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第2章细菌的生理

合集下载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微生物基本概念【知识点】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当中的一类体形微小,结构简单,人类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必须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直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种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病毒3、三型微生物的特征: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不完善,仅有核糖体;无核膜及核仁;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完善;有核膜及核仁;以有丝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真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膜;无细胞器;无核膜核仁;以复制方式增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病毒。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知识点】1.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2.细菌基本结构的组成及意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浆重要颗粒性物质:质粒、核糖体、胞质颗粒)、核质毛包括性菌毛、普通菌毛,性菌毛为F+菌才有的特殊结构,用于传递质粒,间接不良后果是导致耐药性的传递,普通菌毛介导粘附,寄生于黏膜处的细菌大多有菌毛,避免被分泌液冲刷走;荚膜是某些细菌在营养丰富或侵入机体后为避免被吞噬或杀菌物质破坏而产生的粘液性物质将自己包裹起来;芽孢,某些革兰阳性菌的休眠形(不繁殖),当缺乏营养时(体外),细菌为减少代谢消耗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抵抗力强,一般消毒灭菌方法无法将其杀死,杀死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孢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5.细菌革兰染色的步骤:龙胆紫-碘液-脱色液-稀释复红第二章细菌生理【知识点】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温度(37℃)、pH值(7.2-7.6)、气体(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无性二分裂3.细菌繁殖的速度:大多数20-30min分裂一次,结核分枝杆菌18-24h分裂一次。

《医学微生物学》第2章细菌的生理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2章细菌的生理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2章细菌的生理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规律。

2.熟悉:细菌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3.了解:(1)细菌的理化性状及其意义(2)细菌的营养及人工培养方法。

(3)细菌分类与命名的原则【课程内容】第一节细菌的理化性状一、细菌的化学组成二、细菌的物理性状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一、细菌的营养类型二、细菌的营养物质三、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四、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五、细菌的生长繁殖第三节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第四节细菌的人工培养第五节细菌的分类【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专性需氧菌2.兼性厌氧菌3.专性厌氧4.菌落5.生长因子6.热原质7.细菌素8.培养基9.抗生素10.纯培养11.细菌的种12.细菌的属二、填空题1.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菌落。

2.含5g/L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上,___________细菌生长后出现混浊,___________细菌则沿穿刺线生长。

3.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________,液体培养基多用于________。

4.细菌色素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5.根据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要,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营养类型,而病原微生物多属于________。

6.菌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

8.培养大多数病原性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度;最适酸硷度,即pH为______________。

9.细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0.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必需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条件。

3.第二章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第三节细菌的生长繁殖

3.第二章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第三节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二)环境
3.气体:
(三) 厌氧微生物与氧的关系
1.专性厌氧微生物 产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才生存,遇氧就死亡的微生物。厌氧微生 物不具有过氧化氢酶,被生成的H2O2杀死。O2产生游离O2-˙ ,因专 性厌氧微生物不具破坏O2-˙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而被O2-˙杀死。
梭菌属Clostridi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杆菌属 (Fusobacterium)、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所有产甲烷菌
(二)环境
2.温度:
嗜冷性微生物,尤其是专性嗜冷性微生物能在0℃生长。有的在 零下几摄氏度甚至更低也能生长,它们的最适宜温度是5~10℃ 之间。(冰箱中的微生物 )。只有冻结时才破坏微生物生长。 即使在南、北极仍然有细菌生长,在冰河的表面和雪原地区经 常能见到一种嗜冷藻,叫雪藻(多属于Chlamydomonas nivalis)。其孢子呈现鲜艳的红色。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一)营养物质
5.水
菌体重要成分。细胞组分、溶媒、参与代谢、适宜反应温度的 保障、维持大分子构象稳定。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一)营养物质
化学元素
主要元素 微量元素
C、H、O、N、S、P Na、K、 Ca Mg、Fe、Mn
结构组成 渗透压、一)营养物质
脂类 结核分枝杆菌含量高(40%) 特有成分 肽聚糖 、磷壁酸、吡啶二羧酸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一)营养物质
组分

