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金融论文绿色金融论文浅析金融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金融论文绿色金融论文
浅析金融与环境保护
摘要:在低碳经济成为全球议题的今天,本文通过探讨环境金融理论的概念含义和主要的研究问题,介绍金融业对于环境保护的实践,并从正反两方面简要分析金融风暴对环境保护事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如何在危机中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的价值的课题,进行了新的研究尝试。

关键词:金融;金融危机;环境保护;环境金融理论
一、前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成为是后工业阶段发达国家关注的一大焦点,环境保护和治理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集体行动。

与此同时,金融业在二战以后开始蓬勃发展,金融产品利用其灵活性、赢利性和风险的分担机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金融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其泡沫的存在和无限制的膨胀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金融与环境保护的契合是个多方面作用的过程,有政府和社会的环保观念的转变,金融业新投资理念的发展,还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等等。

本文拟探讨金融与环境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并以此为基础,简要分析金融风暴对环境保护事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环境金融的理论和实践
1.环境金融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如何发挥金融对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
推动作用成为国际金融界的重要议题,并成为了国际化的潮流。

其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术语,如“可持续金融(s u s t a i n a b l efinance)”、“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finance)”等。

所谓“可持续金融”主要是指从环保角度重新调整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从而实现金融业的创利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环境金融”的定义较多1,可以概括为环境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融合,主要探讨金融创新来为环境产业融资的途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环境质量。

关于环境金融的理论研究包含以下几个问题:(1)识别环境风险和商机。

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从经济中挖掘盈利机会,尽可能分散和化解风险。

而环境的恶化,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气候变暖。

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风险中存在着商机,金融业需要抓住其中的利润增长点。

(2)资产定价和审核。

金融业投资环境产业的前提是对项目的评估,源于绿色GDP的启发,我们需要建立绿色会计制度,对企业的资产重新进行审核,以保证考虑环境因素下的资产定价。

(3)环境风险管理。

金融业在投资的同时应该注意风险管理,需要强有力的环境监督,以合理规避风险。

(4)金融衍生工具发展。

随着公共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的发展,科斯定理从产权角度为负外部性的解决提供了支持,由此发展而来的排污权交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实践,并已经取得了成功。

环境问题为金融工具开创了新天地,金融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创新降低
风险,甚至获取利润。

(5)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

在政治学和法学角度,通过政府间的协议、法律规定、行业的规章制度,引导投资方向,调整经济结构,可以保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价值。

2.金融业对环境保护的实践
可持续金融的理论还处于开创阶段2,但金融业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

银行业把环境因素纳入信贷、投资和风险评价程序,绿色会计报表得到应用。

证券市场上,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基金。

金融衍生品也开始应用于环境敏感行业。

另外,政府的财政拨款、相关共识的达成、环保协议的签订,国际金融组织对于环境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等等。

金融业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在十几年内展现良好的向上的发展态势。

根据相关方面的资料查找,环境金融的相关实践主要有:
A.银行业
(1)1991年,美国银行业62.5%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贷款程序以避免潜在的环境债务,45.2%曾经因为担心将会出现的环境麻烦而终止贷款3。

(2)美国进出口银行已经制定了环境评估政策,在考虑项目的环境影响以后才做出决策。

(3)National Westminster银行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专门指南考察贷款的环境风险。

(4)世界银行开始改变传统的贷款方针,使得贷款项目更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亚洲政策性银行制定的中期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作为战略目标之一。

(6)2003年6月4日,世界十大银行在伦敦签署了著名的“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建立起了针对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套自愿性原则,以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到社会和环境问题。

目前已经有29家金融机构实行了该原则。

B.证券市场
(1)1 9 8 8年,英国率先推出了第一只生态基金——Merlin生态基金。

(2)1989年,美国CRERES投资集团发表的对环境负责的伯尔第斯原则,受到众多企业的追捧。

(3)1997年出现天气衍生品,利用航空港、海港的天气指数与大豆、原油、汽油等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交易。

另外,排污权已经作为有价证券在金融市场上流通。

(4)2002年欧美共有绿色风险投资约45家,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4。

C.政府和行业组织
(1)国际金融公司积极协助那些有意于环境保护的银行建立自己的环境评估标准和技术。

(2)伦敦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制定了一套环境风险评估方案,对企业的环境风险评级。

(3)OECD与荷兰政府合作,成功地开发出专门用于制定环境融资战略的决策支持工具,以帮助那些新独立的欧盟成员国建立融资框架。

(4)1993年,日本通产省将与能源、环境相关的财政投资和贷款从1992年的5600亿日元增加9600亿日元。

(5)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的金融自律组织(UNEP FI)正式推出《银行界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该声明得到非常积极的支持,100多个机构和团体在声明上签字。

这一行动于1995年扩展到保险和再保险机构,并推出联合国环境署《保险业环境举措》,并定期召开会议,从实践和理论方面探讨适应环境保护的金融业发展战略。

综合上述国际上的理论和实践,金融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金融服务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金融服务可以替代能源和物质的消耗,最典型的就是电子信息代替实际产品消耗。

其次,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导向影响环境保护,宏观的金融政策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贫困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增长。

最后,金融业务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联系,金融业务看其权益和债务价格的环境价值、权益所有者使用的过程中的环境的可持续性、贷款的环境风险、新技术新工艺的金融支持,在风险管理上研究气候变化引起的在保险偿付能力的威胁以
及保险公司险种、不可预见的土地污染及开发风险等等。

三、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金融危机下,银行业破产资金减少,打破了原先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对环保产业的投资也大幅度减少;另外政府对于急于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协议有所松动,这些对于环保事业都是考验。

