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考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考察

摘要:本文通过对心理学中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以及习得性无助等归因理论的认识,使我们对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培养与激发的规律认识有一个具体而清晰的把握,并把这些理论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具体考察它们对教学改革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成就动机归因效果自我效能感习得性无助

一、概论

所谓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通常被认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在行为上,它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重要的社会或生活目标的刻意追求。近年来,作为心理活动动力系统的重要成分的成就动机已日益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了成就动机在人的成就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最早真正把成就动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提出系统的成就动机理论的麦克利兰(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Atkinson)在1953年出版的,被公认为成就动机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成就动机》一书,就明确地提出了影响行为强度的条件和因素主要有成就动机、对成功的期望、成功的价值。他们认为成就动机主要指三种内驱力:任职的内驱力、自我增强或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认为一个人的求知欲望越旺盛,越是想增强自尊和得到别人的

赞许的认可,那么,他有关的目标指向性行为上就越想获得成功,其行为的强度就越大。归因影响期望的改变,因而也必然影响成就动机。研究归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在此领域众多的研究中,有三种理论最具代表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最大,本文就来介绍这三种理论,并谈谈这三种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二、成就动机归因理论的理论考察

一、韦纳的成败归因效果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德·韦纳(Bernard Weiner,1974)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1)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任务的难度;(4)运气的好坏。韦纳将这四种主要因素按控制点(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稳定性(在性质上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可控性(可否由自己控制)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归类。他认为:能力和努力两种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在各种环境中变化很大。能力、任务、运气是不可控制因素而努力则是可控因素。他所指的的“内外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这三个角度都是相互独立的,对一个人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稳定性”角度对以后类似情景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某人将在某项

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他的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景中继续成功。如果成功被归因于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不稳定原因,如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显然对下一次成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对某项任务上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做失败的打算;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不好或还没做出充分的努力,则会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控制点起什么作用呢?韦纳认为对成就行为的内控或外控判断影响到这一行为对个人的“价值”,并进而影响着其成就动机。人们更看重有内部原因所致的成功,并为此而奖励自己。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而不是运气好或题目太容易这些外部原因,那么,个人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取得成功。而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则会对个人的尊严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如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原因则不会如此。如果我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就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无济于事,我们可能会突然觉得这门功课不那么重要,也不再对它用功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考试太难或是试题太偏,则不会影响个人自我感觉,也不会降低这门课的价值或以后的努力。

可控性这一维度似乎与自信心和对前途的期待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与努力这一可控性的因素,他们就

会信心百倍,并预期今后会再次获胜;如果他们把成功归因于像运气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感激之情,并希望今后仍能碰到好运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能力这种不可控的因素,那么他们就会放弃努力,听任失败的到来,在学习上表现出冷漠、悲观、退缩、颓废、自暴自弃,丧失动机,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能力,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愿去学习,去尝试,更进一步就是使学生陷入失败——缺乏能力——失落感——表现降低的恶性循环中。这就是下面将要分析的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以下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的三维度四因素分析示意图:

三维度

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可控可控不可控不可控

四因素能力努力任务运气从以上介绍可看出,韦纳的归因效果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引起个体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并进而对后即行为又促进作用。该理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成就的期望和价值的理论。即控制点影响着人对成败赋予的价值,归因的稳定性则影响着成就期望。价值和期望共同决定人在以后的成就行为中所付出的追求。韦纳从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

性三个维度来解释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是全面客观的,是对成就归因理论的发展,而且许多实际研究资料也证明了这点。

二、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1977)提出,后经认知心理学家加以借鉴发展成现在的自我效能的归因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有关的活动中行动的积极性高,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而当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和克服时,他当初的效能感就得到了证实,这就维持了动机,即便当个体偶尔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时,他对有能力取得成功的信心也有助于克服先前操作的消极方面,诱发动机行为。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有关的活动上行为的积极性低,不愿付出过多的努力和采取相应的策略应付困难,解决问题,就必然导致活动结果不尽如人意,反过来又降低了他的效能感。

那么,对激发和维持成就动机如此重要的自我效能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班杜拉认为它来源于对行为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或强化。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随着成功和来自他人的关心、支持的时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或提高;而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失败和来自他人的批评、指责的时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削弱或降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