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毒性与防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炸药毒性与防护

1 绪论

1.1目的:对炸药的毒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了解炸药的毒性危害、中毒机理、症状、预防和急救措施,以要认识到只要采取相应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护,就能少受或免受其毒性危害。

1.2我国防毒研究的历史

我国是防毒研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殷商时代,在冶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公元7~8世纪,对毒气的产生地点、浓度变化、测知方法、消除措施有了较系统的观察研究。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

宋代,宋慈著《洗冤集录》(1247年),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书,先后译成荷兰、英、德、法文,书中专载有服毒、验毒、解毒方法。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木》(1533年)对铅工业中毒有详细记载。

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对汞工中毒有详细描述。

1979~1981年TNT中毒患病率3.78%,50年代为32.1 %。

2 毒物与毒性

2.1 毒物

2.1.1 概述

估计目前各国市场拥有各类化学物约5万种,且每年约新增500

种。

物质是否有毒,1.与本身物质有关。2.与进入机体量有关。

古代毒理学家Daracelsus(1493~1591)说:“所有的物质者是毒物,一定的测量可以区别毒物或药物”。

定义:物质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者,称该物质的毒物。

简言之,凡作用于人体,能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并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2.1.2毒物的物理状态

2.1.2.1固体

如TNT等。

2.1.2.2液体

如甲苯、CCl4、二甲基亚砜、废水废酸等。

2.1.2.3粉尘

粉尘为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φ70.1μm,易在机械粉碎,辗磨等工艺过程中形成。

2.1.2.4烟尘

以称烟或烟气,为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φ<0.1μm。

2.1.2.5雾

雾为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多系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所形成,

如HNO3雾,H2SO4雾等。

2.1.2.6蒸气

在常温常压下(25℃,1.01×105Pa),由液体蒸发或固体升华形成的气体,称为蒸气,如汽油蒸气、苯蒸气、硫升华的蒸气等。

2.1.3毒物的分类

2.1.

3.1按来源分

有天然的、人工合成的、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等等。

2.1.

3.2按毒物的作用特征分

如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等,这种分类便于了解其毒作用。

2.1.

3.3按损害的器官和系统分

如神经性、血液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全身毒性等。

2.1.

3.4按毒物的化学成分分

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烃类、卤代烃、氯基及硝基烃、醇类、酚类、醚类、醛类、酮类、环氧化合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氰和腈类、杂环类。

也可按用途和侵入机体途径分。

2.2 职业中毒

通常,有毒物引起的疾病叫中毒。

2.2.1 职业中毒的类型

1)急性中毒

指一次经皮肤吸收、经呼吸道吸入或经口舌如在短时间内(如几

秒至几小时)所引起起的中毒。

2)慢性中毒

指经呼吸、皮肤、口摄入数月或数年引起的中毒。

3)亚急性中毒

介于前两者之间。

2.2.2职业中毒的原因

1)违反规章制度。

2)违反设备检修规程。

3)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

4)设备故障。

5)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

6)意外事故。

7)三废处理不当。

8)生产设备密封(闭)性差。

9)安全防护设施差。

10)防毒知识缺乏和个人卫生不良。

2.3毒性和危害性

2.3.1毒性指标

毒物的剂量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用毒性一词来表示。

毒性:就是化学物质对生物产生损害的能力,即引起有害生物效应的能力。

研究中,首先运用剂量与反应的关系,以死亡作为反应终点。以

下为常用的指标:量:LD,浓度:LC。

1)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半数致死量或浓度

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统计数据可得。

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

急性毒性试验中,仅出现个别死亡。

4)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

全部存活的最大量。

5)最低中毒剂量或浓度(TDL0或TCL0)

引起中毒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2.3.2蓄积毒性和耐受性

毒物的蓄积现象是发生慢性中毒的根源。

毒物进入机体后,经转化和排出而逐渐在体内消失。

当毒物不断进入体内速度>转化和排出时,体内量可逐渐增加,即造成蓄积。

可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确定其量。

蓄积分两种:a.物质蓄积:量不断增加;

b.功能蓄积:量不蓄积,但机体受损的功能不断蓄积加重,最后导致中毒。

毒物蓄积的部位称贮存库。

机体对毒物有耐受性或习惯性:当毒物与机体多次相互作用后,

对本来可以引起一定反应的剂量可不起反应,欲引起原来反应,必须加大剂量。

2.3.3联合毒性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前后相继作用于机体,称为毒物的联合作用,在此作用下测得的毒性,称为联合毒性,联合作用的效应可表现为相加、相乘或增毒(大于相加总和),以及拮抗,减毒等。

几种毒物联合作用时,可互相影响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待各个环节。

影响联合作用效应的因素:

1)毒物种类;

2)剂量与组分的配比:

3)作用次序;

4)动物种属;

5)观察指标。

2.3.4毒性分级标准

1ppm=24.45mg·m-3·Mr-3 1mg·m-3=ppm·Mr /24.45

分极毒70kg人体致死剂量稍尝<7滴6级剧毒70kg人体致死剂量7滴~1茶匙 5级

中等毒70kg人体致死剂量1茶匙~35g 4级

低毒70kg人体致死剂量 35g~350g 3级

实际无毒70kg人体致死剂量 350g~1050g 2级

无毒70kg人体致死剂量 >1050g 1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