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秀节目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中国选秀节目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中国选秀节目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中国选秀节目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中国选秀节目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中国选秀节目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近年来,选秀节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的选秀节目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随着选秀节目的不断发展,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有的女生为了登上梦想的舞台而努力减肥,甚至绝食,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随着一些负面信息的出现,人们开始慢慢猜测,这场看似豪华完美的比赛背后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选秀节目如此的深入人心值不值得呢,为什么当年非常火爆的选秀节目如今的收视率却大不如从前呢,自从选秀节目出现以来,人们心中的问号也多了起来。我想,在选秀节目最辉煌的时期并没有达到它的成熟阶段,所以才让人们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

现阶段中国内地选秀节目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瓶颈

2004年《超级女声》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超级女声》是对欧美掀起收视热潮的《美国偶像》等选秀节目的模仿。在2005年,《超级女声》异军突起,从一个选秀节目上升到了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5年的《超级女声》在总决赛期间的整体收视率为6.22%,收视份额为17.89%。?,?,可以说,《超级女声》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令人震惊的。随后,在2006年期间,有十多个电视台在同时播放类似的选秀节目,掀起了一股“选秀潮”。但是在2007年8月被强行降温,而《美国偶像》等欧美选秀节目仍维持着高收视率。为什么中国的选秀节目的收视率在短短几年间竟大不如从前呢,将同是以唱歌比赛为主的《超级女

声》和《美国偶像》对比后,我认为造成《超级女声》收视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比赛的设置过于复杂。

整个比赛的选拔过程过于复杂。《超级女声》的整体流程是:报名、万人海选、然后依次是五十进二十、二十进十五、十五进十二、十二进十、十进八、八进六、六进五、五进三。这种做法变相延长了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赛程,使得有的观众朋友可能不关注比赛的中间环节,只关注最后的前三名,这样也就失去了比赛的真正意义。而《美国偶像》在进入24强以后,是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没有太复杂的晋级过程,他们把重心放在最后的冠军争夺上,可以进入最后争夺的名额只有两名,竞争也更加激烈,让观众感觉到这是一场激烈的竞争,美国偶像只属于一个人,观众也会感到这场比赛的重要性。而中国的选秀节目最后总决赛的争夺要分为好几期,五进四、四进三,再评选出冠亚季军,让观众觉得整个比赛下来,谁是冠军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也就失去了比赛的意义。在中国观众的心中,有很多个“超女”“快男”,而在世界人眼里,只有一个“美国偶像”。

选手风格过于单一。《超级女声》的报名条件是:喜欢唱歌的年满18周岁的女性。在近几年的比赛中,虽然在前几轮的选拔比赛中有一些年龄大的选手参与,但是到最后的晋级赛所选的选手都是非常漂亮的年轻女孩子。有的观众质疑,虽然说是零门槛,但是还是长得像明星一样的漂亮女生才能入选。此外,选手演唱歌曲的曲风过于雷同,大部分选手演唱的歌曲都是流行歌曲,整个比赛看上去更像是年轻人的舞台,因而限制了受众范围,长时间地观看节目也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而《美国偶像》更坚持平民化的路线,不管外形是否漂亮、胖瘦程度如何,强调的是选手的个性差异,在选手的差异性上做文章。如第七季的第一集首先出场的是一个减肥的兄弟,声线很好唱得很棒。之后印象深刻的摇滚护士、模仿布兰妮的

Kady、大扇子男等,由于其鲜明的个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的意义。?,?,选手代表着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们,因而受到了各行各业人们的大力支持。

