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四孔子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孔子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 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 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 两千多年。”……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2、秦朝: 遭沉重打击
焚书坑儒
3、西汉: 儒家独尊
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
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
董仲
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大一统”,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在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下,地位 “独尊”。
4、宋明时期: 理学
儒家学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地位: 立国立身的基础 实践方法: 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评价:
积极:有利于建立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
消极:维护奴隶制的规范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具保守性。
整理ppt
8
②仁
含义: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2、实践方法:
过犹不及 和而不同
整理ppt
13
三、古代大教育家
整理ppt
15
孔子与教育
(1)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2)教育目的: ① “成人”
学习《诗》《书》《礼》 《乐》,
举止合乎礼教,言行合乎“忠” “信” 。 ② 成“君子”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3)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4)整编典籍:《六经》
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六经”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
一、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
Hale Waihona Puke 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
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
贡献
共和国;从行动上捍
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 卫民主
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和孔子“中庸”政治思想的异同
1.相似性 (1)两者都把“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并把它作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 归宿 ①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性,继而推出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 种善业”,这种善首先是个人的善,是一种节制和中庸,个人的善与城邦的善是统 一的,个人的善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完成。 ②孔子也把中庸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从个人道德出发,提出“中 庸”,要人们贯彻“忠恕之道”。在治理国家上要实现一种和谐,即社会秩序安定 祥和,人际关系密切。
——《论语》 (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 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
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 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 对应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③“为政以德” ④“节用而爱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列对于“仁”的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1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1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传承礼乐文化,实现礼治社会。
2.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影响:(1)孔子提出“礼”的思想,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2)提出“仁”的思想,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3.孔子的一生主要有哪些重要活动?(1)学习礼乐(15岁)(2)收徒讲学(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3)从政生涯(51岁)官:中督宰,司寇;政治主张:加强,削弱抑制结果: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晚年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化★孔子一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
试述其主要活动二、孔子为什么要开创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有何影响?1、孔子开创儒家思想的原因:①背景:春秋时期是的时期,充满的矛盾。
违背行为司空见惯。
表现为: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目的:孔子决心恢复,传承和改善。
2、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礼、仁、中庸A.礼,是政治概念....①礼的地位:是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②礼的含义:③关于礼的做法:克己复礼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④评价:积极:有利于建立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消极:维护奴隶制的规范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其思想保守的一面。
B.仁,属于伦理概念....①仁的地位:②仁的含义:③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④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仁爱有等级。
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高中历史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案例分析
课程篇【案例背景】在教学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孔子以及孔子的核心思想和主张,笔者想到了《孔子》这部电影,决定让学生课下时间观看这部电影,并布置他们写下自己的观影感想,增强他们对孔子的认识。
结合《孔子》这部电影,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十分高涨,他们主动地去探讨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之后笔者让学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他们结合电影和教材思考一些问题,通过讨论后回答。
笔者发现通过这些文字资料,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结合观看的电影,能够很容易地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他的认知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教育家、哲学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的这些称号上,让他们对孔子的核心思想有更好的把握。
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给学生带了视觉的冲击和享受,充分地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深化自己对孔子思想形成过程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案例描述】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经看过了《孔子》这部电影,相信同学们都对孔子有了一个更好地理解。
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的观影感想。
生1:在春秋时期,孔子一边讲学一边宣传自己的主张,但当时的君主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在各国都受到了冷遇,四处碰壁,他的生活十分不易。
生2:孔子出生于小诸侯国鲁国,因为鲁国的诸侯都非常欣赏他的智慧和才华,希望他能够改变春秋诸国的历史,孔子在齐国和鲁国会盟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震慑了齐军,夺回了三个城市,但正因为他的正义和忠诚,遭受了奸人三桓相国的陷害,导致孔子在乱世中颠沛流离,才华被淹没,十分可惜。
生3:在电影里孔子说出了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名言,就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像孔子一样,与他人友好相处,宽容和理解他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他人。
生4:孔子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外漂泊了那么多年始终没有放弃,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我们应该以孔子为榜样,学习孔子的精神,正所谓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件: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教 无类” 化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推广
育 思
“成人”、 成“君子”
培养博学明礼的高素质人才
想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
主题二 礼、仁、中庸的相互关系
• 【史料探究】 • 史料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论语·颜渊》
•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论语·八佾》
• 2.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可以查阅资料,举 行一个小辩论会,辩一辩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 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兼而有 之?
