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之美——舞蹈艺术的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动之美——舞蹈艺术的特点分析

作者:杨晓璐

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年第09期

摘 ; 要:不同艺术存在方式的千差万别归根结底是由其不同艺术形式所承载的物质载体和表现手段而决定的。舞蹈的物质载体是人的身体,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人体艺术,是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为基本的舞蹈语汇。而舞蹈因其具有鲜活性、表现性的特点,用语言或文字来谈舞蹈又是十分困难的,本文就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分析其特点存在的不同方面。

关键词:舞蹈特殊性;鲜活性;表现性

舞蹈,作为一种最能反映人类肢体运动轨迹的艺术,以其特殊的艺术载体而区别于其他,这也因此造就了舞蹈艺术自身存在的某些特殊性。例如,舞蹈只能凭借身体语言,即肢体运动、面目表情来进行传情达意,也因为靠人体自身传播因而具有人自身生命体“活”的特点,时刻运动;而舞蹈最重要的作用便是表现抒发情绪,肢体运动只是表达舞蹈的一种方式,真实的舞蹈应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肢体动作只是完成表演的非全部手段。本文也就舞蹈这几方面特性进行分析。

一、载体的特殊性

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艺术,关键在于舞蹈所承载的物质载体的不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这几种最古老的胚胎性艺术有其各自呈现于物质材料的差别。绘画是呈现在物体上,如古代的岩石、现代的纸张或画布;雕塑呈现于泥土、土料或金属材料上;音乐的一半是在木、铜等物体乐器发出的声音中呈现,而另一半则由人体局部发声器官予以呈现[1]。尽管人们在歌唱时也需要人的发声器官来配合完成传达歌声,但这也和舞蹈所需的全部身心运动配合,不借助外在物质材料不同。舞蹈这种身心统一的由肢体创造的艺术,只能由人自身肢体表达呈现。

二、鲜活之美

舞蹈以人自身为工具,动作停止舞蹈就没有了,它不能依据其他手段有效记录,所以无法保存,却也比一切具有鲜活性。它没有过去,永远是现在[2]。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载体,人的情感、愿望为依托,创造出的表达当时当地舞者内心感受与外部环境综合影响下的一种状态呈现,那舞蹈也必然就具有个体鲜活的特质,也是舞蹈这门艺术区别于书法、绘画、陶瓷、雕塑艺术的重要点。

舞蹈是由诸多肢体动作语汇构成的,即使是舞蹈中某个静止姿态,经过细微观察,身体也仍存在细胞的运动,身体呼吸的动律,个人情绪的改变。这也是它鲜活性的一部分所在。

“你看见的是现场表演,这就是真实意义上的舞蹈而不是原来被记录下来的已经物化在其他物体上比如影碟或录影带上的,因此舞蹈的本质是活生生的,是鲜活的。[3]”对于舞者来说,在其表演过程中,根据现场舞台的情况,根据在场观众的反应,也根据自己的心态和灵感,随时调整自己的表演。即使她不是跳给观赏者,无人观赏,或是给神甚至就是给自己跳的,这种即兴式的创造才是舞蹈艺术的生命,也是舞蹈鲜活性的重要含义。

鲜活性即鲜灵活泼、鲜明生动,是一种生命体活的表现,给人一种新鲜感和不缺定性。“电影与录影不仅可以保存舞蹈,而且已经成为舞蹈传播,舞蹈教育的好帮手了,然而可惜的是,被录下来的舞蹈,也不是我說的那种鲜活的舞蹈,它成了别的东西,成为传播与教学的工具。因为记录的是已经固定于那个时刻的‘死’的舞蹈,它失去了审美现场互动的鲜活性。[4]”用录像技术和电子手段记录下来的舞蹈,已成为独立于真实舞蹈之外的东西,只是人们为了满足教育,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可以做慢速处理以便回放,快进的一种手段。归根结底,只是为了满足人的某些私欲,违背了人们最初跳舞那样纯碎的初衷,只是为了部落狩猎成功而舞,或是祭祀求福,氏族繁衍而舞。

《毛诗序》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舞蹈正是一种表达当时当地舞者内心真实想法的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它产生于主观能动性的下意识之中。

三、表现之美

舞蹈,作为一种天生表达美的艺术,毋庸置疑含有极强表现力的特质。“它不像一般人都相信的那样只是一套任意规定的、只不过是用机械方法贯穿起来的动作,这样的动作即是真像机械一样一丝不差,他们也是不能冒充艺术的。动作不是舞蹈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已。[5]”

有人讲学院派在进行一种消极的舞蹈教育,其舞蹈训练是一种机械式的、复制性质的。学生周而复始的重复着某一动作,直到所做出的动作方位、力度相同,准确无误。一个老师能教出一百个跳出一模一样动作的人来,她们类似舞蹈机器,毫无个人思想,似冰冷的生物,只管肢体、动作的呆板式临摹,似乎只要做到统一无差才是对的。学生缺乏内心的情感冲动,做出的动作只是呆若木鸡,如同机器人般指哪走哪,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跳舞的本质,为了动作而做动作,过分注重动作性,忘记了动作只是舞蹈的一种表现手段,跳舞是为了表达某些情感的共鸣,更重要的是表现性,表现当下舞者的心情。这也正是舞蹈教育的误区所在,忽视个人主观创造力,失去了所谓的表现力,而一味追求相同。

其实,舞蹈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有十分强烈的感召力与表现力。不同舞蹈情绪表现不同感受。有的雄状豪放、气势磅礴,使人为之振奋;有的活泼、轻快,给人带来欢乐;有的柔美非凡、流畅自在,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有的哀怨委婉,令人肝肠寸断。

归根结底,不同舞蹈表现出的情绪单靠舞蹈动作是完成不了,肢体动作是散碎的、无感的,尽管可以被整合出来,它也只是一种有效表现的手段,只是完成舞蹈的非全部手段。舞者仍需借助面目表情,内心情绪,外部环境布景等,合力塑造起舞蹈。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53.

[2]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38.

[3]吕艺生毛毳.舞蹈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230.

[4]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62.

[5]伊莎多拉邓肯.邓肯论舞蹈[M].九州出版社,2006,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