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金属元素详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为更好的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实验题当然就成为了高考化学的必考题,纵观近几年的理综高考题就会清楚的发现实验题所占比例稳中有升,近两年基本维持在20%左右。为此在各级教研会上,都强调重视实验的教学,老师在教学中确实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了实验的复习,但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的统计数字显示,实验题的得分一直偏低,笔者认为主要是在复习实验时只注重了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然后就让学生做大量的实验题,特别喜欢追求所谓的新题、怪题、结果使学生学起来一点兴趣都没有,更谈不上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与实验探究的能力。通过2006年的几套高考理综试卷,就会发现实验题的命题特点是:命题素材源于教材,以中学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内容为依托,创设实验情境,考察学生实验能力。试题不偏不怪,难易适中。可见回归教材是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题趋势。下面就结合教材内容,从三个方面例析高考实验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策略。

一、以教材中的实验为基础,创设新情境形成的定量化学实验题

例1、根据实验室中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该实验中,将硫酸铜晶体碾碎时需用到的仪器名称为,加热硫酸铜晶体则需要将其盛放在(仪器名称)中,加热过程中需注意。

(2)某学生实验后得到下表数据:

实验数据:

加热前的质量加热后的质量

W1(容器) W2(容器+晶体) W3(容器+无水硫酸铜)

5.4g 7.9g 7.1g

请写出结晶水含量(x%)的计算公式(用W1、W2、W3表示):

x%=,该生测定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

从下列分析中选出该学生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B.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来源:]

C.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出。

【答案与解析】

解析:本题源于教材中的一个学生实验,重点考查学生对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基本操作能力,这在(1)中得到了体现。(2)注重了对学生的接收数据信息,处理数据的计算能力及误差分析等综合能力。

答案:(1)研钵 坩埚 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W 2-W 3)/(W 2-W 1)ⅹ100% 偏低 B 。

二、以教材实验为主干,创设情境形成的定性化学实验题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与解析】 解析:解答本题需利用学生熟悉的Na 2O 2与CO 2、Cu 与HNO 3、NO 与O 2等化学反应及原电池的原理等。其中的④、⑤等两问,具有开放性,但靠课本知识是不能解答完全的,必须将原有知识整合、迁移才能解答。(1)较简单,(2)、①利用原电池的原理,不难看出C 、D 可构成原电池,Cu 作负极,加快了反应速率。③结合4NO 2+O 2+2H 2O =4HNO 3 或4NO +3O 2+2H 2O =4HNO 3 可计算出烧瓶中气体较原来变少,所以气球有一部分被吸入烧瓶。④的解答则需要整体思维,0.006molCu 与0.012mol HNO 3恰好可形成0.006molCu (NO 3)2,所以可将反应历程看作:Cu 与O 2反应生成CuO 后再于HNO 3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烧瓶中的氧气(48ml, 0.006molCu 需耗氧67.2ml )不足,所以应推入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来补充。从而求出需推入的CO 2的量。

答案:(1)溶液变蓝色,烧瓶内气体由无色继而变成红色,气球胀大[来源:]

(2)① C 、D ② 图略(在烧瓶下画一酒精灯)

③ 4NO 2+O 2+2H 2O =4HNO 3 或4NO +3O 2+2H 2O =4HNO 3 有一部分被吸入烧瓶 ④ 38.4 ⑤ 2Cu +4HNO 3+O 2=2 Cu (NO 3)2+2H 2O

B A

C D E

由此可见,化学实验题的学习应该回归教材才是万本之源。不再去搞“题海战术”,而是去认真地研究教材,做好课本实验,夯实基础,不断挖掘教材的价值,进行实验的变式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就一定得到提高,在高考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强化训练】

1、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

(1)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