赛制过于复杂。《超级女声》在每一期的比赛中会淘汰两名选手,而淘汰一名选手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在每一期的比赛中,将选手分成若干组,每三个选手为一组,三位选手演唱完后,由评委老师选出一位直接晋级的选手,并且必须是所有评委选择的都是同一名选手。如果评选结果不一致,则在最后一组选手比赛完之后,从这期比赛选手中选出剩余的晋级名额。没有晋级的选手继续比赛,评委选出一名表现力差的选手进行待定,另外一名待定选手将由场外短信票数而定。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两位选手站上PK台后,再由大众评委投票,最终淘汰一位选手。每淘汰一位选手都要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最后的总决赛,比赛环节更是环环相扣。而《美国偶像》最后总决赛一共只设置了三轮比赛,两位选手每一轮唱一首歌,最后选出唯一的“美国偶像”。比赛的过程简单明了,也能让评委和观众更清晰地了解选手的实力。《美国偶像》最后的角逐不是在演播厅里举行,而是在露天的大舞台上举行,而台下的观众曾达到7000名之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前来为自己心中的偶像加油,可以说是全民娱乐的一场盛宴。

决定选手命运的因素过多。《超级女声》比赛的过程中,每一位选手唱完歌后都会有评委点评,这些评委中有音乐制作人、电视制作人、演员、歌手等等,评委也不是固定人选,他们的专业水平不一样,对于同一位选手的点评各有差异。评委的点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决定着一个选手的命运。可是有的评委非常欣赏这位选手的表现,而有的评委则认为此选手的表现非常不尽如人意。差距如此大的点评让很多观众质疑点评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黑幕。而一些评委在点评过程中过分地炫耀自己、炒作自己,也让这场比赛的光芒大减~而《美国偶像》的三位评委都相

当地专业,Paula Abdul漂亮性感是位歌手,Simon Cowell和Randy Jackson是音乐制作人,他们对音乐非常在行,所以点评得相当专业,所有的比赛三个人始终坐在评委席,保证了选秀节目的公平公正。?,?,

《超级女声》中每位选手的命运都是由评委、大众评审团、场外观众短信投票共同决定的。而短信投票的时间是一场比赛结束以后到下一场比赛开始之前,这就相对地有了拉票的时间,出现了很多“粉丝”上街抢陌生人的手机为自己的偶像拉票,甚至出现了拉票公司。有位“超女”的母亲说,家有超女是场灾难,花费大得惊人,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不公平现象的出现。而《美国偶像》由专家评审选出24名决赛选手以后,就把评选大权交给了观众,由观众投票决定选手的去留。为了体现相对公平的原则,专设了免费热线投票电话,短信投票时间是在节目结束后的两个小时,这样的制度可以避免一些人为的拉票现象,对拉票、买票有了一定的制约,也体现了比赛的公正性。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中国的选秀节目发展瓶颈的解决方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单从比赛的设置方面就已经存在了很多的问题,通过对《美国偶像》的对比不难发现,要想真正实现节目的价值,长时间保持收视率,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从赛制方面提出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简化选拔过程。曾经有报道称:一位“超女”的父母为了自己女儿的梦想,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甚至去借钱为她拉选票,可最终还是被淘汰了,女生不仅丢掉了工作,而且还要承担还债的压力。我想,给选手增加负担的选秀节目并没有达到全民娱乐的意义。多种原因导致了选拔的环环相扣: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延长了整个比赛的过程;电视台为了谋取广告、短信的费用,让节目变得如此复杂等等。

我认为,应该减少中间过多的晋级赛制,晋级的人数跨度应该大一点,而不是每一期只淘汰两名选手,我们应把重心放在最后的角逐上,让所有人知道,“超女”的头衔只属于最后的冠军,这样在增加观众关注度的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减轻了选手的负担。例如:《美国偶像》在24进12的比赛中,每位选手只需要演绎一首歌曲,就可以选出最后的12强。省去了过多、复杂的环节,提高了比赛的效率。?,?,