• 提示 注意运用科学史观评价孔子的影响 。
• ②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论到语 西方, 《_______》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 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 2.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
[特别提醒] 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关。
主题一 孔子的思想主张
• 【史料探究】
•[误区警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 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涉 及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 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 ,是研究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 1.积极意义
• (1)对中国
• 传统①政治政治上: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 国封建社会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 2.通过以上言行,说说你对孔子的“仁 ”“礼”有哪些进一步的认识?(教材第22页)
• 提示 孔子认为“礼”与“仁”是密不可 分的,要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使 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这体现了人道主义 和孔子对百姓的关心与呵护。孔子的“仁”尽 管适用于所有的人,但主张“亲亲为大”,为 维护“亲者”的形象而犯法具有局限性。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材料三“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亚里士多德
学生主体活动
一、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政治思想: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2.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二、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关于中西方思想中的“中庸”的比较
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2.不同: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认为“过犹不及”。
(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三、课时训练、规范答题
1.1988年,“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四 第二单元 第一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0)新文化运动前期 ----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 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 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打倒孔家 店”的口号。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 的历史地位及其原因
时期
项 内 目 容
维新
春秋 秦朝 西汉 两宋 明清 变法
战国
(居于统治地位) 时期
新文化 运动 时期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1、仁者爱人(核心)
(1)仁的含义:爱人
三层内容: 1、爱自己的亲人 2、爱他人 3、统治者实行仁政
局限性: 有等差的爱
(2)实现方式: 遵守忠恕之道:推己及人 (3)评价:继承仁的本义(爱人),并将它作为
最高伦理范畴,提升到哲学高度,作 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人欲 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故要“存天理, 灭人欲”。
(6)明清 ----空前强化又受到冲击
①明清两代,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②明朝时期,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创立 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仅从儒家的四 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儒学的 地位空前加强。 ③明末清初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对儒学 提出挑战。(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等对儒家思想及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2、克己复礼(目的:维护奴隶制度,社会秩序)
(1)礼的含义:周礼
(2)礼的意义:没有“礼”,就无法分辩君臣、 上下、长幼之序
(3)如何维护礼:“正名”
(4)仁和礼的关系 孔子的理想社会:只有礼和仁相结合的社会,
才是理想的社会,一方面社会依礼有严格等级和 上下尊卑界限,另一方面,依仁使人人有爱心, 能够推已及人,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这 样的社会是既有差别又具温情的社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1课文注释:孔子修订六经
课文注释:孔子修订六经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经过多年的教学,孔子发现,“六经”并非完整无缺,尚有不少残篇断简和错乱重复。
经过几十年的广搜博采,实地考察,他已经积累下许多珍贵的资料,于是,对六经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修订工作,实际上,是对历代文化,进行总结性的系统取舍和修订工作。
孔子整理六经的方法是不同的,大体说来,应为: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序《易》传,作《春秋》。
即对《诗经》、《尚书》加以取舍和编排而定型;对《礼》、《乐》则是修复起来的工作;对《春秋》是因旧史记而明垂教,是不作而作。
经过这次整理,使六经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层面来为政治服务。
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4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一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材料二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
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诸子百家考》(1)材料一中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评价的主要依据。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的?参考答案(1)评价: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
依据:孔子是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孔子是政治家,其政治主张不受时代限制。
(2)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2.导学号22174008(2017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1课先师孔子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制天命而用之”
择善继承:人间值得
以一个异国流寓之人,而且少孤,幼年的穷苦可想,所以孔子 的境遇,很像现今的苦学生,绝无倚靠,绝无师承,全恃自己锻炼 自己,渐渐锻成这么伟大的人格。
——梁启超《慢读孔子》
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理论初探》: “历史教育的精髓是养成人格”。
文化自信:立德树人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批孟扬荀:“荀与孟同时,其才具美,其文更雄杰,其用之更 通达而不迂,不晓当时何以独抑荀而扬孟轲也。” 批董仲舒:“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可正矣。”
批判儒学观念对后世的束缚
清代小说:穷才批孔
……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 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 里叫道:“中了!中了!”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传》
身份 学问家 政治家 教育家
教主
表现
仁(爱人)→忠恕,礼(周礼)→正名 克己复礼为仁,以中庸之道调和 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开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万世师表
弟子众多,感化后人,由凡入圣
壹贰叁
千 古 圣 人
“ 背 锅 侠 ”
再 回 人 间
壹
千古圣人
春秋-秦代孔子:一介儒生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2.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世界的前途问题。他们竟得出
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从2500年
C 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里的“智慧”指的是( )
A.“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学而思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选修四专题二___东西方的先哲全套教案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1、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2、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见,学习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3、生疏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进展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见。
2、模拟演说,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生疏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见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育同学对事业的坚决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学习与争辩,既要看到孔子思想与活动的宏大贡献,又要看到其思想主见的时代性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1、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
2、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1、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缘由、含义和作用2、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孔子其人1、早年生涯:1)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鲁国人2)尽管早年生活贫困艰苦,但他始终为学不倦,30岁时,他已精通六艺3)孔子博学,收徒授课,首创私学。
2、治理鲁国1)35岁时,离开鲁国来到齐国,由于反对,孔子只好返回鲁国,仍连续收徒授课,2)孔子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上任一年颇有政绩。
3)52岁时,被任命为司空,后又升为大司寇,出席夹谷之会,为鲁国羸得了外交成功。
4)夹谷之会使孔子名望大增,出任宰相职务。
------政治生涯的顶峰,5)孔子利用三卿与家臣的冲突,打击三卿的方案最终没有完全实现。
3、周游列国孔子55岁时,怀着郁闷的心情,又一次离开鲁国,开头了14年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活。
他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政治主见,但终未被接受。