蛋白 质
核酸
糖类
脂类 维生

所占比重
细菌重量7090%
固形成分4080%
干重 3%
固形成分1030%

2 细菌的特殊结构 细菌的生理

2 细菌的特殊结构 细菌的生理
①能引起机体的发热; 热原质
②细胞壁的脂多糖为其组分
③耐高温,高压蒸气 121℃20分钟不被灭活;
体温上升
清除热原质方法 1.吸附剂和石棉滤板可除去大部分热原质,蒸馏法 更好;玻璃器皿需250℃高温干烤; 2.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2)毒素和侵袭性酶 (1)外毒素:为蛋白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出,多为G+菌; (2)内毒素:为脂多糖; G-菌细胞壁中,菌体死亡崩解后
(2)难着色,其大小、形态及在菌体中的位置可籍细 菌鉴别;
(3)可发芽形成新的菌体,但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 式。
破 伤 风 梭 菌 的 芽 孢
梭状芽孢菌 炭疽芽孢杆菌
3、功能 function: 增强细菌对热力、干燥、辐射、化
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一、显微镜放大法 二、染色法
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称菌毛,必需电 子显微镜观察。
普通菌毛 ordinary pilus
种类
性菌毛 sex pilus
1、普通菌毛(ordinary pilus): ** 是细菌的粘附结构,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 合, 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所以与菌毛结合的特异性决 定了宿主感染的易感部位。 ** 由质粒或染色体编码。
中 介 体
功能: 1、与细菌分裂有关,类似纺锤丝作用; 2、扩大细胞膜面积,相应增加了酶的含量和
能量的产生,模拟线粒体作用。
三)细胞质(cytoplasm) 即细菌细胞的原生质(protoplasm) :细菌细胞膜 内容物,内含多种重要结构:
核蛋白体:细菌蛋白质合成场所;
质粒plasmid: 1、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2、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3、能独立复制并传代; 4、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 5、传递遗传性状。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二、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与其他生物类似 吸收的各种前体代谢物通过各种代谢途径, 合成所需物质: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及其大分 子物质。但细菌不能自身合成,须从环境中获得。各种细菌 的合成途径和合成能力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以及代谢产物也 不尽相同,可作为细菌鉴定指标。
三、聚合作用(polymerization)
3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 )此时因营 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 速度下降,死亡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 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该朔细菌的形态 及生理性状常有改变,革兰氏阳性菌此时 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大多此时产 生。大肠杆菌的稳定期持续约8h。 4、衰亡期 (decline phase)细菌开始大 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 新的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此期细菌 的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难以进 行鉴定。

特点:


需要特异性的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消耗能量

运输SO42-、PO43-、糖(真核)
胞外
细胞膜
胞内
促进扩散示意图
3、主动运输 (active transport)
特点: 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方式 可逆浓度梯度运输,耗能 需载体蛋白,有特异性
运输有机离子、无机离子、氨基酸、乳糖等糖类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主要内容:
细菌的代谢
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生化试验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菌与其他生物一样,有独立的 生命活动,涉及复杂的新陈代谢。 细菌的生理涉及细菌的组分、营养 要求、能量代谢、生物生长合成繁 殖及基因调控等。
细菌与动物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有如下几点:

微生物细菌部分笔记整理

微生物细菌部分笔记整理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一)细菌(bacterium)的大小——微米(μm)(二)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弧菌、螺菌)二、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一)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肽聚糖(peptidoglycan)(粘肽/胞壁质)是一类复杂多聚体,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特有组成及结构:革兰阳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分类:壁磷壁酸、膜磷壁酸(或脂磷酸壁LTA)作用:1 G+菌重要表面抗原 2参与调节细胞外离子平衡 3与细菌粘附致病有关(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组成: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有些细菌为脂寡糖LOS)▲脂多糖(LPS):脂质A(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特异多糖(有种特异性,即G-的菌体抗原O抗原)▲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G+ G-肽聚糖厚、多层,50层薄、层少,1-2层糖脂含量糖多脂少糖少脂多特殊成分磷壁酸外膜意义:导致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等方面不同。

例如:青霉素(破坏肽聚糖),溶菌酶(破坏聚糖骨架)均作用于G+(4)▲细胞壁的功能a. 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b. 构成细菌的重要抗原c.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A群链球菌膜磷壁酸——粘附作用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多种生物学效应d. 参与营养物质的交换(5)▲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含义:细菌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后,可使其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破坏或合成抑制,在高渗环境下,多数细菌可存活而成为细胞壁缺损的细菌。

