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种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种途径
作者:李化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12期
到目前为止,新课标已走过了7年的历程,课改理念也耳熟能详,那么怎样才能让新课改理念来改变与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教育应有的效果呢?笔者认为要把新课标理念贯彻到教育上,不仅要逐渐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更应该关注课堂这块主阵地,把课堂作为第一观测点,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适合的知识与技能,让课堂真正富有生机与活力,以此来确保新课改持续有效地进行。而语文课堂要想真正“活”起来,教师必须做到研究学生要“活”,巧妙引导要“活”,教学个性要“活”。
第一,研究学生要“活”,教学“有的放矢”。
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懂会用,必须始终立足于学生,对学生有准确的了解与把握,即研究学生要“活”,让教学“有的放矢”。而研究学生,并非单纯对年龄、年级、性别简单地概述与初步的了解,笔者认为研究学生要“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学生的社会教育环境。哲学家丹纳曾从社会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研究民族性格与文化基因,进而思考整个国家的发展与方向。显然,研究学生必须要站在当代文化视野下,尤其是语文教学,更要基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与城市环境来思考他们身上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如在深圳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身上有深圳整个城市所展现出的宽阔视野以及包容创新的精神,但同时也缺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原动力。此外,各区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对学习的认识也有差别,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思考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与成长环境,并以此作为有效教学的相关依据。
2.研究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有各自的不幸。”每个不同家庭,将孕育不同个性的孩子。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的历史上有决定性作用,他们一直是人成长教育的重要基石。国外家庭教师的盛行,中国“家塾”“私塾”的发展,无不透露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整个成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研究学生成长就是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背景与知识结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否父爱或母爱缺失,家庭经济与文化条件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等。教师只有认真分析与坦然面对,才有可能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让语文课堂有效而鲜“活”起来。
3.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成长规律,并对各个年龄的孩子心理与生理特征、兴趣与爱好、个性与专长进行分析,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主合作学习,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古代“揠苗助长”的故事,不仅要告诉我们农夫的愚蠢,更警示我们不按照规律处理事情,会毁灭事物本身。
只有了解了学生情况,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才能适宜地选择教学突破口,灵活运用教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二,巧妙引导要“活”,改善学生思维。
1.教学策略的巧妙化
语文教学中,教学策略的巧妙化是渗透人文性内容并内化为学生世界观的重要路径,是激“活”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运用教学策略,诱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切入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对照提出课堂教学的策略,抓准语文课堂的切入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研究文本的重点与难点,把重点难点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相结合,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明确教学策略切入点的指向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改善学生的思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过许多教法策略上的创新,其中有些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我让学生模拟法庭辩论,让他们给鲁四老爷、卫婆子等“涉案人员”作“无罪辩护”或“有罪辩护”。为了让学生学会辩证分析,我组织了小型辩论赛;为了让学生多积累些写作素材,练习议论文中的记叙,我开展了“用书面语讲小故事”的活动。如果每节课都是不变的形式,学生必然会感到厌烦,不时地结合教学内容创新与巧妙运用教学策略,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当然,我们绝不能一味求新,选择教学策略的出发点是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绝不能为新而新,那样做就是舍本逐末。
2.教学态度的情感化
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情感不仅是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目标,更是学生感知、理解、接受其他事物的动力系统与人格修养及思维价值。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才能心动,心动则思发。由此,经常性地激发学生情感,以境育情,以情引思,对于启迪改善思维,提高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激发情感时,应情绪饱满,激情洋溢,随教学内容的需要,情感调控有度,引导学生感情起伏跌宕,产生强烈的共鸣,达到思想的升华。
在语文课堂上,教学态度的情感化,笔者认为包括几个方面:教学之前备学生也备文本,备课中态度明确,感情丰富,不能为了应付检查教案而备课,要用心把备课作为你研究学生与文本的重要基础,用感情勾画课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所要面对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引导”,真情地激发学生进入文本与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投入,让学生主动动脑、动口、动手,使那些基本知识通过感情的交流与沟通,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与价值
理念;教学之后,要真情反思,真实客观地回顾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切实地反馈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让课堂更加有效,让学生真正有收获。
3.教学思维的精细化
教学思维往往伴随着教学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质疑。古希腊大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也十分强调在教学中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他在教学中从不直接向学生陈述知识或传授知识,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认识真理。而问题思维的精细化,是提升教学、训练学生的重要方面,也是激活课堂的关键。
教师教学思维的精细化,就是老师在课堂上以某个问题为主线,围绕文本或学生中心逐渐逐次有序有效地展开,同时教师思维的精细化要层层涉及,处处布防,让经过缜密思维而整合出的教学内容深入到学生世界之中,进而抓住重难点,扣住学生思维命脉,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创新性思考课文的关键处与疑难处,训练学生思维与创造能力。如在《湖心亭赏雪》中,笔者始终围绕“雪”字为线索,在剪裁文本之后引导学生思维紧扣三个问题展开:1.文本写的雪景怎么样?2.对比欣赏,这湖心亭的雪景有什么特征?3.作者笔下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雪景?这三个问题贯穿了全文,并且能够对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概括与理解都有积极帮助。其实这三个问题,从深处而言是一篇文章被理解的三个重点方面: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这样教师思考问题不仅清晰简约,学生对文章内容把握也完整而明确。
第三,教学个性要“活”,激发兴趣,激活课堂。
没有教学个性,就没有课堂的灵气与活力。没有教学“生成”,也就没有真正活力的语文课堂。我们的教学过程不是企业生产产品的流水线,更不会像计算机程序一样运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如果我们教师把课堂教学程序化、固定化,结果就会把生动活泼的生命个体给毁掉,就会把语文教学变成刻板、僵化的模式,导致语文课死气沉沉。而探索教学个性,就是教师在研究学生,把握教学思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特色,提供尽可能适合孩子的教学内容,激活整个课堂。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作为老师要对自己教学与教育事业充满兴趣,并且通过兴趣来积极探索自己的教学个性。在教学个性中完善与提升自我的同时,也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好奇点,以此激发学生思维,给孩子适合的知识与技能。老师把兴趣作为探索教学个性形成的出发点,学生以兴趣作为思维训练的核心点,在课堂上教师的个性教风与学生的思考聚焦、碰撞,教学内容自然为学生所适合,这样,课堂就不会出现冷场与尴尬,课堂就会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语文课堂就自然会“活”了。
总之,中学教育是素质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研究学生特点,把握教学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思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