4、退修诗书1)68岁回到鲁国后,孔子放弃为官,认真致志人事训练,整理古典文献。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儒学创立的时代背景1)春秋时代,社会的长期动荡,中国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井田制瓦解,消灭私田。
文化:贵族对学术文化的垄断局面渐渐被打破,私人讲学的风气开头有所进展(2)孔子熟谙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他想吸取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来治理处于动荡变革中的社会 2.孔子的思想及政治主见1)核心:仁与礼含义:所谓的礼就是周礼,它是周人从父亲家长制时代以来所形成的典章、制度等。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共19张PPT)
之。”
——《论语》
材料五:“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仁爱、关怀、体谅、包容
问题探究: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仁”的含义?( 对他人、
对统治者、对自己)如何实现?(材料五、六——忠恕)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明确提出,“仁” 即“爱人” ,并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为“仁”,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 “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 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 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 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 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共之。” 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子 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 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五者 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
材料四:“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
国巴黎召开的会议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 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问题探究: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试结合所 学知识并联系现实总结其影响。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 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 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 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
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国哲学 家卡尔·亚斯佩尔斯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 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第二单元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3.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 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 移;
2. 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 提倡“学而优则 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 体制准备了条件;
4. 重视古代文化的继 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 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 教育体系的基础;
2、 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
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孔子思想的掌握,
②是维护周朝的“礼”,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④是教育思想,也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 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片 和影像,述孔子的主要生 平和政治主张。
根据查阅、搜集资料, 对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通过习题掌握重点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孜孜不倦的追 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儒家思想在许多方面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规 范。 ✓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 ✓理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努力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对社会 产生有进步作用的人。
孔子创造诸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 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 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 有效的教学方法。
4.教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即“御、射、
书、数、礼、乐”。
“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 “射”是射箭; “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 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 “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 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 也属“数”教的内容。 “礼”为古代各种典章制度的总称。 “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 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 1 课儒家文化首创人孔子学习目标要点难点1. 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看法和政治主张及其 1. 要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中心内容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2. 研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 2. 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影响。
和评论。
一、追求礼乐的一世1.自学礼乐少年时发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30 岁时精晓“六经” ,创办私学。
2.从政失败五十多岁时先后任中都宰和司寇,试图增强君权、削弱医生权、克制陪臣,结果失败。
3.漫游列国率徒漫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未被采用。
4.整理文籍68 岁回到鲁国后,整理文籍,删修《春秋》,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 特别提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波及领域极其宽泛,记录了孔子对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办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件。
[ 课中思虑 ]阅读教材P21[ 资料回放 ] ,思虑: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提示】孔子在少年时就发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而礼乐是周文王拟订的,故孔子的话表现了他要将周文王的礼治社会恢复起来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孔子漫游列国的目的。
二、创始儒家思想1.背景(1)社会转型:春秋期间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期间。
(2)礼崩乐坏:违反周礼的行为习以为常,人际关系紧张。
2.目的孔子信心经过恢复周礼,肩负传承文化和改良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内容(1) 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次序。
(2)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是办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中庸:为适合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
[ 特别提示 ]孔子尊崇周礼,恢复周礼,本质是保护风雨飘摇的奴隶社会的规章制度,表现了其思想守旧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一致平定、和睦有序的社会场面,令人们生活平定,有踊跃意义。
高中历史 第1课 先师孔子自我小测 岳麓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第1课先师孔子自我小测岳麓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第1课先师孔子自我小测岳麓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第1课先师孔子自我小测岳麓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高中历史第1课先师孔子自我小测岳麓版选修4 1(原创题)孔子55岁时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0多年,主要是为了( )A.传播礼乐文化 B.实现其政治理想C.了解各诸侯国的国情 D.联系他国攻打鲁国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它是()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3(原创题)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者,天过元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这说明他()①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②提出了“正名”的主张③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④重点阐释了“仁”和“礼"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4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在讨论后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 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A.“克己复礼” B.“制天命而用之”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过犹不及"5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 D.有类无教6 1999年,在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 550周年"的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着重讲解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过程,如“孔子主张仁、礼、孝、忠、恕等道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1.学生对孔子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不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全面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2.学生在分析孔子思想时,可能会出现理解表面化、片面化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能对儒家文化存在误解或偏见。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儒家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提醒学生关注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孔子思想,如关爱他人、尊敬师长、勤奋学习等。