特点:细菌L型呈高度多形性;独特的培养特性:高渗透压、高营养、低琼脂;L型菌仍有一定的致病性;有些L型菌在去除诱发因素后,能回复为原菌。

02.细菌的生长与消毒

02.细菌的生长与消毒
合成菌体成分;维持酶活性;调节 渗透压;某些元素与细菌生长繁殖 及致病性有关 补充细菌自身不能合成的有机营养 成分、呼吸辅酶 营养吸收和代谢

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 被动扩散
–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 主动转运系统
–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化学渗透驱使转运系统 –基团转移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
From:CDC
三、细菌人工培养的意义
在医学中的应用
病原学诊断
•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细菌的研究 •生物制品的制备
通过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 细菌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营养物质分解和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分解代谢 所产生的能量用于细胞组分的合成:合成代谢
液体培养基
固体斜面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一.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1.混浊生长,大多数细菌
2.沉淀生长,少数链状细菌
3.膜状生长,枯草芽孢杆菌等需氧菌
菌膜
对照
菌沉淀
均匀浑浊
二. 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 情况
有鞭毛细菌: 扩散生长,周围浑浊 无鞭毛细菌: 沿穿刺线生长,周围透明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细菌的化学组成
–成分
• 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
–元素 • 碳、氢、氧、氮、磷、硫 –特有化学组成 • 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 二酸、吡啶二羧酸等
细菌的物理性状
带电现象——蛋白质,带负电荷。与染色、凝 集、抑杀菌有关系。 表面积——细菌体积微小,相对表面积大。 光学性质——细菌为半透明体。 半透性——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 可进行物质交换。 渗透压——菌体内为高渗透压(G+菌20~25个 大气压,G-菌5~6个)(L型)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第一篇 细菌学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第一篇 细菌学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三、细菌的营养类型
1. 自养菌(autotroph) 化能自养菌(chemotroph),光能自养菌(phototroph)。
2. 异养菌(heterotroph) 腐生菌(saprophyte)和寄生菌(parasite)。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1.营养物质 2.氢离子浓度(pH) : 多数病原菌最适生长pH为7.2~7.6。 3.温度: 病原菌均为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1. 基础培养基 2. 增菌培养基 3. 选择培养基 4. 鉴别培养基 5. 厌氧培养基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三、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 生长情况
【资源ID】328689
半固体穿刺生长 【资源ID】676377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1. 在医学中的应用 (1)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 细菌学的研究 (3) 生物制品的制备 2.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菌体半透明、表面积大、带电现象、半透性、内部渗透压高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the nutrient and multiplication of bacteria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
利用(C)四种试验合称为IMViC试验。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3)流动蒸汽消毒法
(4)间歇蒸汽灭菌法 应用: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的灭菌
(5)高压蒸汽灭菌法
应用最广泛,灭菌效果最好 压力—103.4KPa(1.05kg/cm2) 温度—121.3℃ 维持时间—15~20分钟
应用: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物品的灭菌
相同温度下,湿热的灭菌效力比干热大,原因: 1、蛋白质在有水的条件下,易变性 2、湿热穿透力强 3、湿热存在潜热
3.鉴别培养基 利用细菌分解糖类 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 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底物和指示剂, 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
如:单糖发酵管、伊红-美蓝琼脂 培养基、克氏双糖铁琼脂等。
4.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抑 制标本中的杂菌生长,利于所需细菌的生长。
如: SS琼脂
麦康凯培养基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
一、分类原则与层次
❖ 原则:传统分类、种系分类 ❖ 层次:界、门、纲、目、科、属、种 ❖ 在细菌中常用属和种、亚种、型(噬菌体
型、血清型、生物型等)
❖ 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 同菌株(strain)
❖ 标准菌株或模式菌株:具有某种细菌典型 特征的菌株
❖ 最具权威的:《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殖体(包括结核杆菌)、真菌和大多数病毒 (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含碘消毒剂:
皮肤黏膜、物体表面等
醇类消毒剂:
3、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
细菌芽胞、结核杆菌及某些抵抗力较强的真 菌和病毒 (包括季铵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氯己定 (洗必泰)、高锰酸钾等)
皮肤黏膜、物体表面、 地面等
(二)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波长:265~266nm 原理:损伤细菌DNA 特点:杀菌力强、穿透力弱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大小、基本形态答:(1)常见畜禽病原菌多在几个微米之间(2)细菌的外部形态较简单,仅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和某些其它形态。

