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磨制石器的研究方法和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磨制石器的研究方法和现状分析
【关键词】磨制石器;史前考古;考古学方法【摘要】本文回顾了几十年来中国考古界在史前磨制石器研究方面的进展,认为目前的磨制石器研究方法较为落后,缺乏综合研究,从石器中提取的信息量不够,在探讨古代社会的社会组织、结构、地区关系等方面比较欠缺。
磨制石器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史前文化遗物之一,它对于认识史前人类生产活动、技术传统、地域关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甚至在某些方面不亚于陶器的重要性。目前考古界对磨制石器的研究主要涉及石器的定名与分类、石器的制作方法、石器的装柄和石器功能、石器的原料来源、石器的贸易和区域性特征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石器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的侧重点不同,在方法上也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于学术界过去更多关心史前时期的玉器,有关研究对同时期的磨制石器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玉器属于石之美者,对玉器的钻孔、抛光、定名等方面的研究,也同样部分适用于普通的磨制石器,因此下面放在一起分析。
一、磨制石器的定名和分类
在磨制石器的定名和分类方面,分类标准的选择是关键,但往往没有很好的标准,因人而异,缺乏分类标准和逻
辑。李济先生和安志敏先生对殷墟有刃石器和刀形器的分类研究,有比较清楚的石器分类标准,可作为石器定名和分类研究的代表。李济先生在《殷虚有刃石器图说》中,对石器的分类以刃部所在位置为主要标准,将殷墟的有刃石器分为端刃器、边刃器、全刃器三类。端刃器包括斧、锛、斤、铲、锄、凿等,边刃器包括各式刀、削等,全刃器为戈、矛、箭头等。对端刃器的细分,李济先生所依据的分类指标主要有:宽厚指数、重量、穿、齿。在此基础上,他将制作方法作为分类标准的第一等级,将端刃器分为7大类(式)、30小类(型)。其分类的标准和顺序为:制作方法、穿、齿→宽厚指数、重量→形状→刃部形态。李济先生认为,不同的制作方法不仅赋予了器物不同的外貌,还能常常引起新形制的发生[1]。
在新旧石器时代之交,这种分类方法固然非常合理,但在石器使用接近尾声的商代,仍以制作方法作为首要的分类等级,则有讨论的必要。端刃器经过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发展,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后,它的形态和制作方法已经相对成熟,大部分器物都要经过打制、琢制、粗磨、细磨等制作过程,特别是琢制和磨制程度的多寡,可能对端刃器的使用并无太大的影响,古人所考虑的只是形制是否已经合乎使用要求。分类的理想状态是还原古人的分类体系,对石器而言,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认为,史前人类的石器分类首先应是功能
上的,至少根据功能的分类应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李济先生的这一分类方案没有将端刃器在大类阶段就区分出功能的
差别,而过于关注磨制面积的多少这些细节性的分类指标。
安志敏先生对石刀进行了分类的尝试[2]。他根据基本形制分为有孔或两侧带缺口的石刀、镰形石刀、有柄石刀三类。安先生的分类指标顺序为:总体形状→次类特征和形状(两侧缺口、长方形、半月形)→形状、制作方法、刃部凸凹形态→钻孔数量、长宽比。这一分类方案始终以形状作为最主要的分类变量,贯穿于整个分类中,而制作方法、钻孔数量和长宽比只作为辅助的分类变量。这种分类方法可能与分类的器物――石刀有很大关系。石刀相对于端刃器而言,功能相对稳定,使用方式固定,因此这种以形状为主的分类基本上可以满足区分器物的需要。作者也注意到,各种类型的石刀必须从刃部的型式来区别它们的用途,用途的变化在刃部上表现最突出。如直刃可以作为农具,也可兼作切割用的刀;凹刃不适合切割,但可方便地用来割取谷穗;凸刃适合于切割,但不适宜收割谷穗。但这一功能上的区别并没有在分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由于缺乏统一的分类和定名标准,现阶段国内磨制石器的定名标准处于一种比较不清晰的状况,同样的困惑也出现在玉器的定名上。对于无法将考古发现与后代记载的名称相联系起来的情况,夏鼐先生更倾向于主张使用描述性命名
[3]。
二、制作工艺和技术的研究
石器制作方法的研究,大量成果集中在对玉器的研究上,研究方法主要有痕迹观察法和实验法。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①材料选择的研究;②工序过程的研究;③石料切割方法的研究;④钻孔方法和工具的研究;⑤琢磨材料和工具的研究;⑥制作玉石器的雕刻工具的研究;⑦抛光工艺的研究;等等。这些方面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基本解决了玉石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问题。
石器的加工过程,是个减法的过程,从原料到毛坯再到细坯,不断消减,最终完成一件磨制石器。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废料上保留的加工痕迹可为复原工艺和技术提供很好的研究资料。因此在对石器制作工艺和技术的研究材料的选择上,有学者注意到废弃石料的研究价值,他们指出,治玉工艺中打磨和抛光等后几道工序,往往将玉器成品上前几道工序加工的痕迹磨灭殆尽,要想了解并复原出整个工艺过程,应注意到弃余物和留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成品[4]。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磨制石器研究中。
对于工序过程,安志敏和佟柱臣先生研究了磨制石器的制作步骤。安志敏将石刀的制作复原为四个步骤,即磨制前关于器形的处理、磨制、刃部的处理、钻孔[5]。佟柱臣先生将石制工具的制作工艺分为选料、选形、截断、打击、琢、
磨、作孔等[6]。考古发现的石器加工场中出土的大量半成品和毛坯,为复原整个石器的加工流程提供了可能。近些年不断发现史前各个时期的石器制造场遗址,使得石器制作流程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分析玉石器加工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对澳门黑沙[7]、周原制作坊的研究[8]。通过调查材料来研究石器制作工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臧振华和洪晓纯对澎湖七美岛三处史前石器制作场调查材
料的研究。他们根据地表采集到的块状石料、石核、石片、素材、石器毛坯、残器、石子器、砍砸及磨石并用器等8类标本,复原了石器制造的程序和技术,认为石器制作包括剥取石核、从石核上打剥目的石片、截取素材、打制石坯、修琢石坯、磨制器身或器刃等6个步骤[9]。张弛、林春在对宜都红花套遗址石制品的研究中,将石制品区分为成品、石料、废料和残次品等几大类,并据此复原了石器制作场的石器制作技术和流程[10]。石料的切割方法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主要通过观察器物表面的残留痕迹和一些实验来探讨切割方法[11]。学术界已基本总结出各种切割方法形成的痕迹特征,以牟永抗先生的总结最为全面。他认为,切割痕迹可区分出硬性片状物切割和柔性线状物切割两种。片状物切割留下的线条刚劲挺直,每条阴线的两侧及底缘平齐匀称;线状切割的痕迹是多条近平行的弧形曲线,曲线中段的弧度较大,有的可能接近正圆,两侧的开口端,弧曲度较平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