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鉴定(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材料
1. 菌种与染料 根据不同的菌种采用不同的染液,
见表3-1和附录Ⅳ。
2. 仪器和其他用品 显微镜,接种环,解剖刀,
镊子,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石蜡油,吸水纸,擦
镜纸。
表3-1 不同微生物种类所使用的染液
微生物类群
细菌
放线菌
酵母菌
霉菌
菌种
大肠杆菌
细黄链霉菌
米酒酵母
根霉
染液
番红
石炭酸复红
吕氏美兰
实验3-1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二)放线菌、霉菌的染色
1.制片及染色 用解剖刀从菌落的边缘连同培养基一
起挑取少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于载玻片中央,先用另一
载玻片使劲挤压有菌部分,使得菌群铺成一薄层,然后将
载玻片中央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使培养基融化,冷
却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有菌部分滴加2滴石炭酸复红或乳酸
4.染色 将涂片置于玻片搁架上,加适量(以盖满菌膜 为度)番红染液或吕氏美兰染液于菌膜部位,染色1~2分钟。
5.水洗 倾去染色液,用洗瓶中的自来水自载玻片一端 轻轻冲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时为止。
6.干燥和镜检 让其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 多余的水分后。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后再用油镜观察。
石炭酸棉蓝染液,再轻轻盖上盖玻片,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2. 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
五、实验报告 绘出所观察到的各种微生物的形态。
返回
实验3-2 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芽孢染色的方法; 2.学习并初步掌握鞭毛染色法,观察细菌鞭毛的形态特 征; 3.学习并掌握荚膜染色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菌的芽孢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着色、脱色都 比营养细胞困难。芽孢染色法就是根据这一特点设计的:采 用一着色力强的染料,并用微火加热,使菌体和芽孢同时着 色后再用水洗,使菌体脱色而芽孢仍保留已着的颜色。
实验3-2 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细菌的鞭毛极细,其直径通常为10~20nm,只能用电子 显微镜观察。要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鞭毛,必须用 鞭毛染色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使媒 染剂沉积在鞭毛上,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
荚膜是包围在细菌细胞外面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主要 成分是多糖、糖蛋白或多肽,荚膜与染料之间的亲和力弱, 不易着色,且可溶于水,易在水洗时被除去。但荚膜的通透 性较好,一些染料可透过荚膜而使菌体着色,故常采用负染 色法,使菌体和背景着色,荚膜不着色;因而荚膜在菌体周 围呈一透明圈。荚膜很薄,含水量又高(90%以上),故染色 时不用热固定,以免荚膜皱缩变形。
微生物的鉴定
微生物的鉴定
实验3-1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实验3-2 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实验3-3 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3-4 微生物大小测定与计数 实验3-5 微生物的理化性能鉴定
实验3-1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 2. 掌握微生物的简单染色法。 3. 熟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在形态上的主要区 别。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 必须借助于染色,使菌体着色以增加菌体的显示力,从而更 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实验3-1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在微生物形态观察中,根据不同的种类,需采用不 同的染液和染色方法。
染色前必须固定微生物,其目的有二:一是杀死微 生物并使菌体粘附于载玻片上;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 和力。常用的有加热和化学固定两种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固定时应尽 量维持细胞的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
实验3-1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实验3-1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图3-1 无菌操作及做涂片的过程
实验3-1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2.干燥 将涂片自然风干或将载玻片置于酒精灯火焰高 处微热烘干,但不能直接在火焰上烘烤,以免菌体变形。
3.固定 手执涂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向上,迅速通过 火焰2~3次,使菌体固定于载玻片上,待载玻片冷却后,再 加染料。
乳酸石炭酸棉蓝
实验3-1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四、实验方法 (一)细菌、酵母菌的染色 染色操作程序为: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 —油镜观察。 1. 涂片 取干净载玻片,于中央加蒸馏水一小滴,将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冷却后,取试管斜面一支,按 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从菌种斜面表面挑取细菌少许(注意不 要挑破培养基),涂在载玻片水滴中,涂面约为1cm2的均匀 薄膜。如果是液体培养物则不必加水,直接取菌液1~2环 涂片,接种环经灭菌后放回原处。无菌操作及做涂片的过 程见图3-1。
实验3-2 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实验菌 种,见表3-2。 2.染料及试剂 孔雀绿染色液,硝酸银鞭毛染色液, 黑色素水溶液(见附录Ⅳ),番红溶液,甲醇。 3.仪器和用品 显微镜,木夹子,载玻片,酒精灯 等。
表3-2 细菌特殊结构观察所选用的菌种
观察目的 实验菌种
芽孢 枯草芽孢杆菌
鞭毛 苏云金芽孢杆菌
荚膜 褐球固氮菌
实验3-2 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四、实验方法 (一)芽孢的染色 1.涂片 取培养24h左右的枯草杆菌,涂片、干燥、固 定。 2.初染 加3~5滴孔雀绿染色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 用木夹夹住载玻片,用微火加热至染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时 间,约维持5min。加热中应随时注意补加染液,切勿使标本 干涸。 3.水洗 待玻片冷却后倾去染液,水洗至不再褪色为 止。 4.复染 加番红液1滴,染色1min,水洗。 5.镜检 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实验3-2 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4.制片 取一滴菌液于载玻片的一端,然后将玻片倾 斜,使菌液缓缓流向另一端,用吸水纸吸去玻片下端多余 菌液,室温(或37℃温箱)自然干燥。
实验3-2 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二)鞭毛染色 1.菌种的准备 冰箱保存的菌种要连续移种1~2次,取 新配制的营养琼脂斜面接种,28~32℃培养10~14h。 2.载玻片的准备 玻片要求光滑,洁净,忌带油迹。将 载玻片在含适量洗衣粉的水中煮沸约20min,取出用清水充 分洗净,沥干水后置于95%乙醇中,用时取出在火焰上烧去 酒精及可能残留的油迹。 3.菌液的制备 取斜面或平板菌种培养物数环于盛有 1~2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轻度混浊的菌悬液用于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