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风双层玻璃幕墙的热过程与节能设计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hool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Xi'an 710065, China) Ab s tra ct: Currently, construction energy-efficient as a part of ou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social awareness of construction energy-efficient is also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Energy-efficient of construction envelope structure is the main part of construction energy-efficient, and glass curtain walls of double-skin facade are important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modern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Thermal process on the glass curtain walls of double-skin facade in different season was analyzed. Focusing on its thermal transmission theory and some mathematic methods,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energy-saving efficiency of the double-skin facade were pointed out. Ke y w o rd s : double-skin facade; thermal process; construction energy efficient; thermal engineering design
0 引言
通风双层玻璃幕墙又称为热通道幕墙、气循环幕 墙、呼吸幕墙、生态幕墙、绿色幕墙或者主动式幕墙等 (下文简称 DSF),它由两层玻璃幕墙加上二者之间的 热通道组成[1],在通道的上下两端设有风口,通道的高 度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层高[2]。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欧洲出现了双层玻璃幕墙,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这 种幕墙主要应用在办公楼[3],1994~1998 年为德国双 层玻璃幕墙发展高峰期。1998 年,我国在北京国家会 计学院建造了国内第一个双层幕墙。
从遮阳装置或者设备的布置的角度来看,DSF 的 构造形式主要有:①内外侧都是玻璃,中间加设遮阳 装置,如百叶等,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尤其结合 感光智能控制的遮阳百叶等设备;②遮阳设备设在双 层玻璃幕的内侧或者外侧。热通道内加设遮阳百叶通 风幕墙组成的透射体系:两侧是玻璃,中间是空气层 和遮阳百叶。忽略遮阳装置的影响,该体系可以视为 阳光照射到两侧均为空气的双层半透明薄层[1][8],射线 要通过两个玻璃界面透射到另一侧,阳光首先进入第 一个玻璃层,此时由于反射的作用(设层玻璃的总反 射率分别为 r ),则只有(1- r )的辐射能进入玻璃层;经 玻璃的吸收后(玻璃吸收率设为 α),有(1- r )(1-α)的 辐射能可达玻璃另一侧层界面;由于反射作用,只有
反射率 R =r {1+(1-α)2(1-r )2/[1-r 2(1-α)2]}
透过率 T =(1-r )2(1-α)/[1-r 2(1-α)2]
同样,双层玻璃的总透过率为:
Ts=t 1t 2 /[1-ρ1ρ2] 总的反射率为: ρ=ρ1+ t 12ρ2/[1-ρ1ρ2] 第一层玻璃的总吸收率为:
αz 1=α1+{1+ t 1ρ2/[1-ρ1ρ2]} 第二层玻璃的总吸收率为:
αz 2= t 1α2/[1-ρ1ρ2] 上述式子中,t 1、t 2 分别为两层玻璃透过率;ρ1、ρ2 分别为两层玻璃的反射率;α1、α2分别为两层玻璃的 吸收率;这些都和玻璃本身的物理性质、介质温度、太
阳辐射入射角度等有关。
1.2 关于热阻的模型[1]
1.2.1 热通道内空气不定向流动
冬天,关闭幕墙上下的风口,DSF 完全是一个两层
主要部分,而通风双层玻璃幕墙是提高现代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重要策略。给出了双层玻璃幕墙在不同季节的热过程分析,重点
介绍了冬、夏季通风双层玻璃幕墙的传热机理和传热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提高幕墙建筑节能效果的热工设计对策。
关键词: 通风双层玻璃幕墙; 热过程; 建筑节能; 热工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111.4+1
涡流的情况,因此,理想条件下的情况是很难实现的。
1.2.2 热通道内形成空气流
当热通道内形成空气流,那么我们只考察热通道内
的热阻,而把内外侧玻璃幕墙表面的换热热阻中的对流
换热部分纳入热通道的热阻中来,内外侧玻璃的热阻不
变(按照 2.2.1 中的式子不变化),此时热通道的热阻组成
为:热通道内的总热阻 R 和玻璃界面的对流换热热阻
T eg、T ig 为外侧和内侧玻璃的热力学温度; εeg、εig为外侧玻璃幕内表面和内侧玻璃幕的外表 面发射率。
由于通道内的空气在自然状态下是均匀的,因此
内外侧幕墙在通道里的辐射换热阻是相等的,于是热
通道内的总热阻:
R =1/2 h er
而事实上,即使是密封性很好的双层玻璃幕墙,
热通道内的空气也不可避免地分布不均匀或者出现
1 通风双层幕墙工作的热过程分析
收稿日期: 2007-05-21;一次修回: 2007-06-15;二次修回: 2007-08-07
DSF 的热过程的研究目前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 种是实验的方法,一种是理论推导的方法。前者的研 究目的在于探讨传热系数,获得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 公式,并由此确定这种幕墙的传热性能或者是热阻, 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做好准备。 1.1 透射体系研究
2007 年第 8 期(总第 35 卷 第 198 期) No.8 in 2007 (Total No.198, Vol.35)
建筑节能
■ 墙体与设计 WALL & DESIGN
浅谈通风双层玻璃幕墙的 热过程与节能设计对策
陈 涛, 宋海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 710065)