3.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孔子相关的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3.倡导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和谐”等观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孔子及其儒家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但在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高中历史 第二章 东西方的先哲 4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课后知能检测 北师大版选修4-北师大版高二选修4
第二章东西方的先哲第一节中国古代圣人孔子一、选择题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可见孔子主X( ) A.谦虚好学,并不盲从B.博学多才,见多识广C.雄才伟略,实事求是D.成人达己,志向高远【解析】由材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明其勤奋好学,以及“择……”可以看出A项正确。
【答案】 A2.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 ) A.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B.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C.因材施教,主X依据实际而进行教学D.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解析】资质上等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资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答案】 C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孔子的主X是( ) 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他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解析】为匡正被破坏的名实关系,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X。
【答案】 A4.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
”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礼”B.“仁”C.“仁政”D.“德治”【解析】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外在的社会规X,是西周等级制度。
“孔子出门必坐车”反映的是行为与身份等级相符。
【答案】 A5.“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这是某某省某某市文庙大成殿的一副对联,与该对联相关的历史人物的主X是( ) A.“制天命而用之”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人者,仁也,亲亲为大”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解析】“六艺”是指孔子编订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杏坛”传说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政治主张:重视礼,强调仁;主张以德和礼治理 社会;以仁和礼的协调、结合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完 美。
(2)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奴隶制社会秩 序受到猛烈冲击,新旧社会势力矛盾激化,人际关 系紧张。 目的:恢复周礼的权威,重建奴隶制的社会秩序,改 变天下大乱的局面。
孔子的教育事迹及思想
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一项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l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
者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
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
安定。 ②局限性: A.孔子推崇、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
制度; B.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 想保守的方面。
★仁 ⑴仁的含义:
“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最高 美德,是一种自我的道德自觉。 ⑵主要内容: 首先,“爱人”。 (“亲亲为大”) 其次,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⑶评价: 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②但仁爱有等级,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2、教育对象扩大,推动文化下移,“有教无类” 。 3、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 的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 “学而优则仕” 6、还善于“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周游列国
时 代 背 景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 会大变革时期。 1)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铁器和牛耕),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 经济(小农经济)的发展。 2)政治: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3)思想文化: 私学兴起,“士”阶层活跃。
⑷其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 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在世界:
⑴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儒学融入这些国家的文化生活,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 化圈。
⑵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 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⑶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掀起儒学研究的热潮。
★礼
⑴礼的含义: 即周礼,西周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 套宗法制度。即“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
⑵主要内容: ①提出“尊尊”、“亲亲”( 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社会规范),提倡贵贱有序。 ②提出“正名”,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 ⑶评价: ①进步性: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
平,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在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化的大潮
流中,孔子必将会气宇轩昂地走向世界,儒家文化也必将在世
界文化之林中大放异彩。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 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 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 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 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 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1、在中国: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⑴其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官方的意识形态,在中 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甚至影响着平民百姓的 日常行为。
⑵其主张的“内圣外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和 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⑶其创办私学,打破了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开创了“学 在民间”的新模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和传承起了 重要作用。
《诗经》书影
《周礼》书影
二、开创儒家学派——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1、礼
2、仁
3、中庸之道:和
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 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不 能单纯地行礼而不顾仁,也不能单纯地行仁而不顾 礼,而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三、地位与影响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 国汉城正式揭牌
北欧孔子学院在 瑞典首都斯德哥 尔摩成立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
《圣人 孔子》 轰动维 也纳 , 老外看 戏学论
语。
孔子的故孔子的故 乡。这里有着丰富的 文化遗产,其中最著 名是曲阜三孔——孔 庙、孔府、孔林。
▲儒家思想的影响:
•
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也正在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2005年
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伴随着首次“全球联合
祭孔活动”拉开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了“2005中国曲
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二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
开的第l72届执行局会议上,“孔子教育奖”被正式批准设立,
3、政治生涯(51-55岁) ——鲁国
⑴官职:中督宰——大司寇——代理宰相职务 ⑵改革碰壁
4、周游列国(55岁-68岁)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原因:见《金榜》P12.疑难名师点拨.一
5、献身文教(68-73岁)——整理“六经”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整理出《诗》
《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 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论语·颜渊》
•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 影响。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时代背景)
1、圣人出生:公元前551年 2、青年好学(15-30岁):勤学不倦、虚心求教、精通六艺 2、收徒授课(35岁):
创办私学,广收学生;传承礼、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