2.菌落的概念及意义答:(1)概念: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多数18~24h),生长繁殖成巨大数量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2)意义:细菌培养中,作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接种以获得单个菌落,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计数和鉴定。

3.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试绘制细菌结构模式图)答:(1)基本结构:细菌基本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物质、核糖体和内含物等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

(2)特殊构造:与基本生命活动没有多大关系,如夹膜、鞭毛、菌毛、芽孢等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

4.比较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的异同5.细菌脂多糖的组成和功能答:为G-菌的特有成分,位于细胞壁的最表面○1侧链多糖:有种、型特异性,G-菌的O抗原○2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3类脂A :无种属特异性,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耐热,与致病性有关,能致动物体发热、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

6.细菌的遗传物质答:细菌为原核细胞,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处于细胞浆中,相对集中于一个区域,无核膜,无核仁,也称为核体或原核,具有细胞核功能,含有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7.细菌荚膜的概念及主要功能答:(1)概念: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外周产生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其厚度在200nm以上,称为荚膜。

(2)主要功能:○1抗吞噬和抗体作用○2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3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与废物排出之地○4具有抗原性。

8.细菌芽胞的特点及其意义答:(1)特点:○1对高温、干燥、辐射、化学药物有强大的抵抗力○2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

细菌总论

细菌总论

厌氧菌厌氧机制
◆缺乏氧化还原电势(Eh)高的呼吸酶:即缺乏细胞色 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
◆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即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
2O2- + 2H+ SOD H2O2 + O2 (清除 O2- ) 2H2O2 过氧化氢酶 2H2O + O2 (清除H2O2) H2O2 + AH2 过氧化物酶 2H2O + A(有机物)
杆菌(bacillus)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m
大肠埃希菌 2-3 μm
布鲁菌 0.6-1.5 μm
杆菌的形态多样
分枝杆菌
双歧杆菌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弧菌
螺菌
二、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 柯氏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玫瑰吲哚复合物(红色 )
糖 发 酵 试 验
H2S试验






(二)合成性代谢产物
1、热原质(pyrogen)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 应的物质,又叫致热原。产生细菌:多为G-菌,热原 质=脂多糖
2、毒素和侵袭性酶 3、色素 4、抗生素 5、细菌素 6、维生素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胞壁 构型、强度
肽聚糖 糖脂含量 磷壁酸
外膜
革兰阳性菌 三维立体结构、较坚韧
厚、多层,50层 糖多脂少 + -
革兰阴性菌 二维平面结构、较疏松
薄、层少,1-2层 糖少脂多 +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绪论第一节病原生物学概述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病原生物形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及其传播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一、医学微生物学1、微生物可分为:(1)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

2、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巴氏消毒法,开创了微生物的生理学时代;(3)英国人弗来明发现了青霉素。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和核质的单细胞微生物,有相对恒定的形态与结构,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与识别。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1、细菌个体微小,常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2、细菌按其外形,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大类。

球菌,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1、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功能:1、保护、支撑;2、物质交换;3、决定菌体的抗原性主要成分: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是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2、格兰阴性菌细胞壁,是由肽聚糖和外膜组成。

(2)细胞膜功能:1、选择性渗透和物质转运作用;2、生物合成作用;3、呼吸作用;4、形成中介体。

(3)细胞质为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有质粒、核糖体、胞质颗粒等超微结构。

(4)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是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细菌的特殊结构:(1)荚膜功能:1、是构成细菌致病力的重要因素;2、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及消化;3、增强细胞的侵袭力。

(2)鞭毛功能:1、是细菌的运动器官;2、粘附。

(3)菌毛功能:1、普通菌毛具有粘附性(定植);2、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4)芽胞功能:1、保持细胞的生命活性;2、有些芽胞可以间接引发疾病;3、芽胞是否被杀灭为医院的灭菌指标之一。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第一节细菌的生长繁殖1、细菌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76b5e49a-6ea5-11ec-b543-7cb59b590d7d绪论1.微生物的三种类型和八种类别是什么?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术语解释:细菌L型;中介的质粒;孢子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g+菌与g-菌的细胞壁的比较。

3、简述细菌l型的形成、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临床意义。

4.描述一些抗生素(青霉素、溶菌酶、红霉素、链霉素)的抗菌机理。

5.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第2章细菌的生理1.术语解释:imvic测试;热原;细菌素;内毒素;外毒素;培养基;菌落;纯文化2。