摘要: 目前,建筑节能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社会对建筑节能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37(2007)08-0020-03
An alys is o n Th erm al Pro ces s o f t h e Do u b le- s kin Facad e an d S o m e Res p o n s es t o Th erm al En g in eerin g Des ig n CHEN Tao, SONG Hai-jing
DSF 的节能原理在于热通道在冬天和夏天分别 充当热阻和换热层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幕墙内表面合 适的温度,这样可以显著地减少建筑能耗。DSF 的关 键是热通道内热流顺畅,这样才能够使室内拥有适宜 的热舒适环境。但是,由于 DSF 中热通道没有采取有 效的通风措施或者遮阳处理,可能会使其保温性能不 好或者空腔内出现过热等不利情况[4]。
所谓的 LOW-E 玻璃,即低辐射玻璃,可提高对太阳能
的利用率,又减少了玻璃的反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内遮阳装置遮阳片可以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进行旋转,减小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以使室内获得
更多的太阳辐射。
实际上,由于我国太阳辐射资源丰富,通风双层玻
璃幕墙在冬天可使建筑上形成一个大的温室,由于温
室效应,冬天可以很好地利用太阳能,从而减少冬天的
系数。内侧玻璃幕墙的总热阻计算方法与外侧幕墙相
同,内侧幕墙热阻设为 Ri 。中间热通道的热阻比较复 杂,只考虑辐射换热,那么辐射换热系数可以由下式
求出: H er =σ(T eg2+T ig2)(T eg+T ig)/(1/εeg+ 1/εig-1) 式中:
σ为斯蒂芬 - 波尔斯曼常数,σ=5.67×l0-8 W/(m2·K4);
玻璃
玻璃
传导
室内
传导
空气 空气 对流 辐射
室外
对流,辐射,
辐射 (对流)
图 2 DSF 传热模型
交换只有辐射热交换,那么,外侧玻璃与室外环境[1]的
传热热阻以下式计算:Re=1/Ue=1/her+1/he+Reg
式中,Ue 为外侧幕墙的传热系数,her 、he 分别为外 侧玻璃内表面的辐射换热系数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
夏季,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热通道内空气温度 升高,由于向上的浮力作用,热通道内形成自下而上 的气流,由于空气的流动自上面的排气口带走了部分 热量,从而使幕墙自然降温(Natural Cooling),降温幅 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道内的热流速度。由上文分析 得知热流速度大,则热通道的内的辐射和对流换热系 数就会显著增大(见 2.2.2)。因此,在热通道内设导流 设备以及鼓风或者是抽风设备增大通道的气流速度 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有研究发现[3]:选择适当的玻璃 幕墙性能组成可降低热负荷,同时适当的利用热通道 内气流能改善总的热平衡:有人认为当通道内气流速 度达到 6 m/s 时,夏季进入建筑的热负荷可大大降低; 而当气流速度是 1.5 m/s 时,此时进入建筑的热负荷 只相当于自由对流的情况。但是,如何使热通道内的 热流顺利从开口排出,带走热量,不仅与双层幕墙的 间距 D 有关,而且也与幕墙的高度,当地的气候等因 素有关。研究通道内的热流是很复杂的,目前采用的 计算机软件模拟取得了一些公认的成果,比如采用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计算流体力学)等 软件模拟传热过程等。 2.2 案例介绍
20
(1- r )2(1-α)经玻璃吸收后可以透过该玻璃层,而反射 部分辐射能(1- r )r (1-α)要反射回玻璃第一层界面, 经过反射、吸收、透射等反复进行下去(见图 1)。
玻璃
玻璃
I 空气 空气


图 1 双层玻璃幕墙透射体系模型
于是可以得到单层玻璃的吸收率
αz =α(1-r )[(1+r (1-α)+r 2(1-α)2+…] = α(1-er。即: R = 1/2 her+ h C 对流换热系数可依据有关公式计算:

C=6.12u
0.78 f
u f> 5 m/s
h C=4.8+3.4u f
u f≤5 m/s
式中:u f热通道中空气流速,单位是 m/s。
2 提高节能效果的热工对策
2.1 基于气候的热工设计对策
21
采暖能耗。到了夏天幕墙的温室效应则会大大增加建筑 的制冷负荷,因此,无论在我国的寒冷地区还是南方的 炎热地区,这种幕墙最大的问题都是遮阳和隔热问题。 2.1.2 炎热地区的热工设计对策
炎热地区,对于 DSF 而言,最重要的是夏季的遮 阳和隔热。撒世忠等的研究论文[1]中给出了遮阳百叶设 在热通道后可以增加幕墙的遮阳和隔热性能,如内层 幕墙采用中空玻璃时,太阳辐射的透射率为 0.17,大大 减小了室内太阳辐射量。同时,在通风幕墙中使用传热 系数为 2.05 W/(m2·K)的中空玻璃时,无遮阳百叶的 通风幕墙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为 1.29 W/ (m2·K),而 有遮阳百叶的通风幕墙的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为 1.17 W/(m·2 K),节能效果显著。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5]采用 的通风双层玻璃幕墙,内外玻璃幕墙之间设置了遮阳 百叶和反光板。各层内遮阳百叶下部固定,向上开启, 反光板可调角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把自然光反射到室 内,双层幕墙上都有开启扇,可合理控制过渡季节的 自然通风。一般认为,外遮阳的效果最好,可遮挡高达 90%的太阳总辐射。
玻璃中间是空气夹层的结构体系 (见图 2),DSF 共三
层,4 个界面,则热阻组成为:外侧玻璃外表面的换热
热阻(玻璃与室外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设 he),外侧玻 璃本身的热阻 Reg,热通道内综合热阻 R,内侧玻璃本 身的热阻 Rig,内侧玻璃与室内环境的表面换热阻(对 流换热系数为 hi)。热通道内假设为理想状态:即热
2.1.1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热工设计对策
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由于要充分考虑冬季建筑
的保温和太阳能利用,所以要特别重视幕墙的保温性
能。提高幕墙保温性能的措施如下:
(1)提高幕墙的密封性能,减少冷风渗透。
(2)内侧幕墙采用双层甚至多层中空玻璃,增加内
层玻璃幕的气密性。
(3)提高幕墙玻璃本身的热工性能,外层玻璃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