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讲座
(第4专题)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与和谐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
一、解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不和” 二、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与主要内 容 三、矛盾规律所渗透的哲学方法论 四、“和合”思维的当代价值
一、解读“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思考题:
3、主要矛盾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 ②对待人和事要学会看本质,抓 主流。
下列成语、俗语、比喻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1、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重点 颠倒主次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抓住主要矛盾 3、牵牛要牵牛鼻子 4、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 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
4、“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
首先,“和而不同”反映了宇宙间普遍 存在着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表现为对立与统一。 第二,表现为一定度范围内的力量对比。 第三,表现为各得其所。 综上所述,“和而不同”具有辩证法的对 立统一、一定度范围内的稳定、各得其所、 联系和发展等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
4、“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
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是不存在的。
水果
•
白马非马:这是中国古代伟大 的逻辑学家、论辩学者公孙龙 (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的 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 孙龙子· 白马论》。 • 曰:“马者,所以命形也。 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 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求 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 黄、黑马不可致。” • “白马非马”的命题错在何处 呢?从根本上说是割裂了一般和 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四个方面:
1、出处及原解 2、用于人际交往 3、把“和而不同”推而广之 4、“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
1、出处及原解
“君子和而不同,小 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 出自《论语· 子路》,是 孔子所言。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 同,小人同而不和。”
1、出处及原解
【注释】 (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 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 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 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 调。”
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 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 次要矛盾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 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三、矛盾规律所渗透的哲学方法论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 方法论意义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 方法论意义 3、主要矛盾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主要矛盾 方面 次要 方面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
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 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结: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 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 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 的两片树叶, 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同 的两片树叶。 ——莱布尼茨
邓小平 “一 国两制”的构 想及实践;处 理边界争端可 以“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等 求同存异的思 维方法。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的方法论意义
①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矛盾分 析方法分析问题。坚持“两分法”、“一 分为二”,学会转换思维视角,从不同角 度看问题 ②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 ③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四、“和合”思维的当代价值
1、“和而不同”的历史价值 2、“和而不同”与科学发展观 3、“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 4、“和而不同” 的世界启示
3、Biblioteka Baidu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建设。 市场经济是典型的“和而不同”经济, 健康的“市场经济”处处表现为“和而不同” (2)有利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多元进化 。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民族 只有保持它的独特性,才能对整个世界文明 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和合”思维正 是坚持了既尊重“不同”包容区别,又坚持 相互学习、和谐共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促 进世界文明的多元进化,我们才会拥有一个 丰富多彩的世界。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理论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 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 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 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 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 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矛盾特殊性的内容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客观物质 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因而不同事 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 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 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斗争性
矛盾
同一性
中 国 古 代 的 矛 盾 观
2、对立统一规律包含的主要内容
三个主要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理论。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相互依存;二 是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例如:真理与谬误;战争与和平;唯物主 义与唯心主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等等。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庄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思考题:
说明下列材料1和2各属于什么思维方 式或工作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区别有哪 些?
材料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 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 豹”,“盲人摸象”。 材料2:“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 病而右取之”,“城门失火,殃 及池鱼”。
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形而上学
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 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看问题。 飞鸟之 景,未 尝动也。
公孙龙
人不能 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庄 子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1、简单描述理论体系; 2、重点讲清基本原理; 3、突出方法论意义。
(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概念解读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流。”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年—— 前480年),古希腊哲学家
中国古代的“八卦 图
3、把“和而不同”推而广之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 理和高度智慧。 与人相处,要“和而不同”; 领导决策,要“和而不同”; 处理国际事务,要“和而不同”。
当今世界已进入经 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 时代,要适应世界文明 多元发展的大趋势,也 必须运用“和而不同” 的思维方式处理国际关 系。既坚持独立自主, 又要和平共处;既要独 具特色,又要兼收并蓄, 包容多样,在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逻辑体系
一个核心 两个总特征 三条基本规律
一系列范畴
一系列范畴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现象与本质 内容和形式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变化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 是辩证法 核心和实质
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 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其次,“和而不同”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 都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统一不可分割的系统。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整体性。 第二,包容性。 第三,适应性。 综上所述,“和而不同”具有系统的整体性 包容性和适应性等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
二、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及主要内容
“和而不同”上升到哲学思维的层面, 核心内涵就是对立面的有机统一,所渗 透出的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是如何认识和 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 规律之一,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 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多级化
一超多强
“和合”思维的世界启示
3、文化上:各国之间的互相交往也愈来愈密 切深入, 各民族之间的互补、互渗现象愈来愈 频繁, 各民族文化的融突而“和合”的力度愈 来愈强劲。
“和合”思维的世界启示
结论: 不管是从经济、政治与文化, 还是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看, 我们都应该树立一种“和”的心境, 以 “和”的心态在尊重和理解不同的基础之 上, 达到 “和合”的境界, 从“不同而 和”的哲学视野中来看待当今的社会发展, 上升到“和”文化更高的境界。