但是从另外的视角来看,经济危机下,需求减少,能源的消耗量减少;并且金融业的环境衍生产品由于其长期的收益性可能成为新的金融增长点,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政府在经济危机下,可能通过能源的多样化和提高效率进行转型,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这里包含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

1.消极影响
A.贷款的环境评估放松
银行业的破产,全球的资金储量大量减少,为了尽快摆脱困局,银行业更关注于大额项目贷款,并且倾向于放松贷款条件,不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

这意味着原先对于环境风险的评估、绿色会计制度、对项目的环境保护要求都会减弱。

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来说,这宏观经济形式是一个逆潮流的机遇,而这必然对环保产生副作用。

B.环境保护投资减少
另外,环境产业需要长期的大量的投资,尤其对于环境技术的改
进和应用上。

例如,脱碳技术是节能减排的关键,如果实际投资无法到位,则无法实现实体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

目前,一些高碳行业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由于改进技术的资金不足,一般利用国际间接融资。

以我国为例,从以往的中国环境保护的融资结构来看,国际简介融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商业银行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资助。

下面提供一些数据:
(1)据资料显示,仅1992年至1994年,中国环境保护项目就获得世界银行贷款10160亿美元,同期,中国环境保护项目又获得世界银行赠款5180万美元,使一批城市环境、环境技术、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等环境保护项目得以顺利建设。

(2)据统计,1 9 9 8年中国环境保护国际援助项目资金来源中,来自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发达国家、各类基金会等的贷款达2601001万美元,赠款达41938.93万美元。

(3)从1987年至2001年,中国环境保护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和日本政府贷款达55.5亿美元。

其中,世界银行贷款占49.7%,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占23.9%,日元贷款占26.4%。

(4)2004年,中国环境保护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又取得新的突破。

深圳市获得世界银行贷款2亿美元,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

之后,广州市又获得世界银行贷款1128亿美元,用于改善广州市污水处理和收集系统。

国际间接融资可以缓解项目资金的紧张,但在全球
经济衰退形势下,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间接融资将会比较困难,阻碍了环境保护的进一步有效开展。

目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已经达到1000多个,秘书处已经签发了两亿多个减排量(CER),已注册的项目预计到2012年还将产生超过13亿个减排量。

假设1个CER价格为10欧元,发达国家的买家届时约需支付130亿欧元的费用。

这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买家有一大部分属于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发展中国家的项目业主有许多已经开始担心这些买家是否能够继续购买减排量或提供资金用于开发新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C.政府对环境保护趋冷金融风暴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解决问题,环境问题暂被搁置。

各个发达国家政府可能不愿意去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各国政府也可能以应对金融风暴、维持经济增长为由,动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决心,放松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力度。

以欧盟为例,2008年10月,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已通过欧委会提出的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中的3项主要内容。

但从目前欧盟成员国的反应看,德国、意大利和波兰认为欧盟的减排计划在目前的金融风暴大环境下应当减轻对工业的排放限制,避免给其增加额外成本,比如给予重要行业100%的排放配额,以应对全球竞争,尤其是来自中国、印度的竞争。

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更是联合发出声明,督促欧盟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需求之间做出平衡。

作为欧盟轮值主席
国,法国提出了一项妥协方案,即给予一些特定的行业100%的排放配额。

另外,如美国,民主党提交的新的气候变化法案,与原来的气候变化法案提案相比,已经从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削减到1990年的水平,改为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6%。

2.积极影响
A.高污染能源需求减少金融对能源的开发起到促进作用,如石油、煤炭,这些能源的迅速开发和使用会导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对能源的项目投资的评估关键是看现金流和回收期,高价能保证未来的现金流,但是如今金融危机影响之下,能源价格大幅下跌。

油价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

近期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暴跌,11月3日已跌至每桶6 4.4 8美元,比历史高点下跌近60%。

10月31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离岸价已经跌破每吨100美元关口,跌至每吨96美元,比7月份最高点下跌50%。

这是由于在经济继续衰退的形式下,需求不足导致的。

对能源需求的减少,可以预见其使用量的减少,排放温室气体也相应减少,从而可以对环境有一定的改进作用。

B.清洁能源开发当然,环境保护不应该以经济的停滞或衰退为前提。

为了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并不一定会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在金融危机的契机下,开发绿色清洁能源可能是将来的趋势。

华盛顿自由派的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在9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政府在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加大投入,是支撑衰弱中的美国经济和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的最佳方案之一。

这种投资有助于经济朝着低碳、更少依赖石油的方向转型,并在中长期产生很大的收益。

C.环保基金的新发展
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启发人们重新审视风险和泡沫的问题,比起那些高泡沫的基金项目,环境类基金产品或许将引起更多关注。

这类基金将投资者引向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关注和他们金融目标结合在一起,虽然环境类项目约束了基金运行效率,减少了投资盈利空间。

但是国外很多的实证研究表明,这类基金的投资效率并不一定比一般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率低。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环保基金的收益从长期来看可能反而高于一般的投资基金。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有间接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金融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作用,环境金融理论还处于开创阶段,但是金融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尝试和实践已经比较丰富。

金融风暴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一些机遇和商机,如何在危机中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的价值,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周纪昌.国外金融与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J].参考与借鉴.2004(10)
[2]蓝虹.环境保护、可持续金融与政府支持[J].中国金融.2007(22)
[3]张伟,周鲁柱,张强.我国环境保护项目采用国际间接融资方式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6(8)
[4]王卉彤,陈保启.环境金融—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径[J].上海金融.2 0 0 6(6)
[5]任勇,尚宏博,田春秀.如何应对金融风暴对环保工作的不利影响?[N].中国环境报.2008-10-31/xwzx/gd/qt/200810/t20081030_590884.html
[6]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新能源商机
[N].2008-10-20./if_42970282_9.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