应注重选手的多元化特点。在《美国偶像》里,有的选手已为人母,她代表着“妈妈”的形象;有的选手从事着非常艰苦的体力工作;有的选手为了家人来到了这个舞台上等等;在选拔的过程中,无论选手的年龄、身份、社会地位如何,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入选。而《超级女声》都是统一的漂亮并且会唱歌的女孩,在舞台上,我们仅领略到了选手的歌喉魅力,并且选手的参赛歌曲曲风过于单一,这也让不少观众怀疑她们的真正实力。而近年来非常火的“超女”曾轶可更是引起了大众的质疑,虽然她所演唱的歌曲是自己原创的,但是她的音准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支持原创歌曲是好的,但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支持,难免让大众怀疑中国歌手的真正实力。

只有打破所谓的“明星概念”,才能深入民心,选出一些具有个性的、在不同领域工作的、不同年龄段的、我们身边的歌手,才会让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观众觉得这是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大舞台~

应做到公平公正。一个很简单的唱歌比赛为什么可以历经几个月的时间,进入前五强的选手和进入前三强的选手有什么区别,大众发出了各种质疑。

在《超级女声》中,评委的点评非常重要,但是竟会出现两个评委的意见大相径庭的情况。无论是评委为自己炒作还是自己真实的想法,我认为,在点评选手时都要公平公正,如实点评选手的表现。只有评委的专业精神打动了大家,才能体现

出这场比赛的真正较量~此外,应该限制短信投票的时间,尽量避免“拉票”现象,“拉票”不仅对其他选手不公平,而且对观众也不公平。观众希望看到的是真正的实力唱将,而不是票数最多的“冠军”。

这样的短信投票方式也可能成为电台、电视台谋取利益的一种手段,2005年《超级女声》的短信收入大约有500万元,“超女”效应使湖南卫视整体广告收入增长了3亿元,达到将近7亿元。所以很多观众不愿意再用短信投票的方式去支持自己喜爱的选手。

避免炒作现象。在《超级女声》的舞台上,我们会看到很多的“炒作”现象,比如:采访一个选手,从她的身世、她的付出、她以前的工作等来炒作;也有出现炒评委或嘉宾的现象,所以一个节目红起来了,也就有一些评委或者嘉宾红起来了。有的电视台为了收视率,甚至制造绯闻、制造事端,不惜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竭泽而渔的恶性炒作严重破坏了娱乐节目的生态平衡,从而使节目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美国偶像》在每一位选手上台前会放一段他的参赛历程,这样做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位选手,但是绝不会出现“老粉丝”上台拉票、爸爸妈妈上台来掉着眼泪为女儿加油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避免炒作现象,过多的炒作会转移观众的目光,使观众不再注重节目本身的用意,而是带着各种复杂的心情去看待选手,无形中使得观众给选手们增加了不少的可怜分,所谓的比赛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成了比谁付出的努力多、比谁更需要大家的支持等等。

《超级女声》这类选秀节目的影响力是不能否认的,它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但是它就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在它辉煌的这几年里,负面新闻也在不断产生。《超级女声》是对《美国偶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像》的模仿,但是为什么《美国偶像》却能“永葆青春”呢,我想,只是单纯的模仿并不能成为一棵“常青树”,要勇于创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中国选秀节目,真正的“本土化”任重道远,如何根植于我们的国情和文化,创作更经典的真人秀节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注释:

杨孟曦:《从〈超级女声〉看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低俗化现象》,《中国电视》,2005(11)。

钱培、陈思:《〈超级女声〉的网络舆论分析》,《今传媒》,2005(7)。

梁晓萍:《狂欢的背后――超级女声现象的思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S A Lowery,M L https://www.360docs.net/doc/c45845578.htm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3rd Edition)[M].Beijing: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09.

参考文献:

1.郑欣:《电视选秀节目研究综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黄晓楠:《以〈快乐女声〉为例谈中国选秀节目发展》,哈尔滨:《哈尔滨电视台娱乐频道》,2010年。

3.周星:《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理论学刊》,2007(9),第163页。

4.李佛亮:《“电视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思路》,《声屏世界》,2010(1)。

5.SA Lowery,M L https://www.360docs.net/doc/c45845578.htm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rdEdition)[M].Beijing: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09.

6.《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2007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研究报告》。(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郑艳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