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哲学流派代表观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物质性的、统一的气构成自然界的万物,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形具而神生”,“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张载)

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张衡)

注:天地万物最早的起源,既不是什么上帝、神灵的旨意,也不是什么绝对的理论,而是“无形之类”的“元气”,也就是太始。

“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王夫之)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说)

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尚书》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刘禹锡)

注:刘禹锡所理解的天,是广义的天,是指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万物。他肯定了天也是一种“形器”,一种具体的东西,就是说,它也是物质的东西,而并不是超凡的神秘的主宰。人有最大的智慧,是一切动物中最优秀的。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气化流行:中国古代哲学用语,指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总过程,亦即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总过程。

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赫拉克利特)

水里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德谟克利特)

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但是,当时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只能主要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着社会历史和科学的发展,它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代替。

十七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者有培根、霍布斯、洛克;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有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十九世纪德国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近代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一、基本特征:

1、机械性。就是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例如霍布斯就曾经写道:“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他在《利维坦》一书的序言中把人的心脏比作钟表上的发条,把神经和关节比作其中的油丝和齿轮。拉美特利更干脆地宣布:“人是机器”。认为人归根结蒂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2、形而上学性。就是说,他们的唯物主义思想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并且善于以孤立、静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3、不彻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他们不知道社会基本矛盾,更没有找到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经济原因。他们往往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理性”看作社会历史。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然的唯物主义认识的不彻底性。比如,培根就提什么“二重真理论”,把人的知识分为神学和哲学两种:人的知识就如同水一样,有的是从天上降落的,有的是从地下涌起的;一种是来自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感觉经验,另一种则来自上帝或神的“启示”。这就为神学信仰留下了一块地盘。

历史唯心主义的种种表现,可以归结为两种理论形态: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这两种形态的唯心史观实质相同,都坚

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实际上都是用历史本身之外的因素解释历史。它们共同的基本主张是:①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意识史,无视物质生产活动,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②认为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全部世界历史不过是英雄人物实现其思想、意志的过程,就是至高无上的意旨也只能“启示”他们并通过他们表达出来。③抹煞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典型观点:

原于是世界的本原。(霍尔巴赫)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狄德罗)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培根)

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注:人脑产生意识不同于肝脏分泌胆汁,它具有能动性,而肝脏分泌胆汁是一种纯本能的现象,具有机械性,同时它又体现物质第一性,是机械唯物主义。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人归根结蒂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

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理性”看作社会历史。

把人的知识分为神学和哲学两种:人的知识就如同水一样,有的是从天上降落的,有的是从地下涌起的;一种是来自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感觉经验,另一种则来自上帝或神的“启示”。

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意识史。

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全部世界历史不过是英雄人物实现其思想、意志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辩证法)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辩证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乐极生悲。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出发点是“我”——我的意识或思想等。

典型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物是感觉的组合”。(贝克莱)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马赫)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

自然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尼采)

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叔本华)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波格丹诺夫)

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杜威)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戈拉)

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休谟)

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象山)

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格物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陆九渊)

注:陆九渊的这种观点认为万物的运动规律都存在于人的主观之内,不需要接触客观对象去获得认识,而只要反省内求就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致吾心之良知也,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守仁)

注:在王守仁(即王阳明)的命题中,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