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专性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3.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类型及其医学意义?4、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按物理性状不同可将培养基分哪几种?各有何主要用途?6.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些文化媒体?请列出一种常见的培养基。

7.根据细菌代谢过程中对分子氧的需求,可将细菌分为哪些类型?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术语说明:消毒;消毒;不育;无菌手术;2.常用湿热灭菌方法的种类、效果及适用范围。

3.高压蒸汽灭菌需要什么条件和用途?4.请描述紫外线的杀菌机理、特点和注意事项。

5.根据杀菌能力,化学消毒剂可分为哪三类?6、简述乙醇、碘酊、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主要特点。

7、请简要说明手术室常规使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9.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和感染后对个人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可分为哪四类?10.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是什么?每个类别的代表是什么?11.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第4章噬菌体1.术语解释:噬菌体;原噬菌体;有毒噬菌体;溶原细菌2、毒性噬菌体增殖以何种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3、温和噬菌体在宿主菌内有哪几种存在状态?一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名词释义:转换;共同的转导;溶原转化;耐药变异;卡介苗2。

医学微生物学-综述重点归纳整理

医学微生物学-综述重点归纳整理

第1章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DNA,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Only G+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胞壁的肽聚糖被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在高渗环境仍可存活的细菌。

高度多形性,不易着色,革兰阴性。

G-的L型肽聚糖少,渗透压也低更能抵抗低渗环境。

简答题大小:测量单位为微米(μm)2.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

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脂多糖:脂质A。

无种属特异性。

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

核心多糖。

属特异性。

特异多糖:种特异性。

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医学意义:1、染色性:G染色紫色(G+)红色(G-)2、抗原性:G+:磷壁酸G-:特异性多糖(O抗原/菌体抗原)3、致病性:G+:外毒素、磷壁酸G-:内毒素(脂多糖)4、治疗:G+:青霉素、溶菌酶有效G-:青霉素、溶菌酶无效3.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2、G-菌: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3、G+菌:重要抗原,稳定和加强细胞壁4.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荚膜:a、抗吞噬作用——为重要毒力因子b、黏附作用——形成生物膜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鞭毛:a、细菌的运动器官b、鉴别细菌(有无鞭毛、数目、位置)c、抗原性——H抗原,细菌分型d、与致病性有关(粘附、运动趋向性)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性菌毛:a、传递遗传物质,为遗传物质的传递通道。