4、“和而不同” 的世界启示
第二, “和而不同”的落脚点是达到“不 同而和”的和谐状态。 “不同而和”承认和尊重差异与不同是 达到“和”的基础与前提。“不同而和”中 的“和”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指儒家 伦理上的人与人的和睦相处, 而且还包括了 人与自然平衡状态下的平衡之“和”, 家庭 团聚的安祥之“和”, 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 解的平等之“和”, 人的内在心灵的宁静之 “和”, 乃至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共 同发展。
“和合”思维的世界启示
1、经济上:合作互赢的呼声愈来愈强烈。随 着世界贸易组织、欧盟、联合国等联合体的 逐步巩固与发展, 整个世界都呈现出“和合” 体的发展趋势。
“和合”思维的世界启示
2、政治上:各国都主张多元化, 反对单极化;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事 务与协调国家关系的重要原则, 已成为当今世 界各国的共识。
2、用于人际交往
所谓“和而不同” :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 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 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 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论, 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和而不同”用在人际交往中,就是告诫 人们人与人之间要坦诚相见,既要坚持原则, 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性,又要有海纳百川、包 容万物的胸怀,同时还要有兼容并蓄、取人之 长补己之短的大家风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 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对抗性;二 是非对抗性。
同 一 性
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
共同推动 事物向前发展
斗 争 性
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 相互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1、矛盾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 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 动,即时时有矛盾。 从空间上说,矛盾无处不在;从时间上说, 矛盾无时不有。也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 有,这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方法论意义: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概念
故事2: 《韩非子》一书中讲的卖“矛”和“盾” 的人的逻辑混乱。
• 逻辑矛盾就是
违法思维规则的 逻辑混乱。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
故事3:中国古代哲学故事,孔子与
老子的对话。
孔子与老子的对话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是反映事物内部或 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 本属性。 对立 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 实质和核心
1、关于矛盾的概念 比较三种不同的矛盾概念,在比较 中理解和感悟哲学上的矛盾思维。 生活中的矛盾概念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概念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
生活中的矛盾概念
故事1: 在一个现代化住宅小区里,女 孩毛毛由于深夜在家中组织生 日舞会,惊扰了熟睡的邻居大 叔,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矛盾 和纠纷。 生活中的矛盾就是区别、对立 和冲突。
(第4专题)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与和谐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
一、解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不和” 二、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与主要内 容 三、矛盾规律所渗透的哲学方法论 四、“和合”思维的当代价值
一、解读“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思考题:
3、主要矛盾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 ②对待人和事要学会看本质,抓 主流。
下列成语、俗语、比喻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1、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重点 颠倒主次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抓住主要矛盾 3、牵牛要牵牛鼻子 4、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 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
4、“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
首先,“和而不同”反映了宇宙间普遍 存在着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表现为对立与统一。 第二,表现为一定度范围内的力量对比。 第三,表现为各得其所。 综上所述,“和而不同”具有辩证法的对 立统一、一定度范围内的稳定、各得其所、 联系和发展等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
4、“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
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是不存在的。
水果
•
白马非马:这是中国古代伟大 的逻辑学家、论辩学者公孙龙 (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的 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 孙龙子· 白马论》。 • 曰:“马者,所以命形也。 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 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求 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 黄、黑马不可致。” • “白马非马”的命题错在何处 呢?从根本上说是割裂了一般和 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四个方面:
1、出处及原解 2、用于人际交往 3、把“和而不同”推而广之 4、“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
1、出处及原解
“君子和而不同,小 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 出自《论语· 子路》,是 孔子所言。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 同,小人同而不和。”
1、出处及原解
【注释】 (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 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 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 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 调。”
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 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 次要矛盾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 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三、矛盾规律所渗透的哲学方法论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 方法论意义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 方法论意义 3、主要矛盾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主要矛盾 方面 次要 方面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
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 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结: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 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 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 的两片树叶, 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同 的两片树叶。 ——莱布尼茨
邓小平 “一 国两制”的构 想及实践;处 理边界争端可 以“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等 求同存异的思 维方法。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的方法论意义
①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矛盾分 析方法分析问题。坚持“两分法”、“一 分为二”,学会转换思维视角,从不同角 度看问题 ②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 ③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四、“和合”思维的当代价值
1、“和而不同”的历史价值 2、“和而不同”与科学发展观 3、“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 4、“和而不同” 的世界启示
3、Biblioteka Baidu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建设。 市场经济是典型的“和而不同”经济, 健康的“市场经济”处处表现为“和而不同” (2)有利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多元进化 。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民族 只有保持它的独特性,才能对整个世界文明 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和合”思维正 是坚持了既尊重“不同”包容区别,又坚持 相互学习、和谐共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促 进世界文明的多元进化,我们才会拥有一个 丰富多彩的世界。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理论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 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 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 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 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 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矛盾特殊性的内容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客观物质 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因而不同事 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 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 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斗争性
矛盾
同一性
中 国 古 代 的 矛 盾 观
2、对立统一规律包含的主要内容
三个主要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理论。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相互依存;二 是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例如:真理与谬误;战争与和平;唯物主 义与唯心主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等等。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庄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思考题:
说明下列材料1和2各属于什么思维方 式或工作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区别有哪 些?
