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挤压方法:护士站在病人术侧,双手握住 排液管距插管处10~15cm,太近易使引流 管牵拉引起疼痛,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 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 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手的食指、 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 引流管,使挤压力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 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频率要快,这样可 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防止血凝块形 成而堵塞管口,然后两只手松开,由于重 力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排出,反 复操作。
15
3 经常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情况,如瓶内 液面是否有气体逸出或玻璃管内液面是否 上下波动,引流管是否扭转、被压等,注 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出液体时,注意 观察液体的性质、量、颜色,并作记录。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正常 情况下引流量应少于100ml/h,开始为血 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宜凝血。若引 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较 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
胸腔的解剖: 右肺间隙、纵膈、左肺间隙
胸膜腔示意图1:
4
胸膜腔是一个位于肺和胸 壁之间的潜在腔隙
5 胸膜腔示意图2:
6
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
负压,是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
正常平静呼吸时吸气压力为-0.8~-1.0kpa(8~-10cmH2O)。
呼气时-0.3-0.5kpa(-3~-5cmH2O) 深呼吸时为-6 kpa(-60cmH2O)至3 kpa
14
2 每次换引流瓶时,要盖紧瓶盖,各部衔 接要紧密,切勿漏气,连接引流管的管头 要在液面下2~4 cm,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 引流管长短要适度,一般为60~70 cm.过长 不易引流,过短易滑脱,质地柔韧。水封 瓶内装无菌盐水500ml,液面低于引流管 胸腔出口处60~70cm,以防液体倒流进入 胸膜腔。水封瓶及外接管应无菌消毒,有 刻度。
8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胸腔闭式引流能排除胸腔 内液体或气体,维持胸膜 腔的负压,使肺保持膨胀 状态,使纵隔处在正常位 置。
9
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
胸腔引流管的大小:
目前常用的引流管是透明的硅胶管,有多个侧 孔,管体上有一条不投射线的标志线,外径 6F(儿科)--40F不等;
Foley气囊导尿管:
12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1 每日更换引流瓶1~2次(根据引流液情 况而定),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了
解肺膨胀的情况。如引流瓶内有大量泡沫
存在影响气体的引流时,可在引流瓶内加 入数滴95%的酒精,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 力,消除泡沫,保证引流通畅。为保持引
流管通畅,手术后要经常挤压排液管,一 般情况下,每3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 血凝块堵塞。
19
5 心理护理,如气胸病人多数急诊人院, 尤其初患由于疾病的折磨及知识的缺乏, 常常是惶恐不安,易加重病情。因此病人 人院时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 适当时机给予必要的解释及对疾病知识的 宣教,鼓励病人战胜疾病,并举出类似抢 救成功的病例,使病人从紧张状态中安静 下来,以利于恢复健康。
1
胸腔闭式引流术
历史回顾:
2
Gotthard Bulau(1836—1900)德 国汉堡人,胸腔闭式引流的创 始人。
“我始终相信虹吸引流的主要 优点是降低了胸膜腔内的压力, 从而使肺能复张.”
3 胸膜腔的解剖:
由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 相互移行之间形成封闭的腔 隙,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 摩擦。
(+30cmH2O)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
7
胸腔闭式引流的概述: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 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 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 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 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 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 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 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病人,应尽 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 复张,恢复肺功能。
Arrow静脉留置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的 排气 引流液体 引流脓液
部位
引流管
患侧锁骨中线外侧 质地较软,管径1cm
第2肋间
的塑胶管
患侧腋中线或腋后 质地较硬,管径
线第7-8肋间
1.5—2cm的橡皮管
脓腔的最低点
质地较硬,管径 1.5—2cm的橡皮管
11
水封瓶为一广口玻璃瓶,以橡胶瓶塞密封 瓶口,瓶塞上穿过长、短各一两根玻璃管。 长玻璃管一端,应与胸腔引流管连接,另 一端应在瓶内水面下2cm。引流瓶应较胸 膜腔低50-60cm。瓶内应放置消毒盐水或 冷开水,放入水后应作标记。根据引流瓶 外的刻度(标记),可以随时观察及记录引 流量。每日应更换引流瓶内消毒水一次。 引流管必须保持通畅。若引流管通畅,则 长玻璃管内液面,随病人呼吸而上下波动。 液面波动停止,则表示引流管已被堵塞, 或肺已完全膨胀。若气胸经水封瓶引流后, 仍有持续漏气可改用负压吸引装置。
17 特殊护理:
1 选择合适的体位,病人的体位以斜坡 (床头抬高45-60度,床尾抬高10度)卧 位为宜,病人血压平稳后即可取斜坡卧位, 以利于胸腔内积液流出,同时也利于呼吸 及循环功能,还起到减轻切口张力的作用。
18
2 鼓励病人咳嗽,以尽早排出肺内痰液和 陈旧性血块,使肺复张,肺复张有利于胸 腔内积气和积液的排出。对无力咳嗽的病 人,护士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中指按 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总气管,以引起咳嗽 反射有利咳痰。手术和胸腔置管均可使肋 间肌和膈肌运动受限,呼吸功能受到影响, 使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减弱,肺泡和支气管 内易积聚分泌物,并逐渐变粘稠,且不易 被咳出。在术后第1日晨给病人做超声雾 化吸入,并要求每个护士能熟练作雾化、 拍背、协助排痰操作。
16
5 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 膜腔,以免瓶内液体倒流,导致感染;对 有气体逸出的病人,需始终保持引流管通 畅,绝不可随意夹管。
6 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 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
7 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褥疮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
8 如患者病情好转,呼吸改善,引流管无 气体逸出,报告医生,夹管24小时无不适, 考虑拔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