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名著中的气功(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医学名著中的气功(六)

作者:黄健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1年第08期

《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剂总录》,200卷,由政府主持医家编纂,于1117年编成,署名宋徽宗赵佶。全书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养生、杂治等,共66门,既有理论,又有经验。作者认为“飞丹炼石,导引按跷,与夫服气辟谷,皆神仙之术”(《神仙服饵门·神仙统论》),故有关气功问题的论述集中在该书最后三卷“神仙服饵门”中,然在“治法”等中也时有散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后期医学气功的成就。

一、概论气功的作用

关于气功的作用,该书在《卷第四·治法》中的“导引”、“治宜”、“治神”等中,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如《导引》在解读《素问·异法方宜论》后,认为导引具有行气和神、养生延年等作用:“导引按跷之术……斡旋气机,周流营卫,宣摇百关,疏通凝滞,然后气运而神和。内外调畅,升降无碍,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圣人谓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然后能寿敝天地,调和阴阳,积精全神,然后能益其寿命。”而《治神》之“四气调神,于起居动作之间,每以志意顺四时为急务……上古恬淡,治病之法……专恃毒药,而不问其情,则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形体之乖和,神先受之,则凡治病之术,不先致其所欲,正其所念,去其所恶,损其所恐,未有能愈者也”。《治宜》之“人生天地中,随气受病,医之治病,从气所宜”等论述,明显是结合气功说的,其中暗含提倡气功与药物结合之意。《神仙服饵门·神仙统论》则对《内经》“恬淡虚无”的作用进行了解析:“虚无为宗,恬淡为本……其为养生引年之道。”除此之外,作者还论述了气功锻炼中精、气、神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健康产生的作用,认为“道者气也,爱气则得道,得道则长生;精者神也,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存”(《卷第二百·神仙服饵门》)。至于导引、服气和辟谷等的具体作用,则在相应的卷(门)中结合方法加以论述。

二、“导引”中的按摩

书的第199卷有《神仙导引》上、下专论导引,主要内容为三种按摩法。在介绍具体的方法之前,作者首先论述了按摩导引的重要性,论曰:“人之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一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气盩则形病,导引之法,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除外邪,使不能入也,传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故修真之士,以导引为先。”其中《神仙导引上》的按摩法共15个部分:夜半子时、转胁舒足、鼓腹淘气、导引按跷、捏目四眦、摩手熨目、对修常居、俯按山源、营治城郭、击探天鼓、拭摩神庭、上朝三元、下摩生门、栉发去风、运动水土,实际包括了理论阐述、操作方法与基本作用等。这套功法究竟源自何处,各家之见不尽一致。一般为出自《左洞真经》,故将其称为“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或《左洞真经》按摩法,除《圣济总录》外,如《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延年祛病笺》等也予收载;也有学者认为功法源自《大洞真经》,古人刻板时误“大”为“左”,后人以讹传讹,误作“左”。惜原书

已亡佚,这方面的争论只能存疑,好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与应用,各家之说又大致相同,其中的“击探天鼓”、“拭摩神庭”、“下摩生门”早已被引用于现在通用的保健功中,并分别被改名为“(弹)鸣天鼓”、“浴面”、“摩腹”。《神仙导引下》收录的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两套动功——太上混元按摩法、天竺国按摩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医家对按摩的青睐,同时,也反映出其所介绍的导引的单一性。

三、“服气”中的静功

书的最后一卷(卷第二百)有《神仙服气》上、中、下专论静功中的服气法及其相关内容。由于“神仙服气之术,古方不载,黄庭内景,玉函隐书,虽有于世,而学人莫得其要,故服气之法,率多口传心授”(《神仙服气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者围绕服气的作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于服气的作用,《神仙服气上》指出:“长生之道,在于行气,灵龟所以长存,服气故也。”并认为气功锻炼时强调的内外安静,能起到静神和气的作用,而“气和即元气自至,元气自至,即五脏滋润,五脏滋润,即百脉流通,百脉流通,即津液上应,津液上应,即不思五味,绝饥渴,气化为血,血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发,八年易筋,九年易形”。按:“易”意为“改变”,暗含增强之意;“一……九”均为约数,言其多;“气”、“血”、“脉”、“肉”、“髓”、“骨”、“发”、“筋”、“形”当为互文或泛指全身,即认为持之以恒的服气锻炼,可以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提法也见于明代气功著作《赤凤髓》中,并更为大众熟知,以至于许多人认为“X年易X”是动功(尤其是易筋经)特有的作用。

关于服气的方法书中介绍的较多,且多结合自身的练功体会,包括行气、闭气及结合辟谷的绝谷行气等。其介绍的行气法较多,也较详细,如:“行气一名炼气,其法正卧徐漱醴泉咽之(醴泉者华池也),以鼻微微纳气,徐引之,勿令太极满,入五息已,可吐一息,屈指数之,至九十息,若身大烦满者,可频伸,频伸讫,复行之,满四九三百六十息为一周,久久众病自除,吐气既还,欲吸之时,先复小吐,微微往来,如是再三,更鼻引之,不尔令人气逆,凡纳气则气上升,吐气则气下流,久自觉气周于身中,若行气未定,意中疲倦,便炼气以九十息为一节,三九二百七十息为一周,行气令满脏,无令气大出,闭气于内,九十息一咽,咽未足者,复满九十息,三九自足,无顿数也,当念气使随发际上极,及流四肢,四肢自热,下至三里。”(《神仙服气上》)其对闭气法的论述,也颇具可操作性:“以鼻微微引纳之,数满于口中微吐之,小吐即更以鼻小引咽之,如此再三,可长吐之。”(《神仙服气上》)在具体运用上,该书提出了“五行食气”说,即以五行学说指导行气实践:“春以……食气百二十,致气于心,令心胜肺,无令肺伤肝,此养肝之时也;夏以……食气百二十,以助脾令胜肾,使肾不伤心;季夏……食气百二十,以助肺令胜肝,使肝不伤脾;秋以……食气百二十,以助肾令胜心,使心不伤肺;冬以……食气百二十,以助肝令胜脾,使脾不伤肾,此五行食气之要法也。四时各有一千八十食气,各以养其脏,周而复始,令不相克,为之精者,还自内见其五脏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以五行学说指导六字诀应用时的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