材料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 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 豹”,“盲人摸象”。 材料2:“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 病而右取之”,“城门失火,殃 及池鱼”。
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形而上学
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 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看问题。 飞鸟之 景,未 尝动也。
公孙龙
人不能 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庄 子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1、简单描述理论体系; 2、重点讲清基本原理; 3、突出方法论意义。
(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概念解读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流。”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年—— 前480年),古希腊哲学家
中国古代的“八卦 图
3、把“和而不同”推而广之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 理和高度智慧。 与人相处,要“和而不同”; 领导决策,要“和而不同”; 处理国际事务,要“和而不同”。
当今世界已进入经 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 时代,要适应世界文明 多元发展的大趋势,也 必须运用“和而不同” 的思维方式处理国际关 系。既坚持独立自主, 又要和平共处;既要独 具特色,又要兼收并蓄, 包容多样,在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逻辑体系
一个核心 两个总特征 三条基本规律
一系列范畴
一系列范畴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现象与本质 内容和形式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变化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 是辩证法 核心和实质
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 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其次,“和而不同”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 都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统一不可分割的系统。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整体性。 第二,包容性。 第三,适应性。 综上所述,“和而不同”具有系统的整体性 包容性和适应性等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
二、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及主要内容
“和而不同”上升到哲学思维的层面, 核心内涵就是对立面的有机统一,所渗 透出的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是如何认识和 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 规律之一,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 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多级化
一超多强
“和合”思维的世界启示
3、文化上:各国之间的互相交往也愈来愈密 切深入, 各民族之间的互补、互渗现象愈来愈 频繁, 各民族文化的融突而“和合”的力度愈 来愈强劲。
“和合”思维的世界启示
结论: 不管是从经济、政治与文化, 还是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看, 我们都应该树立一种“和”的心境, 以 “和”的心态在尊重和理解不同的基础之 上, 达到 “和合”的境界, 从“不同而 和”的哲学视野中来看待当今的社会发展, 上升到“和”文化更高的境界。
4、“和而不同” 的世界启示
第二, “和而不同”的落脚点是达到“不 同而和”的和谐状态。 “不同而和”承认和尊重差异与不同是 达到“和”的基础与前提。“不同而和”中 的“和”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指儒家 伦理上的人与人的和睦相处, 而且还包括了 人与自然平衡状态下的平衡之“和”, 家庭 团聚的安祥之“和”, 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 解的平等之“和”, 人的内在心灵的宁静之 “和”, 乃至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共 同发展。
“和合”思维的世界启示
1、经济上:合作互赢的呼声愈来愈强烈。随 着世界贸易组织、欧盟、联合国等联合体的 逐步巩固与发展, 整个世界都呈现出“和合” 体的发展趋势。
“和合”思维的世界启示
2、政治上:各国都主张多元化, 反对单极化;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事 务与协调国家关系的重要原则, 已成为当今世 界各国的共识。
2、用于人际交往
所谓“和而不同” :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 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 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 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论, 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和而不同”用在人际交往中,就是告诫 人们人与人之间要坦诚相见,既要坚持原则, 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性,又要有海纳百川、包 容万物的胸怀,同时还要有兼容并蓄、取人之 长补己之短的大家风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 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对抗性;二 是非对抗性。
同 一 性
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
共同推动 事物向前发展
斗 争 性
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 相互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1、矛盾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 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 动,即时时有矛盾。 从空间上说,矛盾无处不在;从时间上说, 矛盾无时不有。也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 有,这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方法论意义: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概念
故事2: 《韩非子》一书中讲的卖“矛”和“盾” 的人的逻辑混乱。
• 逻辑矛盾就是
违法思维规则的 逻辑混乱。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
故事3:中国古代哲学故事,孔子与
老子的对话。
孔子与老子的对话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是反映事物内部或 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 本属性。 对立 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 实质和核心
1、关于矛盾的概念 比较三种不同的矛盾概念,在比较 中理解和感悟哲学上的矛盾思维。 生活中的矛盾概念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概念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
生活中的矛盾概念
故事1: 在一个现代化住宅小区里,女 孩毛毛由于深夜在家中组织生 日舞会,惊扰了熟睡的邻居大 叔,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矛盾 和纠纷。 生活中的矛盾就是区别、对立 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