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文化漫谈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理位置
• 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富庶地区,江苏 省西南部。市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 —32°37′,东经118°22′~119°14′。市 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 东经118°46′43″。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 6587.02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2012年 为6363641人。
11、南京新生
• 1949年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初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1952年9月与苏南、 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11月15日,南京改为省辖 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为 省会。1990年,国务院定南京在国家计划中单列,赋予相 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决定撤销省会 城市计划单列。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 副省级。经2002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南京辖玄武、白下、 建邺、鼓楼、秦淮、下关、雨花台、栖霞、浦口、江宁、 六合11个区和溧水、高淳2个县。 2013年3月再次区划调 整,南京辖鼓楼、玄武、建邺、秦淮、雨花台、栖霞、浦 口、六合、江宁、溧水、高淳11个区。
12、南京腾飞
• 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45.52亿元;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 工业利税超过1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 首次超过500亿美元,其中出口超过300亿 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31万元。
3、工业基地
• 南京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已形成电子信息、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钢铁为支柱,以软 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风电光伏、轨 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南京位列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5名,是国际 上看好的21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 展前景的城市之一。
(三)市花、市树、市徽
• 1、市花:梅花 •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 八次会议讨论决定,命名梅花为南京市市花。南 京有梅园新村、梅花山等富有历史意义的梅花胜 地,梅花具有雪松相似的品格、经受了风雪严寒 的考验,梅花含苞欲放,早春二月,大地尚未完 全复苏,梅花绽放,最早迎接春天的到来。南京 人赏梅、爱梅。梅花与雪松作为南京的市花、市 树可谓珠联璧合。
• 2、市树:雪松 •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 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决定,命名雪松为南京 市市树。雪松挺拔雄伟,品格刚毅,耐严 寒和酷暑、深为广大市民了解和喜爱。南 京的雪松已有60多年生长历史,在城市绿 化中广为种植,已成为全国繁育雪松的基 地,做为市树很具代表性。
• 3、市徽:辟邪 • 辟邪的本意是偏邪不正,后引申为避除妖邪、 吉祥如意之义。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 非狮、似鹿非鹿,自汉代起专门用于帝王公侯陵 墓前的神道石兽,起镇恶驱邪之作用。南京作为 六朝古都,保存下来的石刻辟邪最多,共有22只。 其特征是体态高大肥硕,气势恢弘雄奇,象征着 一种昂扬向上、矫健豪迈的精神。近年来已被当 作南京城市的一种形象符号,多有仿制宣传,尤 以中山门广场的青铜辟邪为全国之最,长7.4米, 高6.4米,宽3米,腰围7米,重达14吨。
二、南京历史概述
• 1、南京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 • 35万~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 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 京猿人化石,是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 人类生活遗迹。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 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 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 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
• 孙中山先生于1918年在《建国方略》中说: “南京为中国古都,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 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 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 诚难觅此佳境也。”
(二)自然状况
• 南京地貌特征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 缓岗为主,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 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 流湖泊占土地总面积的39.2%。南京地区的 土壤在北、中部广大地区为黄棕壤(地带 性土壤),南部与安徽省接壤处有小面积 的红壤。
7、宋元时期的南京
• 宋元时期的金陵依然保持南唐的城市规模, 作为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而闻名。著名的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 宁知府,并定居、终老在这里。南宋名将 岳飞在南郊的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元代, 城内设有东、西织染局,组织丝织品大量 生产,专业工匠有6000多户。
8、明都南京
5、隋唐时期的南京
• 隋唐两代金陵处于建都于北方朝廷的刻意 压抑、贬低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的 矛盾之中。政区建制在唐代有130年降为润 州属县,但仍不失为东南地区的经济、文 化中心之一。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 隐等大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
6、南唐时期的南京
• 隋唐之后五代时的中国,诸雄相争,战乱 不断。而南唐国建都金陵府,偏安江南, 自杨吴始,70多年境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秦淮河两岸集市兴隆,商贾云集。经济繁 荣伴随着文化的发达,诗词、书画都开一 代之风。南唐皇帝李璟、李煜都是著名的 词人。“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 寒”(李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都是千古传颂 的名句。
• 南京市跨江而居,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 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与镇江市、扬州 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 宣州市接壤。市区东倚钟山,山高海拔 448.9米,恰似龙蟠,气势雄伟;西傍长江 天堑,大江从西南滚滚奔腾而来,向东北 滔滔而去,下关江面最窄处也有1公里多, 流经南京段长约95公里,浩荡磅礴,万吨 海轮可终年通航,市区距长江入海口347公 里。
• 全市湖泊、水库棋布,河流网织,水域面 积达11%以上。古城既有群山环抱,又有秦 淮河、金川河和玄武湖、莫愁湖等大小河 流、湖泊萦绕,点缀于城中南北,与浩瀚 的长江一起,组成一曲山川河湖纵横交错 的交响诗。难怪三国时,诸葛亮也不禁赞 叹:“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也。”
