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血脂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压与血脂的联系
张颖
目前大多数血压与血脂关系的研究都认为两者有关联,但究竟谁是因,谁是果仍不统一。Bonaa[1]等在1991 年通过人群队列研究发现了高血脂对血压可能有因果影响,Donald 等利用 Framingham [2]的1990-1995年数据发现血脂异常与高血压有关联,国内的研究大多是横断面研究,也声称证实了这种关系。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所呈现的压力。血压的形成与血容量、心脏收缩时的射血量、外周血管的阻力及大动脉的弹性有关一般认为正常人安静时的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2.0千独(90毫米汞柱),如果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7千帕(95毫米汞柱)则为高血压,介于正常血压高限与高血压低限之间的为临界高血压。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但通常所指的是血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它们是供应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构成细胞的基础原料,还参与体内的激素等重要生命物质的合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之一。正常人体内的脂类物质的吸收、生成与消耗、转化维持动态平衡,所以血脂含量基本恒定不变。当它们中的一项或多项超过合适水平时,便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本身几乎不引起症状,常不被患者所觉察,只有依靠血脂检测确定诊断。
实验一:
北京市平谷区马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探讨血脂对血压水平的影响[3]做过一次实验,将实验结果做成一个表格(1),对检测者进行分组分析,分析血压升高与 TC、TG、TC/HDL、TG/HDL 这些指标的关系。结果(表 1):TC 与血压成正比率关系,但血压升高时,TC 升高不明显;TG 随着血压升高有规律的升高,TG 升高组血压也明显升高,TG 的升高与 TC 升高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血脂代谢异常是导致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动脉收缩性也会成为血管血压调节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血管收缩功能主要取决于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研究表明 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 TG、TC 水平升高有关联,血脂代谢紊乱是影响血压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文献报道[4],胆固醇水平较高者有血压较高的趋势,此外还发现,排除性别差异,TC 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都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血液TC 值与血压值成高度单向正相关。同时 TG 水平与血压在校正体质指数后也成正相关趋势。
实验二:
在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血脂四项指标对血压的影响[5]的实验中,收集社区居民连续 5年的血脂、血压及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检数据,建立以血压为因变量,以血脂四项指标为自变量,以 BMI 和
腰围为控制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血脂水平变化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表示,血脂四项中,总胆固醇不能影响血压,甘油三酯增高会导致舒张压上升,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会降低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会导致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上升。
参考文献:
[1]Bonaa KH,Thelle DS.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lipids in a population:the Tromso Study[j].Circulation,1991,83( 4) :1305-1314.
[2]Lloydjones DM,Evans JC,Larson MG,et al. Cross-classification of JNC VI blood pressure stages and risk group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 Arch Intern Med,1999,159( 18): 2206-2212.
[3]刘海云.论血脂控制对血压的影响[J].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2015年,11:21-22
[4] Keeffe EB,Dieterich DT,Han SH,et al.A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08 update [J].Ch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8,6 (12):
1315-1341.
[5]董晓梅,杨建卫,庞明慧,等.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血脂对血压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5年,25(2):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