏,为了排除险情,XX各部门现场排氧,26吨液氧全部放空。事故处理:下午4 点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槽罐车罐体前后部位都发生了泄漏,白色的"烟"不断冒出。据介绍,经过20 分钟左右的扑救,明火被基本控制,不过由于油箱温度过高,还是发生了爆炸,所幸有惊无险。火控制住了,但液体一直在泄漏。为了排除险情,消防员分别对前后两个漏洞进行强制堵漏,并将随身携带的衣服一并用上,覆盖在漏洞处。 该槽罐车厂家派出的工程师赶到了现场,大家现场研究决定,先现场将罐体的液氧放掉,然后再对罐体实施转移。但排放液氧是有条件的,就是方圆500米范围内的车辆发动机必须熄火,否则会造成液氧爆炸等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紧急,在交警部门的配合下,现场方圆500 米范围内的所有车辆发动机全部熄火。厂方工程师见安全措施到位后,立即戴着面罩来到罐体尾部,把阀门打开,只见一股白色液体笔直从尾部冒了出来,喷到高速下面的绿化带中。在排液的过程中,消防员同时出动水枪,从各个角度对液体进行稀释,防止出现意外。晚上12 点现场险情才完全解除。记者从医院了解到,驾驶员没有什么大碍,押运员被烧伤,面积达60%,另有两处骨折,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排液现场 2调压站氧气阀门更换时发生燃爆事故 事故经过: 4月14日上午10时左右, XX省某公司机动科组织有关人员〔总调度、机动科长、仪表负责人、生产维修工人共8人进入调压站进行气动调节阀更换作业。作业人员首先关闭了管线两端阀门隔断气源,然后松开气动调节阀法兰螺栓,在松螺栓过程中发现进气阀门没有关紧,仍有漏气现象,又用F型扳手关闭进气阀门。在漏气情况消除后,作业人员拆卸掉故障气动调节阀,换上经脱脂处理的新气动调节阀,安装仪表电源线和气动调节阀控制汽缸管线,并用万用表测量。上述工作完毕,制氧工艺主管张某接到在场的调度长批准令,到防爆墙后边,开启气动调压阀约2~3s后,就听到一声沉闷巨响,从防爆墙另一侧的前后喷出大火。张某想转身关阀,受大火所阻,即快速跑向制氧车间,边叫人灭火,边关停氧压机以切断事故现场的氧气,阻止火势扩大。后张某又想起氧气来源于氧气罐,便爬上球罐关阀,这才切断了事故现场氧气源。至此,火势终于被控制住。 事后,通过爆炸现场勘察发现,调压站内的氧气管道被完全烧毁, 旁路管道的上内部没有燃烧痕迹,证明管道被炸开。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共有8人,其中7人死亡〔3人当场死亡,4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事故发生时另有1人在调压站氮气间,与氧气间中间有防火墙阻隔,没有受到伤害。事后经调查,该调压管线的气动调节阀经常发生阀芯内漏故障,投产以来至少已更换过3次气动调节阀。 事故原因"4•14"氧气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根据爆炸时出现的放热性、快速性特点,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化学性爆炸事故。另据"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时形成喷射流,并在泄漏裂口处被点燃,瞬间产生了喷射火"等现象,调查人员认为,燃烧、爆炸、喷射火是这次事故的主要特点,喷射火又是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管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一、事故背景 空分车间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主要负责将混合气体分离成 不同成份的气体。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者其他原因,空分车间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生产和员工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本文将对空分车间事故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空分车间的安全运行。 二、事故概述 在2022年5月15日的上午10点,某化工企业的空分车间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事故发生时,空分车间正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蓦地发生了一次爆炸,造成为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导致3名员工死亡,10名员工受伤,其中2人 伤势严重。此外,空分车间的主要设备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车间停产。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设备故障:经初步调查,事故的起因是空分车间中的一台冷凝器发生了故障。冷凝器是空分车间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冷却和液化气体。由于长期运行和缺乏定期维护,冷凝器内部的管道阻塞,导致压力升高,最终引起爆炸。 2. 操作失误:事故发生前,空分车间的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冷凝器的异常情况,并未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要求了解不足,缺乏对潜在故障的判断能力和处理经验,从而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在空分车间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完 善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没有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也不够重视。此外,企业对于事故隐患的排查和处理不够及时和彻底,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事故影响分析 1. 人员伤亡:事故造成为了3名员工死亡,10名员工受伤,其中2人伤势严重。这不仅对受伤员工及其家属造成为了巨大的伤痛,也给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士气带来了负面影响。 2. 设备损坏:事故导致空分车间的冷凝器和其他相关设备受到严重破坏,需要 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更换。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导致了车间的停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3. 社会影响:事故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媒体报导。企业形象 受损,社会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产生了质疑,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为了不利影响。 五、事故防范措施 1. 设备维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对空分车间的关键设备进行定 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2. 操作培训:加强对空分车间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对设备运 行状态和故障判断的能力。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安全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和处理,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4. 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空分车间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和责任分工。加强事故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5. 宣传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 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向社会传递企业安全生产的理念和实践。 六、结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