• 南京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发 现54种矿藏,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近30种。 铁、铜、铝、锌、金、银、锶等15种矿储 量江苏省第一,4种进入全国前6位。锶矿 品位高、储量大,为东南亚之首。温泉是 南京主要的地热资源,著名的有汤山温泉、 汤泉温泉、珍珠泉温泉等,水温一般在 20℃~60℃。
• 南京城四周山峦起伏,宁镇山脉和江北的老山横 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岗地南界的横 山、东庐山遥相呼应。市区除宁镇山脉最高峰紫 金山外,北有幕府山峭壁如屏;西有清凉山(古 名石头山)犹如蹲踞之虎,南麓有清凉寺、扫叶 楼;城南的雨花台,是一座出产色彩鲜艳的花纹 卵石的山冈;西南有牛首山、祖堂山,层峦叠翠, 绚丽多姿;栖霞山在城东北,入秋后红枫黄槲, 层林尽染;城东北临江兀立的燕子矶,山体虽小, 但险峻峭拔,宛如欲飞的燕子。
南京历史文化漫谈
• •
主讲人:周才方 教师教育学院
•
内容提要
• 一、南京概况 • 二、南京历史概述 •Biblioteka 三、南京文化简介一、南京概况
•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 市,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 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 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南京地处中国沿 海开放地带与长江流域开发地带的交汇部, 是长三角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 是国家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 城市。 •
•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创建大明王 朝。当时的南京称应天府,成为全国统一 的政治中心。他用21年的时间修建号称96 里长的都城城垣(实际长度35.267公里), 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城。鸡笼山麓的国 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等 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9、清代南京
• 清代,康煕、乾隆皇帝都曾6次到南京巡游 视察。鸦片战争,清政府于1842年在南京 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 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即《南京条约》),拉开了中国近代史 的帷幕。其间,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 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在此建都11年。 1898年,下关开埠。
10、民国首都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统治。1911 年12月29日,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 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 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改江宁 府为南京府,后又称南京。1927年,北伐 军节节胜利,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定南京为首都。
3、六朝都城
•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 业(后于公元282年改建邺)。吴都城以今太平 路一带为中轴线,南拥秦淮,北倚后湖,周长20 里19步(折合今8.5公里左右)。孙权在这里建 造了巨大的海船,高达5层,4樯4帆。公元230年, 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兵万人,航行到夷洲 (今台湾),又派将航行去辽东、高句丽(高丽, 都城在今吉林集安市一带,公元427年迁平壤)。 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 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 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 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对湿度76%, 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常年 冬季以东北风为主,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1.6℃;夏季以东 南风为主,7月份平均最高温度30.6℃。南京市历史上极 端最高气温43℃,出现在1934年7月13日;最低气温- 14.0℃,出现在1955年1月6日。中国气候学采用任意连 续5天平均气温>22℃为夏季,<10℃为冬季,>10℃、 <22℃为春、秋季。南京进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清明未 到,已经柳绿桃红;进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芒种时节, 麦熟禾壮;进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进入冬季是11月12 日左右,立冬已过,草木尚未枯黄。南京冬、夏季长,而 春、秋季略短。
4、六朝文化
• 六朝建康都城文化璀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昭明太 子的《文选》、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 《三国志注》、沈约的《宋书》和萧子显的《南 齐书》等都在中国文学及史学宝库中光彩夺目。 都城金迷纸醉,畸形发展,居民28万户左右,城 中僧尼多时达10余万,佛寺穷极宏丽。唐朝杜牧 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 公元589年2月,隋军攻入台城,从景阳楼下的井 中活捉了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妃嫔。隋文帝下令将 城邑和宫殿“荡平”改为耕地。
4、现代名城
• 南京是一座充满魅力、充满活力、充满潜力的现 代化城市,先后荣获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 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联 合国人居特别荣誉奖、全国首家软件名城等称号。 南京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 革试点城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三网融合试 点城市,南京正在全力打造泛长三角地区承东启 西的门户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 新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2、六朝以前的南京
•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周灵王元年(公 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 为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春秋末年(公元前 495年前后),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 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 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丹阳记》 中有“蠡城金陵,居长干古越城中”的记述。人们把这作 为南京城垣之始,距今已有2484年。公元前333年,楚威 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后来秦始皇 南巡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并以金陵地区起,筑建穿越今 江苏东南和浙江东北部的驰道。
1、历史古都
•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素有“六朝古 都”、“十朝都会”之美誉,历史源远流 长,文化底蕴厚重,各类遗存众多,历史 名人辈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汇地。
2、交通枢纽
• 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 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 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 五种运输方式齐全,高铁南京南站是亚洲 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拥有现代化的 通讯体系。