微生物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学

微生物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学

细菌类型 生长范围 最适生长温度 嗜冷菌 -5~30℃ 10~20℃ 嗜温菌 10~45℃ 20~40℃ 嗜热菌 25~95℃ 50~60℃
26
3.氢离子浓度(pH)
H+影响代谢过程酶活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多 数细菌最适pH7.2-7.6。 每种细菌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以及最适生长pH。 嗜中性细菌生长的pH范围是6.0~8.0 嗜酸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低至3.0 嗜碱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高达10.5。 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在宿主体内极易生存; 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在 pH8.4-9.2 生长最好 , 结核分枝 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5-6.8.
系列生化反应。
5
(二)、无机盐:
占细菌重量的2%~3%; 常量营养元素:
P、 K、 Ca、 Mg、 Na、Cl、 S等 微量营养元素: Cu、 Fe、 Zn、 Mn、 Si、Al、Co等。 作用: 构成菌体成分 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 调节渗透压
6
(三)、有机物
1.蛋白质和含氮化合物:
第二章 细菌生理学
细菌的生理活动包括摄取和合成营养物质, 进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整个生理活动 的中心是新陈代谢,细菌的代谢活动十分活 跃而且多样化,乃至繁殖迅速是其显著的特 点。
研究细菌的生理活动不仅是基础生物学科 的范畴,而且与医学、环境卫生、工农业生 产等都密切相关。
1
2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4)化能异养菌:能量来源于化学反应,以有机物作为碳源。
病原菌
33
腐生型: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 寄生型:从活的寄生体内获取营养物质。
中间类型(兼性腐生或兼性寄生)如大肠杆 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滤过除菌法(filtration)
[应用范围] 液体除菌——滤菌器仅可除去细菌,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 衣原体等微生物。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抗生素、药液等 物质。现代医院的手术室、烧伤病房以及无菌制剂室,已逐步 采用高效滤菌器。
空气除菌——生物洁净技术,通过初、中、高三级高 效分子空气过滤器,除去空气中0.5~5微米的尘埃颗 粒,并采用合理的气流方式来达到空气洁净的目的。 初级过滤:采用塑料泡沫海绵,过滤率50%以下。 中效过滤:采用无纺布,过滤率50%~90%之间。 高效或亚高效过滤:采用超细玻璃滤纸,过滤率 99.95%~99.99%之间。 生物洁净室——凡在送风系统上装有高效或亚高效过 滤系统的房间,统称生物洁净室。
200~300nm时,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杀菌力最
强,易被DNA吸收。细菌DNA吸收紫外线后,形成二聚体,干扰 DNA的复制与转录, 导致细菌死亡。
[特点] 紫外线穿透力弱,玻璃、尘埃、纸张、水蒸气均能阻
挡紫外线。 [应用范围] 日晒是有效的杀菌方法,用于病人的衣服、被褥、 书报等的灭菌。紫外线仅适用于手术室、婴儿室、烧伤病房、 传染病房和无菌室的空气消毒,亦可用于不耐热物品的表面
基因 工程中的应用
表达重组DNA制备产品
第五节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消毒(disinfection) 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 但不一定能杀死含细菌的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灭菌(sterilization) 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 胞的一切方法。
3、温度:病原菌均为嗜温菌即37℃ 4、气体条件:O2或CO2 5、渗透压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将细菌分为四类
专性需氧菌:有氧呼吸 微需氧菌:5~10%氧浓度 如:结核分枝杆菌 如:空肠弯曲菌 大多数细菌
兼性厌氧菌:有氧/厌氧呼吸
专性厌氧菌:低氧分压/无氧 如:破伤风梭菌
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因
可供机体利用:抗生素、维生素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细菌的方法 充足的营养 合适的pH值 适宜的温度 必要的气体条件 适宜的培养基
二、培养基(culture medium)
• 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 用的混合营养制品。
基础培养基(basic medium) 按营养组成 和用途分
四、消毒灭菌的应用
(一)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1、高危器械物品:指使用时需进入无菌组织的物品。 如针头、静脉导管等都应灭菌。 2、中危器械物品:指使用时不进入无菌组织但需接 触黏膜的器械。如胃镜、体温计、口腔器械等都 应采用消毒。 3、低危器械物品:指只接触未损伤的皮肤,不进入 无菌组织和不接触黏膜的物品。如治疗盘、便盆 等一般用后清洗、消毒处理即可。 4、快速周转的医疗器械:用瞬时灭菌、消毒剂协同 处理等方法。
不产酸产气产酸+ 产酸产气⊕
大肠埃希菌发酵葡萄糖⊕,伤寒沙门菌+
2、VP (voges-proskauer) 试验
葡萄糖
产气杆菌
丙酮酸
脱羧
乙酰甲基甲醇(中性) 氧化
二乙酰
与胍基化合 物反应 红色化合物
Hale Waihona Puke (阳性)阳性阴性
3、甲基红(methyl red,M)试验
阴性
阳性
葡萄糖
大肠埃希菌 产气杆菌
丙酮酸(酸性) 脱羧
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一、细菌的营养物质 ①水:营养的吸收和代谢需有水才能进行。 ②碳源:合成菌体组分和作为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 ③氮源:主要作为菌体成份的原料。 ④无机盐:提供细菌生长的各种元素。 ⑤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某些细菌生长必
须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物质。如 维生素、某些氨基酸等。
四、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杀菌机制] ①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例如酚类(高浓度)、醇类、 重金属盐类(高浓度)、酸碱类、醛类。 ②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例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 类(低浓度)与细菌的-SH基结合使有关酶失去活性。
③损伤细菌细胞膜,例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脂溶剂等,能降低细菌细胞的表面张力并增加其通透性, 胞外液体内渗,致使细菌破裂。
选择培养基:加入化学抑制剂
鉴别培养基:加入作用底物和指示剂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检查细菌动力
穿 刺 线 -:穿刺线边缘清楚,
周 围 培 养 基 +:穿刺线边缘模糊, 周围培养基混浊
周围培养基澄清
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医学中的应用 细菌学研究 生物制品的制备 工农业 生产中的应用 制造各种产品 处理垃圾 制造菌肥农药等
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如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 化酶等。
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触酶、 过氧化物酶等。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无性繁殖
代时:繁殖一代所需时间。多数细菌20~30分钟,结核杆菌为
18~20小时。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迟缓期(lag phase):为繁殖做准备,是细菌适应新环境的阶段; 对数增长期(logarithmic phase):细菌以几何数增长,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最典型,是研究细菌的最好时期。 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细菌的外毒 素、抗生素及芽胞在此期产生;
消毒。
2、电磁辐射和微波
原理:电离射线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对微生物有 致死作用。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γ射线等 机制:细胞分子产生诱发辐射,干扰DNA合成;破坏细胞 膜,损伤酶系统;水分子电离后产生游离基和新分子如 过氧化氢等杀菌。 用途:电离辐射主要用于不耐热的塑料、橡胶制品、药 品和食品的消毒与灭菌。 微波:可穿透玻璃、陶瓷、薄塑料,不能穿过金属表面。 以热效应杀菌。 用途:食品、药杯等消毒
在灭菌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以湿热灭 菌法效果为佳
①湿热条件下,菌体吸收水分,使菌体蛋白质易 于凝固变性。 ②湿热蒸气的穿透力比干热空气强、故能较快提 高灭菌物品内部的温度。 ③热蒸气与被灭菌的物品表面接触时气态变为液 态,放出大量潜热,能迅速提高灭菌物品的温度。
二、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原理] 日光中杀菌的成分主要是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在
金黄色葡萄球菌
微球菌
水 溶 性 色 素
绿脓杆菌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合成代谢: 利用分解代谢的产物和能量,合成新的物质
与致病性有关:毒素、侵袭性酶、热原质
外毒素(exotoxin) 内毒素(endotoxin)
主要由G—菌合成的极耐 高温的脂多糖成分,注入 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
与细菌鉴定有关:色素、细菌素
1.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红色毛癣菌 B.狂犬病病毒 C.衣氏放线菌 D.朊粒 E.白假丝酵母菌
2.关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描述,下列哪项 是错误的 A.肽聚糖含量少 B.特殊组分为为外膜 C.肽聚糖为二维立体结构 D.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组成 E.有五肽交联桥
A.芽胞 B.荚膜 C.鞭毛 D. 异染颗 粒 E.性菌毛 1.与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有关的结构是 2.与细菌基因转移有关的结构是 3.赋予细菌以动力的结构是 4 .与细菌抗吞噬作用有关的是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1、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
生物。适用于不能耐受热力灭菌,但要进入人体内部的 物品。 1)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酸尿酸钠、漂白粉等。 2)过氧化物消毒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
3)醛类消毒剂:戊二醛、甲醛
4)环氧乙烷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2、中效消毒剂:不能杀灭细菌芽胞,但能杀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滤过除菌法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是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方法
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
灭菌效果最好、最彻底的灭菌方法 [高压蒸气灭菌器] 是一个密闭的蒸锅,锅
内蒸气压力愈大,温度也随之升高.
[温度和时间] 1.05kg/cm2 (103.4KPa)的蒸气压力→温度达 121.3℃,维持15~20分钟后,可杀灭一切细菌芽胞和 微生物,但不能灭活朊粒。 [应用范围] 凡是耐高温又不怕潮湿的物品,如敷料、手术衣、 生理盐水和一般培养基,均可用此法灭菌。
学 习 目 的
1.掌握: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规律。 (2)消毒、灭菌、无菌的概念及应用。 2.熟悉: (1)细菌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2)常用的高压蒸气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杀菌 机理及其应用 3.了解: (1)细菌的理化性状及其意义。 (2)细菌的营养及人工培养方法。 (3)细菌分类与命名的原则。 (4)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 占细胞总重量75%-90%
有机物: 碳、氢、氮、氧、磷、硫等
无机离子:
钾、钠、铁、镁、钙等
特有成分: 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 光学性质——细菌细胞为半透明体
• 细菌表面积大——利于物资交换,故代谢旺盛,繁殖迅速 • 均带负电——G+的pI为2~3, G–为4~5,与染色、凝集有关 • 半透性——细胞壁、膜有半透性 • 高渗透压——革兰阳性菌 20~25大气压 革兰阴性菌 5~6大气压
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
1)含碘消毒剂:碘酊、碘伏,用于皮肤黏膜,体 温计等表面消毒。 2)醇类消毒剂:乙醇、异丙醇,用于医疗护理器 材,皮肤消毒,浸泡体温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